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十大消費城市排名大變:社零總額5000億上海很拼,第3名亮了...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今年1-5月,十城的社零總額排名發生了明顯變化,除了上海和北京的排名堅挺之外,後面的名次全部洗牌。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王帆

編 輯丨李博

提振消費,成為今年諸多省市的必備動作。

從較早期的爭相發放消費券,到各地舉辦購物節,再到部分城市對居民購買汽車給予獎勵,種種刺激之下,從全國的表現來看,消費自3月以來已經持續回暖。

重點城市的消費回暖程度如何?呈現出何種趨勢?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排在前十的城市,對比今年1-5月它們的消費回暖表現。這10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和蘇州,包含4大一線城市和6座新一線城市。

一個意外的發現是,今年1-5月,十城的社零總額排名發生了明顯變化,除了上海和北京的排名堅挺之外,後面的名次全部洗牌。

儘管尚未到年底,消費也只是代表經濟生活的一個方面,但對於個體和家庭而言,與消費息息相關的是收入水平以及對未來的信心與預期,因此消費回暖情況可以一定程度映照出城市的整體經濟形勢。

社零總額5000億!上海穩居第一,北京第二

從今年1-5月的消費數據來看,2019年的消費冠軍之城上海仍然顯得「一枝獨秀」,是唯一一個社零總額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並且前5個月的累計降幅對比前4個月收窄了3.6個百分點。

作為消費龍頭之城,上海今年在提振消費方面可謂不遺餘力,大手筆推出為期約兩個月的「五五購物節」活動。7月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購物節相關情況,購物節期間各平臺和商家累計發放消費券286億元。

汽車讓利活動尤其引人關注,購物節期間,上汽集團推出近400輛5.5折新能源汽車,普陀區汽車品牌大聯展推出低至5.5折的大力度折扣。上海重點監測樣本企業數據顯示,5月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8.9%。

單看5月的整體消費表現,上海社零總額為1290.72億元,同比增長0.6%,單月增速轉正。

北京仍然保持了第二的位置,但它是四大一線城市中消費跌幅最大的,1-5月社零總額同比下跌18.2%。6月,北京本地疫情一度出現反覆,這或許還將一定程度影響其上半年的消費表現。

上海 圖/圖蟲

廣州社零總額被重慶反超,深圳僅排第六

廣州1-5月社零總額為3422.97億元,這一數據被重慶反超。今年一季度,廣州社零總額為1995.99億元,已經低於重慶同期的2384.45億元。兩個月後,廣州與重慶之間的消費差距進一步擴大至846億元,千年商都廣州暫時失落消費第三城地位,排在第四。

同為一線城市的深圳,2019年僅為中國消費第七城,與其GDP第三城的地位不太匹配。今年1-5月,深圳的社零總額為2889.51億元,排在第六名,反超了武漢,與成都十分接近,然而這一數字與上海、北京、重慶仍有較大的差距。

事實上,從2019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上海、北京和深圳分別為69442元、67756元和62522元,廣州按照城市和農村常住居民分開披露,分別為65052元和28868元。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可以排在第四名的位置,並且與上海、北京相差不遠。

廣州 圖/圖蟲

很多人將深圳消費相對偏低的原因歸結於深圳鄰近香港,導致消費外流,但最近幾個月受疫情影響,深港兩地幾乎中斷了互通,深圳的消費表現相比其他一些城市並未出現更顯著的反彈。

2019年,深圳本地戶籍人口僅495萬人,大幅低於北上廣,並且深圳人口整體偏年輕化,2017年的一項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2.5歲,很多人仍處在財富積累階段。此外,高房價加上住房自有率低,也對居民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隨著大量人口的持續流入,加上科技創新產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深圳的消費人群龐大,有巨大的潛力尚待挖掘。而要釋放出這些消費潛力,需要穩定人們的信心,解決後顧之憂。值得肯定的是,為了解決對消費造成「擠出效應」的高房價問題,深圳今年大幅增加了居住用地供應,近年來持續加大人才房和保障房的建設力度。

蘇州、南京超越杭州

6座進入2019年消費十強的新一線城市中,有4座是省會城市,包括成都、武漢、杭州和南京,此外還有直轄市重慶和地級市蘇州。今年1-5月,這6座城市的消費排名與2019年相比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9年排在第六的武漢,由於深受疫情影響,不出意外地成為消費跌幅最大的城市,1-5月社零總額僅有1865億元,被深圳、蘇州、南京和杭州拋在了後面排在最末,同比下跌37.9%,但這一數字比前4個月收窄了4個百分點。

杭州在2019年消費表現一舉超過南京和蘇州,躋身消費第八城。但今年前5個月,杭州的社零總額比蘇州少了616億元,比南京少了395億元,居第九名。

重慶和成都2019年社零總額排名分別為第四和第五,重慶的社零總額比成都多出1192億元。今年前5個月,重慶提升到第三名,和仍居第五的成都差距又拉大至1278億元。

