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手裡的落葉,如一首生命之歌,孤獨而平靜,最後走入永恆之境

2020-12-23 緣來醬子

文|緣來醬子

生命的無常,就像落葉,其實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沒有一件事情是持久的:永遠有變化及死亡。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心理需求的發展總是會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能給予許多愛和歸屬感的保證。

如果能及時得到回應或歸屬感的溫暖,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最後反饋到對自己的觀感,並形成對「自我」的價值。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是被漠視的,在這孤獨的關係裡,內心就有大人也無法理解的世界,甚至被誤解為不正常的幻境。

這個世界不歡迎不一樣的人,這是生活教給艾略特的第一課。

艾略特是《抓落葉》這本書的主人翁,一生都認真地活著,卻仍然感覺像落葉一樣,失去了自己的控制,被生活推著而隨波逐流。

《抓落葉》的作者湯米巴特勒,是哈佛法學院的高材生,不但懂高深繁複的法律條文,巴特勒更喜歡探尋寫作的奧秘,法律只能制裁罪惡,或者保護弱者;而故事能溫暖和感動所有的人。

湯米巴特勒用科幻與故事劇情交叉,出現那種「無力感」的潛在心理需求,任誰都能從中得到各自的啟發。

而故事裡赤裸裸地讓讀者感受到:活著,快樂不快樂都可以,走下去才重要,抵達生命的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

艾略特在8歲那年,就知道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

艾略特說樹葉不是直線平緩墜落,落葉不可預測,充滿活力,不循規蹈矩,不時懸空,懸停下降的過程,很難抓,但同時也是抓住它的最好時機,因為急轉彎、變速和其他運動意味著猶豫不決。

要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

所以艾略特可以很輕易地抓住落葉,但為了讓哥哥高興,艾略特假裝輸掉了抓落葉的比賽。

從此這就變成了他人生的每一天。他像觀察落葉一樣關注著周圍每個人的期待。

他處處讓著哥哥,聽從父母的安排、勤勤懇懇工作、對戀人體貼入微……他不再理會自己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也不再快樂。

他總覺得自己和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想法和大家不一樣。

在艾略特10歲那一年,因為和醫生討論「永恆的幻境」 的結果,讓他不知所措,甚至被質疑有自殺的傾向。

他憂鬱了。

這讓他覺得痛苦,感到周圍的世界在加速下沉,他想要逃離這個世界。

一顆心破碎前能夠承受多次打擊?也不知道人一生終能承受多少下?也許是無限的,也許某個時候開始,人們就不再嘗試了。

艾略特到28歲仍有自殺的念頭,但他從不打算和任何人談這個問題,即使下定決心,並有信念完成,但很多方法都不可靠,不但可怕,也會很痛苦,連想想都很困難。

艾略特不斷尋找逃離的方式,然而每一次都因為欲望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卻也意外抓住了生命中的愛。

艾略特遇見了薩莎,兩人從相互的經歷中了解對方。艾略特準備離開這個世界,連遺囑都已寫好,但薩莎改變了艾略特的下半生。

薩莎給了艾略特最深情的告白:我的心在乎你的心。

薩莎治癒了艾略特,兩人攜手走過下半生。用互相期望的方式愛著對方,互相溫暖。

艾略特82歲時,薩莎先他一步離世,在處理好薩莎的身後事,艾略特選擇隨薩莎一同而去。

愛,能化解你對生命的質問,愛自己,是改變你一切關係的黃金鑰匙。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能不能遇見那個人,而是無論你遇到與否,你能不能先放開心胸好好愛?

