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西是美國海軍僅有的四位上將之一?《決戰中途島》的大BUG

2021-01-19 老周新視野

深度

摘要:《決戰中途島》是最近相當火爆的戰爭大片,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但很可惜,在片尾的人物介紹中,翻譯出現了大BUG,字幕上出現了哈爾西是美國僅有的四個海軍上將,顯然這個說法大錯特錯了。

圖1:《決戰中途島》最後對哈爾西的介紹,劃線處是重點

《決戰中途島》是最近相當火爆的戰爭大片,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但很可惜,在片尾的人物介紹中,翻譯出現了大BUG,字幕上出現了哈爾西是「美國海軍僅有的四個上將之一」,顯然這個說法大錯特錯了。

美國海軍上將,就眼下現役的就不止四個,如果算上歷史上的,那就更多了。所以,哈爾西是僅有的四個海軍上將之一的說法,肯定是錯了。所以專門去二刷,拍下這張截圖。中文確實是「上將」,而英文字幕是「Fleet Admiral」——英文沒有錯,「Fleet Admiral」是海軍特級上將,也就是俗稱的五星上將。顯然中文翻譯對美軍的相關軍銜情況不是太清楚。應該翻譯成「四個海軍五星上將之一」,這就對了!

上將和五星上將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兩者差別是相當大的。

美軍的軍銜制度,正常情況下,將級分為四級:準將、少將、中將和上將。由於這四個級別的軍銜標識分別是一顆將星到四顆將星,所以準將也被叫作一星將軍,少將是兩星將軍,中將是三星將軍,而上將則是四星將軍。

圖2:美軍將級軍官軍銜標識,從左到右依次是特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準將

到了戰爭期間,隨著部隊的規模的急劇擴大,以及表彰將領的戰功,很自然就要在上將之上再提升一級,通常上將之上自然就是元帥了。在美軍的歷史上也是有元帥軍銜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擔任美國駐歐洲遠徵軍總司令的約翰·約瑟夫·潘興,就被授予元帥軍銜。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的規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大,四星上將的軍銜自然就不夠了。但是,當時的美國陸軍參謀長(美軍沒有陸軍總司令,陸軍參謀長就是最高軍職)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是陸軍元帥的第一i人選。但是元帥的英文是「Marshal」,和馬歇爾的名字「Marshall」只差一個字母l,讀音非常接近,叫一個人馬歇爾馬歇爾,總覺得怪怪的。所以,美軍最後決定不設元帥軍銜,在四星上將之上設特級上將軍銜。

由美國國會批准,於1944年12月正式設立特級上將軍銜,並按照軍種分為陸軍特級上將(General of the Armies)、海軍特級上將(Fleet Admiral),當時空軍還不是獨立軍種,所以沒有空軍特級上將(General of the Air Force)。晉升特級上將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擔任過盟軍戰區一級的指揮官職務,而且美國國會還規定,特級上將的軍銜只在戰時授予,一旦授予就是終生軍銜。由於特級上將的軍銜標識是五顆將星,所以俗稱五星上將。

圖3:海軍五星上將的五星標識和肩章、袖章

在二戰期間,美軍總共有九位高級將領獲得了這一最高軍銜,其中陸軍五星上將五人:馬歇爾、艾森豪、麥克阿瑟、阿諾德和布萊德雷;海軍五星上將有四人:威廉·丹尼爾·萊希、歐內斯特·約瑟夫·金、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和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

1947年美國空軍成立,成為和陸軍、海軍並列的獨立軍種,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改任空軍參謀長,他的軍銜也就從陸軍五星上將轉為了空軍五星上將(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2001年,美國國會批准,追晉已經於1969年去世的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魯恩斯(就是中途島海戰的指揮官)為海軍五星上將。

