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性思維,遊戲是遊戲,綜藝是娛樂圈,兩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井水不犯河水,可是《radical relocation》這款遊戲卻讓個人感覺完全可以做成像奔跑吧兄弟那樣的搞笑綜藝,這和《radical relocation》這款遊戲裡面的遊戲內容還有關卡設計有著密切的關係。
雖然是一款單機遊戲,但是個人認為假設他擁有多人協作模式的話,非常考驗玩家之間的配合,再結合現在國內當下的遊戲產業發展狀態,把《radical relocation》這一類遊戲進行綜藝化都是非常容易實現的。
01這類遊戲的特點
首先來分析一下《radical relocation》這類遊戲的特點,《radical relocation》是一款模擬遊戲,而且是一款操作非常困難的模擬遊戲。
拿遊戲當中的第8關來舉例,玩家需要把一個大的書架,一個撞球桌椅,一堆的花瓶,還有一個球狀的籃球,通過放在小轎車全景天窗上面這種非常不穩定的擺放方式,在浩大的城市裡面找到索要搬家的地點。
02具備了綜藝節目所必須的互動性
分析上面的介紹不難發現,《radical relocation》非常適合加入多人協作模式,完全可以設計成一個玩家開著車,一個玩家負責合理的擺放需要搬家的各種物件。
因為當這些物件擺放不當的時候,只要一開車,在行進的過程中上面的這些東西就會灑到地上,遊戲就會失敗,或者由於駕駛的那個玩家操作不當,開車技術不行,導致在轉彎或者開車保持平衡性的方面能力比較差,也會讓上面已經擺放完好的物件,重重地摔在地面。
雖然《radical relocation》是一個人在操作以上的所有流程,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換成兩個人的話,遊戲的難度就進一步加大了。
因為再把物件擺放在車輛上面的時候,如果是在同一個玩家的情況下,他本身在擺放的時候就經過了測試和斟酌,但把這個過程完全分割開就相當於一篇文章,找素材的人和最後寫文章的人變成了兩個人,雖然這篇文章之間有相同的共性,但是畢竟找素材的這個人的思路與寫文章那個人要表達的內容還是有點區別的。
這就好比你永遠沒有辦法一五一十地把一個人說話的語氣語調以及意思完全地表達出來一樣。所以如果《radical relocation》變成了雙聯協作模式,就實現了綜藝節目所要具備的第1個特點——互動性。
03具備了綜藝節目所必須的娛樂性
《radical relocation》不僅擁有上面所分析的互動性,還擁有綜藝節目所必備的娛樂性。《radical relocation》這款遊戲會隨著後面關卡的提高,讓遊戲的地圖變大,你並不完全了解你駕駛的這輛車究竟該開往哪個地方,而且遊戲還進行了定時,要求,玩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執行任務。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這不恰恰正是綜藝節目常常所用的套路嗎?綜藝節目裡面一群明星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立馬分出勝負,不至於說讓屏幕前的觀眾看到昏昏欲睡,《radical relocation》恰恰也是用了完全相同的設計,一款遊戲,不會因為玩家操作的緩慢而讓遊戲時間加長,非常適合製作成比較具備娛樂性質的多人運動節目。
04
綜上所述,《radical relocation》這款遊戲擁有了娛樂綜藝節目所必備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如果它是一款加入了多人協作的遊戲,完全可以製作成一個非常搞笑的綜藝節目。
個人認為遊戲早就應該走出他固有的界限了,國外的遊戲發展的之所以那麼好,那是因為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款遊戲,歐美的遊戲做成了好萊塢大片,日本的遊戲,乾脆遊戲裡面的語言都是英文的,那麼遊戲邁入到綜藝這樣一類新的形式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