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囂張的官職,「九門提督」有多重要?為何1924年才撤銷

2020-12-18 騰訊網

很多古裝影視劇中,都會出現「九門提督」一職,這個官職不僅名字聽起來很霸氣,確實手上也擁有不少兵權,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不過,「九門提督」其實是康熙年間設立的一個武官官職,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如果「九門提督」一職出現在其他朝代的電視劇裡,只能說導演自己被「搗眼」了。

明清時期,京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最早是由徐達修建。1368年,明朝徵虜大將軍徐達攻佔元大都,故意放跑了元順帝。徐達將其更名為北平,為了防止元軍反撲,徐達開始加緊修建北平城。由於城池過大,不利於防守,於是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向南移2.8公裡,並且給城牆鋪設城磚,提高城牆的防禦力,這就是北京內城的雛形。

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平,開始大規模修建北平城。明英宗期間,修建了內城九門城樓、甕城和箭樓。嘉靖皇帝時,明政府在內城南面修建了外城,京城結構基本定型。

明代,管理北京治安和防務的部門叫做「五城兵馬司」。清軍入關後,於順治年間設立了「步軍統領衙門」,統帥稱「步軍統領」,康熙十三年(1674年),為加強京城治安和保衛,始命步軍統領提督九門事務,故步軍統領又稱「九門提督」。

光看名字的話,很容易誤解,就算是「提督」,也不過是提督九座城門而已,一個「看大門」的提督,能有多大權力?九門提督確實是看大門的,不過這個「看大門的」有些厲害,因為他看的是皇帝的「家門」。

九門提督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即運糧的朝陽門、運酒的崇文門、運煤的阜成門、運磚瓦木材的東直門、運水的西直門、皇帝出宮走的正陽門、過囚車的宣武門、將軍出徵走的德勝門,打了勝仗回來走的安定門,共九門。

此外,九門提督還負責內外城的守衛、稽查、門禁、巡夜、禁令、保甲、緝捕、斷獄、發信號炮等要職,全面負責京城內外治安保衛工作,是一個「軍警合一」的要職。從這一點來看,「九門提督」大約相當於如今的衛戍司令兼警察長,是皇家「護院總管」。

九門提督權勢極大,可以說只要在京城地界,完全可以橫著走。都說「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大」,京城裡隨便劃拉一下,說不準就能碰著一個頭戴紅頂子的官員。但是,無論你是官大官小,都得聽九門提督的。為什麼?因為九門提督手下有兵!

九門提督統領京城的滿、蒙、漢軍八旗步兵和京師綠營的馬步兵,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都是精英,且裝備精良。這是非常重要的3萬人,是皇帝身前的最後一道安全屏障,甚至在關鍵時刻有左右朝局的能力。某種意義上講,皇帝算是把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九門提督手上。因此能擔任九門提督的人,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真正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正是當時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康熙駕崩後四阿哥繼位,為防止發生變故,隆科多下令關閉九門,全城戒嚴,直至四阿哥胤禛正式即皇帝位,儀式完成,滿朝大臣參拜了之後,才重新開放九門,解除京師戒嚴。

慈禧曾搞過兩次政變,即「辛酉政變」和「戊戌政變」,這兩次她都藉助了九門提督的力量。清末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清政府決定軍警分離,在京城設立派出所。1905年清廷正式創設巡警部,現代警察制度初步創立,但是九門提督一職卻因為其重要性,並沒有立即被裁撤。

1911年,辛亥革命後,九門提督一職更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一直到1924年,馮玉祥率部進入北京,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這一職位才被裁撤,消失在歷史長河。

(參考資料:《清史稿》、《明史》等)

