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碗茶產自日本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那裡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個周末,都會舉行「大茶盛式」活動。
日語中「盛」是「器具」之意,「大茶盛」就是大茶碗的意思。
這種大茶碗也真夠大的,高21釐米,直徑為36釐米,周長107釐米,重達7公斤,堪稱茶具中的巨無霸。
為何要使用如此巨大的茶碗喝茶呢?
據說在1239年,西大寺的高僧向寺院內的菩薩獻茶後,為保佑「玉體安穩,萬民豐樂」,將剩下的供茶施捨給聚集在寺中的信徒們飲用。
當時,茶葉大多從中國進口,是高級奢侈品,只有貴族和僧侶間才流行飲茶,而日本民間,茶是被當成包治百病的藥物使用的。
施茶給眾人飲用時,因沒有足夠的茶具,就用一個大水盆盛滿茶水,一人一口,一直傳遞著喝下去。
這樣的做法在信徒中受到好評,西大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後來,這種發放茶水給參拜寺廟的信徒喝的傳統就流傳下來,直到今天。西大寺使用的茶具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模樣,成了日本獨一無二的大茶碗。
現在,飲茶已成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但很多人仍然相信寺院的茶水能祛病除邪。
西大寺每年春秋舉行的「大茶盛式」都人滿為患,儘管門票4000日元一張,還是極難買到。
儀式本身與其說是分發茶水,更像是宗教儀式表演:參加者被帶到鋪著榻榻米的日式房間,跪坐在蒲團上等待。寺院長老在眾僧侶簇擁下,神態莊嚴地緩緩踱進屋,開始講述大茶碗的來龍去脈。聽者正襟危坐,說者話音朗朗。然後,長老在眾人注視下煎煮茶水。
茶有兩種,一種是煎茶,即把茶葉投入開水直接煎熬;還有一種是日本特有的抹茶,先把烘乾的茶葉粉碎,然後加入開水攪拌成糊狀。
喝茶時5人一組,分得一個大茶碗。長老用長長的茶勺象徵性地向碗裡注入茶水後就可飲用了。
由於茶碗又大又重,一個人單獨喝茶實在困難,需要兩邊的人協助才能捧起茶碗。
喝茶時,頭幾乎要全部埋進碗中,從正面看,根本就瞧不見喝茶人的臉。由於緊張,不少人喝大碗茶時戰戰兢兢。
據說,每年都有人把茶碗滑落,被大碗茶搞得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