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長崎該從原子彈轟炸中反思什麼?

2021-01-14 人民網

原標題:廣島長崎該從原子彈轟炸中反思什麼?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今年8月6日和9日,是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70周年,兩座城市都將高調舉行紀念活動。

  正如追悼儀式的名字——「原子彈轟炸犧牲者慰靈和平祈禱儀式」——所體現的那樣,市民們沉浸在對自身受害的痛苦回憶中,強調的是原子彈的不人道性,「戰爭太可怕了」,或是責怪美軍當年沒必要使用原子彈等,這也幾乎成為每年紀念活動上的主音調。

  原子彈的受害者,這是日本社會的一個普遍心理,但對於廣島和長崎為何會遭受原子彈轟炸,卻很少有人去深究,這也阻礙了日本社會對戰爭責任的反思。對當年飽受日本侵略之苦的鄰國受害者,則普遍缺乏應有的關懷,也幾乎看不到對日本當年的侵略罪行進行應有的譴責。

  89歲的核爆倖存者山田表示,原子彈爆炸造成了慘絕人寰的後果,如果深究其根源,那就是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電影《望鄉之鐘——滿蒙開拓團的落日》導演山田火砂子女士指出:「即使是單純給國家的政策提供合作,這裡面也有每個人的責任。日本國民曾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我們日本人民由於向國家盡忠而成了加害者,結果被扔了原子彈。」然而,這樣的觀點和聲音在日本卻非主流。

  正如日本紀念核爆歌曲《長崎之原爆》的歌詞裡寫道:「噫!原爆之大犧牲。文化惡用滅人類,和平鐘聲何時鳴?」這首歌竟將日本遭受原子彈轟炸歸咎為「文化」被「惡用」的結果。

  70年前,正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將整個國家帶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也最終將日本國民推上了祭壇。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嚴詞敦促並警告日本無條件投降,但已至窮途的日本統治集團依然置若罔聞,還幻想著「神州不滅」「神風再吹」,留戀「本土決戰」。甚至在天皇已經錄製了「終戰詔書」的情況下,一些負隅頑抗的軍國主義者仍然妄圖阻止其發表。

  在8月15日發表的「終戰詔書」中,天皇對「終戰」原因的解釋是:「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實難逆料;如仍繼續作戰,則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並將破壞人類之文明。」

  詔書隻字不提日本殘殺無辜、毀壞他國文明的罪行,反而將日本視為文明的化身。由於日本統治集團擔心繼續頑抗下去,以「萬世一系」的天皇為頂點的「國體」將不保,才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這卻被右翼勢力美化成為天皇愛民如子的「大御心」。

  如今,日本右翼勢力不僅不肯承認戰爭罪行,反而熱衷於利用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聲稱日本是為了解放亞洲民族才遭受了如此的犧牲。在紀念死者的時刻,日本右翼勢力毫無反思與悔改之意,其險惡用心應該引起所有愛好和平人們的警惕。

  作為世界上唯一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日本社會對於帶「核」的事物曾極為敏感。而如今,一些政治人物卻堂而皇之地呼籲日本擁有核武。5日,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甚至在國會參議院接受安保法案相關質詢時公然宣稱,從法律上來講日本可以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核武器!

  安倍政府藉口為保護僑民可以向海外派兵,以此為解禁集體自衛權開脫,這與戰前做法如出一轍。6日上午,安倍參加廣島紀念活動時對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保法案這樣辯解:「這是為了對戰爭做到防患於未然,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可以說,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妄圖把日本民眾引上重蹈二戰覆轍的懸崖,正是右翼勢力鼓吹災難哲學的一個信號。

  另一個危險的信號是,在6日當天的紀念儀式上,安倍的例行講話沒有提及「無核三原則」,這是1994年首相例行講話以來第一次未提「無核三原則」。雖然安倍在隨後與核爆受害者會面時表示要堅持「無核三原則」,但這種「例外」仍然引人質疑。

  《朝日新聞》稱,大戰過去70年,日本人對戰爭和衝突的危機感依然留存心中,政府希望通過紀念行動「讓人們不會擔憂為了和平而產生的政策和法律發生了變化」。人們不禁要問,日本右翼勢力是想通過喚起國民自身的「歷史傷痛」來加速推進「軍事強國」進程嗎?

