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專家:恰恰相反

2020-12-14 鴕鳥心理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

我們都希望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期望自己在重大的創傷之後,依然能夠活得很好。當然,不經歷創傷更好,有誰願意在不被「殺死」之後再強大、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呢?

尼採這句話激勵了無數人,讓身在逆境甚至絕境中的人,能夠有一些精神寄託。然而,有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過去的壓力不會對未來的創傷產生韌性。

所謂韌性,就是當一個人在面對困境、壓力、逆境時的承受力。更加有些悲觀的是,研究結果表明,過去的壓力源,會使人們對未來的創傷更加敏感,從而增加患精神疾病的概率。這項研究發布在《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其目的是希望此項研究能夠幫助其他國家了解精神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01人們如果在災難前已經遭受壓力,那麼在面臨更大壓力時也許沒那麼強大

研究是由布朗大學和智利中部康塞普西翁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合作完成的。這項研究在2003年和2011年,對1160名智利人做了調查。2010年,智利遭遇了當時有地震記錄以來的世界第六大地震,並且地震後還引發了海嘯。

研究人員表明,在2003年這項研究剛開始時,當時參與調查的被試,是沒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或是重度抑鬱症(MDD)病史的。而當2010年地震之後,有9.1%的倖存者被診斷為PTSD,14.4%的人被診斷為MDD。

如果在災難之前,人們已經在承受其他壓力了,那麼罹患這兩種疾病的風險就更高。例如嚴重的身體疾病、受傷、親人離世、離婚、失業或是貧困等等,都會增加這種風險。

針對PTSD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在災難前經受4個或更多的壓力源,並且壓力程度已經超過了「嚴重性閾值」,那麼患PTSD的風險就會增加。

而針對MDD的研究則顯示,在災難前哪怕是單個壓力源,都會增加人們在災後患上MDD的風險。這樣一來,如果已經在承受多個壓力源的話,那麼災後患上MDD的風險會非常高。

最後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經歷過多種壓力和創傷的智利災難倖存者,與很少經歷或是沒有經歷過壓力的智利人相比,患災後心理障礙的風險更大。

在我看來,那些殺不死自己卻又能讓自己更加強大的,歸根結底是當事人在面臨困境和壓力時,能夠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心變化。否則,只能徒增更多的困境。

就像甄嬛可以在絕境中翻盤,除了策略精準之外,內心的更加強大才是根本。如果只是經歷了之前的遭遇,而自己沒有任何變化的話,即便是回宮,也不過是任人魚肉而已。

02培養自己的創傷修復能力,才是在「不被殺死」之後更加強大的「法寶」

雖說研究結果有些悲觀,但創傷和逆境的經歷,增加的是心理障礙產生的概率,且是在遭遇創傷時患病的概率。因此,只要我們處理得當,仍然可以讓自己強大。

在《情緒急救:應對各種日常心理傷害的策略與方法》一書中,作者就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創傷因素做了一一講解,並提供了緊急情況下的應對之法。它們包括:拒絕、孤獨、喪失、內疚、反芻、失敗和自卑。

它並不是告訴我們在重大創傷降臨時如何自救,而是教會我們如何處理生活中那些小的挫折,畢竟我們遭遇重大創傷或災難不是常態,而平時的小創傷處理則更為關鍵。而且書中還指出,我們平時並不會很有目的地治療心理創傷,主要是因為缺少工具和方法,而且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挫折,並沒有到需要心理幹預的程度。

但長此以往的話,日積月累的負面情緒就會逐漸吞噬我們,降低心理韌性。如此一來,在「不被殺死」之後,也就無法變得更加強大了。

這本書的作者蓋伊·溫奇博士,於1991年獲得紐約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還在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完成了家庭與夫妻治療的博士後研究。自1992年起,他一直以私人心理醫生的身份在曼哈頓工作,幫助病人將情緒急救的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他是研究減輕心理壓力方面的專家,也是炙手可熱的主持人和國際知名作家。偶爾還會在紐約市內或周圍的俱樂部表演單口相聲。

在書中,作者用非常普遍的生活例子,告訴我們創傷的普遍性。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拒絕,都會讓我們經歷一些感情上的痛苦。比如,你本來籃球打得好好的,但突然間別人不再把球傳給你,這就意味著他人委婉地拒絕了你。

雖然你嘴上說:「不就是籃球麼,我才不在乎!」但是內心中仍然會有顯著的情緒變化。

而如果遭遇譬如被裁員這種重大拒絕時,可能會憤怒、產生攻擊行為甚至抑鬱。針對每種常見的挫折和壓力,作者都會給出幾個方法去「治療」,以便我們找到最為合適的方式來疏解自己。