所以,嚴格來說,哈爾西是五位海軍五星上將之一,四位生前獲得這一最高軍銜之一。

再來說說哈爾西。

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美軍將領,陸軍一定是巴頓,而海軍自然就是非哈爾西莫屬了。而且這兩人表面上看起來也很相似,都是滿口粗話,桀驁不馴,魯莽率直。不過,巴頓其實是真細心假大膽,最典型的是1944年12月的阿登戰役中,巴頓預見到德軍可能會在阿登地區發動反擊,所以早就做好了改變作戰方向的預案,這才能在24小時內將整個集團軍調轉90度進攻方向。而哈爾西則是真正的魯莽衝動,所以他的綽號「公牛」(或「蠻牛」)可謂名至實歸。

二戰時最著名的海軍戰將哈爾西

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1882年10月出生於新澤西州。他父親也是位老海軍,最後以海軍上校軍銜退役。哈爾西最終選擇海軍和父親的薰陶不無關係。中學畢業之後,因為沒有獲得保送資格而未能考入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美國海軍軍官學校規定報考學員要有國會參議員保送,只得考入維吉尼亞大學。最後是他母親走了門路,懇求威廉·麥金萊總統才獲得保送資格,進入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在海軍軍官學校,哈爾西的成績平平,但在運動方面表現出色。

1904年,由於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擴建海軍,需要大批海軍軍官,哈爾西所在這一屆學員提前畢業,哈爾西隨即在「堪薩斯」號戰艦上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哈爾西受命指揮「弗魯塞」號驅逐艦。恰巧,未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也在這艘軍艦上從事海洋測量工作,兩人就此結下了深厚友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哈爾西成為一支驅逐艦編隊的指揮官。在作戰中,他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事才幹,深受上級的賞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哈爾西經過海軍情報部的培訓之後,出任美國駐德國大使館海軍武官。此後,又先後擔任驅逐艦艦長、戰列艦副艦長。

1927年哈爾西出任海軍學院「雷娜」號練習艦艦長。而當時海軍學校的飛行學員大隊,就是以「雷娜」號為訓練基地的,因此使哈爾西有機會接觸到了航空知識,他很快就對飛行入了迷,儘管因為視力不佳未能獲準參加飛行,但他確信飛機已成為海上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研究航空部隊如何與水面艦隻協同作戰的問題。

1935年,哈爾西擔任「薩拉託加」號航母艦長。1937年後調任彭薩科拉飛行學校校長,並晉升海軍少將。1938年,哈爾西升任第2航母分遣艦隊司令,1939年改任第1航母特混艦隊司令。1940年,升任航母特混艦隊司令,指揮太平洋艦隊所有航母,並晉升為海軍中將。

圖5:《決戰中途島》中的哈爾西形象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爆發。當時哈爾西因為率領以「企業」號航母為主的第8特混艦隊正在為威克島運送飛機而沒有在珍珠港,僥倖逃過一劫。1942年1月,哈爾西率「企業」號、「約克城」號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對日軍佔領的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展開戰術突襲。

4月,哈爾西率「企業」號、「大黃蜂」號運送杜立特的B-25空襲東京。5月因患皮膚病而被迫住院治療,由此錯過了著名的中途島戰役。而由他推薦的斯普魯恩斯——就是2001年被追晉海軍五星上將的那位,在中途島海戰中表現出色,指揮美軍艦隊取得了重大勝利,而當時斯普魯恩斯是巡洋艦分隊司令,和航母作戰基本上沒有過交集,所以這個推薦讓尼米茲都非常詫異,但斯普魯恩斯在中途島表現非常出色,說明哈爾西慧眼識人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圖6:哈爾西(左三)和部下一起在軍艦

不過,哈爾西也因此錯失了指揮美軍航母艦隊和日軍航母艦隊對決的機會,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此後哈爾西雖然也曾指揮過幾次海戰,但都沒有航母大決戰的機會。1944年8月的馬裡亞納海戰,又是輪到斯普魯恩斯指揮,更讓哈爾西心癢難耐。直到1944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哈爾西終於有機會率領美軍艦隊和日軍艦隊來一場海上決戰。但此時日軍的航母艦隊早已不能和戰爭初期相提並論,幾乎就是稻草人式的空架子,所以日軍不得不將航母艦隊作為誘餌來引誘哈爾西率艦隊離開雷伊泰灣。求勝心切的哈爾西果然上當,率領整個艦隊直撲日軍航母艦隊,導致雷伊泰灣門戶大開,險些讓登陸海灘的兩期艦艇和運輸船遭到沒頂之災,這也成為哈爾西在戰爭中最為人詬病的經歷。有關哈爾西在雷伊泰灣海戰中的表現和失誤,請關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和知兵堂聯合出品的《雷伊泰灣海戰》(即將於2019年12月上市)。

