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靠尋歡作樂減壓 19歲死於花柳病

2021-03-05 趣話野史

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清王朝建立後的第八代皇帝。鹹豐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年僅六歲的載淳登基稱帝,次年改元同治。11年後,也就是公元1873年,17歲的載淳親政。但是未及兩年,這位少年皇帝便撒手人寰,時年僅19歲。

有關於同治皇帝的英年早逝,廣為流傳的是說他因行為不檢,染梅毒而死。如《清史演義》第七十九回云:「同治帝一意尋花問柳……受了淫毒」,《清宮歷史演義》卷十二第九十六回亦稱:「穆宗(同治帝)一向在外胡鬧不已,早就沾染了淫毒」。

網絡配圖

那麼,同治皇帝為什麼一意尋花問柳,以至於身染梅毒,英年早逝呢?究其主要原因,這和她的生母慈禧太后喜歡看偷情戲不無關係。

慈禧寡居後,閒暇時倍感寂寞,便有了喜歡看戲的習慣,而且最後發展到喜歡看偷情戲成癮的地步。縱觀慈禧的一生,特別愛看楊雄之妻潘巧雲偷情的《翠屏山》,以及男歡女愛縱情尋樂的《思凡》、《捉姦》、《合歡圖》、《狐狸緣》等。慈禧太后太愛看淫戲,已經長大成人的同治皇帝,感到十分羞愧,也深以為恥,可是,同治又無法阻止母后聽看淫戲。怎麼辦?有一次,慈禧太后又要看戲,點的又是淫戲《翠屏山》。同治得知之後,無計可施的年輕的皇帝,借這次宮中演戲之機,自己親自粉墨登場,將石秀的戲草草結束,戲詞減去一大半,淫婦潘巧雲的戲也不得不草草結束。

慈禧太后是位性情中人,也是一位好美色的女人,一生愛看偷情戲,聽偷情劇,敢愛敢恨。她大權在握,把個女皇大大的朕字寫到了天上,把她自己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她的這種性情,快活了自己,愉悅了自己,卻把痛苦之劍插在了別人的心上:最大的受害者,莫過於她的兒子同治皇帝和兒媳婦阿魯特皇后。

同治大婚前夕,清宮進行了複雜的選後活動,最後於同治十年冬天,選中了兩位:崇綺之女阿魯特氏和鳳秀之女富察氏。此時崇綺的女兒十九歲,因為她是鹹豐皇帝遺命八大輔臣之一、後被處死的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慈禧不想讓她做皇后,擬選十四歲的鳳秀做皇后。

然而,讓慈禧沒有想到的是,慈安太后卻認為: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端莊,為人謹慎沉默,德性最好,很配中宮。慈禧心裡不樂意,但表面說:鳳女雖然年輕,卻很賢淑。東太后一點也不讓步地說:鳳女太輕佻,不宜選為皇后,只能當個貴人。結果,崇綺女阿魯特氏冊立為皇后,鳳女富察氏冊立為慧妃。

皇帝大婚,意味著長大成人,可以親政了。在慈安太后建議下,兩宮太后撒簾,歸政於皇帝。而皇后知書達禮,氣度非凡,為人端莊,從無輕浮之態,皇帝很敬重她,也很愛她,兩人十分恩愛。慈禧太后雖十分惱恨,但也無可奈何,只是想等待時機,修理一下這個兒媳婦。慈禧愛聽戲,經常把外城戲班,召進宮裡。婆婆看戲,照例兒媳婦要陪同。誰承想,身為婆婆的慈禧皇太后,偏偏愛看偷情戲,聽偷情劇。

每當看到舞臺上演出這樣的戲劇時,熟讀詩書的兒媳婦阿魯特皇后,每次都是弄得面紅耳赤,實在看不下去就低下頭。而津津有味的慈禧反而看著皇后旁敲側擊地問道:這戲演得好,這麼好看的戲,你怎麼不看?

皇后紅著臉,小聲地說:這樣的戲淫穢到這種地步,怎麼看?慈禧聽了只是冷冷地看著她,並不說話。這讓皇后心中十分恐懼,便低下了頭。這時,坐在一旁的同治看到了這一切,也不說話,也低下了頭。

一次,慈禧太后點偷情戲《雙搖會》,同治忍無可忍又一次登臺演出,扮一個勸架的鄰居,自己現編戲詞,一字一頓地說:你我兩家鄰居,相處多年,你家大爺,年紀也不小了,家庭裡若是這樣常常鬧笑話,鬧個不了,非但不成體統,也未免太不給年輕人留地步了!即便如此,也沒有消退慈禧看偷情戲的興致。

慈禧經常幹預兒子和兒媳婦的平日生活,同治無法與心愛的皇后恩愛,也無法在一起過上平靜的生活。同治無法與皇后親熱,也絕不與母后喜愛的慧妃同房,更是拒絕與其她的嬪妃們歡愛。於是,痛苦不堪的同治,就在太監周道英的陪同下,由載澄、王慶祺這兩位風月高手帶領著出宮尋歡作樂,到南城喝花酒嫖妓去了。