比如對待拒絕,我們就可以通過與自我批判爭辯、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尋求社會支持等方式來解決。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情緒處理「工具書」,被稱為「每個人都需要的心理藥箱」。如果你經常被生活中的情緒左右,不知如何處理;如果你想要在經歷重大挫折後,仍然活得很好,甚至更加強大,那不妨讀一讀這本書,相信它一定會幫助到你。

相關焦點

  •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專家:並不絕對哦
    尼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我們都希望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期望自己在重大的創傷之後,依然能夠活得很好。當然,不經歷創傷更好,有誰願意在不被「殺死」之後再強大、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呢?在我看來,那些殺不死自己卻又能讓自己更加強大的,歸根結底是當事人在面臨困境和壓力時,能夠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心變化。否則,只能徒增更多的困境。就像甄嬛可以在絕境中翻盤,除了策略精準之外,內心的更加強大才是根本。如果只是經歷了之前的遭遇,而自己沒有任何變化的話,即便是回宮,也不過是任人魚肉而已。
  •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
    一對水火不相容的冤家,貓和鼠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止過,湯姆經常使用詭計來對付傑瑞,而傑瑞也時常逃脫圈套後反過來捉弄湯姆,貓和老鼠的關係卻在鬥爭中越來越好,變得越來越像朋友,中間的這些含義你們懂嗎?之前只是以為這是一部喜劇動畫,但是之間的很多劇情也是隱藏了很多的人生哲理,你們知道嗎?《傑基爾博士和老鼠先生》這一集,湯姆和傑瑞因為一盆牛奶起了爭執。
  •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最近看到一句話「你不能一直做一些爛事,然後自己後悔,好像後悔有用一樣。你需要變好。人群中每一個活的耀眼的人,都是從刀尖上走過來的,你如履平地般的舒坦自然,當然不能擁有任何光芒。這猶如一根刺扎在心間,只要我還活著,我就逃不掉那錐心刺骨的痛,這種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疼痛最是殘忍。我不想看著自己這樣下去,這些陰影會跟隨我一輩子,我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可是沒有人可以救贖你,唯有自己才是救贖自己的人。我始終相信「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弱者才會一蹶不振,我不想做弱者,我要做強者,我要逆風翻盤。
  • 基督山伯爵: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
    尼採有句名言: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基督山伯爵名叫愛德蒙唐太斯,原本應該有一個光明的人生,但是在他19歲那年,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和心愛的梅塞苔絲結婚的當天被抓走,被人用匿名信舉報陷害是拿破崙黨,繼而被關進了伊夫堡監獄。
  • 凡是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終將都會失去,不妨大膽地去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近日讀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書中有段文字感觸頗深,記憶猶新。智哥結結巴巴地問:「你這是吃藥?」程霜說:「對呀,抗癌藥。」智哥結結巴巴地問:「啥……抗啥……」程霜咂咂嘴巴,打了個嗝,說「吃飽了。小時候查出來的,醫生說我只能活一年,結果我活到現在。」
  • 火星人許子敬:比特幣的反脆弱性,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加強大
    它發明於12年前,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初創企業,更不是網際網路的迭代物,因此,將它與任何先前的產物作對比都是毫無意義的。比特幣波動性很大,再加上它缺乏中心化的管理和協調,儘管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它還是很容易讓人產生風險大、無法信任以及十分脆弱的刻板印象。然而,比特幣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自己恰恰站在脆弱的對立面。
  • 華春瑩和趙立堅都轉發了華為這張圖: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尼採原句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這條推文隨後還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
  •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所以,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成長得更強大。生活中的無常,多麼難以預料。然而,對於強者來說,打不倒的,終將使自己更加強大。而那些弱者終究在困難來臨的時候,陷入命運的沼澤,無法自拔。越是環境的困難,越是命運的坎坷,愈發襯託一個人品性的堅毅。有些人越是在困難的環境,越是能夠迎難而上。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就是一種不服輸的品質。
  • 哲學家: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愛迪生失敗1600次才發明出電燈泡,海倫凱勒被奪走視力和聽力還是成為了著名的作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導師還是成為了享譽數學屆的大師……數不清的例子擺在你的身邊,你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不死終會出頭!」但是卻沒幾個人可以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甚至還把這句話當成了自己不努力的藉口。