  日本右翼勢力一直將70年前的終戰詔書理論奉為圭臬,如今,有右翼學者呼籲「安倍談話」不要繼承「村山談話」,而要回歸到「終戰詔書」的原點上。

  有媒體報導說,安倍準備8月14日發表「安倍講話」,將只「反省」,而不會對受害國人民表示「道歉」。眾所周知,日本右翼勢力也一直在「反省」,但是他們反省的不是給鄰國帶來的災難,而是日本為何戰敗了。

  70年來,日本右翼勢力唯一吸取的「教訓」似乎就是只要與世界第一強國綁在一起,便可以高枕無憂地繼續「以鄰為壑」。即將發表的「安倍談話」很可能成為戰後版的「終戰詔書」,不僅不會為戰爭罪行道歉,甚至要為日本評功擺好。

  《波茨坦公告》70年前就極富洞察力地指出:「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徵服世界者之權威及勢力必須永久剷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建立。」對於安倍政府今後的舉動,愛好和平的人們應擦亮眼睛。

  廣島和長崎一直作為一個歷史的符號,但卻未能給人類提供足夠慘烈的教訓。日本人在紀念原子彈轟炸遇難者的同時,更不應忘記廣島和長崎為什麼遭到轟炸,只有對那段侵略歷史以及對亞洲鄰國犯下的種種罪行深刻反省,才能真正從戰爭的慘痛記憶中走出來,而這正是日本目前迫切需要做的。(記者藍建中,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美國飛機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
    這兩個著名飛行員,就是親自駕駛B-29重型轟炸機,帶領機組轟炸了日本廣島和長崎、人類史上就他們倆投擲原子彈作戰的美軍轟炸機駕駛員和指揮官保羅﹒蒂貝茨上校和查爾斯·斯維尼少校。本文主要介紹保羅﹒蒂貝茨上校。
  • 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現在那麼繁華?
    日本廣島原子彈的波及半徑是16千米左右,長崎原子彈波及範圍約15千米,沿著長崎市內的浦上川向北,兩岸的建築 公路等基礎設施完好。再看看廣島,平坦的太田川三角洲上,秘密麻麻的房屋 港口,距離1945年兩顆原子彈投放才過70多年,可如今我們在看到的廣島和長崎,早已是繁華的都市。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的方式廣播《停戰詔書》,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就此結束。
  • 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現在怎麼樣了?全部人都被騙了75年
    導語:75年後,日本廣島長崎情況如何?我們都被謊言欺騙了相信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經歷了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分別在兩地投擲一枚原子彈,傷害總量為3萬噸TNT,共計造成十幾萬人死亡,數百人無家可歸,產出的核輻射幾乎覆蓋整個地區。後來當地人基本都撤離,畢竟無法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核輻射會給人類帶來重創。事情發生之後,日本當局著手各種善後事宜,並很快就宣布投降。
  • 民調:日本人希望美國為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道歉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Populus民調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居民認為,美國應當為向長崎和廣島投原子彈的行為進行道歉,殺害平民的做法無法用戰爭作為藉口進行辯解。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網站8月6日報導,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見證者根據調查結果,61%受訪者認為,美國應當向日本道歉。只有11%的日本人認為,美國不應道歉。贊同美國道歉的人中多為老年人。18到24歲之間的日本青年人十分之四表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報導稱,幾乎四分之三的人(74%)認為,轟炸長崎和廣島無法以戰爭為藉口進行辯解。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 美國曾經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是他們第一批生產的原子彈。其威力遠沒有現在所生產的原子彈危害那麼大。
  • 美軍為何不轟炸東京,而是選擇了廣島和長崎
    但是日本拒不投降遭到了國際的聯合進攻,其中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要在日本和長崎投下兩個原子彈,而不是在其他城市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揭秘一下吧。在二戰最後期,日本的負隅頑抗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共同打擊。其中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美國轟炸廣島長崎最為出名。美國在研製出原子彈後,代號為「瘦子」的原子彈被當作實驗並且大獲成功。
  •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女性倖存者
    8月6日至9日,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向廣島和長崎的日本城市投擲原子彈相距已有75年。在2019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圓頂屋旁邊的元安河上看到燈籠,以紀念炸彈襲擊周年記錄的死亡人數是估計數字,但據認為,在爆炸中,廣島350,000人口中約有14萬人喪生,長崎至少有74,000人死亡。
