傲嬌的宇宙大統領川普只做了一屆總統,眼看就要下臺了,這樣的情況他絕對不會甘心,但是在美國歷史上這種一屆總統也是大把大把的,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十位比較出名的任期一屆的美國總統。
10.約翰·亞當斯
亞當斯是美國第一個副總統,第2任美國總統,也是第一個一屆總統。約翰·亞當斯是《獨立宣言》的籤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為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一,同華盛頓、傑斐遜和富蘭克林齊名。當時的美國還沒有憲法修正案,選舉排行第二的競選對手會變成副總統。亞當斯四年前雖然險勝,但因為外交內政平平無奇,亞當斯在1800年的改選中敗給了自己的副總統託馬斯·傑斐遜。他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之後也成功當選了美國第六任總統。
9.約翰·昆西·亞當斯
第6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是約翰亞當斯的長子,二人也是美國第一對皆任總統的父子。但不幸的是他們父子倆都只做了一屆總統。他並無贏得普選票和選舉人票,但經國會眾議院投票後當選,成為美國唯一一位由國會眾議院選出的總統。亞當斯和他的父親一直反對奴隸制,哪怕在大選期間並未表決態度,但是他的態度在南方是人盡皆知。加上1828年提出要對進口製造品收取高額關稅,在進口原料是否收稅的問題上造成人民反感。因為南方經濟多數以出口農產品為主導,高額原材料的關稅可能導致外國的報復性關稅。南方的態度導致其在1828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失敗,輸給了安德魯·傑克遜。
8.富蘭克林·皮爾斯
第14任總統皮爾斯被認為是最差的美國總統之一。在剛當選時,他家人乘坐的火車脫軌,唯一的獨生兒子11歲的班傑明被壓死,這很可能影響了皮爾斯擔任總統時的表現。他對內政的處理方式很不得民心,作為北方人,他上臺後卻實行全面支持南方奴隸主的政策。包括偏向南方的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讓作為中立地帶的堪薩斯勢力偏向南方,最終導致南北戰爭前哨戰——血濺堪薩斯。後世很多學者都認為雖然美國南北矛盾從建國時就存在,但導致南北內戰爆發的主要責任在於皮爾斯,其卸任後僅四年,南北戰爭爆發。
7.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第27任總統塔夫脫是入主白宮的總統中身體最胖的一位,他體重在135--160公斤之間,還有多種疾病纏身,其中最嚴重的要數嗜睡病,這使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打盹,甚至在與外國領導人談話時還打瞌睡。由於他遵守1888年前的要求總統競選不參加競選的風俗,塔夫脫僅公開發表過一次講話,於8月1日發表提名接受演講。但是對手窮追猛打,競選對手泰迪羅斯福和威爾遜分散了大多數選票,塔夫脫僅獲得了8張普選票。之後他一直擔任聯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一幹就是一輩子。
6.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黑心商人胡佛在中國坑完錢後回國當了第31任總統,或許是因為報應,1929年剛上臺的他就遇到了股市崩盤,開啟了空前絕後的大蕭條。由於美國當時是金本位,美聯儲也認為蕭條是因為1920年代的正常周期,加上擔心對美元的投機性攻擊,美聯儲沒有正確調節經濟拯救市場。胡佛也實行了典型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沒有提出力挽狂瀾的對策,反而堅決地阻止國家提供對付危機的福利補償。人為抉擇失誤和政策的限制導致了經濟危機的進一步蔓延。人們普遍稱他為「飢餓總統」,並把貧民窟稱為「胡佛村」。之後羅斯福以選舉人472票對59票戰勝了胡佛。
