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匯通面」現象啟示

2021-02-08 三秦網

核心提示: 一份手擀麵、一勺臊子、些許澆頭,一碗熱氣騰騰的「匯通面」,就這樣端上桌來。或許在人們看來,這樣的麵食可真是有些簡單,然而就是這樣的「簡單」,讓鹹陽市民和那些來鹹陽旅遊的遊客趨之若鶩。「來鹹陽不吃匯通面,是遺憾中的遺憾」的廣告語正是「匯通面」這張鹹陽美食名片絕佳的註腳。

新聞提示

一份手擀麵、一勺臊子、些許澆頭,一碗熱氣騰騰的「匯通面」,就這樣端上桌來。或許在人們看來,這樣的麵食可真是有些簡單,然而就是這樣的「簡單」,讓鹹陽市民和那些來鹹陽旅遊的遊客趨之若鶩。「來鹹陽不吃匯通面,是遺憾中的遺憾」的廣告語正是「匯通面」這張鹹陽美食名片絕佳的註腳。

「匯通面」的名號不是一夜躥紅,是一批一批食客口口相傳,人人相傳積澱起來的。今年6月,被網友戲稱為「亞洲第一大麵館」的「匯通夜市」重新起航了。統一、乾淨、整潔的桌、椅、碗、筷擺放整齊;之前人們印象中的那個髒、亂、差到「簡陋」、「破敗」的匯通夜市已成為歷史。「這樣吃著才放心嘛」,聽著食客們的表揚與讚嘆,商家們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匯通十字上的「亞洲第一大麵館」

「就在匯通十字那呢,一下車就能看到。」「記得要多放辣子少放醋,這樣吃著才香。」提起「匯通面」,鹹陽人無人不知。

「匯通面」其實是以鹹陽的具體地點命名的一種陝西麵食。有網友在微博中寫道「鹹陽本沒有匯通面,但自從有了匯通商廈、有了匯通十字、逐漸形成了匯通十字的麵食夜市」。「匯通面」售賣於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匯通十字西南角,每到晚上6點,這裡就會進入「營業時間」,下班的、放學的、遛彎的、跳廣場舞的……人們都會趕到這裡,吃上一碗「匯通面」,或是再來個鍋盔,吃完再來碗麵湯,打著飽嗝,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

9月10日下午5點多,三秦都市報記者來到鹹陽市秦都區匯通十字,見到了被網友戲稱為「亞洲第一大麵館」的匯通夜市。在十字的西南角,「匯通面」三個大字就懸掛於匯通商廈大樓上。樓下「陳陽寨匯通面」「鹹陽張家匯通面」「武功人家娟子匯通面」等各式各樣的攤位整整齊齊排列著。而「夥計吃麵不」「吃麵,這邊坐」的吆喝售賣聲此起彼伏。

今年50歲的吳阿姨,是這三十多家「匯通面」攤位大軍中的一員。2010年迫於生計,吳阿姨和丈夫來到匯通十字,支起攤位,賣起了「匯通面」。「到今年就賣了七年了,除了過年不來以外,其它時間是風雨無阻。」吳阿姨告訴記者,這裡營業的時間,夏天一般從晚上6點營業到凌晨3點左右,冬天會縮短至凌晨1點左右。而一天平均會賣掉100多碗。「不論賣多少碗,也都要準備一天的時間。」吳阿姨說,從和面、擀麵到準備調料、蔬菜、最後臊子的炒制等工序,都是由她手工完成的。

談起「匯通面」的來源和歷史,一般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起初在鹹陽彩虹集團公司工作的夜班工人,下班後沒有地方吃飯,於是就有人擺了以陝西家常臊子麵為主食的麵攤。但由於人數較多,生意火爆,而一家又難以滿足,所以許多人就效仿,慢慢地便形成了以賣麵食為主的「匯通夜市」。第二種說法是,1998年的時候,一位名叫李鋒的企業工人,在離開企業後,因迫於生計在鹹陽匯通十字經營著一家手擀麵攤位,久而久之當年的手擀麵成為了現在的「匯通面」。但無論哪種說法更為可信,因其不同的口味和高性價比,「匯通面」這一金字招牌也逐漸的傳播開來。

