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派創始人、法國畫家馬蒂斯:每個情人都是母親的樣子

2020-12-12 騰訊網

馬蒂斯

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國畫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善於運用色彩的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畫家。他與畢卡索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且是野獸派的領軍人物。馬蒂斯家境富裕,父親是個商人,母親除了做些瓷器藝術品,也幫忙打理家族產業。馬蒂斯非常愛自己的母親,甚至在回憶到母親的時候說"My mother loved everything I did。"翻譯成中文就是:我媽愛什麼我就愛什麼,我愛什麼我媽就給我什麼。

馬蒂斯的母親有件很時髦的工作——瓷器藝術家,也正是如此,母親對顏色的運用深深影響了他。但我們仔細來看才發現,這個摩羯座的冷麵男,何止是偷學了母親的色彩搭配,在他整個人生軌跡上,都充滿著濃濃的「媽寶情結」。

幫他建事業

馬蒂斯 The Dessert: Harmony in Red

馬蒂斯非科班繪畫出身,他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後在事務所當職員。

直到20歲得闌尾炎休養時,接到他媽給他帶來的一盒顏料時,才意識到「這才是我想花一生精力去做的事情」。兩年後,他辭去工作,全心學畫。

他的父親對他的選擇很失望,但他的母親卻全力支持並給他許多指導。

傳他時尚經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 藍衣女人

馬蒂斯在探索期的作品很多元素以及色彩搭配,都來自於媽媽的好品味。媽媽的色彩認知對馬蒂斯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時裝,到家居,日用品,裝飾品等等。

那個時期的馬蒂斯會在畫中運用大量純色,讓純色點自然疊加,自然結合,使畫面明度更高,也讓色彩更明快。

分享婚戀觀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 The Boudoir

雖然馬蒂斯從出道就標榜了野獸派,但這張畫無疑傳達了一個重要事實:無須細節贅述,他的媽媽一定給他建立了正常的婚戀觀,這是一種很直觀的溫暖感受。

讓他自由讓他飛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 Women Reading

1910年以後,馬蒂斯覺得異國文化更能給他帶來靈感,他的媽媽便支持他雲遊創作,讓他去了非洲摩洛哥。到那兒後,他發現找一個女模特都很難,因為那兒的女孩都帶面紗,好不容易才找來一個妓女Zorah當模特。創作時,馬蒂斯刻意避開性的主題,非但沒讓Zorah脫光,反而給她穿了很多衣服。

可見,一個溫柔又有品味的媽媽,不但可以把她的時尚態度傳給兒子,更重要的是,讓他懂得尊重女性,才能享樂人生。

有媽如此,以至於馬蒂斯一生只愛過三個女人,每一個都脫不開他媽的樣子。

NO.1 死忠原配

我嚮往的是一種平衡、純粹與寧靜的藝術,它不含有令人不安或苦惱的題材。對於一個腦力勞動者。無論是公務員或是作家,它好像是一種撫慰,像是一種鎮靜劑,或者像是一張舒適的安樂椅,可以使人得到休息、消除疲勞。

這是馬蒂斯對藝術的追求。顯然,這也適用於他的愛情。

雖然他的原配對他無情,但他卻用盡了力氣死忠原配,這還是要歸功他媽。

1898年,馬蒂斯和第一任妻子艾美利亞結婚,並在婚後不久有了兩個兒子。不過,雖然馬蒂斯很愛他的妻子,但是他並不能總是做到與他的家人和諧相處。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Wife

1939年,在馬蒂斯70歲的時候,他們還是以離婚收場。實際上,和艾美利亞在一起的41年,馬蒂斯一直都是愛著她的,但他天生孤僻,總愛一個人藏著,妻子很受冷落,最終爆發,曲終人散。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wife》是最後一張馬蒂斯給妻子畫的像。他回憶這張畫是「the one that made you cry, but in which you look so pretty。」

NO.2 全職保姆

馬蒂斯 - 羅馬尼亞式上衣

1941年,馬蒂斯被診斷出癌症,手術後,他非但沒消極,反而覺得自己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整個人充滿能量。從那之後,馬蒂斯開始坐輪椅,並在女助理莉迪雅協作下,完成了很多剪紙拼貼作品。

她在這整個期間一直不屈不撓地工作,她打字,保存記錄和支付家庭帳單。她還靠著堅強的意志組織了馬蒂斯的通信並協調他的商業事務,同時還充當他的工作室助手並啟發他創作的靈感,甚至在戰爭期間她騎著自行車到農村為馬蒂斯搜羅糧食。

但直到馬蒂斯去世,他也沒對這個助理說過愛,誰知道呢,也許只是尊重。

NO.3 戀上修女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 Conversation

同是1942年,馬蒂斯剛剛做完手術那年,他招聘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護士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但這個嚴謹的女性在照顧他一年後便離開了。