5.林登·詹森
作為副總統,他在總統甘迺迪遇刺後便接過了總統寶座,任職美國第36任總統。在他剛剛就任的時候,他延續甘迺迪的政策,主張增強總統權力,支持種族平等和社會福利,所以在1964年,他以美國歷史上普選票最高的記錄當選為總統。雄心勃勃的提出「偉大社會」計劃,他認為自己有能力通過世界上最大的「權力職位」來消滅戰爭、貧困、差距。但是他卻逐步擴大了越南局勢,不斷增兵,這一點違背了他宣傳的理念,並且賠上了他的政治前途。在不斷發展的電視新聞裡,美國人民可以看到戰爭慘烈的實況,因此他遭到了國內外普遍反對,當時就一句諷刺性口號「嘿!嘿!詹森!今天你害死多少命?」在知道自己支持率過低的情況下,他發表了電視演講並宣布不再競選總統。
4.尼克森
尼克森從1960年開始連續三次競選總統,直到第三次才成功。任內他分階段撤出越南的美國士兵,得到了不少民意支持。在經濟領域民權政策的兩個方面,尼克森制定了「費城計劃」,保證少數民族在就業方面不受歧視並且極大地改善了少數籍的收入。他還通過桌球外交恢復了和我國的關係,是第一個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尼克森第二屆任期選舉以歷史上最具壓倒性的其中一場優勢勝出,並獲得連任。然而在197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尼克森的競選團隊竊聽了對手民主黨的競選策略,史稱『水門事件』,被曝光後,尼克森還制定計劃阻止對該事件的調查,並且接二連三對民眾撒謊。在大量的證據被揭發出來後,尼克森知道自己已經窮途末路,為了避免被彈劾下臺,只能辭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主動辭職的總統。
3.傑拉爾德·福特
1973年 12月6日,在水門事件處於高潮時期,時任的副總統辭職,福特繼任副總統。1974年8月9日,尼克森總統因水門事件辭職後,福特按美國憲法第25次修正案繼任總統。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未經選舉就接任副總統和總統的人。在上任的一個月內福特就宣判了自己的政治死刑。因為他宣布無條件赦免尼克森在任期間「已犯下的和可能犯下的」一切罪行。「福特面臨著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白宮檔案中寫道,「這些挑戰包括控制通貨膨脹、重振蕭條的經濟、解決長期的能源短缺以及努力確保世界和平。」最終,福特被這些挑戰打垮了,以微小的差距輸給了下面將要提到的卡特。
2.吉米·卡特
第39任總統卡特雖然促進了中美「蜜月期」,但是在美國人的眼中他可以稱得上是最差的總統之一。外交方面,卡特在就職總統時曾宣布,要結束人們「對蘇聯不應該有的恐懼。」他的著名之舉是給了蘇聯獨裁者勃列日涅夫一個「 親吻」。但是蘇聯卻並不買帳,不但擴大了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還大舉入侵阿富汗,局勢直接達到了冷戰的最高潮。在他的任內,更是爆發了美國駭人聽聞的伊朗人質危機,卡特的的解救方式均以失敗告終,在美國人民心中也留下了無能的形象。諷刺的是,伊朗在卡特離任的當天就釋放了美國的全部人質。
經濟方面,卡特在選舉時保證4年後的失業率會降低到3%,通貨膨脹率降低至4%。然而在他的任期第三年競選時,裡根攻擊卡特失業率接近8%,通貨膨脹率高達12.6%,完全違背了他的競選承諾。結合多種原因,卡特在第二任被裡根完敗,對手獲得了全部538張「選舉人票」的520張。
1.老布希
第41任總統老布希作為二戰英雄,在他的任期內,老牌對手蘇聯解體,他還發動並宣稱打贏了海灣戰爭,卻在第二任競選時輸給了年輕猛男柯林頓。老布希的思維多數停留在冷戰時期,在蘇聯解體後也沒有及時分析矛盾,導致他忽略了美國人民的民生問題。布希雖然業績滿滿,但他的很多政策和海灣戰爭也透支了美國國力,不斷吸群眾的血。在他的任內,經濟甚至出現6個月衰退期,財政赤字逐年增大,失業率上升到7.8%。因此在面對年輕有活力並且承諾會專注民生的柯林頓時,老布希節節敗退,只能被迫離開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