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耄耋少年」永贊生活(作家近況)

2020-12-09 人民日報

  「笑聲乘風前來

  春風隨笑揚波

  叮叮叮

  咯咯咯

  風將我吹醒

  風將我拂樂

  笑將風引來

  笑與風就此別過

  春天就這樣到來

  春天就這樣走了呵……」

  上世紀50年代末,一個春天的夜晚,一陣女孩子銀鈴般的笑聲,吹進了傅大成的耳朵和心田。他寫下這首名為《笑的風》的詩,並由此迎來了生命的春天。

  這是王蒙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的開頭,從青澀少年到耄耋老年,作者將主人公傅大成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在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背後,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遷也藉由小說人物的四方遊歷呈現在讀者面前。

  一曲高亢悠遠的生活頌歌

  青春、愛情、文學是《笑的風》的關鍵詞。小說中,農家子弟傅大成因參加五四青年節徵文獲獎,成為引人注目的「青年農民秀才」,他也得以獲得助學金,在輟學3年後被破格補錄為高中生。畢業後,他考大學、分配工作,踏準了時代節拍,一路順風順水,成為同齡人中令人羨慕的佼佼者。可在他的生活中卻深藏著一個隱痛——被父母安排的一段包辦婚姻。他不由發問:「我的愛情、婚姻是什麼呢?」

  王蒙說:「我知道不止一個為擺脫包辦婚姻而苦鬥,鬥得慘勝而最後仍然不成功的故事。」這正是作家創作《笑的風》的初衷。

  小說中,傅大成在包辦婚姻之後,又經歷了婚外戀、離婚、再婚與晚年的二度離婚。白甜美的溫柔、能幹、母親般的愛;杜小鵑的知性、聰明、知己般的貼心,讓他不斷重新思考自己的青春、愛情與人生,不斷挑戰與改寫生活的設定。

  不論是小說中的傅大成,還是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有沒有理想的愛情與婚姻?王蒙夫子自道:「答不上來。」但他又說:「託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未必。我的一個侄子說,看了《笑的風》,覺得傅大成的兩段婚姻都是幸福的,麻煩在於他一身二任。」

  愛情與婚姻固然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但在婚戀題材的外殼下,《笑的風》更想呈現給我們的是一曲生活的頌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家喻戶曉,王蒙在小說中發問:「假如你欺騙了生活呢?」

  「也許人需要的不是地上的天堂,也不是一味樂園,而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和危機的人間人場。人從早上笑到晚上,再從夜間樂到黎明,從今天舒服到明天,再從去年享受到明年,那是幸福嗎?」不懈地奮鬥、真誠地生活、品味人世間的種種滋味,或許才是幸福。這既是作家王蒙的人生態度,也是他藉由作品傳遞給讀者的主題。

  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中,傅大成、白甜美、杜小鵑,還有年輕一代的阿龍、阿鳳、立德,無數的他們匯聚成一條滾滾向前的社會洪流,滌蕩著、見證著、形塑著中國和世界的變遷,也形成了《笑的風》時空維度上廣博深邃的特色。

  時間跨度上,從1970年,一家四口只憑一輛破車即可馳騁數十公裡;到1979年,《步步高》《彩雲追月》《甜蜜蜜》《小城故事》等歌曲的流行;再到1991年,傅大成夫婦購買電腦開啟書房革命和近幾年手機視頻通話成為家常便飯,《笑的風》裡有生活史、有民俗志。空間跨度上,小說從中國北方鄉村到省城到上海到北京,從德國西柏林、波恩,到希臘聖託裡尼小島、匈牙利、愛爾蘭,營造出開放的空間背景。

  王蒙說:「我想要通過個人婚戀家庭的命運、愛戀情仇的情節,寫歷史、寫地理,寫人生、寫社會,寫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衝撞與整合。這是文學,這是《紅樓夢》直到《茶花女》與《安娜·卡列尼娜》的傳統,這是耄耋作者的家底。」

