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2020-12-15 騰訊網

二戰末期,美國為何不轟炸日本首都東京,而是選擇廣島長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義大利和德國都已投降,唯有日本法西斯負隅頑抗。到夏天時,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日軍不肯死心,在衝繩等地瘋狂抵抗,導致大量同盟軍傷亡。日本遲遲不願意向同盟國投降,甚至有人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讓日本的男女老幼都變成戰士,與同盟軍同歸於盡。

當時,美國已經制定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但為了儘快逼日本投降,保護同盟軍,以及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軍高層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加速戰爭進程。由於原子彈的數量不多,好鋼必須要用在刀刃上。最初,美方選了數個日本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包括東京、小倉、新潟、廣島、京都、長崎等城市。

7月26日,美國、英國、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兩天後,日本政府表示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見日本敬酒不吃吃罰酒,美國決定實施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計劃。8月6日和9日,美軍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擲了一顆原子彈,導致日本大量軍民傷亡,兩地變成了一片火海。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向日本民眾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令人奇怪的是,美國一開始選定了那麼多日本的城市,為何卻選擇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而不是直接轟炸日本的首都東京?如此一來,效果不是更好嗎?其實,這是因為東京住著一個人——裕仁天皇。

在日本人的心中,天皇就是「神」,無所不能,做什麼都是對的。身為天皇的子民,他們能做的就是誓死效忠天皇,為其排憂解難。對日本人來說,天皇是他們的信仰,為了他,可以付出生命。如果美國在東京投下原子彈,裕仁天皇被炸死。

那麼,本就想著與同盟軍同歸於盡的日軍,會變得更加瘋狂。他們會為了給天皇報仇,發起猛烈的反撲。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是日軍。充滿了復仇情緒的日軍,在戰場上將會更不顧性命,發了瘋的日軍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到時,同盟軍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美國只是想儘快結束戰爭,並不想看到日軍反撲。他們知道天皇對日本人的重要性,也考慮到了轟炸東京所帶來的後果。思考再三,美國才決定避開東京,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逼裕仁天皇投降。