而真摯的愛不但能療愈一切,也能化解對生命的無力感。

而與自己的和解,如釋重負的生命,就如落葉般輕盈

坦然面對自己生命必然的匱乏,「上天不會給我們無法承受的考驗」,即使當時覺得幾乎被壓垮了、已經走投無路了,也請試著相信,這一定是你所能夠承受的考驗,所以它才會出現在你面前。

《陰影,也是一種力量:化內在陰影為生命動力的﹝榮格陰影進化論﹞》這本書中提到「當我們有意識理解自己的陰暗,將會湧出更多的正向能量」,去發掘自己存在的價值,投注更多的善良與愛到世上各個陰暗角落,並點上一盞燈。

承認黑暗,從黑暗中找到禮物,逐步成長。其實,我們的潛意識中,都藏著一把讓靈魂解脫的鑰匙,只要我們懂得開啟,就會發現:

原來,我們內心的陰影,就是我們唯一的出口和解藥。

負面情緒,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別急著丟棄它、甩開它,要學著像朋友一樣相處,它才會對我們友善點。故意視而不見,它就會躲在我們的影子裡,如影隨形,趁我們不注意,絆倒我們前進的腳步,逼著我們看見它。

我們一點一點努力,可能還是有改善的機會!了解與接受事實,而不是只有有美好的信念,掌握生活,有勇氣面對現實的樂觀,才是真樂觀。

就如《抓落葉》中的一句話:生命在於奮鬥。

相關焦點

  • 花開如海,譜寫澎湃的生命之歌(外一首)
    花開如海,譜寫澎湃的生命之歌(外一首)文圖/翊寒花開如海,譜寫澎湃的生命之歌花開如海釀成夢的瑰麗千朵萬朵綻開春天的笑靨釀成歲月的暗香在眸光裡流淌風吹來纏綿輕柔醉了四月心也醉透.人海如潮翩然定格對望入畫笑聲隨風遠播四月的美暖四月的悸動一起絲絲縷縷地繾綣.
  • 抖音天空之境背景音樂是什麼歌曲 天空之境在哪真實地點介紹
    抖音上面,很多人都喜歡去天空之境,天空之境也算是網上熱門的打卡景點了。那麼抖音天空之境背景音樂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抖音天空之境背景音樂是什麼  據悉,抖音裡面天空之境的背景音樂是《《Ngẫu Hứng》,抖音上面的是這首歌的純音樂版本的。
  • 陳綺貞:《流浪者之歌》給在希望與絕望中流浪的每個人
    我想到自己是落葉的無依,再想到自己是大樹的無能為力。最後,我只能是擦乾眼淚,感謝大樹讓我短暫休息,感謝落葉讓我有所領悟,繼續啟程流浪的,生命的旅人。從生命的起點到終點,充滿無法避免的不完美、艱辛、他人否定,甚至最後生命的終結。雖然生命的形態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每個人的生命力,總會留下屬於他的特別的痕跡,如同傷口癒合後留下的疤痕。《時間的歌》專輯中收錄著陳綺貞對人生和生活的思考,《流浪者之歌》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Gypsy in Memory」吉普賽,永遠處於流浪中的民族。
  • 天堂與地獄間的墜落——《1917》一首悲鳴之歌
    當將軍命令威爾和布萊克前往前線,拯救1600名士兵的生命,我能預計的故事發展,是威爾與布萊克前往前線的路上會遭遇多少艱險阻撓。而我期待的結局,是前線部隊沒有踏入德軍的圈套,布萊克能與哥哥在戰場重聚。劇本並沒有這樣寫。當布萊克不幸死去,原本結局中他與哥哥團聚的部分便消逝了。
  • 孤獨之地,形影單只,平靜之地,我心如止水!
    孤獨之地,形影單只,平靜之地,我心如止水,在那滾滾的波浪中,就在那交織的浪花裡.
  • 最怕突然聽懂一首歌!給我一首你的記憶……
    挺害怕突然聽懂一首歌的,在不同的年紀聽出不同的感覺。成長也伴隨著膽子!有人說:年少不知李宗盛 長大才知林憶蓮 深情才知楊宗緯 失戀才知薛之謙 平凡懵懂毛不易 情深才懂張學友 悲傷聽懂黃家駒 年少不聽劉若英 或許人這一輩子 最害怕的就是突然聽懂一首歌 因為那個時候往往已經物是人非曲終人散了! 人最怕的就是在某個階段,突然聽懂一首歌。 而到最近突然聽懂的一首歌,是隔壁老樊翻唱的這首《晚婚》。