  一場酣暢淋漓的語言盛宴

  「這裡有靈與肉的掙扎,有愛與痛的拼搏,有美與善的陶冶,有詩與歌的升華,這裡有每個個體只有一次的生命哲學、生命文化、生命享受、生命奉獻、生命伴侶,讚美合唱、共舞、錘鍊、對答與挺舉、論辯華章、多部和聲,紅日高升,燭照天地!」翻開《笑的風》,讀者會發現諸如此類的語言俯拾皆是,體現出典型的王蒙式風格:酣暢淋漓、妙語連珠,密集的排比和多變的句式形成語言鮮明的節奏感,不少句子甚至不加標點,一瀉千裡。讀者通過語言感受到的是作者思想的連續、流動和噴薄欲出以及飽滿的創作激情。「意在筆先,情在意中,寫起來如火如荼,如潮如浪,難以自已。」王蒙說。

  詞語的豐沛、句式的複雜、文風的強勁讓《笑的風》成為一部高密度的小說,而書中主人公傅大成和杜小鵑的作家身份更讓小說得以網羅古今中外的文藝經典。舉凡《詩經》《長恨歌》《釵頭鳳》等名著名篇,孔子、老子、程顥的語錄名言,安徒生、盧卡奇、喬伊斯、君特·格拉斯的生平掌故,《安娜·卡列尼娜》《葉甫蓋尼·奧涅金》《往日情懷》《貴婦還鄉》的情節故事……巨大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容量,充分體現出作者的飽學多識和豐富閱歷,也讓《笑的風》成為一部精簡版的文藝指南。

  光這些還不夠,《笑的風》中夾雜了王蒙原創或戲仿的大量現代詩、五言七言詩、詞、樂府詩,等等。比如「昨日忒舊老,今日且婆娑?瞬息成往事,思之亦蹉跎。難忘終須忘,當歌自有歌!掐表記分秒,快意詠新歌!」

  前幾年,王蒙潛心研究古典文化,還寫了關於孔孟老莊和《紅樓夢》的書,對於自己的語言特色,他說:「一個是受中國小說傳統的影響,例如《紅樓夢》。小說中敘而加贊、加詩詞歌賦的地方很多;另一方面,是受中國評書、說書手段的影響,並有所繼承、突破。」

  一次不同尋常的寫作經歷

  談及《笑的風》的創作,王蒙說:「這是一個在我寫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況。」

  2019年,王蒙創作完成篇幅8萬字左右的中篇小說《笑的風》,並發表在《人民文學》雜誌上。卷首語中,編者認為這是一篇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而作家自己也感到意猶未盡。王蒙說:「從發表出來的文本中,我發現了那麼多蘊藏和潛質,那麼多生長點與元素,那麼多期待與可能,也還有一些可以更嚴密更強化更充實豐富的情節鏈條因果、歲月沿革節點與可調整的焦距與掃描。」

  於是王蒙對《笑的風》又進行了二次創作,他寫得「難解難分、難離難捨,如歌如夢、如醉如痴。」甚至,「越修理越大發,比夏天寫中篇稿時還瘋還熱」,一下子增加了好幾萬字。其中一大部分是傅大成二次婚姻後的感情經歷,一部分是細微之處「毛茸茸的生活與情趣」。《笑的風》也成為王蒙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

  從1953年開始寫《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到上世紀70年代末產生廣泛影響的「東方意識流」小說,再到5年前《這邊風景》獲得茅盾文學獎,王蒙的創作不斷給讀者帶來驚喜,他也因此被稱為文壇「常青樹」。

  談及永葆創作激情的秘訣,王蒙說:「愛生活、愛家國、愛世界,愛文學、愛語言,愛每一根草、每一朵花、每一隻小鳥,愛你我他,當然,更有她。保持熱乎乎的生活態度。永遠抱著希望,活得更好,寫得更好。」

  今年86歲的王蒙,平時的生活是每天寫作5小時,走步90分鐘,唱歌45分鐘。這位「耄耋少年」說:「我們趕上了到處都有故事、天天都有情節,有人物、有抒情、有思考、有戲的小說黃金時代。」