相關焦點

  • 美軍為何不轟炸東京,而是選擇了廣島和長崎
    二戰末期隨著義大利和德國的投降,法西斯國家就只剩日本還在垂死掙扎。但是日本拒不投降遭到了國際的聯合進攻,其中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要在日本和長崎投下兩個原子彈,而不是在其他城市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揭秘一下吧。
  •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分別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數十萬的人無辜傷亡以及非常大的損失。那麼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美國會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在東京投放呢?
  • 二戰美國為何不將核彈扔向東京?而選廣島長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文/紀布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美國人對日本的本土投擲了兩枚名為「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彈,致使日本兩座大城市廣島與長崎頃刻間被夷為了平地。直接間接地造成了超過30萬的日本人死亡與失蹤。正是因為有了美國人的這兩顆原子彈,其令人咋舌的毀滅性與威脅,直接迫使早已瘋狂的小日本放棄了抵抗,促進了二戰的提前結束。眾所周知,原子彈所造成的破壞力與威懾力如此巨大,那麼,在當時美國人為何不選擇直接將投擲點設為日本首都東京呢?
  • 美國投原子彈炸廣島長崎,為何不直接炸東京?怕炸死一個人
    這點日本最有話語權,畢竟日本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產生的蘑菇雲有一萬八千米高,差不多是珠穆朗瑪峰的兩倍,讓這兩座城市淪為了一片廢墟,幾十萬日本人因此喪命。很快,一向頑而不化的日本對外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那麼美國為何不直接轟炸東京,而是選擇將廣島、長崎作為轟炸目標呢?
  • 二戰末期,美國為什麼選擇在廣島長崎投原子彈,而不是選擇東京呢?
    ——雨果 美國沒有把原子彈扔在東京,而是廣島和長崎,是為了增加更大的喪亡,以此促使日本早點投降,儘快結束戰爭,以免使得戰爭打到更激烈的地步。 比如在投放原子彈的時時候,美國《紐約時報》就解釋說,之所以在城市早高峰的時候投放原子彈,就是因為早高峰的時候,人流量最大,原子彈爆炸可以創造更大的平民傷亡。
  • 當年美國為何沒把原子彈丟在東京,而選擇了廣島長崎
    二戰進入尾聲的階段,日軍在全球各地的戰場節節敗退,卻執意拒絕投降,甚至揚言所謂「一億玉碎」的瘋狂計劃,為迫使日本儘快投降,也為了試一試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決定在日本本土丟下原子彈這種此前人類從未使用過的新武器。
  • 美國投原子彈,為何不炸日本軍營?反選擇炸平民眾多的廣島、長崎!
    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讓超過30萬日本人瞬間喪命。而原子彈爆炸的影響,更是延續到了如今。自古以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發動戰爭是為了達成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戰爭的最有效、最根本手段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顯然,美國選擇用原子彈炸日本平民眾多的廣島和長崎,違背了戰爭的最有效、最根本手段。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二戰,美國投擲原子彈時,為啥不直接轟炸東京?原因你可能不信
    導語:二戰,美國投擲原子彈時,為啥不直接轟炸東京?原因你可能不信眾所周知,日本之所以投降,跟美國投擲的兩顆原子彈有很大的關係,這款具備巨大毀滅性的武器,讓廣島長崎瞬間變成廢墟,犧牲人員達到了十幾萬人,這樣的武器要是再投下幾顆,估計整個日本都要被淹沒,天皇也是知道這點,直接下達了投降的命令,而這也是預示著法西斯侵略主義的美夢被徹底粉碎。
  • 美國飛機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
    在「二戰」中,有兩個美國飛行員,在4天之內,相繼駕駛B-29戰略轟炸機,連續投下兩枚超級炸彈(原子彈),毀滅掉了日本的兩個城市。正是由於他們的兩次投彈,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力和破壞作用;加上百萬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中國抗日軍民對日寇最後一戰,一舉打敗了日本關東軍,迫使日本法西斯迅速投降,從而減少了人類的遭難和繼續死亡。
  • 為什麼二戰原子彈沒有投在日本東京?這三點原因很關鍵
    二戰末期,廣島長崎上空突然間出現的蘑菇雲,加快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歷史進程。我們在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之餘,偶爾還會疑惑,為什麼美國不將原子彈投向日本東京呢?這其實,是有著種種原因的,今天我們就來追溯一下,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時,對於摧毀目標的考量。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的方式廣播《停戰詔書》,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就此結束。
  • 原子彈投在了廣島長崎,為何不是在東京?美國佬深思熟慮啊!
    大家應該知道,二戰中,中國勝利的轉折點其實是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國內資源受到極大的損傷,以至於後來抵不住各國的攻擊而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投原子彈的城市不是東京而是廣島和長崎呢?
  • 美國當年為何炸廣島長崎,沒炸東京?外媒揭秘幾十萬人慘死的真相
    據半島電視臺8月9日消息,美國近期公布了一批秘密檔案,揭露了75年前美國對日本進行核打擊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問題1:為什麼美國選擇對日本進行核打擊,而不是同為法西斯陣營的德國?
  • 二戰末期,美國把日本轟炸成什麼樣子?
    二戰末期,美國一共轟炸了日本96座城市。首都圈,東京毀壞面積達51%,橫濱被炸掉58%,千葉市被轟炸41%。 自1944年11月14日起,東京經歷了106次空襲,包括五次大規模空襲。其中1945年3月10日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一夜之間東京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
  • 美國的原子之所以丟在廣島和長崎,而不選擇東京,是不想炸死一個人!
    而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丟在廣島和長崎兩地也不是隨機選擇的,先說廣島,既然美國是要用轟炸造成威懾,必然得選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可能把原子彈丟在荒野,製造響聲讓對方嚇到那麼簡單。 廣島當時常住人口大約35萬,最關鍵的是,這35萬人裡面有數萬的日軍,廣島還有日本「兵都」之稱,有兵就有軍工廠,廣島軍工廠數量繁多,炸一炸也能給日本帶來重大損失。
  • 二戰期間,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為何沒有選擇炸掉東京
    二戰期間,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為何沒有選擇炸掉東京? 1945年4月30日,隨著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殺之後,德國瞬間群龍無首,最終選擇投降,法西斯三大國家中,只剩下日本依然在中國戰場中頑抗,而且還越來越激烈,仿佛為了攻下中國賭上了一切。
  • 明明無力翻盤,二戰末期日本為何還負隅頑抗?平民的命莫非不是命
    有網友問:德國投降後日本明知翻盤無望,為何還依舊負隅頑抗,讓數十萬民眾白白送死? 實際上,從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再到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本土的民眾傷亡數量根本不值一提。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六天後,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同盟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美國人為何要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沒落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逐漸攻入日本本土。戰爭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領導人堅信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可以促使日本人很快投降,盟軍無需在進行登陸作戰了,可以避免巨大的傷亡。同時美國也不需要獲得蘇聯的幫助了,更不需要與蘇聯分享戰後利益。因此,美國總統杜魯門很快就做出了使用原子彈的決定。1945年8月6日上午9點,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廣島瞬間被摧毀。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當時東京上空出現數以萬計的燃燒彈,他們不會覺得這像是煙花一般的美麗,而是覺得有生之年,終於見到地獄的模樣,地獄裡的煙花是帶著血的。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入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的原子彈,沒有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會認為,這就是一顆名叫」小胖子「的炸彈,但對於生活在廣島經歷了核爆的人而言,這是打開地獄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