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兒白」和姬菇已送抵武漢四川菇農:我們放心了

2020-12-2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2月23日,武漢武昌區,一輛滿載著新鮮蔬菜的車停靠在路邊。這輛從四川金堂出發的大貨車,星夜兼程,在保證蔬菜足夠新鮮的,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順利抵達。

封面新聞曾報導,2月22日,由成都運翔物流公司負責運輸的大貨車從成都金堂縣清江鎮出發。車上滿載著由清江菇農們捐贈的蔬菜,總計15噸重,包括姬菇、青菜和土豆等共472箱17袋,將一路跨越千餘公裡,馳援武漢。

四川菇農千裡馳援武漢

記者了解到,這批蔬菜由清江鎮上的菇農們自發響應捐贈。他們想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武漢挺過難關。

此前,武漢當地一名志願者代表周良棟聯繫到四川的媒體,發出求助訊息。他和自己的朋友已經在四川西昌組織了100噸新鮮蔬菜,無償捐贈給了武漢的醫院和養老院等。

這條消息被清江鎮上的菇農周德軍看到後,雙方迅速產生了聯繫。

短短幾天時間,幾十上百箱的姬菇、上海青、土豆等蔬菜就被分揀起來,裝箱保鮮。22日下午,一輛印著「馳援武漢」的大貨車就整裝待發,23日上午,這些蔬菜就抵達武漢,被統一運送到了武漢武昌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統一分配

將優先分給一線工作人員

24日晚上,記者也聯繫到身在武漢的周良棟先生,經他確認,這批蔬菜確實已經到貨,武漢武昌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出具了接受捐贈證明。

周良棟告訴記者,這批蔬菜將優先分配給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軍人、醫護人員、媒體人等工作人員,「非常感謝四川農民朋友們的支持,這些蔬菜很重要。」

