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草是什麼?
對冬天為蟲,夏天為草的神奇形態變化,清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外集》中就寫道:「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中醫歷來認為,神奇之物必有神奇之效,就像人形何首烏可延年益壽一樣。古人對蟲草的迷信由此而來。生物學家對冬蟲夏草進行了科學觀察,弄清楚了蟲草的生長習性。在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上,夏天,蝙蝠蛾蛹羽化成蛾,在花草上產卵;蛾卵孵化成小蟲,鑽進潮溼疏鬆的土壤裡,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漸成長為肥胖的幼蟲。這時的幼蟲如果被土裡的蟲草菌孢子感染,孢子會在幼蟲體內生長,萌發菌絲。受真菌感染的幼蟲,逐漸蠕動到距地表2~3釐米的地方,頭上尾下而死,這就是「冬蟲」。菌絲繼續在蟲屍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來年春末夏初,蟲屍頭部長出一根像紫紅色「小草」的子實體(子座),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逐漸伸出地面。蟲體與子座的複合體 就是「冬蟲夏草」。如果蟲草沒被人採掘或被動物吃掉,會釋放出蟲草菌的子囊孢子。而沒被感染的幼蟲則能順利成蛹、羽化成蛾、產卵並孵化。天然蟲草就是這樣一代代繁衍下來的。在自然界中,這種幼蟲、成蟲被真菌感染成為殭屍,進而長出像草一樣子實體的昆蟲,並不罕見。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各種蟲草有500多種,中國境內則有100多種,冬蟲夏草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因此,冬蟲夏草並不是上天特別恩賜給中國人的禮物,中醫也沒有任何可靠證據證明冬蟲夏草就擁有超乎其他蟲草的功效。中醫強調「道地藥材」、「正品蟲草」,認定「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的蟲草為正品,而其他為偽品。這也是裝模作樣——雖然不同科屬的蟲草殭屍在形態上有很大差異,但如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含量差不多,用等量殭屍真菌製成飼料餵實驗動物,結果是不會有顯著差異的。
在嚴寒高峻的青藏高原,千百年來,蝙蝠蛾科昆蟲自由地生息在這裡,與大多數昆蟲一樣,它先後歷經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發育階段,完成整個生命史約需3-5年,其幼蟲歷期最長,約2-3年。
1.卵發育階段
蝙蝠蛾科昆蟲的幼蟲,生活在地表下面,喜低溫,以植物根莖為食。幼蟲在地下凍土中越冬,未被真菌感染的幼蟲經兩至三年六七月羽化成蛾出土,初呈白色,一小時後呈棕紅色,再後又轉變成棕黑色,全身長滿花斑,猶如蝴蝶,在花叢中上下飛舞,不吃不喝,忙於尋求配偶。
一般羽化後幾小時雌蛾即開始產卵,交配後產卵更多,雌蛾平均產卵400粒-500粒,最多的可達700粒。產完卵雌蛾立即死亡,雄蛾亦很快死亡,從羽化成蛾出土到死亡一般為3天,也就是說它在地面上陽光下只活3天時間,可謂命短。
自然界有卵的時期為6月下旬至9月上旬,卵留在植物花葉上,在適宜的溫溼條件下經一個月左右時間孵化成白線頭似的小蟲。小蟲一蛻掉卵殼就急急忙忙鑽入土壤中,潮溼疏鬆的土壤給它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條件、頭花蓼、珠芽蓼、川貝母、小大黃、金露梅等植物的根莖給它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它在土壤中悄悄地、自由地生活和成長。
2.幼蟲發育階段
幼蟲在四周築起上下相連的隧道,並隨氣溫變化在隧道中上下移動。幼蟲具有較強的耐飢餓能力和耐寒性,就是嚴冬冰凍3尺對它也無可奈何,它僵而不死。
完成越冬的老熟幼蟲會在接近地面的隧道中化成蛹。蛹羽化成成蟲。成蟲壽命較短,主要活動是尋找配偶、交配、產卵繁殖後代。但是,如果蝙蝠蛾幼蟲和一種真菌相遇,它的生命軌跡將因而改變,這種真菌就是蟲草菌。蟲草真菌是真菌中特殊的一個種類,寄主專一性強。 3.蛹發育階段
草菌的孢子彈射出來後,隨風散落在地,在雨水的作用下滲入土層中,如果孢子恰好和這種鱗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屬幼蟲遭遇,便會黏附在幼蟲身上。一旦有適宜的條件,孢子就會萌發出芽管,這些尖狀的芽管通過幼蟲的口腔、氣孔等一切有可能的通道侵入幼蟲體內,並在幼蟲的體內形成真菌菌絲。真菌菌絲充分利用幼蟲體內的有機物質作為營養,直到把幼蟲的生命耗盡,同時吸收自然之精華,成為被菌絲所充滿的皮殼。
來年春天,寄居在蝙蝠蛾幼蟲體內的菌絲冒出地面,逐漸長成一株深棕色的"小草",於是蟲草菌形成了。 4.成蟲發育階段 成熟的蟲草真菌在寄生的幼蟲頭上形成子座,子座內大約有5000個可育的、肉眼可辨的子囊殼,內含長柱形的子囊,子囊內含子囊孢子,當子囊殼破裂,子囊孢子散射出並且斷裂成眾多的次生子囊孢子,隨風傳播散落。
成熟的子囊孢子萌發,一般在6月中下旬蝙蝠蛾高齡幼蟲被侵染,子囊孢子長出枝狀芽管伸入寄主蟲體,繁殖菌絲,被侵染幼蟲行動逐漸遲緩並爬向靠植物根部距地面2-3cm的土層中,頭朝上尾朝下逐漸僵死。
真菌吸收寄主體內營養生長,蟲體內布滿菌絲,隨後蟲體表面的菌絲膜與土壤顆粒黏結成"蟲殼",完成蟲草菌的無性世代。新的一輪孕育蟲草菌的過程又開始了。
素材及圖片來自網絡
骸首飾 整理編輯
\ 微博:@骸首飾 | 淘寶店鋪:骸首飾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