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野獸派畫家弗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是與馬蒂斯、德蘭、馬爾肯生活在同時代,作畫充滿生命的活力與行動,強烈色彩的運用,而享有盛名的野獸主義代表畫家。他的畫風也被認為是最具性格的野獸派典型風格。
弗拉曼克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比利時人,母親為法國洛林省新教徒家族,是一位音樂家。他在十七歲時成為腳踏車競賽選手,曾隨一位無名畫家學習素描之外,獨自練習畫畫。1896年服兵役。其後教授小提琴,並受僱在餐廳演奏小提琴維持生計。
1900年,弗拉曼克認識畫家德蘭,在巴黎郊外夏圖Chatou)的畫室一起作畫,兩人成為親的畫友,生活在一起。過一年,在貝恩漢—珍妮畫廊舉行梵谷畫,他看到梵谷的油畫,極為震撼,他一再研究梵谷的色彩與筆觸,他甚至說他愛梵谷甚於他的父親。在德蘭的介紹下,弗拉曼克認識了馬蒂斯。
1905年會見了畢卡索、詩人阿波裡奈爾。在馬蒂斯的鼓勵下,首次提出繪畫作品參加巴黎舉行的獨立沙龍。同年與馬蒂斯、德蘭、馬爾肯等共同參展秋季沙龍,成為野獸主義活躍的成員之一。他運用強烈對比色彩、狂野筆法,充分掌握野獸派特有的表現手法,時間約有兩三年。
1907年巴黎的秋季沙龍舉行塞尚回顧展,給他很大的衝擊,也促成他改變繪畫的風格,描繪了許多塊面狀的樹林,配置哥德式的教堂建築風景。1908年後,捨棄原色轉為暗赫與深藍色調,畫面的構成明顯地受到塞尚的影響,一度嘗試立體派畫法,但後來憎惡立體主義。1915年後脫離塞尚畫風,表現厚重鬱積的感情、黑白強烈對比的雪景等題材。
1909年,弗拉曼克舉行大規模畫展,獲得很大的成功。在油畫之外,他也創作許多水彩和版畫。晚年畫風沉潛於獨自的暗色調,畫面線條帶有激憤不安的感覺。弗拉曼克在性格上是一位活力充沛的藝術家。他在作畫之外,也從事寫作,對賽車興趣濃厚。
他認為自己的熱情驅使他去對一切繪畫中的傳統,進行勇敢大膽的反抗,不受自然的束縛。他說:「我曾是一個柔和又狂熱的野人,不依靠任何一個方法,我刻畫的是人性的真理,我感到痛苦的是我未能更有力地來錘鍊我繪畫中的濃度與純粹。」
弗拉曼克一生中最優秀的作品,很多藏於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美術館。我曾經參觀這兩座美術館,對弗拉曼克油彩印象深刻,本書中印出部分收藏,如欣賞原作更是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