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由於醫療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皇帝們的壽命相較於前朝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是清朝有一位皇帝卻例外,他就是同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的兒子。
同治皇帝名叫載淳,是鹹豐帝的獨子,因而沒有面臨過殘酷的皇位爭奪,便在1858年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同清朝的大部分皇帝一樣,載淳登基時年齡並不大,只有6歲,因而他不放心的父親給他留了8個大臣,同時讓他的親生母親慈禧和當時的皇后慈安輔佐。
只不過慈禧野心勃勃,不願意讓權力落到顧命大臣手中,便勾結奕發動了政變,於是這些大臣們七零八落,死的死、關的關,慈禧和慈安自然而然地坐上了垂簾聽政的位置,不過慈安和其他朝代的皇后不太一樣,她對權勢並沒有渴望之心,因而實際上垂簾聽政的只有慈禧一個人。
在載淳的前十幾年生活裡,社會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是那時候的他並不太了解,畢竟她還是一個小孩,等到他的帝王意識慢慢覺醒後,才開始有意識地反抗自己的母親,希望能自己做決定。
載淳早就應該親政,但是慈禧已經陷入了對權勢的迷戀之中,她以載淳「典學未成」為理由,一直不肯讓載淳親政,直到1872年,載淳成婚了,她才捨得放開一點手,惹得載淳反抗不成,只能從其他方向來讓太后頤養天年,比如說他曾經不顧眾人反對,試圖修復圓明園,就是希望讓慈禧在那裡休養生息,這樣便無法再幹預朝政。
可惜的是,同治皇帝雖然一直在為親政努力著,但是權力的快感他並沒有享受幾年,因為他很快就離開人世了。1875年,載淳在養心殿離世,這一年他還只有19歲,人們對他的死亡好奇不已,他並不體弱多病,究竟是為何早早駕崩呢?
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流傳於民間,一種記錄於正史。
大多數人願意相信的版本為同治中梅毒而死,梅毒即花柳病,荒淫無度的人患上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在民間說法中,同治被慈禧壓抑久了,常常帶著身邊的兩位太監外出狎妓,有時候還會專門尋覓「城內私自售淫者」。恭親王奕為此擔心不已,多次和慈禧提及同治這一愛好。
同時,一位叫做王慶祺男子進入了同治的眼中,這個男人平時對男女之事非常感興趣,常常給同治提供一些畫冊。由於王慶祺長相頗為秀麗,兩人之間還有些不可言說之事。這些事情記錄於《桃花聖解庵日記》、《慈德外記》等書中。照這樣看來,同治縱慾過度,身體虧空,19歲實際上已經是高壽了。
而官方對於同治帝的死因記錄於《翁同酥日記》,裡面提到了御醫診治了皇帝害了天花,翁同酥本人曾經去見過同治,見到他灌漿飽滿,聲音變得有力起來,症狀有所好轉,不過這些毒素並沒有排出去,很快他就駕鶴西去了。
究竟哪種說法更符合事實依據,我們也不得而知,畢竟歷史是由統治者書寫的,清朝如果對同治的死因真的有所隱瞞的話,我們也不得而知,除非發現新的證據。
今天要介紹的是《宮女談往錄》。
雖然清朝的歷史和現在非常接近,但是一些宮廷秘史並不為人所知,而宮女生活在皇宮內,自然會知道一些不一樣的八卦。當然,她們本身也在宮中受了很多苦,畢竟再怎麼尊貴,也是伺候人的,出宮後的生活並不一定那麼順暢。
這本書是伺候過慈禧的宮女們對皇宮秘事的闡述,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