吃「匯通面」已成一種情懷

「過去吃『匯通面』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吃更多的就是一種情懷了。」這是李建國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上發表的一句話。今年63歲的李建國,雖已賦閒在家多年,但對於他來說,每天晚上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匯通面」。

「這面吃了10來年了,就是吃不膩。」李建國笑著說,過去他是鹹陽的一名計程車司機,因為經常上夜班,所以到了晚上都會來「匯通夜市」吃上一碗麵。但2014年後賦閒在家的李建國,依然忘不了「匯通面」的那種味道,所以每天一碗「匯通面」,幾乎成了李建國的「必修課」。其實,如同李建國一樣情懷的人還有很多。對於他們來說,「匯通面」早已不是填飽肚子的一種食物,而是一種對過往歲月的懷念和對家鄉情懷的寄託。

「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每次回到鹹陽都會去吃上一碗『匯通面』。」已經在杭州工作多年的王恆,對於「匯通面」依然有著特殊的愛和眷戀。「之前在鹹陽上學的時候,每天下晚自習都會騎車去吃一碗『匯通面』。大碗7元,小碗6元,配料一般為土豆胡蘿蔔臊子加肉臊子。」王恆說,他初中和高中的晚飯幾乎被「匯通面」承包了。但自從上大學後,因為地域飲食上的差異,王恆想吃到正宗的家鄉麵食很難了。「過去上大學的時候,還經常回去,也還都能吃上『匯通面』,但工作以後,不常回家,所以吃的就少了。」王恆每次回到鹹陽去吃「匯通面」,他都會格外珍惜,因為吃麵的次數已經越來越少了。對於他來說,這已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了,更多的成為了對於家鄉的思念和對過去的回憶。

「我的攤位上,現在很多都是老主顧了。」吳阿姨告訴記者,「匯通面」只是家常的一種麵食而已,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來到這裡吃麵了,所以來的都是些熟客。據吳阿姨講,最讓她感動的就是她的一位老主顧。「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永壽人,隔三差五都會到我這裡來吃碗麵。」吳阿姨說,這位老主顧已經在她這裡吃了五六年的面了,而且幾乎每次都是從永壽開車過來。雖然記者並未見到吳阿姨所說的這位老主顧,但140多裡的路程,他吃的也不僅僅是一碗麵了。

改變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味道

一碗「匯通面」,拌上或素或葷的臊子、再放上韭菜提味。隨著一雙粗木筷子的攪動,從碗裡升騰上來的熱氣,輕輕一嗅,已使人食慾大開。據記者了解,鹹陽的「匯通夜市」已經有將近20年的歷史,而在這20年間,鹹陽大大小小的夜市被關停的關停,取締的取締。而留存下來的夜市已然不多,「匯通夜市」便是其中之一。

「匯通夜市」的長盛不衰固然與這裡的人流量大,物美價廉,多年來的味道未變有很大的關係。但這裡環境的改變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統一的不鏽鋼餐桌板凳、統一的制服、統一顏色的招牌。過去夜市中常用來煮麵的煤炭爐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清潔環保的電爐。過去擺放雜亂,油桶與食物等混放的場面也已不見了蹤影。「如果不是有叫賣聲,真覺得這裡不像是個夜市。」李建國說,這與他之前所吃的夜市有著很大的不同。