相關焦點

  • 王蒙:「耄耋少年」永贊生活
    這是王蒙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的開頭,從青澀少年到耄耋老年,作者將主人公傅大成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在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背後,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遷也藉由小說人物的四方遊歷呈現在讀者面前。
  • 王蒙:我還要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繼續寫作下去
    在新書發布會上,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潘凱雄表示,王蒙是一位現象級作家,從時間上來說,他的文學創作基本和新中國同步。《文藝報》總編輯,著名評論家梁鴻鷹認為:「王蒙的作品當中蘊含著時間場合否定之否定的歷史辯證法,更是對現實人生劇烈運動當中人的自我塑造和成就的描述。他通過中國社會風雲激蕩,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觀察人性,他的創作是充分個性化的,任何當代作家的創作都不能跟他相比。
  • 高齡少年耄耋發力,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
    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王蒙著《笑的風》作家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主人公傅大成上高中時因一首詩《笑的風》,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之後經歷了包辦婚姻、婚外戀、離婚、再婚與離婚,從青澀少年的春情萌動到耄耋之年的自我拷問,作者將他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藉由傅大成的經歷,《笑的風》活現了中國六七十年間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寫了中國人在社會風尚飛速變化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也寫了一代知識分子的婚姻與愛情。
  • 87歲王蒙出新小說 激勵自己用「耄耋加饕餮之力,寫下去!」
    王蒙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高齡少年」耄耋發力,「人民藝術家」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感慨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增加了五萬餘字。202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笑的風》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2019年,空間跨度則從中國的北方鄉村到省城到上海到北京,從海外的德國西柏林到希臘到匈牙利到愛爾蘭。
  • 「高齡少年」再發洪荒之力,王蒙最新長篇小說《笑的風》出版
    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增加了五萬餘字。202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
  • 作家王蒙在新疆
    現在許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作家王蒙曾經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是在新疆度過的,他卻說:「過了一段相當美好的生活。」了解他的人說:「沒有新疆的這十六年,也不會有後來的作家王蒙。」1963年,已經是北京師範學院老師的王蒙接到通知,到邊疆「經風雨見世面」去,烏魯木齊文聯特別想讓王蒙來,王蒙老師坐火車走了四五天,到了烏魯木齊。他回憶說,那個年代的烏魯木齊就有小洋樓,都是粉色或黃色的,可能受俄羅斯影響,大多房頂是洋鐵皮的。烏魯木齊火車站放的是維吾爾語的歌曲,維語調子很好聽。冬天家家火牆熱乎乎的,當時的烏魯木齊煤很多。
  • 睡覺、遊泳,部長作家王蒙的長壽之道
    王蒙少年時曾有失眠經歷,曾找醫生看病,醫生認為十三四歲的少年不可能失眠,斷然否認了王蒙的失眠症。他被醫生趕出了醫院。從此王蒙特別在意自己的睡眠,萬事悠悠,唯睡為大。正如他在自傳中所言,「我一輩子嗜睡,認定睡眠是健康的首要保證」。無論有什麼大事,都不能影響他睡覺。工作開會他能無所顧忌在椅子上呼呼入睡,為了不加班熬夜,他甚至敢向領導請假回家睡覺。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2020年1月15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一則王蒙文集發布會的文章,86歲高齡的王蒙先生創作旺盛,他說將「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寫作下去」。這真是文化人說的話。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何謂耄耋?何謂饕餮?由此又有什麼引申?我想以一篇小文普及一點粗淺的文化認知。作家王蒙何謂耄耋(mào dié)?
  • 高齡少年王蒙:永遠抱著希望,活得更好,寫得更好
    此前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博士、澳門大學博士、日本櫻美林大學博士、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等稱號。屢拔先籌,屢有曲折,逢兇化吉,遇難成祥,自慚愧厚愛,自稱要幹的事太多,顧不上斤斤計較。人說高齡少年,嘛也沒耽誤。
  • 85歲「高齡少年」王蒙:愛運動愛追劇 仍寫愛情小說