然而讓馬蒂斯驚喜的是,當他第二年在一家休養院對面安家的時候,再一次碰到了那個護士,只是這時,她已經成了一名修女。

馬蒂斯 - 有茄子的靜物

1947年,這位修女告訴馬蒂斯,她們的修道院小教堂已經破舊不堪,馬蒂斯立馬制定了一個計劃:把這裡建造成一個有明亮的彩色玻璃窗,畫滿壁畫的美麗教堂。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以這個教堂為原型創作的作品。

當別人直截了當地問那位修女到底有沒有和馬蒂斯相愛的事情時,她會說,我從來沒有留意他是否真的喜歡過我,他總是一位完美的紳士。

然而,70多歲的馬蒂斯和20多歲的修女之間的風流韻事,在巴黎早就傳開了。

畢卡索,他的西班牙籍競爭對手,曾經粗魯地說:馬蒂斯幹嘛不直接設計一座妓院?「因為沒人讓我這麼幹。」這位法國大師冷冷地回復。

總之,馬蒂斯這一生愛上的每一個姑娘都和他媽很像,就連他畫裡的女人也一樣。

相關焦點

  • 獨樹一幟的野獸派畫家——馬蒂斯
    亨利·馬蒂斯(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年輕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
  • 現當代藝術欣賞(馬蒂斯與野獸派)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覽,馬蒂斯、馬爾凱、德朗等幾位青年畫家展出的作品,充滿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強烈色彩,有人說「這只不過是一堆油漆在公眾面前打翻了」。恰巧,他們的作品中間有一件古典風格的雕塑,《吉爾·布拉斯》雜誌的記者路易·沃塞爾不由得驚叫起來:「多那泰羅被關在了野獸籠中!」不久,這句話便在《吉爾·布拉斯》雜誌登出,「野獸派」畫家一舉成名。
  • 野獸派時期後的馬蒂斯
    「一位畫家高談闊論自己對繪畫藝術的意念,而不只是展示自己的作品,是把自己暴露在多種危險之中。」法國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以這句作為〈一位畫家的筆記〉的開場白。然後,他便開始高談闊論。那年是1908年,是野獸派剛誕生的時代;那年,馬蒂斯是一個三十九歲,繪畫技巧和藝術思想漸見成熟的畫家。
  • 野獸大師馬蒂斯 喜歡的姑娘都像自己母親
    馬蒂斯在畫畫。封面新聞見習記者陳荷這段時間,在成都博物館舉辦的《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刷爆了朋友圈。除了赫赫有名的莫奈、畢卡索、庫爾貝等,不少人是衝著野獸派鼻祖亨利·馬蒂斯去的。這次展覽,展出了野獸派的開山之作《美麗島的城堡》。
  • 影響「野獸派之王」馬蒂斯一生的兩個人是誰?你知道嗎?
    「野獸派」即20世紀初在法國盛行的一個現代繪畫流派。野獸派的畫家繼承著後印象主義梵谷、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他們不是一群「野獸」會胡來,而是熱衷於運用鮮豔、濃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筆法,創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
  • 野獸派創始人馬蒂斯的畫作,你喜歡嗎?
    作為法國現代畫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馬蒂斯在西方繪畫史上地位舉足輕重,馬蒂斯也是西方現代繪畫風格的開創者之一。馬蒂斯在學習印象派的外光畫法之前,也曾經臨摹過古典的繪畫名著,到了後期,馬蒂斯深受梵谷、尚塞和高更的影響,畫風形體誇張、筆觸狂放、線條粗重,色彩也較為刺激強烈,形式也更加自由,被稱為「野獸派」。馬蒂斯,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人物,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馬蒂斯20歲開始他的繪畫熱情和青春期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
  • 「色彩的國王」,淺聊野獸派創始人馬蒂斯及其代表作《舞蹈》
    他的畫,不像塞尚那樣的理性,不像梵谷那樣的熾熱,也不像高更那樣的神秘,更不像康定斯基那樣的抽象,而是通過大膽、平面的色彩,狂放、不拘的線條,塑造出他所構想的一切,表達出他心底的柔情,充滿幸福和歡樂的《豪華、寧靜、歡樂》,粗獷原始和狂野奔放的《舞蹈》,感人和美麗的《The Snail》……似乎每一個構思,都是那樣的純粹
  • 野獸派的創始人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
  • 法國最具性格的野獸派畫家,弗拉曼克——梵谷的終極粉絲
    法國野獸派畫家弗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是與馬蒂斯、德蘭、馬爾肯生活在同時代,作畫充滿生命的活力與行動,強烈色彩的運用,而享有盛名的野獸主義代表畫家。他的畫風也被認為是最具性格的野獸派典型風格。
  • 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亨利·馬蒂斯,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與畢卡索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 馬蒂斯:割個闌尾炎弄出了個野獸派