載澄是恭親王奕的兒子,曾在弘德殿陪伴同治讀書。他既是一位紈褲子弟,更是一位花花公子,一生把性命看得很輕,喜歡縱酒尋樂:常尋好酒,有酒必醉,醉後發興,到處尋找春藥尋歡作樂。王慶祺是翰林院侍讀,不侍讀聖賢書,專與皇帝切磋風月,共賞春宮圖。

就這樣,同治經常悄悄出宮尋花問柳,結果,得了梅毒病。同治死後,慈禧便嘲笑皇后阿魯特氏說:皇帝去了,你還想當太后嗎?皇后深感絕望,就想吞金自盡,但被及時發現,搶救了過來。但是,不久皇后卻絕食而死在慈禧發跡的儲秀宮,時年只有22歲。

相關焦點

  • 同治皇帝死因之謎揭曉!專家:19歲死於花柳病,不關慈禧太后的事
    最後在電影結尾的時候,周星馳帶著一家人,瞻仰皇帝龍內褲的時候,卻因為被人悄悄告誡皇帝是染花柳病死的,周星馳和一家人而大驚失色,紛紛四處逃竄。花柳病是什麼?花柳病其實就是性病,和人們常說的梅毒很像,是一種能夠導致人體出現四肢酸痛,體乏無力。
  • 同治皇帝不過才19歲,為何卻駕崩了?揭開真相後,令人唏噓不已
    我們知道同治皇帝19歲的時候就突然駕崩了,而當時對於同治皇帝的死因是得了天花,但是這只是宮內的記載罷了,而更多關於同治皇帝的死因就是死於梅毒,只不過對於真實死因,皇宮裡唏噓不已罷了!相信大家應該看過了周星馳、吳孟達主演的《九品芝麻官》吧,黃一山在影片中飾演的就是同治皇帝,最後包龍星開起了自己的藥店,沒想到是卻得到一個很令人很悲痛的消息,那就是同治皇帝駕崩了,原因就是花柳病,當然了這只是電影中交代了同治皇帝的死因,但也側面證實了同治皇帝死於花柳病還是被廣泛認可的哦!
  • 同治皇帝為啥年僅19歲就駕崩了?如此荒唐,活到19歲已算高壽
    這都是因為皇帝身處高位,擁有的權力很大,使得無數人都覬覦這個位置,歷史上死於政變的皇帝不在少數。當然,至高無上的權利也代表了繁瑣複雜的公務,身為統領整個國家的皇帝,他每天所需要處理的事物相當的雜亂,每日都非常辛勞忙碌,這對皇帝的身體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負荷。甚至史書記載了這樣一位皇帝,年僅19歲就駕崩,死因眾說紛紜,被人熱議。
  • 同治皇帝僅僅十九歲,就離奇死亡,真的是死在花柳病下嗎?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6歲的載淳被匆匆扶上了皇位,開始了自己的帝王生涯。為了避免皇權旁落,鹹豐帝在臨死前,煞費苦心地搞了一個「八王輔政」。希望藉此平衡朝廷裡各種暗潮湧動的勢力,幫助載淳將帝位和皇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 同治皇帝為何年僅19歲就駕崩了?
    這個皇帝的年僅6歲就繼承了皇位,但是在位期間完全沒有實權,他的皇權完全被慈禧太后獨佔了,不僅僅當皇帝沒當好,他還在本該大好的青春年華就早早的駕鶴西去了。同治皇帝為何年僅19歲便駕崩了?他的死到底是如史料所說還是另有原因。如此荒唐,難道活到19歲就算高壽了?大好的青春和江山他都沒有享受到。
  • 同治皇帝為何19歲便英年早逝?如此荒淫無度,能活到19歲已是高壽
    清朝由於醫療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皇帝們的壽命相較於前朝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是清朝有一位皇帝卻例外,他就是同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名叫載淳,是鹹豐帝的獨子,因而沒有面臨過殘酷的皇位爭奪,便在1858年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
  • 同治皇帝為何年僅19歲就駕崩了?如此荒唐,活到19歲就算高壽了
    但是接下來要講的這位皇帝就到倒黴太多了,不僅僅皇帝的權力沒有享受太多,還早早的就駕崩了。這位皇帝就是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這個皇帝的年僅6歲就繼承了皇位,但是在位期間完全沒有實權,他的皇權完全被慈禧太后獨佔了,不僅僅當皇帝沒當好,他還在本該大好的青春年華就早早的駕鶴西去了。同治皇帝為何年僅19歲便駕崩了?他的死到底是如史料所說還是另有原因。
  • 晚清的同治中興真相是什麼,同治皇帝真的死於天花嗎?
    清朝與明朝一樣,在後期的皇帝再也難以出現康熙雍正這樣的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治皇帝的名字叫載淳,他是鹹豐皇帝的兒子,同治皇帝的母親就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堪稱清朝最頑固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前後,他幾乎沒有幹什麼大事,也沒有什麼值的記載的事跡。