圖7:即將於2019年12月出版上市的《萊

1942年10月,在瓜達卡納爾島的戰事對美軍極為不利之時,哈爾西臨危受命出任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在戰爭中,哈爾西最著名的名言就是「Kill Japs, kill Japs, kill more Japs!」(殺日本鬼子,殺日本鬼子,殺更多的日本鬼子!)他的勇猛無畏在美軍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他出任南太平洋戰區司令極大振奮了美軍士氣,在他的指揮下,美軍最終贏得了瓜島戰役的勝利。1943年2月,因為瓜島戰役勝利的戰功,晉升海軍上將。

1943年4月,哈爾西又成功指揮了空中截殺山本五十六的「復仇」行動。

1943年5月,哈爾西指揮美軍贏得了索羅門群島戰役勝利。

6月,又指揮部隊取得了新喬治亞島戰役勝利。

11月,指揮部隊取得吉爾伯特群島戰役勝利。

1944年10月,哈爾西指揮第三艦隊參加雷伊泰灣大海戰,由於在戰役指揮上的過錯,受到了激烈批評,但得到了尼米茲的保護才沒有受到更大的負面影響。

1945年,哈爾西率部支援硫磺島和衝繩島登陸作戰。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3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就是在哈爾西的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哈爾西也被尼米茲邀請,陪同尼米茲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11月,哈爾西率部回到舊金山。12月,哈爾西晉升海軍五星上將。

圖8:哈爾西是四位生前獲得海軍五星上

1947年,哈爾西退役。

1959年8月16日,哈爾西在美國舊金山去世。

毫無疑問,哈爾西是這個時代最著名和最受愛戴的海軍將領,正如他的傳記作者所說:「哈爾西將軍的心靈代表著美國海軍的心靈,但他的精神卻是歷史性的領導精神。但他在指揮第第三艦隊時,他不是把他的部下送上戰場,而是帶領他們去戰鬥!」