    不久前,著名作家王蒙在自己新書發布會上如是說。  話音未落,臺下響起一片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人們衝著大作家王蒙的名氣而來,最終被他的幽默和創作實力圈粉:已是耄耋之年,他相繼發表了《生死戀》、《地中海幻想曲》等小說,並結集出版。  寫生活、寫愛情,他的小說依然貼近現實;遊泳、追劇,現在的王蒙,也依然很年輕。
  • 作家王蒙,自稱耄耋腹肌男,遭遇秒殺式愛情:就是得嘚瑟的活
    王蒙,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在北京出生。中國當代作家,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王蒙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並不為過。一生著作眾多。王蒙一生,都是在用生命在寫作。他一生寫了將近100本書,每一本書都非常經典。
  • 《王蒙文集(新版)》推出 耄耋之年欲寫饕餮之作
    現年85歲的王蒙創作生涯長達七十多年。1953年,王蒙以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引發文壇矚目,自此筆耕不綴。王蒙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古典文學、社會歷史、思想文化。他的文學作品緊扣時代脈搏,主題深刻、風格鮮明,研究著作見解獨到、別具一格,他還有大量的對當代歷史、文化、事件的分析評論作品。
  • 王蒙《笑的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王蒙在文學史上的位置橫跨70年時間,成為共和國文學的一面旗幟,他的作品也成為共和國的一面鏡子。這個被鐵凝稱為「高齡少年」的老作家王蒙還是一個活火山,依然保持著當年出道時的熱情和洶湧。今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又像火山一樣洶湧地噴發出《青春萬歲》的熱情,《活動變人形》的深邃,《女神》的優美和悲愴,是值得咀嚼和回味的難得之作。
  • 被4次提名諾貝爾獎,榮登作家財富榜,王蒙直言:我就想拿個稿費
    當代作家、著名學者、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在海南大學作客「博士服務團大課堂」,以 「道通為一」為主題講述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著重提出網絡時代不能拋棄紙質書籍的閱讀。王蒙表示網絡時代的一大好處就是廣泛的參與性。
  •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80歲二婚娶小20歲小嬌妻,書中高呼:愛情萬歲
    《王蒙八十自述》中,王蒙說道:「明年我將衰老,而在尚未特別衰老之際,我要說的是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 作家王蒙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 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了一個「小目標」
    5月10日晚17:00,原文化部部長、現年85歲的作家王蒙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直播課,與全國中小學生在線「面對面」,共同探討在網際網路時代怎樣讀書。在課上,王蒙鼓勵大家為改變、改善、優化自己而讀書,並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小目標:每天讀書20至30頁。
  • 86歲王蒙再出新作:用魂靈肉體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繼續書寫
    王蒙一生經歷坎坷。他著作等身,作品《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都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代表作。著作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此外,他還發掘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青年作家,為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 文藝星開講 |「80後」王蒙:我以我筆薦軒轅
    2019年夏季,86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王蒙沒有將它束之高閣,而是決定把這篇小說「回爐」改造,開始二次創作。 「這是我寫作史上的第一次」,王蒙用「神魂顛倒」來形容這次創作過程。
  • 做過文化部長的作家王蒙:擅用郭德綱式語言,隨性豪放的高齡少男
    他被莫言贊為大師,以打油詩相贈:莫道中國無大師,轉看矍鑠王南皮,跳出政壇歸大海,橫掃千軍如卷席。他就是今年86歲的作家王蒙。王蒙是個很幽默的人,豁達又詼諧,擅長用郭德綱式的語言調節氣氛。(巴金是四川口音)王蒙接下去胡說八道:第1個建議是在廣場舉行現代舞大賽,優勝者可免費去西方發達國家旅遊。第2個建議是在文壇內部舉行麻將大賽,誰贏了就讓誰領導一年。還提到馮驥才在4次作代會上的一句妙語:以後作協主席由作家們按大小個排隊擔任。
  • 獨家訪談|王蒙:「文學是我給生活留下的情書」
    2019年8月,王蒙參加中國作家網「文學的力量」系列短片拍攝時接受記者專訪,講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所見所聞,以及他70年來寶貴的文學記憶。中國作家網:新中國成立之後,在上世紀50年代,全國文藝界湧現出了一批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作品,包括您也在此期間創作了《青春萬歲》,您對這一時期的文學有怎樣的記憶?王蒙:新中國成立之初那種欣欣向榮的氣象是無與倫比的,在談文藝之前,我想先談談當時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