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奪冠》,比賽和輸贏,究竟誰更重要?

2020-09-26 影視圈Magazine

導語

萬眾期待的《奪冠》終於與我們見面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了。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女排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和感動。榮耀背後,也有荊棘和淚水。讓我們跟隨電影,回到女排歷史上的那些充滿回憶的日子……


還記得2019年底這部電影定檔放出預告,愛電影的人們都在滿心期待春節檔的到來。當時的我們都沒想到,2020年的春節,我們沒能走進電影院。

於是這個九月的重聚,多少讓人有些感慨。

《奪冠》曾經有個更為直白的名字——《中國女排》,中國女排作為一支傳奇的隊伍,有太多故事可以講。電影很有野心的橫跨30多年,講述了三代女排的故事。「女排精神」更是成為了一個時代代表,想要講好女排的故事、講好「女排精神」,又不能讓觀眾感到喝了一碗雞湯,很難。


好在,陳可辛導演是一個比較「狠」的人,從《中國合伙人》到《七月與安生》,近幾年但凡是他導演或監製的電影,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而這一次,他再次向觀眾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奪冠》看點1:還原一個真實的排球世界

拍體育電影的一個難點就在於,不了解這項運動的人很難提起興趣,如果有比較專業的內容也容易看不懂。但是如果拍的好,卻也會讓觀眾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奪冠》帶給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感覺。作為一個對運動不太感興趣的人,我第一次知道排球原來是如此驚心動魄的一個項目。

陳可辛導演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部電影80%的內容都是真實的。劇組用了三年的時間,查資料、選演員、搭場景。最終從全國幾千個女排運動員中選出了十幾位「老女排」的扮演者,並全面還原了80年代位於漳州的國家女排隊訓練基地。

幕後故事:電影中的80年代的基地始終帶著一種溫暖的黃色,是通過在鏡頭上蒙一層肉色的紗實現的。攝影指導趙曉時開玩笑說,當時去買絲襪的時候感覺自己蠻「變態」的。

當年的訓練基地,不過是一個籃球館大小的場地。幾張球網、幾個運動器械,幾乎就是這個基地的全部配置了。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訓練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五連冠」隊伍。這朵榮耀之花,是用她們淚水、汗水和血水澆築而成。


在那個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人們走出國門,才發現我們已被落下很遠。於是當吳剛飾演的袁偉民教練聽到美國開始用計算機演算我們的戰術時,他只能板著臉把球網再升高15釐米。


在這樣的訓練下,球隊中每個人身上都掛著彩。在地上蹭出血的手掌、被球砸出的青紫、纏著繃帶的膝蓋……以至於後來每次看到發球,我都心頭一顫。

訓練就是這樣的殘酷,然而只有這樣的訓練,設備落後的我們才有一些戰勝世界強國的可能。而當時的中國,太需要這樣的勝利。


除了背後的汗水,電影還再現了幾場女排的經典之戰。這幾場戲裡,電影的鏡頭離演員們格外的近,會給人一種自己就站在場上的感覺。你會看到近在咫尺的對手、刺眼的聚光燈、隊友放在背後的手勢,能聽到隊員之間的呼喊、場內觀眾山呼海嘯的助威聲。可以想像,在這樣的狀況中想要冷靜比賽,需要多麼大的專注力和心理素質。


但這就是真實的排球世界,是她們的世界。

《奪冠》看點2:情感與成長

電影中、鞏俐、吳剛、黃渤等老戲骨的演技自不必說,角色的魂都刻在了他們的骨子裡。

幕後故事:拍攝期間,吳君如前往探班,發現好友鞏俐一直弓著背,還以為她不舒服,前提是鞏俐一直沉在郎平的人物中,即使休息的時候也始終保持著郎平的儀態。

這兩年由於演技突出得到大家認可的彭昱暢在片中飾演的年輕時的陳忠和,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但最讓我驚喜的,是那些非專業演員的運動員姑娘們。劇組不單單是在全國女排運動員中找出了80年代女排的飾演者們,還請到了現任中國女排的主力球員本色出演。這無疑讓電影中的比賽和情感都更加真實。


