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 近日,捷捷微電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今年1月份公司表現良好,增速同比增加;2月份是春節,加上遇到疫情,影響肯定存在的,特別是短期影響,長期暫時不好定性。這次疫情的影響大小關鍵取決於復工復產率的時間節點,包括公司上下遊的具體情況(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
捷捷微電稱,公司計劃2月10日復工,根據目前的疫情情況,公司的復工率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提高。公司全資子公司捷捷半導體員工有50%以上是外地員工,復工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目前公司庫存(包括產線的在制品)可以提供兩個月的交期,從產能利用率角度來說,若復工率在二月底左右能達到比較好的情形,這樣的話疫情影響是有限的。目前製造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短期影響是肯定的。公司對2020年整個經營與預期,以及未來五年內(2021-2025)的規劃是有信心的。
去年,捷捷微電通過中興的審廠,納入中興合格供應商名錄,有幾個訂單已經在對接中,並小批量供貨,2020年如何達成批量供貨是特別重要的,總的來說應該會向好的;華為,目前主要是防護器件的應用(間接應用商)。捷捷微電上海團隊,尤其是 MOSFET(SGT)產品等分階段逐步對接華為。
據介紹,捷捷微電上海控股子公司的產品主要是高端MOSFET,今年是起步階段,要實現一部分營收,淨利與現金流等關鍵業績指標需要時間,關鍵看未來的2-3 年,公司對此很有信心。
在設備方面,捷捷微電稱主要設備都是4寸與6寸兼容的,公司的4寸產線的性價比應該是國際一流的。公司主要裝備的成新率不到40%,公司設備折舊年限大多是5年,這些裝備從技術角度和江蘇捷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產能表現能力而言,還可以使用8-10年時間,這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現金流。另外,公司封測的自動化程度,包括核心裝備(基於防護器件和晶閘管系列IDM)在國內是領先的。
關於產品降價趨勢,捷捷微電錶示,MOS產品市場份額大,進口替代空間大,IDM的模式是其核心優勢所在。 防護器件雖然市場份額不大,但這個器件應用領域非常寬泛,並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與不可或缺性,2019 年隨著產業產線建設與產能提升等因素影響,大多數廠商包括二極體器件廠商,調價的幅度較大,我們的捷捷半導體也作了相應的降價,未來幾年該系列產品降價的空間不大,特別二極體部分毛利已接近個位數。MOS市場份額大,目前進口替代部分的系列產品應用領域相對處於中低端,這是這幾年調價的主要因素,目前 這系列產品毛利空間比較小(普遍在25%左右),關鍵要看產能表現能力與產品結構升級,也是2019年功率半導體產業導致產業業績下滑或欠預期的主要原因。未來幾年降價的空間相對要小(毛利空間會影響產業發展),國產替代進口的任務是艱巨的。
半導體產業周期相對於其他產業比較長,時間是其最大成本,產能表現能力是其競爭優勢所在,但是,針對功率半導體器件而言,若超過三個會計年度其經營性現金流仍不能轉正的話,一定在核心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或關鍵問題得不到解決。
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捷捷微電錶示,公司與特斯拉尚未建立合作關係。目前下遊客戶情況:低壓電器領域主要有正泰、德力西等;家用電器領域主要有海信、美的等;防護應用領域主要有飛利浦照明、大華股份、威勝集團、比亞迪等;電動工具領域主要有得偉、天寧等;無功補償、電子電力模塊以及摩配領域也有眾多優質客戶。
根據捷捷微電發布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2億元到1.99億元,上年同期為1.66億元,同比增加10%-20%。捷捷微電稱,公司產品結構變化也存在一定關係,MOSFET 產品,2019年比2018年增加較快,2019年營收在8000萬以上,超過預期,淨利指標轉正。
關於定增項目進展,捷捷微電稱,定增已於去年年底完成,定增項目通過先期投入建設的比較早,已經置換了2.7個億出來,預計到今年四月份左右,其中,公司電力電子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的基礎設施及配套完成,定增項目中部分是針對現有產品結構增厚產能的,今年會表現出一部分產能利用率;另外,今年要完成啟東經濟開發區電力電子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新型封測產線的建設,2020年預計將完成1個億的投資額度;此外,蘇通園區捷捷半導體承建的新型片式元器件項目,基礎設施及配套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完成3000萬投資額度,計劃在2021年實現產能利用。定增項目總體情況好於預期,以確保 ROE 指標繼續保持在10%以上。(校對/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