  • 華為這張圖被刷屏: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9日在海外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布了一張相同的圖片,並配上著名哲學家尼採的一句名言: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隨後,這條推文還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華為不屈的精神,就如這張圖裡面的戰機一樣,而同時,華為也不只是一架孤獨的戰機,它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它還有十四億中國人做後盾,有中興,中芯國際等等這些民族品牌做僚機保駕護航!
  • 華春瑩發推力挺華為,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我們還能在推文上看到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也進行了轉推。雖然推文裡沒有提到華為,但是她引用了華為破飛機的宣傳圖,並且現在美國閉關自守的行為大多都是針對華為的。所以這條推文應該是在給華為打氣,也是給我們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打氣。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 《元尊》: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國家岌岌可危,父親的斷臂,母親為此折壽,自己更是修鍊氣脈不通,此時他努力修煉,努力改變,不僅是為自己,為家人,更是為國家,讓自己變的強大。都是藝術高於生活,但又源於生活。周元的艱難處境是不是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一個人,對內背負著家庭的責任,對外承擔著工作的壓力。
  • 華春瑩發文挺華為,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華為兩年來歷經磨難,開始轉型升級,出售榮耀是自救也是成就彼此,未來的華為會奔著更加全面去努力,有人問我華為到底能不能繼續研發晶片,麒麟還能否回歸,說實話一定會回歸,可能要晚一點,但是當麒麟回來,我們將無人能阻。引用任正非的話就是,華為將有新的「漢陽造」去對抗那些「洋槍洋炮」。
  • 蘇軾: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成就你人生中的王者榮耀
    這樣一個全才,不應該一路順風順水,青雲直上嗎?可是蘇軾很快就遭受了人生的滑鐵盧,一路下滑,先是被貶黃州,再是被貶到瘴癘之地惠州,最後乾脆被貶到遙遠海南島,直到貶無可貶。然而,老蘇一路被貶,一路自我重塑,宛如鳳凰涅槃重生,他向世界宣告: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成就你人生中的王者榮耀!
  • 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翻譯成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弄不死我,就都是在給我加持。加持什麼?加持一切,類似於《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鬥轉星移」,不過加持更像是鬥轉星移之後的融會貫通。今天其實一天腦子都在想這句話,但也只是想想,因為更深是參不透的。一會腦子裡面是《芳華》結尾的「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一會又是老祖先那句「否極泰來」;總之一片混亂。
  • 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剛剛過去的,是個不尋常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遭遇了巨大挑戰,人們的心境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起伏。讀書時,重大歷史事件或動蕩可能只有寥寥數頁,匆匆翻過,難有切身體會,感受不到那些文字背後,承載了多少人的悲歡離合、死生契闊。當我們親歷歷史事件時,方知這其中每一分每一秒,對身處其中的人都是煎熬。
  • 33歲楊冪最終成為楊老闆,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有人說,那些把欲望寫在臉上的人活得最掙扎,而楊冪卻是那種把欲望埋在心底暗自努力的人。在娛樂圈大部分女人都不像楊冪這樣有野心,而她之所以活出了自己,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的坎坷經歷,因為她的不甘心。楊冪從4歲就進入演藝圈了,16歲開始正式出道,但是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的她在這個競爭殘酷的圈子裡,吃盡了苦頭。
  •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成功者即使抓到一手並不滿意的牌,也照樣能打出精彩的比分。烏拉爾車輛廠揚長避短、找準定位,在擅長的領域不斷探索,並發揮到極致,才讓企業發展擁有強大競爭力。時代造就英雄,也造就英雄的企業有人說:「作為一家汽車工廠,烏拉爾車輛廠可能不是最會造汽車的,卻是最會造坦克的。」
  • 打不倒我們的,終將讓我們更強大(收藏)
    現在時過境遷,再回想起那些,蔡徐坤發現,別人越是質疑自己的時候,越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那些都讓自己變得強大。生活免不了受他人的質疑在鏡頭下所有的細節都會被放大,你很小的一個動作,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就能讓人聯想出故事。
  • 張雲雷身體痊癒出新歌,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張雲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別人「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張雲雷很小的時候,通過姐夫「郭德綱」的教導進入了相聲這個行業。那時候他才八歲,他喜歡留一個小辮子,被那時喜歡他的觀眾稱做「小辮兒」,他在相聲中的「學、唱」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天賦。清脆的嗓音、稚嫩的外表,在那時德雲社還沒有火遍全國的時候,八歲的張雲雷在德雲社就積累了相當的人氣,也被很多觀眾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