重慶 圖/圖蟲

綜合來看,2019年基本上強省會城市表現出了更好的增長勢頭,成都的社零總額增長9.9%,武漢增長8.9%,杭州增長8.8%,南京僅有5.2%。

在疫情影響下,強省會城市卻更「受挫」。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一般而言,強省會城市集聚了更好的交通、醫療等資源,對周邊城市的消費吸引力強,尤其是諸如購買汽車之類的大宗消費,消費者傾向於去能夠提供更豐富選擇的大城市。在疫情影響下,人員流動受阻,消費者難免減少跨市消費。而此前被虹吸的城市,反倒將消費「截留」在了本地。

杭州市政府今年發放了總額高達16.8億元的消費券,媒體曾報導消費券帶來的可觀乘數效應,但這仍然沒有擋住杭州的社零總額在前5個月掉回到蘇州和南京之後。

杭州統計局重點分析了汽車類商品的零售表現,總體來看,全市社零佔比第一的汽車類商品零售有所回溫,其中5月單月實現汽車類商品零售額83.4億元,增長0.3%,但這一增幅與上海相差甚遠。而且1-5月累計來看,杭州汽車類商品零售額仍然下降了15.3%,遠大於同期全市社零總額的跌幅。

一方面,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新一線城市或許有望迎來更大的消費反彈空間。另一方面,疫情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城市在培育和挖掘本地消費潛力上,還有更大的可作為空間,促消費政策設計也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本期編輯 黎雨桐