  • 楊千嬅這首歌歌沒有火歌詞卻火了,不愧是出自黃偉文之手
    我們如海鷗之與波濤相遇似地,遇見了,走近了。海鷗飛去,波濤滾滾地流開,我們也分別了。——《飛鳥集》時光如水,許許多多的人來了又去,就如海水般,朝起夕落。生命中會有許許多多的過客,你卻沒有發覺自己在某個時候成了別人生命中的過客,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相信都有經歷過,一首《稀客》推薦給大家,相信你們各自都能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稀客》是楊千嬅在03年發行專輯《make up》裡面的一首歌,由黃偉文作詞,雷頌德作曲。這是一首標準的雷頌德式情歌,更是標準的楊千嬅式情歌。如果你是個有心人,就會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故事。
  • 一天一首歌——《下一站天國》
    今日突發奇想,看看還能不能找到他的歌來聽,結果就如此般找到了。這可能就是一些巧合的聯繫吧。這是我近半年來非常非常喜歡的一首他個人發行的歌。這首歌是林夕愛情三部曲裡的最後一部,另外其二是《約定》與《再見二丁目》。林夕在發行的《林夕字傳》裡如是批註——「小明送我《再見二丁目》,我送《下一站天國》給他」。
  • 卡森·麥卡勒斯:生命中,唯有孤獨永不退場
    卡森.麥卡勒斯以寫作為生,在她的小說《傷心咖啡館之歌》裡,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一個從來只想到紡紗機、飯盒、床,然後又是紡紗機的紡織工人,——這樣的一個人說不定某個星期天喝了幾杯酒,見到了沼澤地裡的一朵百合花。「也許他會把花捏在手裡,細細觀察這纖細的金黃色的酒杯形狀的花朵,他心中沒準會升起一種象痛楚一樣刺人的甜美的感覺。
  • 命運之子續作《命運之子外傳 : 永恆的契約》公開
    命運之子續作《命運之子外傳 : 永恆的契約》公開 新聞 178整編 ▪ 2020
  • 宣洩歌曲鑑賞,最後一首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網友:歌如人生
    還記得第一次聽這首歌時,像挖到寶藏一樣喜極而泣(沒有誇張),那時周深還是個二次元歌手。這真的是華語流行歌裡,我覺得最有畫面感的一首了。大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內心太多澎湃 只是因為語言的匱乏和自己無法正確表達 所以無法讓其他人感受到內心的起伏波折 所以我們孤獨覺得不被理解 我們這樣的了解自己啊 根本不會不明白自己的內心所想 但是其他人不明白呢 而我們不能自己一個人單獨的活著呀 總要和其他的人有交集 那樣的話怎麼辦呢 缺少了那種 被需要的感覺 所以 總是覺得 焦慮 所以大概因為不擅長表達的話 即使我內心奔騰如瀑布
  • 《抓落葉》:快樂不是人生唯一目標,歷經千帆,仍舊內心平靜才是
    最後,科學家們發明了一臺能夠探測人類心底最深處真實欲望的儀器。假如有人想按這個按鈕,必須大聲的對儀器說出自己的願望,按鈕就會搜索你的意識和潛意識裡尋找你真正的意圖,最後才會釋放電流結束你的生命。這個「生命按鈕」的構想,是我最近在看的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的小說《抓落葉》中的一個片段。不得不說,是很巧妙的一個構想。
  • 孤獨之地,形影單只,平靜之地,我心如止水!歐美歌曲:The Rip Tide
    歌手:Beirut  孤獨之地,形影單只,平靜之地,我心如止水,在那滾滾的波浪中,就在那交織的浪花裡.
  • 沈鼓之聲|【給你歌一曲】這首《晚秋》你還記得嗎?