「我們其他的拿不出來,但是蔬菜是可以的。」與此同時,清江菇農周德軍也告訴記者,蔬菜送到武漢後,他們就放心了。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類似這樣的話題每天都在發生,我們討論時提出的那些問題,不可思議中夾雜著一絲喜感,著實有趣。下面就讓我以一個外地人的角度,來講述一下我在重慶發現的關於白菜的差異吧!形狀扁圓、顏色淺綠近乎發白的包菜,就是我們常說的牛心白,一般會用來熗炒或者醃製做成泡菜。口感更加生脆,幾乎沒有什麼纖維,特別適合做手撕包菜。形狀較圓,顏色翠綠的包菜,也就是一般說的捲心菜,幾乎沒有人會用來涼拌,川渝地區也很少拿來熗炒。
  • 四川雅安「兒菜哥」送去千斤兒菜 武漢市民塞鴨脖和熱乾麵送他返程
    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 受訪者供圖「劉大姐,我們到武漢咯!答應你的兒菜給你送來了,還給你帶了雅安的臘肉、蘋果、花椒。」12月9日凌晨5點30分,經過將近2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四川雅安的「兒菜哥」趙偉,將2.5噸兒菜和當地特產送抵湖北武漢。
  • 四川雅安「兒菜哥」又給武漢送兒菜了 「帶了廚師,手把手教武漢...
    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 受訪者供圖「9月份我答應了武漢的劉大姐送兩噸兒菜給她和武漢人民吃,今天我來兌現承諾了!」12月8日上午,一輛寫有「兒菜哥武漢行」的貨車滿載著兒菜和各色雅安特產,從四川雅安市雨城區啟程,前往武漢。
  • [縉雲]冬菇俏 菇農笑
    與香菇打了20多年交道的王林方,憑藉多年的種植經驗和成熟的技術,產出的香菇品質高。他說,銷量不用發愁,採收後立馬送到筧川香菇市場,收購商上秤後就能拿到現錢。  在王林方大棚的周邊,共有14戶來自雪峰村的村民,小香菇讓他們實現了致富夢。  說起為何會選擇在筧川種植香菇,王林方打開了話匣。
  • 武漢人民又想念四川兒菜了?四川雅安「兒菜哥」:安排,車隊已出發!
    這是34歲的雅安市雨城區人趙偉第二次送兒菜等前往武漢,原因很簡單:武漢人民又想念四川的兒菜了。「兒菜哥」趙偉12月8日14時許,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趙偉時,他和車隊已經抵達南充了,預計9日早上抵達武漢。出發前說起送兒菜,還要從今年2月說起,當時,趙偉一行人將50噸愛心蔬菜從四川雅安送到湖北,其中包括在四川家喻戶曉的兒菜。但收到兒菜的湖北朋友卻懵了:這菜沒見過,怎麼吃?四川網友紛紛在線教湖北網友烹飪兒菜。
  • 成都:不好意思,讓武漢背鍋了,「抵攏倒拐」是老四川土話
    大家都知道每種方言都會有比較典型為外人所熟知的口頭禪,像是河南話的「中」,東北話的「老妹兒」,山東方言「老師兒」一樣,一聽到這些詞彙就能夠瞬間捕捉出你是哪裡人,而且也能聽懂其中的意思。但也會鬧出一些烏龍事件,像是"抵攏倒拐"這個詞本身是老成都人常用的說法,很多人就將其誤認為是別的方言,被整的一頭霧水實在猜不出是啥意思。
  • 四川兒菜哥又給武漢送兒菜 帶了廚師手把手教做
    【四川兒菜哥又給武漢送兒菜 帶了廚師手把手教做】12月8日上午,一輛寫有「兒菜哥武漢行」的貨車滿載著兒菜和雅安各色特產,從四川雅安啟程,前往武漢。8日晚,記者聯繫到「兒菜哥」趙偉,「還有100多公裡就到湖北宜昌咯了!爭取早一點讓武漢人民吃上咱們的四川味道。」
  • 「世外桃源」裡生生不息的伏牛山菇農,他們用勤勞詮釋生活
    3.將焯水的排骨或者其它肉類和泡發的紅菇一起燉,(燉湯時不建議加太多其它大料,會影響菇本身的鮮甜味道,我個人燉湯只放薑片和蔥)我們顧客喜歡,鄰居覺得採了能賣出去也很開心。我希望能將這些地地道道的伏牛山野生正紅菇,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吃到真正的深山珍饈,它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菇農們的希望,大山的菇農們期待遠方的客人們前來做客!
  •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農信在這方面支持很大,我們現在要改良品種再投入,都是到手機上一點,就把那個錢貸過來了。」2017年以前,銀木村沒有一家農家樂、民宿,甚至連個小賣部都沒有,但是現在已經建成了11家(農家樂),這些都離不開四川農信提供的無抵押貸款。手機上一點,就把錢貸過來了,而且還是無抵押貸款。
  • 他們說:「我們很好 請大家放心」
    他們說:「我們很好 請大家放心」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更新時間:
  • 官方命名:新冠肺炎,簡稱NCP;國家監察委調查組已抵武漢
    官方命名:新冠肺炎,簡稱NCP;國家監察委調查組已抵武漢 2020-02-08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年大愛匯聚四川,現在我們用愛治癒武漢
    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他飛赴武漢抗疫一線,已是衝鋒的戰士。他的請戰書寫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是地震中長大的孩子,全國同胞幫助我們太多太多,我們從未忘記。如今,歷經地震的孩子長大了,請讓我們回饋祖國,請祖國放心。」12年,少年已成長為戰士。他就是四川省廣元赴武漢醫療隊隊員羅振宇。
  • 吃貨注意了,莆田也出新鮮猴頭菇啦!
    同期聲:莆田市悅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範劍峰    我們這個猴頭菇主要是在冬季種植,成品一顆大約3-4兩重,目前我們試種了一畝大約有近8000個菇筒,每個菇筒一季可以生產三茬同期聲:莆田市悅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範劍峰    目前我們已經試驗種植成功,這個產品主要是銷往酒店,下一步我們計劃在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
  • 廢棄梅枝當養料 慶元菇農在超山種出梅樹菇
    在超山風景名勝區,花農養護梅花樹時,往往會修剪掉不少樹枝。過去,這些梅樹枝常被當作廢物丟棄。現在,它們成了香菇種植戶李洪炎眼中的寶貝。他利用這些樹枝作養料種出的梅樹菇品質更佳,市場供不應求。前日,記者來到超山梅樹菇基地,看到佔地兩畝的菌菇大棚內,一萬多株菌棒正整齊地排放在種植架上。圓潤飽滿的花菇探出「小腦袋」,頗為喜人,而讓這些香菇茁壯成長的秘訣就藏在了菌棒中。
  • DDC川農紛享薈,川農各路「大咖」讓武漢「燥起來」……
    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分會主辦的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二次動物營養學術研討會在武漢盛大開幕。本屆會議主題為「生態  安全  創新  共享」,1600名行業宗師、學界翹楚、專業新銳就開展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術交流與探討,並進行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領域前沿科研成果和創新產品展示與信息交流。
  • 餘杭丨廢棄梅枝成養料 慶元菇農在超山種出梅樹菇
    在杭州市餘杭區塘栖鎮的超山風景名勝區,花農養護梅花樹的時候
  • 2020年,最有潛力的香菇品種,個大、腿短,白菇多!
    越來越多的品種出現在各大香菇產區,部分品種也得到了眾多菇農的認可。根據調查了解,種植最廣、數量最多的品種依舊是我們熟知的808和0912,這兩個品種香菇在菇農中的地位多年未被動搖。2020年,最有潛力的香菇品種除了808和0912兩個香菇品種以外,我們發現了一個名為昌盛818的香菇品種,這個品種表現十分突出。
  • 川式蔬菜水果名: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前一段時間,四川人憑著兒菜登上了熱搜,千裡迢迢送了50噸兒菜到湖北,結果湖北網友表示「謝謝,但真的沒聽過沒見過也沒吃過」,只能求四川人民在線教學。兒菜,學名「抱子芥」,也不能怪湖北人民,實在是「兒菜」這個名字聽起來太奇怪。
  • 蘿摩又稱白環藤、斫合子、天將殼、飛來鶴、賴瓜瓢 、荷瓢瓢、艽蘭、藋、雀瓢、苦丸、燻桑、羊婆奶、婆婆針線包《本草綱目大全-草篇》
    「釋名」 天將殼、飛來鶴、賴瓜瓢 、荷瓢瓢、艽蘭《詩經》、藋《爾雅》、雀瓢(陸璣《詩疏》)、苦丸(陶弘景)、白環藤、燻桑、雞腸《本草拾遺》、羊角菜、羊奶科、細絲藤、過路黃、合缽兒、婆婆針扎兒《救荒本草》、婆婆針袋兒
  • 打贏「阻擊戰」 奏響「四部曲」——來自四川農信的抗疫調查報告
    隨著形勢的變化,省農信聯社果斷決策,防控措施不斷升級加快:地毯式摸排武漢返川人員、有武漢旅行史人員、密切接觸確診疑似人員等「三類人員」,對「三類人員」嚴格隔離;進一步強化防控措施,做好防控物資儲備;落實「不聚集」要求,壓減外部活動,主動減少會議次數和規模;全面暫停食堂集體用餐……越是艱險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