相關焦點

  • 十大消費城市大洗牌:上海消費超萬億,重慶狂升至第三!深圳數據也亮了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在前三季度仍未實現增速轉正。分城市來看,各地表現如何?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2019年全國社零總額排名前十的城市,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研究其消費回暖情況,這十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和蘇州,均為一線、新一線城市。
  • 十大消費城市「回暖度」PK:上海人前5月買買買超5000億,重慶繼續...
    從1-5月的消費數據來看,消費冠軍之城上海仍然顯得「一枝獨秀」,是唯一一個社零總額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並且,前5個月的累計降幅對比前4個月收窄了3.6個百分點。北京則是除武漢之外,消費十強城市裡消費跌幅最大的城市,同比下跌18.2%,對比前4個月也僅收窄了2.2個百分點。
  • 2020年十大消費城市排行榜 中國十大消費最高的城市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在前三季度仍未實現增速轉正。  分城市來看,各地表現如何?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2019年全國社零總額排名前十的城市,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研究其消費回暖情況,這十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和蘇州,均為一線、新一線城市。
  • 中國城市實力大排名!看完驚呆了!
    2名【北京】 65個 12769.1億 王健林 第3名【浙江】 55個 11307.7億 馬雲 第4名【上海】 49個 8227.3億
  • 中部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潛力排名,襄陽超洛陽排第一,贛州進前五
    (那些只停留在紙上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沒有列入其中)一、經濟實力中部六省的10個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經濟總量最高的仍然是河南洛陽,已超過了5000億大關,為中部地區第六大經濟城市。其次,湖北襄陽19年GDP4812億,已逼近5000億關口;而進入4000億的城市除了洛陽和襄陽外,還有湖北的宜昌,多年來三市經濟總量一直位居前三甲。而這其中的襄陽,即將進入5000億俱樂部,進入與省會城市、經濟強市角逐的舞臺。
  • 2019年中國進出口總額30強城市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31.5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0%,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 2019年我國主要城市個稅排名情況
    通過個人所得稅和人口數量,能準確的反映一座城市大體的收入水平。2019年我國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人均個稅也能反映一座城市中高收入崗位數量多少。
  • 各大城市購物中心排名,誰是中國最強商圈?
    如果把50億銷售額作為高端消費中心的起步線的話,那麼全國至少有21個項目達到這一指標。其中長沙、杭州、瀋陽、寧波、鄭州、深圳、南京各有1家,武漢2家、成都2家、廣州3家、北京3家、上海4家。上海、北京、廣州是第一梯隊,展現出一線城市的強大消費力。成都入圍2家,說明成都的消費能力也不俗,城市商業活力很足。
  • 韓國最發達的城市首爾,世界第十大城市,和上海比誰更強?
    與中國擁有極深淵源的首爾,世界第十大城市首爾,全稱是首爾特別市,位於韓國的西北部,漢江流域與朝鮮半島的中部,在首爾,擁有韓國最為頂尖的企業巨頭和科研公司,它們也讓首爾,成為了世界第十大城市,而且,在前幾年,首爾的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都位列韓國的首位,由此也能看出它網際網路的發達程度。
  • 最新城市GDP排名:武漢重返前十,深圳第3,這座城市排名第一
    分季度看,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國內生產總值由負轉正,而GDP增速的不斷提高,生動地凸顯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事實上,在這背後,各大城市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根據國內主要城市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報告卡,我國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基本落定。
  • 興業證券點評3月社零數據:消費進入復甦周期 糧油食品一枝獨秀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興業證券投資要點  2020年3月社零增速-15.8%。城鎮的消費回暖快於鄉村。商品銷售與餐飲經營出現剪刀差,餐飲業恢復低於預期。進入4月份,武漢於4月8日解封代表著全國有序的全面復產復工進一步推進,同時各地消費券也在3月底逐步發放,有望驅動消費加速復甦,估計4月份社零總額較同期仍為下滑,但增速的提升幅度或顯著大於3月份。其中食品增速保持高位,化妝品增速顯著改善,而服裝等可選品復甦仍需時間。
  • 中國十大城市創新能力排名
    在五項排名中,深圳有三項名列十大城市之首,分別是高新製造業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人口活力以及萬人授權專利量;一項名列十大城市次席,即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遺憾的是每萬人高校在校生人數,深圳在十大城市平均線以下。不過深圳雖高校在校生不多,吸引的高校生卻位居全國第一,體現了強大的綜合創新能力。 武漢和蘇州在排名中的崛起,令人意外,但是也有跡可循。
  • 中國4月社零增速降幅料將收窄 汽車消費或成亮點
    來源:新浪財經中國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率將於5月15日公布,前值為-15.8%。目前市場普遍預期4月社零增速降幅或將有所收窄,二季度可能仍維持低位增長狀態。此外,受益於各地的汽車消費政策,商品消費中汽車或將成為本月亮點。
  • 拼多多David Liu:疫情等意外因素不影響新消費長期趨好勢頭
    來源:新浪財經12月9日-10日,新浪財經2020年會暨第13屆金麒麟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聚焦「十四五」--構建新格局 重塑新優勢。論壇上,拼多多戰略副總裁David Liu發表了主旨演講。
  • 外國人來中國攜帶5000美元是什麼概念?在一線城市能消費多久?
    最近幾年內,隨著國家在經濟以及科技等多方面的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在全世界已經排名第二,也稱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每年來中國留學、做生意以及旅遊的外國人也不在少數,尤其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外國人頗多,具有代表性的省市有廣東、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外國友人的數量較為龐大,從而有助於互相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
  • 全國GDP超2000億的縣市區排名全出爐
    2019年全國共有48個縣市區GDP總額超過2000億元,其中43個市轄區和5個縣級市,5個縣級市: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晉江市、常熟市也是全國百強縣市五強名單。 全國縣市區GDP前五名依次是: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海澱區、北京朝陽區、深圳南山區、天津濱海新區。
  • 冰雪旅遊消費大數據:2018-19雪季冰雪旅遊2.24億人次
    預定數據顯示,冰雪目的地的單次旅遊人均消費在5000元左右,其中呼倫貝爾消費最高,達到了6990元,而以雪鄉聞名的海林排名其次,人均消費6329元,白山和拉薩的人均消費也超過了6000元。 預訂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冰雪旅遊單次人均消費前15名城市的冰雪旅遊消費每人平均額更是達到5063元,排名前四的目的地人均消費超過6000元,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目的地處於祖國邊疆,前往交通會耗費更多,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遊客更願意在這些目的地進行投入,吸引力也更強。
  • 全球最富裕10大城市:香港第8,北京第5,這個城市排名第一
    香港第八作為世界的第三大金融城市,這裡已經繁華了上百年,不僅在金融體量上比較大,在航運上也十分的發達,而在貿易方面也十分的活躍,目前也是經濟活力最自由的城市體,當然它也被稱之為全球一線城市。上海第六在2015年上海的GDP就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在整個亞洲也排在了第二位,僅次於東京這個城市,這裡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不管是人口還是面積都比較大,被評為全球一線,而在2016年上海的人均收入就已經高達5.4萬元。
  • 中國首個突破5000億美元的世界級超級城市,最有錢城市上海
    2019年,上海將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外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遊休閒體驗。成為大中華地區首個突破5000億美元的世界級超級城市。從消費端來看,對商品銷售及服務業已形成較大衝擊。春節期間的旅遊、酒店、餐飲、影視、娛樂、交運等行業本來是黃金時間,但由於疫情發展,經營活動和收入大幅減少。
  • 胡潤中國十大消費電子公司:華為是最有價值的公司,小米排名第二
    10月12日,根據《胡潤百富》微信帳號12日的報導,「 2020年胡潤中國十大消費電子公司」宣布,華為已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消費電子公司,市值達1.1萬億美元。 小米以4,340億美元的價值排名第二;VIVO的價值首次超過了OPPO,以1,750億美元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