為了響應鹹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面防汙治霾的號召,「匯通夜市」在進行了為期一月的「煤改電」後,於今年6月19日重新開放。沒有了之前的煙燻火燎,現在的環境不僅讓顧客吃得放心、安心了,而且煮麵的商戶們,也都方便了。記者看到,各個攤位的擺放都一樣,非常規整的一家挨著一家。煮飯的師傅們位於中央,而顧客都環繞著師傅坐在四周。桌上整齊的擺放著調料、臊子、蒜等物品。「這還有種《深夜食堂》的視覺感呢。」一位正在大口吃麵的顧客說,「這裡的環境雖然變了,但味道卻沒有變啊。」「匯通夜市」的環境比以前好了。在大多數人看來,「匯通面」的味道依然沒有變,依然保持著過去的原汁原味。

「現在環境好了,人也比以前多了。」吳阿姨說,現在每天比以前多賣出十幾碗呢。到鹹陽來不吃碗「匯通面」,真是一種遺憾。經過多年的發展,「匯通面」已不僅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美食,更成為了鹹陽的一張美食名片。

躋身名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自身的『飲食文化』。追溯其歷史,甚至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漸漸地隨著地域與氣候的差異,『南人喜甜、北人喜鹹』『南人吃米、北人吃麵』的飲食格局。」長期從事飲食文化研究的學者許保康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北京的烤鴨、重慶的火鍋、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江蘇的桂花糖藕、廣西的米粉和廣東的早茶……但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鹹陽的「匯通面」崛起只有十多年的時間,與其他地方的美食動輒幾百上千年的歷史相比,「匯通面」當屬「後來者」。每一個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喜好,「匯通面」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古城鹹陽的美食標籤,甚至成為一些人每晚必食之物,必然有其特殊之處。而僅從這一點來看,「匯通面」的背後也反映出了陝西悠久的「麵食文化」。

「陝西人愛吃麵早已聞名全國,這源於陝西的關中平原,自古擁有發達的農耕文化和肥沃的土地。歷史上,周人對於這片土地就發出過讚嘆『周原朊朊,堇茶如飴』,而《漢書》中更是稱關中『沃野千裡,四塞之固』。關中人在這片土地上耕耘了幾千年,以種植小麥為主,自然而然,關中人的飯食便以麵食為主。」民間文化研究專家劉星說,僅僅是麵條,陝西人就可變出許多的花樣來。岐山臊子麵、楊陵蘸水面、大荔爐齒面、永壽禮面、合陽頁面、戶縣擺湯麵、彬縣御面等不一而足。而鹹陽的「匯通面」作為後起之秀,沒有前面那麼多麵食的歷史傳承和正規做法。「因為『匯通面』興起的時間還很短,缺乏統一的製作工序流程,所以導致各個『匯通面』經營者擀出的麵條都不一樣,有寬面、有細面,臊子也是有葷有素。如果不規範做法,長此以往並不利於『匯通面』這一品牌的發展。」在劉星看來,鹹陽「匯通面」想要真正躋身於陝西的名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圖李煒 本報記者趙爭耀