相關焦點

  • 哈爾西沒能參加中途島海戰,尼米茲為何高興?斯普魯恩斯比他合適
    作為一名卓越的軍事家,尼米茲很清楚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遠沒有達到與日本海軍抗衡的地步。如今,在他的計劃中,既要保住僅有的3艘航母,又想「摟草打兔子」,藉機消滅日本聯合艦隊的4艘主力航母。儘管有情報,但困難仍然很大。
  • 《決戰中途島》今日公映 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戰爭片《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公映,片方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看點一:第一視角真實細節震撼呈現《決戰中途島》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影片講述在美軍遭遇當時世界最強海軍——日本海軍的威脅時,扭轉乾坤、以弱勝強的故事。同時,這也是關於兄弟間、戰友間情義的紀實故事,記錄了戰士們拼搏奮戰、不惜犧牲性命以守護家園的熱血傳奇。
  • 儘管贏得了中途島之戰,但美國還並未徹底打敗日本,海軍問題多多
    他們認為美國人全面投入戰爭起碼是在半年或一年後,但這個時間卻大幅縮短。如今,整個戰局發展的節奏全部掌握在美國海軍手中。美國人希望擁有幾條安全的海上交通線,他們注意到日本人企圖切斷澳大利亞前往美國的海上航線,於是決心打破敵人的計劃。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捲入戰爭。不管在國內還是軍隊裡,美國人都呼籲繼續對日作戰。
  • 五星上將屬於什麼軍銜,美國有哪些五星上將?
    自設立開始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十位美國軍官獲得此銜。 在二戰末期英蘇兩國的最高軍銜已經是元帥,而美國作為盟軍最高指揮官的艾森豪不過是上將,而他的副手蒙哥馬利已經是元帥了,為了提高美國現役軍官軍銜,在國會同意以後,艾森豪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五星上將。
  • 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決戰中途島》電影海報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中途島海戰,這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一次重要戰役,對陣的雙方分別為美國與日本海軍,而這場海戰主要是在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決戰中途島》裡的美國只存在於好萊塢的腦洞中
    《決戰中途島》那個扛起反法西斯大旗、不怕犧牲流血的美國,早已成了好萊塢炮製的遮羞布,掩蓋如今蠻橫霸道、四處吸血的本質罷了。 如果僅從影片裡看起來,美國在中途島的勝利似乎很完美,有著情報機構的精準預測,尼米茲上將能頂住華盛頓高層誤判的冷靜決策和一線官兵的無畏拼死奮戰;
  • 看《決戰中途島》:明治維新後從無敗績的日本海軍是如何被打頹的
    IJN最鼎盛時其兵力甚至超過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中途島海戰是整個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它直接導致美日兩國海軍戰略主動權的交換,同時也揭開了整個日本帝國衰亡的序幕,因此其戰略意義無論如何抬高都不為過。不過,中途島戰役雖然是整個太平洋戰局的轉折,但是如果把它單獨拿出來看待的話,卻會遺漏很多東西。實際上中途島戰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國嚴陣以待的情況下偶然而又必然地發生的!
  • 《決戰中途島》首曝預告,大導艾默裡奇再現二戰美日海空大戰
    1942年6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僅六個月之後,美國海軍在中途島環礁附近擊敗了日本帝國海軍的攻擊艦隊,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為代價,取得了一舉擊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的決定性勝利,對日本艦隊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歷史學家稱之為「人類海戰歷史上最令人震驚和決定性的打擊」。據悉,電影《決戰中途島》耗資超1億美金,成為21世紀投資最大的戰爭片之一。
  • 看一看美國歷史上的五星上將,都有誰?
    美國軍銜肩章自1981年最後一名五星上將去世以後,美軍中至今無五星上將。在美國歷史上,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的人總共只有10名。其中陸軍4名,海軍5名,空軍1名。珍珠港事件後,擔任太平洋戰區司令,帶領太平洋艦隊以弱勝強,打贏中途島海戰,扭轉太平洋戰局。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海軍越戰越勇,贏得幾乎所有的海戰,打的日本海軍潰不成軍。1944年晉升為海軍五星上將。第四名是哈爾西,1945年晉升為海軍五星上將。二戰時任南太平洋戰區司令,曾指揮聖克魯斯群島戰役和瓜達卡納爾海戰,立下顯赫戰功。
  • 《決戰中途島》:尷尬一言難盡