    點擊下方按鈕收聽 剛剛看完電影銀河補習班,其中的一首歌前奏一響,我的眼眶立馬溼潤了。每一首經典的老歌都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其實說到歌曲晚秋,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名字可能是毛寧,而一提起毛寧的名字,走過九十年代的人一定會想起他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濤聲依舊,以及他和楊鈺瑩對唱的那一首經典的心雨。毛寧相貌俊朗,頗有古人所謂玉樹臨風之氣度,舞台風格也是儒雅溫潤的,令人一見頓生傾慕之心。毛寧的嗓音溫和、清澈、悠遠,令人回味,再加上英俊瀟灑的身姿,當年真的是迷倒了不少人,他也因此成為中國內地歌壇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 劇評|《流浪之歌·河樂隊》:童話裡的老友記
    排練多快樂,安娜跳來跑去,大家一起唱歌,你唱我的歌,我唱你的歌,和聲蒸騰起時間的霧氣。《流浪之歌·河樂隊》劇照 本文攝影鄭天然上周末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演的《流浪之歌》,主題是尋找。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後,地球被上漲的大海吞沒殆盡,山峰變成殘存的島嶼。每隻島都孤獨,每個人都流離失所。女孩安(安娜飾)在海底找到一本書,書裡記載了一個永遠不會沉沒的「雲之島」。
  • 張信哲連俞涵 共譜遺憾的永恆的印記
    「情歌王子」張信哲(Jeff)即將於30日推出最新國語專輯《擁恆》,主打歌《永恆的印記》請到張艾嘉開金口對唱、錄口白,並請到金曲大導陳映之操刀拍攝音樂錄影帶,阿哲與金鐘獎最佳新人《一把青》連俞涵聯袂飛往日本首度共演
  • 用陳奕迅的歌名寫一首情詩
    那麼,是什麼支持著他成為了一代「K歌之王」呢?是他唱歌時對於歌曲的投入與感情的爆發力。不信?我們用Eason的歌名來寫一首情詩試試看。《十年》《浮誇》,《人來人往》,《你的背包》是否還在你肩,手裡握著的《紅玫瑰》,還想要送給在《富士山下》那個遙遠的她,曾經也想《陪你度過漫長歲月》,也許此刻你已經擁有了《穩穩的幸福》,《在這個世界相遇》,難能可貴,《如歌歲月》我們也《因為愛情》,曾經《約定》,但是你《掏空》了我,《深愛著你
  • 莎拉布萊曼最好聽的一首歌,如天籟之聲 沁人心脾
    莎拉布萊曼最好聽的一首歌,如天籟之聲 沁人心脾,送給大家~ 那老人乾澀的臉上,竟充滿恐懼,嘎聲道:"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地方?"他拚命打著駱駝發狂般衝了過去,大家面上都露出驚恐之色,像是知道他這一去,就永不復返了。
  • 《一個叫小小船的男孩》:生活以痛吻我,薩波說「我卻報之以歌」
    有一個家境窘迫的名叫薩波(Sailboat意思是帆船)的男孩,為生病的奶奶寫了一首歌,這首歌感動了每一位聽過它的人。這歌讓他的爸爸,媽媽,朋友,老師以及聽過它的人有了新的希望,新的力量,新的勇氣,讓人們重拾夢想,重拾自信,重拾自我……的童話故事。這是一首心靈之歌,這歌驅散了小鎮的痿糜,帶來了即時雨,帶來生機,也帶來了希望……
  • 一個男孩兒就是一首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木說,ID:yunmushu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亂七八糟的表達欲像洪水,有時候會拉上一道閘,那就是斷更的時候,有時候淹沒人間,則是現在。音樂偏好是一件頗私人的事情,一首好聽的歌卻能同時吸引成千上萬個「私人」,大概這就是音樂的神奇之處。很久之前出過一期:《我曾在深夜聽這首歌520次》,到現在還是很喜歡。翎渡 - 愛爾蘭畫眉夜深人靜的時候偶然在網易雲的首頁發現,因此成了昨夜的單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