相關焦點

  • 清朝的「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的官職,說出來你別不信
    這一官銜不但聽起來霸氣側漏,並且有非常大的軍事實力,能夠 說成很高的崗位。但「九門提督」實際上是在康熙皇帝,設定的武官官銜,全稱「提督九門步軍第五營頭領」。假如「九門提督」這一部位出現在別的時期的電視連續劇裡,只有說電影導演自身被「搗眼」了。明清時期,京城被分成內城和外城,內城最開始由徐達修建。1368年,明代的大元帥徐達,攻佔了元大都,有意放跑了元順帝。
  • 清朝九門提督和大內侍衛首領,都是一品官,哪個更厲害?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期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該官職設立於康熙十三年,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其實換一種理解的話,九門提督便是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剛開始設立的時候,九門提督的品級為「正二品」,後來升了半格為「從一品」。
  • 清朝的「九門提督」權力巨大,是不是關上城門就能造反?你想多了
    根據《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九門提督「統領掌九門管鑰,統帥八旗步軍五營將弁,以周衛徼循,肅靖京邑」。就此來看,九門提督兼具警察和軍隊的職能,基本相當於現今的北京市公安局長和北京衛戍區司令。嘉慶皇帝親政之前,九門提督的品秩為正二品;扳倒和珅以後,嘉慶皇帝意識到九門提督的重要性,將其品秩提升為從一品。清朝時期的「九門提督」,究竟有多重要?
  • 清朝的提督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
    在我們看清朝的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某某提督什麼的,統領一方軍隊,牛逼哄哄的,更是被稱為「軍門」。那麼,歷史上清朝的提督到底是多大的官職,還有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來探究清朝提督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小知識。
  • 大清的「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官職,說了你別不信
    但是或許知道和坤實際出任過什麼官職的人,可能就很少了,在領班軍機大臣、領護衛內大臣、主管內務府大臣這些一聽就赫赫有名的官職以外,還有著一個相比沒有那麼赫赫有名,甚至是聽起來還有一些「不值一提」的官職,那便是「九門提督」,這一官職聽起來極易就給人一種「保安」的感覺,殊不知並不是這樣的?
  • 清朝的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哪個權力更大?
    近年來隨著清宮劇的熱播,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這兩個官職想必很多朋友是經常看到,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這兩個官職,到底哪個權力更大。九門提督全稱為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一般是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
  • 清朝的軍門是什麼意思?他和提督對比,究竟有什麼區別?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何謂軍門軍門與制臺、撫臺屬於「同一系列」,並不是清朝正式的官職名稱。比如制臺指的是總督、撫臺指的是巡撫,但制臺和撫臺卻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名稱而僅僅是一種尊稱,大多用於下屬對上司的稱呼。
  • 九門提督職權多大?嘉慶為何提升其官銜?看隆科多的作用便知
    01九門提督到底是幾品官?受誰的指揮呢?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九門提督的職位雖然比較重要,可感覺跟看大門的沒什麼差別。其實我們完全誤會了九門提督的品銜,因為他在嘉慶親政之前,就已經是二品大員了。二品大員放到地方上,好歹也是一省的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級別。你能說九門提督就是個看大門的嗎?當然了九門提督最直接的作用,那就是看大門。
  • 九門提督和八府巡撫到底是多大的官?八府巡撫權力更大?
    為了增添戲劇性,九門提督和八府巡撫常作為古代重要的兩個官職出現,甚至一部分人對二者官職大小產生興趣。事實上,這兩個官職性質完全不同,而其所掌控的權力以及工作內容也幾乎沒有交集的地方。從古代歷史來看,九門提督的權力更大一些。因為八府巡撫這個職務並不存在。
  • 九門提督到底節制多少人馬,雍正為何要全力拉攏九門提督隆科多?
    九門提督,亦稱步軍統領,全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是清代京師最為重要的武官,《夢蕉亭雜記》有云:「步軍統領,又名九門提督, 即古之執金吾。管理京師地面,權勢重要,騶從尤極煊赫」。隆科多、和珅等清有名的權臣皆兼任過此職。步軍統領一職始設於順治年間,最初只是統轄駐紮在京師的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步軍營,為正二品。