    僅有一部1976年好萊塢拍攝的《中途島之戰》(以下稱「舊版」)。舊版是美國那個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巨星雲集,但中規中矩,特效寒酸,借用大量紀錄片資料畫面,頗有缺憾。中途島戰役,美日雙方開火軍迷的期盼總算在近期獲得落實,等來了《決戰中途島》(以下簡稱《中途島》),且是名導羅蘭·艾默裡奇作品。我觀影之後料想不到:《中途島》在一些方面並不如43年前的舊版。
  • 盤點美軍的五星上將,僅有9名,始於二戰時期,六星上將並不存在
    在軍事學術界,一般認為美軍的五星上將是二戰時期設立的軍銜,從二戰至今僅有9名5星上將。那麼,這9名美軍最高軍銜獲得者都是誰呢?我們今天就來進行盤點。
  • 《決戰中途島》網絡上線,觀後有感,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戰爭策源,偷襲珍珠港,馬紹爾群島,杜立特空襲,珊瑚海海戰再到決戰中途島,歷史的每一個節點全都順了下來,有頭有尾。2、歷史細節重現不少杜立特空襲的戰術和戰略意義,促使山本五十六孤注一擲進攻中途島。2、刻畫人物有遺憾雖然哈爾西名氣大,但老實講,在中途島和中途島之前,哈爾西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在打醬油,真正應該多刻畫的是斯普魯恩斯和弗萊徹,這一點有點兒遺憾。
  • 美國海軍的總司令,無畏無懼的五星上將——歐內斯特·約瑟夫·金
    但是這位號稱「海軍的全能上帝」的老將軍仍舊臨危受命,將原本岌岌可危的美國海軍變成了能在兩洋作戰的強大海軍,這個老將軍就是美國海軍的海軍傳奇上將——歐內斯特·約瑟夫·金。更重要的是歐內斯特·金的特點是全能,懂海軍技術,都教學,研究過潛艇作戰和航空兵,救援過傾覆的S-51潛艇,擔任過海軍航空局副局長,還擔任過「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艦長,航母艦隊司令,最後在1939年8月在海軍中央任職,並成為了當時美國海軍裡僅有的三名中將之一。
  • 艾默裡奇新作《決戰中途島》曝角色海報 伍迪哈裡森飾尼米茲將軍
    伍迪·哈裡森飾演尼米茲將軍,後來有航這次的新片《決戰中途島》改編自二戰中途島戰役真實事件,講述處於衝突中心的士兵和飛行員的英勇事跡。美國太平洋艦隊對決日本帝國海軍的這場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美軍憑藉此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開戰以來的被動,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本海軍則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隨後於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爭中漸走下坡。
  • 《決戰中途島》到底好看嗎?為什麼懂行的人都覺得好?
    大眼摘要:11月8日在中國內地開始公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作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戰爭片,到底如何?評論可以說有褒有貶,不過細細一看,幾乎懂行的都覺得好,這是為什麼?11月8日在中國內地開始公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作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戰爭片,到底如何?評論可以說有褒有貶,不過細細一看,幾乎懂行的都覺得好,這是為什麼?
  • 入選年度賠錢電影榜,《決戰中途島》偉大的戰爭片,失敗的商業片
    《決戰中途島》即便對普通觀眾而言,羅蘭艾默裡奇也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決戰中途島》中,艾默裡奇延續了他的一貫風格。用最震撼的特效、最瘋狂的大場面,為觀眾再現了二戰中美日兩軍在中途島進行海空軍大決戰。開場,影片就展示了日本空軍對珍珠港的偷襲行動。
  • 閱艦往事:海軍崛起五十年
    一戰之前,英國對美國有4億英鎊債權,戰後變成了8.5億英鎊債務。英國1918年的軍費開支約810億美元,GDP僅有243億美元,同年美國GDP達758億美元。大英帝國雖然仍是海上強國,但不得不放棄兩強標準,轉而採取一強標準,即保證主力艦噸位第一。但是,財大氣粗的美國對英國皇家海軍展開了蠻橫的追趕,公開宣稱要「建設一支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海軍」。
  • 美國歷史上有3位特級上將,比五星上將還厲害
    眾所周知,現役美軍正式軍銜中的最高等級為五星上將。在歷史上,一共有10人獲得了五星上將的軍銜。他們分別是:萊希、馬歇爾、歐內斯特·金、麥克阿瑟、尼米茲、艾森豪、阿諾德、哈爾西、布萊德雷、斯普魯恩斯。其中,艾森豪後來出任過美國總統。
  • 《決戰中途島》熱播,日本戰敗純屬偶然?結局在開戰前已經註定
    電影過癮的同時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電影《決戰中途島》已經上映,就讓很多軍迷朋友看的大呼過癮,同時也有很多人開始了對中途島戰役的評價。在中途島海戰中,雙方實力對比之下,日本看起來更加強勢,同時還擁有偷襲的先機,為何最終日本落敗?難道只是美國運氣比較好?其實不然,整場戰爭的結局早在開戰之前便已經決定下來了,日本的諜報機關與美國情報機關雙方早已開始了較量。而隨著情報戰以美國勝利告終,整場海戰最終的結局已成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