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日電(記者 上官雲) 「我不是非要寫愛情,而是這些愛情讓我寫。」不久前,著名作家王蒙在自己新書發布會上如是說。
話音未落,臺下響起一片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人們衝著大作家王蒙的名氣而來,最終被他的幽默和創作實力圈粉:已是耄耋之年,他相繼發表了《生死戀》、《地中海幻想曲》等小說,並結集出版。
寫生活、寫愛情,他的小說依然貼近現實;遊泳、追劇,現在的王蒙,也依然很年輕。
給世界寫的情書
王蒙的新書《生死戀》一共收錄了四篇作品,包括兩個中篇小說《生死戀》和《郵事》,兩個短篇小說《地中海幻想曲》和《美麗的帽子》。
王蒙新書《生死戀》書封。出版社供圖
其中,小說《生死戀》的名字看上去有點「言情」,實際上卻是對現實最真切的描摹。是選擇物質基礎還是浪漫愛情?是冒險打拼還是安穩工作?《生死戀》裡主人公們經歷的一切,也是當下許多人都會面臨的選擇。
「我不是非要寫愛情,而是這些愛情讓我寫。」過去,在王蒙的親友中,發生了一些類似讓人關心、感慨的事情,它可以分析、談論的角度非常不同。還有一些觀點,都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有趣的是,小說中,無論爾葆還是頓永順,王蒙沒有寫過一個純粹的「壞人」。有人問他,為何要把所有人都寫成好人?他的回答帶上了些許調侃:「因為我這人善良」。
「我老看著人家是好人,有些明明是『壞人』,我看還有他的道理,是吧?還有他的可以理解的地方。」王蒙說,你要理解每一個人,包括你不喜歡的人,包括老盯著咬你的那個人,他也有他的某些道理,有他的某些貢獻。
他把自己的作品定義為「給世界寫的情書」,「我不是寫控告書,不是發牢騷的書,我不認為我有權利咒罵整個世界,更不能咒罵別的,是吧?」
寫小說的感覺找不到替代
對王蒙來說,創作確實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關鍵詞。
從1953年寫《青春萬歲》至今,他出版過45卷文集,創作過1800萬字作品,作品被翻譯為20多種文字,流行世界各地。
過了80歲,他依然保持著不疾不徐的創作、出書頻率。王蒙聽到不止一位寫小說的前輩、同行乃至後生說過,寫小說跟娶媳婦一樣,是年輕人的事。還有一位說,老了以後一想到寫小說,煩。
但王蒙呢?2019年第1期的《上海文學》發表了他的《地中海幻想曲》,2019年第1期的《人民文學》發表他的《生死戀》,已經85歲的王蒙,反而倒仿佛掀起了一個寫作的小高潮。
「戀」完了,「曲」完了,他立馬投入非虛構小說的「經營」,現在,這篇文稿在王蒙的電腦硬碟裡貓著。
「我對人說,寫小說的感覺是找不到替代的,你寫起了小說,你的每枚細胞都要跳躍,你的每一根神經,都要抖擻,不寫抖擻,寫成哆嗦也行。」王蒙幽默地描述道。
「所有的故事都是好故事」。王蒙經歷過坎坷,但他始終堅信,文學使一切都不會糟踐:愛情是美麗的,失戀也可能更動人;一帆風順是令人羨慕的好運,飽經坎坷的話,則意味著更多更深的內心悸動。
看電影、追劇……85歲的新潮作家
寫作之外的王蒙,其實是個很新潮很有趣的人。
在新書《生死戀》的發布會現場,主持人就爆料:雖然85歲了,但王蒙還是能做到堅持遊泳、寫作、看電影、追劇。
他會參加很流行的談話節目或文化節目,發言在年輕人聽來也沒啥違和感。幾乎每次出席活動,王蒙都能興致勃勃地跟年輕嘉賓聊到一起,對他來說,年齡不是溝通的「鴻溝」。
「年輕的朋友我認識很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特點,都給我很大的鼓勵。」王蒙很善於發現年輕人的閃光點,他特有的幽默感能讓對話者迅速放鬆,「世界上有『忘年交』,也有『忘年妒』,七八十了看著人家年輕的嫉妒,這個我沒有」。
資料圖:圖為王蒙書屋裡保存著王蒙先生的珍貴手稿。朱景朝 攝
偶爾,王蒙還會拿自己開玩笑。接受採訪時,他曾笑稱自己是「耄耋腹肌男」,微信運動步數曾每天將近九千步。親友們擔心他的膝蓋受損,「如今我把標準降到每天七千步左右了」。
難怪作家鐵凝會有如此評價:王蒙是高齡少年,因為他對生活中各種事永遠都充滿興趣,都躍躍欲試,真的不像是個老人。
「一個人要是80多能寫小說,真是幸福」
時間一晃,王蒙都寫了60多年了。做節目時,曾有人提問過:王老師,您現在有沒有提筆忘字、文思枯竭?
「你說她問的多可愛?我就回答暫時還沒有,估計明年就會了。『要是明年還沒有呢?』,我回答『那再明年』。」王蒙說,年紀大有年紀大的好處,見到的事兒多、知道的事兒也多,積累各種人生經歷,寫起來就有一種自個兒貨多、長袖善舞的感覺。
王蒙總覺得,如果一個作家能保留住對生活的興趣、堅持住對人的體貼,這裡頭的時代性就出來了,「作為一個靈動的作家,做一個時刻想念著新作品的作家,他跟時代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資料圖:王蒙現場潑墨揮毫。李俊傑 攝
「我自己也想不到,我在年輕的時候,比如1953年開始寫作時那種如醉如痴的情況,到2018年、2019年還能如醉如痴。」他對靠流量和IP賺大錢的同行不嫉妒,「『賺大錢』是自個的看法。比如說賺了3000元,我就覺得大;要賺3萬,那更大了」。
他說,一個人要是80多歲能寫小說,真是幸福。
在《生死戀》的前言裡,王蒙也算給自己的創作立下了Flag:「日本有一種說法叫成長到死。那麼小說也可以創造到老,書寫到老,敲擊到老,追求開拓到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