雖然演的是曾經自己,但是想要傳達出準確的情緒,也並非易事。好在有著親身經歷的加持和現場導演的指導,最終她們的表現甚至不比專業演員遜色。

陳可辛導演在採訪中講到,他看著這些女排隊員走進來,「她們身上就像是有光一樣」。而電影除了拍出她們在球場上光芒萬丈的一面,也把鏡頭更多地放在她們在訓練中、生活中的成長。


從迷茫到堅定、從各自為營到同心協力,這種成長的過程,讓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


《奪冠》看點3:代際之間的傳承與變遷

雖然《奪冠》這個名字是後來才修改的,但卻點出了電影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奪冠,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電影中鞏俐飾演的中年郎平說到了一個故事。她說曾經有一個外國記者問我,為什麼一項運動的輸贏對於你們這麼重要?她說,是因為現在我們還不夠強。


曾經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尤其是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國家,即使是一次比賽,我們也不願意輸。那時的冠軍代表的,是我們能再次強大起來的希望。


當時的運動員們也明白這一點,他們不能輸、也輸不起。於是她們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換來了國旗一次次升起。

轉眼30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國,郎平從一名隊員變成中國隊的教練。那些曾經背負的壓力和傷痛,她不願再看到。畢竟現在的我們,輸得起。


輸得起,不代表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要贏。郎平希望看到的,或者電影想要傳達的,是新一代的運動員們不僅是不得不贏,而是為了戰勝自己。

永遠渴望更高、渴望更快、渴望更強,才是競技體育最打動人的地方。


總的來說,《奪冠》作為國內很少涉及的體育題材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就如片尾曲《生命之河》的名字一樣,中國女排的精神如河流,在一代代女排人中流淌。它會隨著時代而改變,但永遠不會過時。