相關焦點

  • 鹹陽匯通面,你吃過嗎?
    「吃啥呀?」「吃麵!」「吃啥面?」「咱去咥匯通面!」每到下午下班時,鹹陽人就會相約了——去吃那想起來就美,就讓人口舌生津的匯通面!       鹹陽匯通面,起源於鹹陽秦都區匯通什字彙通大廈樓下。20多年前,鹹陽彩虹集團公司的夜班工人下班後無處吃飯。於是,便有人在離彩虹廠不遠的匯通大廈樓下擺起流動麵攤,這就是鹹陽匯通面的發端。
  • 煮「匯通面」實現「煤改電」 鹹陽城市名片「匯通夜市」清新升級
    核心提示: 6月19日晚,經過一個月的「煤改電」等全面升級改造,被鹹陽嗜面吃客們戲喻為「亞洲第一大麵館」、有著19年經營歷史的、已成為鹹陽城市名片的「匯通夜市」正式重啟。           煮「匯通面」實現「煤改電」         鹹陽城市名片「匯通夜市」清新升級 本報鹹陽訊(馬沅聰 記者 陳奮翔)6月19日晚,經過一個月的「煤改電」等全面升級改造
  • 匯通面,一碗讓人牽掛的夜宵
    無論大江南北、地域東西,面客口味雖有不同,吃法卻基本一致,筷子於碗中挑起或粗或細、或短或長、或薄或厚的麵條,美咥一口,順勢吸下,酣暢淋漓,簡單直接的人生滿足感,只不過飽食煙火美味的麵條而已。麵食的名稱多以地域命名,而鹹陽市面近年湧現出了一款由匯通十字地點命名的匯通面,一躍成西安鹹陽麵食界的新秀。許多西安鹹陽的老牌愛面族,經常在群中互相打聽問詢,哪裡能咥一碗正宗的匯通面?
  • 幾十家攤位齊賣一種美食 鹹陽匯通面吃的是一種情懷
    陝西鹹陽彩虹一路和渭陽西路交匯處,每天晚上6開始,幾十家攤位一字排開,叫賣聲、調面聲、吃麵聲交織在一起,新一天的面文化已經開啟。這裡的攤位,都在售賣同一種美食--匯通面,幾十個攤位,上百人齊吃麵,場面很是壯觀,大碗9元,小碗8元,每天這裡要賣出數萬碗。
  • 鹹陽24小時咥飯指南 刁嘴吃喝君優選
    寫這個字有口訣:「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邊,掛個鉤擔掛麻糖,坐個車車逛鹹陽。」單從口訣上看,比昂比昂面還真跟鹹陽關係深厚啊。
  • 西安周邊遊起來~從鹹陽到長安:穿越秦漢之旅
    無論是西安本地居民還是來西安的外地遊客,如果時間充裕,那麼西安——鹹陽這條旅遊線一定不能錯過。《大秦賦》劇照鹹陽博物館鹹陽博物館位於鹹陽市中山街中段,博物館在文廟基礎上改建而成,整體規模宏大,巍峨壯觀。
  • 別只知道西安了,鹹陽向你發去一記碳水暴擊!
    那裡和大部分北方城市一樣愛吃麵,但不同的是,鹹陽人把平淡無趣的麵食吃出了萬種風情。油餅、鍋盔牙子、荷葉餅、石子饃、油潑麵、褲帶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鹹陽人做不出!推薦店鋪:老街箸頭面地址:鹹陽市渭北平街與果子市巷交叉口西南50米招牌菜:箸頭面、油潑麵匯通面
  • 陝西鹹陽的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鹹陽,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八百裡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作為陝西風味小吃發源地之一,鹹陽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類繁多,色香味全,享譽國內外。血條湯是陝西長武的特色食品。匯通面是鹹陽的標誌性食品之一。主要配料一般有土豆、胡蘿蔔臊子和肉臊子。匯通面麵條筋道,口味適中,油潑辣子香辣帶勁,肉臊子入口即化。可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濃厚的老陝烙印在一碗噴香的麵條中彰顯的淋漓盡致。三原泡油糕是當地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
  • 鹹陽交警增設5處禁停路段、曝光整治違法停車行為!
    > 近期,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對群眾反映強烈、交通違法行為突出的玉泉東路萬達廣場周邊、泉北三巷、渭陽西路215醫院周邊、彩虹一路秦稅小區周邊、彩虹一路匯通什字周邊等
  • 絲路鹹陽·2019麵食博覽會就在本月10日啟幕~
    5月10日至5月15日以「絲路鹹陽·世界面都」為主題的「絲路鹹陽·2019鹹陽麵食博覽會」將在鹹陽舉辦會期將維持6天主展區:鹹陽福園巷子地址: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渭陽西路福園廣場此次作為東道主的我們做足了充分的準備萬眾市民咥面,就問你敢來嗎?