  • 同治皇帝為何年僅19歲便駕崩了?如此荒唐,能活19歲已算高壽
    ——《清史稿》我國古代皇帝大多並不能長壽甚至不能善終,這一來是因為皇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因此必然會招來眾人的覬覦,在我國歷史上,死於宮廷政變的皇帝不在少數,二來是因為作為統治全國的皇帝,日常的公務相當的忙碌,因此對身體的損耗也會很大。然而有這樣一位特殊的皇帝,卻僅僅活了19歲便駕崩了,這樣的早逝即便是在皇帝這一高危職業中其實也並不多見,而這位皇帝就是清朝後期的同治皇帝。
  • 同治皇帝小傳
    同治皇帝小傳同治皇帝的名字叫愛新覺羅·載淳(zǎi chún),生於1856年卒於1875年,是清王朝的第十個皇帝。
  • 同治皇帝最愛吃什麼?
    這位皇帝就是清朝的同治皇帝,他19歲就駕崩,親政只有1年,不過,他在位的13年,因平息內亂、與西方列強維持和平、發展洋務運動,而被稱為「同治中興」。當然,對同治帝來說,「同治中興」除了掛上「同治」之名,他真正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其母慈禧和大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的名氣,遠比這位皇帝要大的多。後人談起同治帝,爭論的往往是他究竟死於天花,還是死於梅毒,抑或是死於疥瘡。
  • 清朝十二帝中壽命最短,是誰將梅毒傳給了同治皇帝?_煙花
    原標題:清朝十二帝中壽命最短,是誰將梅毒傳給了同治皇帝?
  • 古代的「花柳病」現代的尖銳溼疣
    經濟發展了,就有錢招兵存糧。所以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妓院和妓女們的功勞也是最大。性病是怎麼來的,就像現在的人沒研究出愛滋是從哪來的一樣。是無從考證的。但早在古時「花柳病」就是性病的統一說法。當時的古人對性病的認識還不夠深入,而且當時的社會關係,人們對性與男女之間的事情都是避而遠之。因為道德觀念的問題性病和結核,癌證一樣成為高致死率的病證之一!
  • 如此荒唐,能活19歲已屬高壽
    年幼登基,大權旁落同治皇帝名為愛新覺羅·載淳,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父親是鹹豐帝,母親則是更為有名的慈禧太后。1861年鹹豐帝去世,死前立當時年僅六歲的載淳為太子,待其去世後載淳便成為了大清帝國的第十個皇帝。新帝登基,改號為同治,為不甚明朗的朝堂放入一根定海神針,至少表面上的鬥爭消弭了一些。
  • 同治皇帝的死因真是梅毒?不值一駁的民間傳言!
    同治皇帝是清朝出了名的「窩囊」,他是鹹豐的獨子,沒有當皇帝的競爭力,也就沒有了勤學苦練的動力。更重要的是鹹豐去世後,同治缺失了嚴父教育,而慈禧代替鹹豐承擔了嚴父教育,這樣就導致同治的慈母教育又缺失了。這種缺失的教育,導致同治成為就是叛逆的典型代表。
  • 同治皇帝到底得了什麼病?
    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親生母親為慈禧太后。因「同治」年號在滿文稱之「Yooningga Dasan」 ,Yooningga意為「共同」, Dasan 意為「政治」,直接翻譯成漢文看似「共同而治」,故有稱同治年號的意思是代表「兩宮太后共同而治」,此言可能有誤。因兩宮聽政是一時之計,不可能成為皇帝的年號。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同治皇帝的死因也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主要的說法大致有五種:一是「死於天花」;二是「死於梅毒」;三是「死於梅毒與天花的併發症」;四是「死於服毒」;五是「被其母親慈禧害死」。前三種說法是根據一些清宮醫檔分析的結果,這屬於醫學方面的討論,我們就不多說了。
  • 同治帝年僅19歲就逝世,看他荒唐無度的生活,19歲已經是高壽
    而這個帝國的皇帝,彼時29歲的鹹豐帝,已經逃往了承德避暑山莊。當時鹹豐帝並不知道,他這輩子將會定格在京城之外。而他年僅5歲的孩子,也將成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裡,新一任傀儡皇帝。此時的清帝國已行將就木,內憂外患之下,30歲的鹹豐帝一命嗚呼。臨終之際,他將政務託付給朝廷內八個大臣,這八人稱為「贊襄政務大臣」,在民間又被稱為「顧命八大臣」。
  • 同治皇帝什麼事情都沒幹 憑什麼創造了同治中興?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有了同治中興,才使得清朝能夠苟延殘喘半個世紀,拖到20世紀才宣告壽終正寢。 然而,同治中興與同治皇帝關係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