相關焦點

  • KPL季後賽四強互有輸贏,分析比賽數據,誰將拿到最後的冠軍?
    今年秋季的KPL四強將分別是杭州LGD大雁,成都AG超級俱樂部,WB.TS和DYG。4支球隊將爭奪今年的KPL秋季賽冠軍,從之前的比賽數據來看,4支球隊都很有可能奪冠。與前幾年不同,今年 KPL秋賽的四強都是勝者組,沒有敗者組。
  • 13歲韓國天才棋手比賽作弊被禁賽,一步踏錯跌落神壇:比輸贏更重要的,是熱愛!
    同時,棋院和國家隊教練組找金恩持面談。很快,金恩持承認了自己在對弈中部分作弊,在比賽時,參考了AI棋局。原來,因為疫情的關係,金恩持的那場比賽其實是在線上舉行的。描述了當時她是如何作弊的,和誠摯道歉的心情。我叫金恩持。在和李映九老師下棋的時候,瀏覽了網頁,隨便點開了一個連結,裡面出現了我的棋譜,當時沒忍住,看了參考圖。之後老師和媽媽們問我,當時我太害怕了,就沒告訴他們真相。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在這次比賽中所犯的錯誤。真的對不起在國家隊平時對我很好的李映九老師。他知道真相後,不僅沒有怪我,反而還擔心我,這讓我更加愧疚了。
  • 《奪冠》|「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
    #電影中國女排#曾經有一位外國記者問:「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奪冠》這部影片不僅僅讓你看見「十冠王」「世界之巔」的中國女排,更展現了中國女排二十年奪冠之路的辛酸苦辣。回顧中國女排的二十年,這兩場比賽你一定要知道。1981年11月16日,日本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
  • Game is game比賽是一場「遊戲」,理解這些遠比輸贏更重要!
    參加比賽是為了什麼?為了贏!除了贏還有什麼呢?現在是全民綜藝的時代《這!雖然是battle,但是始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作為節目來說,battle是一種精彩內容的呈現方式,通過比賽的形式將更優質的內容推送到熒幕前,同時,更是嘉賓們自我成果的展現機會。《明日之子》第一季毛不易從瀕臨淘汰到憑藉《消愁》一飛沖天成為賽季黑馬。
  • 青訓負責人:相對於輸贏,讓小球員懂得巴薩足球哲學更重要
    直播吧7月4日訊 據《每日體育報》報導,在第五屆西甲希望之星決賽巴薩U12以6-1擊敗皇馬U12奪冠後,巴薩的青訓負責人之一約爾迪-魯拉(Jordi Roura)接受採訪時談到了拉瑪西亞青訓,他表示相比於輸贏,他認為讓小球員們保持巴塞隆納的足球哲學更為重要
  • 《奪冠》:自信的人,看淡輸贏,卻總能贏
    如果是競技類比賽,要麼不參加,參加了,那就絕對要衝著排名去。用他的話來說,排名第一,友誼第二。既然是競賽,那就一定要爭個高低,不然打友誼賽就好了。這股勁頭很好,卻因為太過於在乎自己的輸贏,導致團隊成員對他頗有意見。
  • 看5小時後最重要的一場焦點戰,國安與魯能輸贏之後將如何?
    看5小時後最重要的一場焦點戰,國安與魯能輸贏之後將如何?我們很清楚山東隊的優勢,當然面對這樣的對手我們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打出我們的風格和水平。國安與魯能這場比賽,賽前雙方罕見的高調,都雙雙喊出奪冠的目標。從俱樂部管理層到主教練,再從各自所在地的媒體和球迷,都認為一定能取勝對方。作為不服輸、積極進取的態度倒是很好,但不知底氣從哪裡來?即便這一輪晉級,後面還有兩座大山要翻越啊!
  • 中國女排背後的故事,八十年代比賽的輸贏為啥那麼重要?
    或許經歷過太多的漂泊和艱辛,陳可辛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講好自己心中的故事。他的作品,即使帶著較強的商業性,也依然透著濃濃的感情色彩和時代元素,極易戳到觀眾的痛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奪冠》就是一部以女排為背景的情感片,在展現女排精神和民族情懷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關於成長的思考。
  • 輸贏有那麼重要嗎?有!
    網友們的心情,也在這短短幾天大起大落。有人說,競技體育,重在參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輸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據說,有一次休賽期,麥迪對科比說:「嘿,科比,輸贏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好好享受生活吧。」科比連連點頭。結果第二天,麥迪悄悄走進訓練館,遇見了科比。世界一流的運動員都在拿命打比賽,我們有什麼理由相信「輸贏不重要」?-2-輸贏很重要。
  • 13歲韓國天才棋手比賽作弊被禁賽,一步踏錯跌落神壇:比輸贏更...
