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保信在線▲ 你我一起向上生長
1
公元609年,武則天奪取了大唐帝國的政權,改國號為周,廢了她的兒子唐中宗,自己做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個女皇帝。唐室舊臣徐敬業、駱賓王等起兵,企圖恢復唐帝國,但全部失敗了。
有個人叫唐敖,年輕的時候有點才華,卻無心科考,只喜愛遊山玩水。他的父親臨終遺願要唐敖至少也得當個會元,自此唐敖開始發奮努力,經過科舉得中探花,卻因為曾經與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結拜仍被降為秀才。
受到打擊的唐敖心灰意懶,棄絕紅塵。他的大舅子林之洋,一向航海經商,恰好這時又要出海,於是唐敖便與他結伴同行,出海遊歷,這一趟他們經歷了四十多個國家,有國王嚴令禁止臣民獻珠寶,否則燒毀珠寶並治罪的「君子國」;有男性穿耳纏足被選為 「王妃」的「女兒國;還有每個人都長兩個面孔,前面一張笑臉,後面浩然巾裡藏著一張惡臉,人人都虛偽狡詐的「兩面國」。總之見識了很多異國的風土人情、奇人異事和神怪的草木蟲魚鳥獸,出海時說是經商,但直到回來也沒看到貿易成果。
(圖片來源自網絡)
2
明朝有一個人,姓文名實,字若虛。天生聰明,凡事一做就能,一學就會。琴棋書畫,吹彈歌舞,件件粗通。小時候有人跟他看過相,說他有巨萬的財富。
他看見別人經商圖利,時常獲利幾倍,就也想做些生意,聽人說北京扇子好賣,他置辦起扇子來。不料北京那一年自交夏以來,天天陰雨不晴,沒有一絲一毫的暑氣,扇子根本就沒有銷路。等到交了秋,文若虛開箱一看,不由得連聲叫苦,原來前些日子陰雨連綿,溼氣把扇上的膠墨弄潮,連本錢也賠光了。
一天,有幾個航海販貨的鄰居正要出行。他知道了,想隨他們的船去航海,一來省得在家憂柴憂米,二來看看海外風光。販貨的商人們出海都有貨物運去,文若虛卻沒有,白白往返也可惜了,可是身上只有一兩銀子本錢,也辦不成什麼貨。
適逢洞庭山有一種橘樹,名叫「洞庭紅」,顏色和廣橘福橘相似,香氣也相同。只是剛摘下來的時候,略有些酸味兒,熟了後是一樣甜美,價錢卻只有福橘的十分之一。文若虛用一兩銀子買得一百多斤「洞庭紅」,想的是在船上可以自己解渴,還可以分送一些給朋友們,用來報答眾人的幫助。
幾天過後到了一個外國,商人們各自上岸發貨去了,只有文若虛路徑不熟,也無處可走,就留在船中看船。猛然想起自己那一簍紅橘,自從到船中還不曾看過,會不會爛了?趁著眾人不在,打開來看看吧。搬到甲板上面倒出來,橘子擺得滿船紅焰焰的。這些橘子在此地是稀缺貨,賣給岸上路過的人賺了1000多兩銀子,發了大財。接下來的行程,文若虛也是見到了許多的奇聞異事,後來,文若虛回到陸上成家,封妻蔭子去了。
如果你說那些常年航海的商人怎麼不販賣這些橘子,豈不也可獲利?別問,問就是四個字:劇情需要。
3
公元1405年7月11日,三寶太監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關於他的航海,眾說紛紜。史學上有的觀點認為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的下落;有的觀點認為是朱棣好大喜功,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也還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而採取的行動。
不管怎麼樣,在七次下西洋的航海過程中,鄭和有效地宣揚了大明王朝的影響力,今天印尼的重要港口城市「三寶壟」,就是以鄭和的名字命名的。
這七次舉國之力的大航海,讓中國人開拓了視野,但也讓國家和百姓承受了很大的負擔,歸根結底,它是一場耗資巨大、沒有回報的政治工程,隨著明朝國力的衰弱而走向終結。
(圖片來源自網絡)
4
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斐迪南二世,使哥倫布的航海計劃得以實施,大航海時代拉開了歷史新的篇章。
一直以來,航海就是一項投資不確定性極高,投資額極大,甚至算是「暴富or nothing"的賭局,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質。自文藝復興以來產生的新興資產階級因為對資源佔有的渴望,在航海中更關注商業性和收益性。
在1347年,義大利商船「聖·科勒拉」號要運送一批貴重的貨物由熱那亞到馬喬卡。這段航程雖然距離不遠但極度危險,極有可能遇到地中海的颶風和海上的暗礁。「聖·科勒拉」號的船長不想冒這麼大的風險,但又不願意失去這一筆大買賣,他為此非常為難。
這時,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找到了義大利商人喬治·勒克維倫,說明情況後,雙方約定,船長先存一些錢在勒克維倫那裡,如果6個月內「聖·科勒拉」號順利抵達馬喬卡,那麼這筆錢就歸勒克維倫所有,否則勒克維倫將承擔船上貨物的損失。
這樣的協議在今天看來就是一份真正的保險,這也成為了現代商業保險的起源。西班牙稱霸海上世界後,歐洲商人的貿易範圍也急劇擴大,這大大促進了海上保險的發展,但隨著而來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於是,1435年西班牙的巴塞隆納頒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海上保險法典。1556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頒布法令對保險經紀人加以管理,確定了經紀人制度。1563年西班牙的安特衛普法令對航海以及海上保險辦法和保單格式作了較明確的規定,這一法令以及安特衛普交易所的習慣後來為歐洲各國普遍採用保險制度趨於成熟和完善。
(圖片來源自網絡)
5
依靠著皇權的背書,我們的航海更傾向於彰顯國力,所以文學作品中航海的故事大都追逐的是獵奇。現實中航海追逐的卻永遠是資源和利益。
拿到的腳本不同,劇情的發展自然也就不同。
當然,現代金融制度也不僅僅靠航海促進,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倫敦皇家交易所,圖片來源自網絡)
往期文章精選:
道阻且長,還是別等發令槍了
酴釄落盡有梨花
你怎麼度過疫情,你就怎麼度過一生。
作為一名17年從業的金融工作者、11年的國際金融理財師(CFP),我願意提供你需要的保險、理財、信貸等金融產品的分析與建議,或者在當下家庭的財富管理計劃制定。如果你有需要,還可以私信我(vx:xiaozhang388405)或者留言,我會在看到後第一時間回覆你。
---END---
覺得文章好,轉發是對我最大鼓勵
強行比心
做一個永遠讓你有所期待的公眾號
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