  •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統軍人物,誰的官職大?
    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朝廷派出十五萬大軍徵討麓川(今雲南省隴川縣西南一帶),兵部尚書王驥總督出徵事務,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總督」職務。此後,朝廷又多次任命重臣為總督,但都是臨時設置,負責處置短期地方軍政大事,等到任務完成後,總督職務也就被撤銷了。直到成化五年(1469),明憲宗朱見深廷設置兩廣總督後,總督逐漸從臨時性官職變為了固定官職。
  • 清朝最憋屈的官職,位列一品官銜比總督還高,實權卻比縣令還低
    在人們的印象中,像品階為主的官職體系,往往品階越高,權力地位就更高,其實也有一些高品階的官職,雖然看起來挺厲害,但實際上沒什麼權力,清朝就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官職,它全稱叫做提督軍務總兵官。這個官職聽起來就很厲害,通常是簡稱為提督,在很多影視作品裡面,經常會出現提督這類的稱呼,提督最早出現在宋朝,可當時還不是一個官職,明朝建立,提督漸漸成為了官職,清朝也把這項制度給沿襲下來。
  • 清朝的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有兵權,誰的官大?
    ,比如唐朝時期就有這三種官職,而將軍、都統、提督和總兵這些官職同時出現,那就需要到了清朝時期,我們說幾個官職的時候,再把清朝兩個最有特點的地方大員:總督和巡撫加進來。將軍的職責其實比都統重要,因為在各省都有八旗駐守,所以就需要有一定的威懾力,保證某個地區的安全,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將軍了,比如:福州將軍、廣州將軍等。
  • 九門提督是什麼官?幾品官階啊?
    九門提督,是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將官員。九門提督除了負責巡夜、禁令、斷獄、緝捕等工作,同時還是負責京城內城九個城門的守衛。 那九門提督是什麼官?是幾品官階? 九門提督,就是負責京城內城九座城門的守衛。
  • 清朝:提督是多大的官,與總督相比,誰的官職大?
    看過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的官》人一定有印象,當水師提督常坤喊來人,給二位公子拿餅的時候,是刑部尚書端過來,刑部尚書對水師提督畢恭畢敬,這裡明顯可以看出是刑部尚書比水師提督官小。這只是在電影裡面,真實的是這兩人是平級的,而且刑部尚書職權比水師提督大多了。
  • 老北京「九門走九車」是什麼意思?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九門提督」
    我們在觀看清朝電視劇時,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九門提督」,這是個什麼官?這個所謂的九門分別是哪九門?各自又有什麼樣的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組織:清朝步軍統領衙門,是京師的衛戎部隊,是國家心臟一樣的存在,主要負責京城守衛、稽查、審理案件、監禁人犯等工作。
  • 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誰更牛?你看看領侍衛內大臣手下都是誰
    前兩天筆者在寫稿的時候收到一位粉絲的私信,問我說,清朝的九門提督厲害還是領侍衛內大臣厲害,他聽別人說是九門提督更厲害,更牛,是不是?要說九門提督與領侍衛內大臣誰更厲害,誰更牛,我們就得知道這兩個職位都代表著什麼,意味著什麼。先說九門提督,九門提督的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是清朝在北京城設置的一種武將官職(初次出現是在康熙十三年)。
  • 權力巨大的九門提督,關上城門就能造反?皇帝並不傻,早就有提防
    根據《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九門提督「統領掌九門管鑰,統帥八旗步軍五營將弁,以周衛徼循,肅靖京邑」。在古代,九門提督也許是最厲害的「看大門的」,因為紫禁城很小,放不了多少物資,所以很多儲備物資都在內城裡放著,把九個門關起來,一年不出城吃喝都沒事。這九個門也是有分工的,比如朝陽門負責糧食運輸,正陽門負責皇帝出入,東直門負責木材運輸……。
  • 古代的總督,都督,提督有什麼區別?權力到底有多大?
    我國古代的官職系統非常複雜,而且不同的朝代會都會有相應的變化,我們經常在電視電影中聽到一些有關官職的名詞,卻不知道這些官職到底是負責做什麼的,甚至不知道哪些官大哪些官小,只能在旁看個熱鬧。尤其是像那些名稱相似的官位,比如說總督,都督,和提督這三個官職。
  • 清朝最憋屈的官職,位列一品官銜比總督還高,實權卻不如巡撫
    而接下來所要說的官職,可以說就是權力鬥爭之間的犧牲品了,這就是我們最常聽說的提督。提督全名為提督軍務總兵官,正式誕生於明朝的嘉靖年間,北京兵營就有提督總兵官,負責地方部隊軍務,到了清朝則進一步被沿用。 我們常常說的「九門提督」是什麼意思呢?其正式官名為「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主要負責北京內城正陽門、玄武門、安定門等幾座城門的守衛和門禁,同時還負責巡夜、救火,實際上就是清朝首都防衛部隊的統領,保護皇宮安全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