    同時,棋院和國家隊教練組找金恩持面談。  很快,金恩持承認了自己在對弈中部分作弊,在比賽時,參考了AI棋局。  原來,因為疫情的關係,金恩持的那場比賽其實是在線上舉行的。在和李映九老師下棋的時候,瀏覽了網頁,隨便點開了一個連結,裡面出現了我的棋譜,當時沒忍住,看了參考圖。  我真的太想贏了,那一瞬間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之後老師和媽媽們問我,當時我太害怕了,就沒告訴他們真相。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在這次比賽中所犯的錯誤。  真的對不起在國家隊平時對我很好的李映九老師。
  • 告訴孩子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努力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經常告訴我輸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那過程中你一直是處於努力的狀態。對於那時的我總是不解,努力半天不就是為了最後定勝負嗎?連輸贏都不重要了那還努力什麼啊?直到多年以後我才明白,很多事情過程才是一個最美的享受。
  • HipHop歌曲中的音樂性和文學性,究竟哪個更重要?
    兩周前,押韻詩人發了篇subs的專訪,沒想到引發了評論區關於「說唱音樂的音樂性和歌詞究竟哪個重要」的激烈討論。而網友們的觀點,更是呈現出了極與極的態勢。誠然,作為一門在不斷進化和發展的音樂,說唱音樂的審美也隨著音樂風格的不斷變化而一直在改變,這也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
  • 李霄鵬:我是教練不是球迷,更注重比賽質量。球迷:輸贏無所謂?
    明天晚上20點整,2020足協杯首輪的一場焦點比賽將在大連體育中心體育場正式打響,山東魯能對陣大連人。今天下午的時候,作為山東魯能主教練的李霄鵬,出席了賽前發布會。在談到最近幾輪的球隊成績不佳時,以及面對外界和球迷下課的質疑聲浪,李霄鵬正面回應道:我是教練不是球迷,更注重比賽質量。對於李霄鵬的這個表態,不少魯能球迷再次提出質疑:難道球隊輸贏跟無所謂,跟你這個球隊主教練沒有任何關係嗎?
  • 「奪冠和你無關!閉嘴吧!」奧尼爾究竟在噴誰?
    湖人奪冠之後本是件高興事整個洛杉磯都是歡樂的海洋更不要提湖人球員們本身了辛苦了整一個賽季「我知道,你們知道我說的是誰。奧尼爾的言論瞬間引起巨大的波瀾這樣敏感而尖銳的發言,自然危險被解讀為:角色球員們沒資格炫耀奪冠是核心的事,和其他人無關!於是大家紛紛開始猜測,如此暴怒鯊魚真正的獵物究竟是誰?
  • 《奪冠》—為什麼那麼在乎輸贏,是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
    這是一部體育片,尤其又是中國女排這樣的與改革開放同步貫穿幾十年進程,提取出了「女排精神」這樣的激勵了幾代人出了無數主角的一個團隊,還有那麼多經典比賽,隨便拿出幾場來還原解構,都能足夠燃情、煽情。第一部分是袁偉民帶領老一輩中國女排去日本奪冠的經歷。
  • 輸贏不重要,那還有啥重要啊?
    波爾的手往兜裡摸了摸,想摸出一張贏了大獎的彩票,但是木有,「結果不太好說」,你要明白,我們爭論的過程和意義,遠遠比輸贏重要」。「歇菜吧你,你都跟愛因斯坦論戰了三次了,沒贏就是沒贏」,啪嗒,媳婦把拖鞋摔在了地上。有那麼一瞬間,波爾想代表量子力學消滅了他媳婦。他的對手是愛因斯坦啊。這個世界上,凡是跟狗沾邊的對手,都特別難搞。
  • 奇才隊和籃網隊的季前賽,輸贏不重要,兩兄弟說話了
    NBA季前賽,籃網隊對陣奇才隊,這是歐文和杜蘭特的首秀,籃網隊派出了最強陣容,最終,有驚無險的戰勝了奇才隊,而奇才隊本場比賽威少並沒有出場,如果出場了,勝負或許就有懸念了,而不是現在這個結果。
  • LOL:極地大亂鬥,娛樂重要還是輸贏重要?老玩家說了句實話
    那麼問題來了,在極地大亂鬥模式下面,到底是娛樂重要還是輸贏更加重要呢?老玩家表示,娛樂還是更加重要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首先,大亂鬥本來就是一個娛樂模式,它的遊戲時間十分短暫,十幾分鐘就可以打完一把,再長一點的大亂鬥,遊戲的時間也是控制在二十分鐘左右。而匹配和排位,時間則長得多,沒三四十分鐘真的解決不了。
  • 吳鵬逆轉戰勝菲爾普斯奪冠 坦言無論輸贏都無悔
    他在美國遊泳大獎賽夏洛特站男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以1分56.69秒擊敗菲爾普斯奪冠,後者以1分56.87秒屈居亞軍。這是吳鵬個人職業生涯第3次戰勝菲爾普斯。同時也是在200米蝶泳項目上擊敗菲爾普斯次數最多的非美國籍選手。  逆轉奪冠 成績還有差距  後程發力,逆轉奪冠是吳鵬的「殺手鐧」,但這更多的時候出現在國內或亞洲範圍內的比賽中。
  • 下來的比賽誰會奪冠呢?
    餘下的比賽,外援的作用更大了。外援不齊整的球隊採用「八一規則」,然而這幾年八一隊的戰績告訴我們:沒有外援沒法贏球,cba裁判們在這樣緊張、重要的比賽中會不會一如既往神仙判罰,這個因素也可能讓場面更加火爆,cba季後賽確實讓人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