  • 1945年,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傷亡有多慘烈?倖存者生不如死
    按照原定計劃,美軍本打算將轟炸地點定為新都、新潟、廣島、小倉,但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最終才定為廣島,後又加上了長崎。長崎是日本的陸軍支撐,是日本防衛本土的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長崎則是日本造船工業的重要基地。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居住?不到61年廣島成發達城市,如何解釋?
    簡介:日本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遭到核武器轟炸過的國家,而當時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放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摧毀了廣島和長崎地表大部分的建築,對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最初的宣傳是原子彈轟炸過後的城市百年不能居住,但是不到61年,廣島和長崎雙雙成為發達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其中的緣故。
  • 原子彈爆炸百年不能住人,被轟炸過的廣島長崎,為何如今能住滿人
    可我們發現,目前為止唯一在戰場上使用的原子彈,是美國為了逼迫日本投降,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地方投放的原子彈。原子彈爆炸後日本這兩個地方傷亡無數,同時還有著大量的核輻射,按理說原子彈爆炸百年不能住人,可被轟炸過的廣島長崎,為何如今能住滿人?
  •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75周年
    美國在8月6日至9日向廣島和長崎的日本城市投擲原子彈,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有75年。記錄的死亡人數是估計數字,但據認為,在爆炸中,廣島350,000人口中約有14萬人喪生,長崎至少有74,000人死亡。炸彈釋放的核輻射在隨後的幾周,數月和數年內使成千上萬人死於放射線疾病。
  • 當年美國為何沒把原子彈丟在東京,而選擇了廣島長崎
    1945年8月6日、8月9日兩天,蘑菇雲先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騰空而起,幾乎在轉瞬之間,整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大多數的建築都被摧毀,前前後後超過二十萬人直接喪命,受到原子彈驚人威力的震懾,日寇的心理防線被逐漸打破,加速了投降的腳步。
  • 美國投原子彈炸廣島長崎,為何不直接炸東京?怕炸死一個人
    原子彈的殺傷力有多恐怖?這點日本最有話語權,畢竟日本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產生的蘑菇雲有一萬八千米高,差不多是珠穆朗瑪峰的兩倍,讓這兩座城市淪為了一片廢墟,幾十萬日本人因此喪命。很快,一向頑而不化的日本對外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居住?看看61年後廣島就知道了,經濟繁榮
    日本是目前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地方,戰時美方日本兩座城市發射了原子彈,分別是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破壞了當地的建築物與,極大地損害了經濟發展。剛開始都預測被原子彈轟炸的地方一百年內都不能居住,否則會有核輻射,但是日本兩座城市在短短61年時間發展成了發達城市,今天我們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 廣島長崎核爆75周年,人類從太平洋戰爭學到了什麼?
    這兩顆原子彈幾乎是全球的歷史課本都會提到的歷史事件,不過人類是否真的了解這場歷史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示與影響?全人類又從太平洋戰爭的結束學到了什麼?該擔起什麼樣的責任?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廣島長崎挨了原子彈,幾個月後就開始恢復重建,核輻射沒有了嗎?
    廣島長崎挨了子彈,幾個月後就開始恢復重建,原子彈輻射沒有了?關於這個話題,有兩個流言:1:原子彈轟炸是個騙局,核洩露導致幾十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長崎幾個月就開始恢復了,現在已經成為了現代化的大城市,再看當年的車諾比,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沒人居住。
  • 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義大利和德國都已投降,唯有日本法西斯負隅頑抗。到夏天時,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日軍不肯死心,在衝繩等地瘋狂抵抗,導致大量同盟軍傷亡。
  • 原子彈爆炸殘留致命輻射,廣島和長崎卻住滿了人,原因非常簡單
    所以人類歷史上真正投入過實戰的核武器戰例僅有一次,這就是在二戰尾聲時轟炸日本並促使其投降的兩顆美軍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曾經有專家斷言被核武器轟炸後的廣島和長崎都無法再住人,然而今天這兩個地方卻是日本的大城市,充滿鳥語花香住滿了人,真實的原因可以說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