  • 鹹陽各行業最新恢復情況!客運、餐飲、旅遊、教育……
    目前,鹹陽北平街、秦龍步行街、匯通十字夜市也都開了! 視頻來自鹹陽日報親網 來,咥一碗匯通面 還是原來的配方 期待已久的味道!
  • 新匯通廣告:戶外廣告牌製作工藝知多少?
    熱轉印技術:這是新匯通廣告目前主打的一種製作工藝,戶外廣告牌製作在柔性燈箱布上加固體油墨做熱壓處理,晝夜一樣醒目豔麗,可取代膠貼。
  • 【爆料】「匯通」謝幕!3月1日起,百世匯通正式更名為百世快遞!
    今天,老鬼數月前的爆料終被將官方認可——老鬼在百世匯通的一個朋友親自發朋友圈證實:「匯通」二字即將成為歷史,自2016年3月1日起,原快遞品牌「百世匯通」正式更名為「百世快遞」,全國客服電話正式升級為95320;2016,百世匯通迎來新時代!
  • 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在鹹陽開幕 郭紹敏...
    (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在鹹陽開幕)《看鹹陽》訊:今天(11月22日),以「世界面都世界味·絲路興業在鹹陽」為主題的2020世界麵食產業發展峰會暨第二屆陝西麵食大會在鹹陽開幕。
  • 鹹陽老街,勾欄酒肆裡此起彼伏,鹹陽古渡邊相看淚眼
    古都鹹陽號稱歷史文化名城,但賴以成名的漢唐帝王陵闕星羅棋布在鹹陽塬上,城區內的歷史遺存極其有限,外地遊客來鹹,若要尋覓歷史的印記,本地人多半會推薦一個去處——老街。這老街不是如今各地的仿建,而是明清以來鹹陽的老城區,沿著渭河北岸,在西起鐘樓東至清渭樓,隱匿在現代繁華街市中的一片區域,雖然沒有了老城牆,但依稀仍保留著原來的模樣。
  • 活動預告 | 任劍濤、張緒山、晏紹祥:文明匯通下的千年帝國
    本期聚焦「文明匯通下的千年帝國」。同時,拜佔庭文明也構成溝通古典文明與現代文明、西方民族與東方民族的橋梁,在文明匯通的過程中,深刻地塑造了現代文明的文化體系。在比較文明的視野下,拜佔庭帝國作為橫跨歐亞的大國,與隋唐中華帝國、伊斯蘭文明的阿拉伯帝國,在相同時間內三足鼎立,並在經濟、宗教等領域存在諸多交流。文明的開放交流歷經千年、綿延不絕。思考帝國的千年盛衰,理解文明的溝通演進,是文明發展的必由坦途。
  • 中車產投混改概念 南方匯通應聲漲停
    財聯社(長沙,記者 李擁軍)訊,受益中車產投混改概念,10月10日南方匯通(000920.SZ)開盤一字漲停。10月9日晚上,南方匯通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中車產投通知,中車產投擬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掛牌引入戰略投資者。南方匯通之外,值得關注的或許還有,與中車產投的混改關係密切的「動力谷」湖南株洲。
  • 鹹陽市委書記嶽亮:創文數載終圓夢 奮楫揚帆再啟程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挖掘提煉「崇德包容、尚法創新」鹹陽精神和「大秦故都、德善鹹陽」城市品牌,使創文變得有根有魂有形。實施「厚德陝西、德善鹹陽」道德建設工程,深化「道德講堂」「家風孝道」「誠信友善」「學雷鋒志願服務」等創建活動,做到了融人文於創文。在各行各業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評選活動,道北中學呼秀珍老師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好人效應不斷放大。
  • 鹹陽師範學院承辦2020年度陝西社科界高層論壇
    7月18日,由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鹹陽市委主辦,鹹陽師範學院承辦的陝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高層論壇在鹹陽市禮泉縣舉行。中共鹹陽市委書記嶽亮,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郭建樹和鹹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趙萬東出席並致辭。省社科聯主席甘暉主持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