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高山深處的竹筍
與人類在餐桌上已相識3000多年
仍舊道骨仙風、倜儻風流
筍好吃,被譽為八閩山珍的
永安貢川閩筍尤甚
一道閩筍乾炒成的菜餚
食客吃出鮮美,遊子吃出鄉愁
還有人,吃出代代相承
「迎世遺·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今日正式進入三明專場,帶大家走近這客家、閩越等多元文化融合匯聚的「非遺味道」,本期特稿的主角,就是永安貢川閩筍。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擔任指導單位,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沙縣人民政府主辦,各設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協辦,沙縣文體和旅遊局承辦。
千年古鎮孕筍香
貢川珍品,享譽百年
永安貢川閩筍又稱「閩筍乾」、「貢筍乾」、「白筍乾」,是閩西八大之一,因其具有肉厚節密、色澤金黃、筍富美味、口感脆嫩的特點,實為筍乾產品中之珍品,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貢川人把貓筍稱為明筍, 而「閩與明」兩字在永安方言中口音相同。由於產品大量銷往江浙等地,外地人認為是來自福建的筍乾,就把明筍叫為閩筍乾,因此所謂閩筍乾,最早就是產自貢川的明筍乾。
說起永安貢川閩筍,必然要提到貢川的「筍幫公棧」。貢川筍幫公棧,興建於明崇禎年間,是我國迄今為止最早的筍業同業舊址,2015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年筍商雲集,收購筍乾,籤訂契約,商討價格等均在公棧內進行。據史料記載,「筍幫公棧」曾為福建、浙江、江西、河南等省市筍業商貿組織的中心聯絡機構,成為中原和華東南地區的最大民間筍業同業公會組織。
清道光年間,「筍幫公棧」的筍商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將筍乾銷往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筍幫公棧」由此成為這些國家筍竹文化的發祥地。
多重工藝重品質
百年技藝,今朝傳續
永安貢川閩筍加工技術始於明盛於清,加工過程主要包括採筍、剝殼、修筍、煮筍、浸筍、榨筍、烤筍等工序。其中採筍、榨筍、烤筍三個環節最為關鍵。
採筍又稱選料,只有選擇筍尖頂上三葉下垂的筍,才能加工製作成高品質的永安貢川閩筍。
榨筍是對漂洗後的筍體,進行脫水的重要工序,採用長約三米三,寬約一米二的堅硬木製的獨特壓榨機,將筍體壓榨脫水,只要壓榨設備不鬆動,榨內筍即可保持1~2個月不會變質。
烤筍是永安貢川閩筍加工製作形成色香味的關鍵工序,採用木炭火在立夏後烘烤,烘烤部位先尾後篼交錯排列,形成平放、側放、立放三個環節,共六天的烘烤才能出筍乾,烤出的筍乾呈黃白色或淺棕黃色,具有光澤。筍體短粗、體態肥厚、筍節緊密、質地嫩脆的為上品。
蓬勃發展廣吸睛
想收筍乾,必到永安
時至今日,千年古鎮貢川的「吸睛」之處,已漸漸從歷史古蹟,轉向亙古流傳至今依舊蓬勃發展,並更趨欣欣向榮的筍竹產業。
永安貢川閩筍不僅市場行情不斷趨向利好,且永安貢川筍乾製作的標準早已成為各地筍乾製作所遵循的典範,在永安全國最大的筍竹交易市場裡,每年都有各地筍商紛紛到永安收購筍乾,並把這裡當作了第二故鄉。
時至今日,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的永安貢川閩筍,已經成為永安出口創匯的重要農副產品之一。
END
福建文旅新媒體矩陣
遇見福州
fztour
花樣漳州文旅之聲
zzlyj12301
海上花園 詩意廈門
visitxm
文旅寧德
ndly12301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
smta12301
莆田文旅
ptswhhlyj
文旅龍巖
WLLY0597
南平文旅
npwlxc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qztour
平潭旅遊
ptht61
長按ID複製搜索就能找到我們啦~
轉載來源:沙縣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