    他的母親送來了一套畫具,讓他用畫畫來打發無聊的住院時光。結果這次無意之舉,激發了青年的繪畫熱情。他辭去了工作,懷著成為一名畫家的志向,向巴黎進發。125 年之後,也就是 2015 年,倫敦蘇富比拍賣行為這個「半路出家」的畫家舉行了一場拍賣會。
  • 野獸派創始人與文學淵源頗深?蓬皮杜將舉行50年來最大規模馬蒂斯個展
    為紀念法國著名畫家亨利·馬蒂斯誕辰150周年,位於巴黎的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將於今年五月舉行大型特展,以畫家和文學的關係為主線,回顧馬蒂斯悠長的藝術生涯,這也將成為既上世紀70年代在巴黎大皇宮後屬於馬蒂斯規模最大的個展。
  • 「野獸派」下暗藏理性,蓬皮杜舉行馬蒂斯誕辰150周年回顧展
    為紀念法國著名畫家亨利·馬蒂斯誕辰150周年,《馬蒂斯:小說一樣》藝術作品回顧展日前在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開幕。展覽旨在以230餘件繪畫作品及70份檔案講述野獸派創始人的人生故事,這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馬蒂斯個人展覽。 「何處是起點?」法國作家路易·阿拉貢在為馬蒂斯創作的小說《亨利·馬蒂斯》中這樣提問,而這也是展覽試圖回答的問題。
  • 【名畫賞析】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華、寧靜、歡樂》《生活的歡樂》《開著的窗戶》《戴帽的婦人》等。
  • 野獸派大師,法國著名畫家,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野獸」一詞,特指色彩鮮明、隨意塗抹。這種色彩比新印象主義的科學色彩,比高更、凡·高的非描繪性色彩,比那種直接調色、變形的畫法更為強烈。馬蒂斯和他的朋友們一直試驗著這種畫法。野獸派畫家最終實現了色彩的解放,高更、凡·高、修拉、納比派和新印象主義,都曾以不同的方法對此進行過探索。野獸派畫家用了類似的手段,專心致力於各種目的。他們原意使用從顏料管裡直接擠出來的強烈的色彩,而不想刻畫自然中的對象。這不僅是想引起視網膜的振動和要強調浪漫或神秘的主題,而更重要的是想樹立與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繪畫準則。
  • 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用童真的眼光發現這個世界的色彩
    1869年亨利·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勒卡託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一名糧食商人,母親是一名繪畫愛好者。因為父親對他的期待,1882年馬蒂斯來到巴黎大學學習法律,一直學習到1887年,一直在法律界工作,後來因為得盲腸炎臥床在醫院。那段時間母親給他帶來了一套繪畫工具,他由此開始繪畫。
  • 野獸派畫家亨利·芒更:帶著陽光氣息的畫作
    1874年,亨利·芒更出生於法國巴黎,在他小時候就對繪畫非常感興趣。1894年,20歲的芒更開始進入美院學習,師從著名畫家莫羅,莫羅的學生很多,後來都成為了各個流派的著名畫家。馬蒂斯也是莫羅的學生,也就是在這裡,野獸派開始孕育,這個學院的許多學生後來都成為了野獸派畫家。芒更的畫作裡多是曲線,很少出現直線,這就給人一種很溫柔的感覺,線條連著線條,人物和風景在曲線中延續。
  • 法國野獸派畫家拉烏爾·杜菲作品
    拉烏爾·杜菲(Raoul Dufy),法國藝術家,1877-1953。野獸派畫家,製圖員和版畫家拉烏爾·杜菲(Raoul Dufy)的頑皮風格和吸引人的題材啟發了眾多美術和裝飾藝術家。杜菲從印象派畫家卡米爾·皮薩羅(Camille Pissarro)和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那裡獲得靈感,並仔細研究了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和亨利·馬蒂斯(Henri Mtis)。他通常畫休閒場景、海景(通常是法國裡維埃拉的海景)和室內裝飾,就像在萬斯的藝術家工作室裡一樣,一個充滿活力的紅色場景讓人想起馬蒂斯自己對同一主題的再現。
  • 油畫的色彩與光線,野獸派馬蒂斯如何對蘇格蘭繪畫藝術的影響
    它的來源由來已久,1905年野獸派在巴黎展覽,法國先鋒藝術家馬蒂斯的作品對資深色彩畫家的藝術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後來被一批年輕的藝術家追隨。馬蒂斯,油畫但是,這位野獸派大師的極端色彩是如何轉化到衝動的蘇格蘭下一代藝術家身上的呢?
  • 野獸創始人亨利馬蒂斯
    [ 2 ][ 3 ][ 4 ][ 5 ]馬蒂斯與畢卡索一起幫助定義和影響了20世紀激進的當代藝術。雖然他最初被貼上了a野獸派畫家(野獸)到了20世紀20年代,他被譽為法國繪畫中古典傳統的捍衛者。[ 6 ]他對色彩和繪畫表達語言的精通,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作品中得到了公認現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