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高齡少年」王蒙:愛運動愛追劇 仍寫愛情小說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日電(記者 上官雲) 「我不是非要寫愛情,而是這些愛情讓我寫。」不久前,著名作家王蒙在自己新書發布會上如是說。

  話音未落,臺下響起一片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人們衝著大作家王蒙的名氣而來,最終被他的幽默和創作實力圈粉:已是耄耋之年,他相繼發表了《生死戀》、《地中海幻想曲》等小說,並結集出版。

  寫生活、寫愛情,他的小說依然貼近現實;遊泳、追劇,現在的王蒙,也依然很年輕。

  給世界寫的情書

  王蒙的新書《生死戀》一共收錄了四篇作品,包括兩個中篇小說《生死戀》和《郵事》,兩個短篇小說《地中海幻想曲》和《美麗的帽子》。

王蒙新書《生死戀》書封。出版社供圖

  其中,小說《生死戀》的名字看上去有點「言情」,實際上卻是對現實最真切的描摹。是選擇物質基礎還是浪漫愛情?是冒險打拼還是安穩工作?《生死戀》裡主人公們經歷的一切,也是當下許多人都會面臨的選擇。

  「我不是非要寫愛情,而是這些愛情讓我寫。」過去,在王蒙的親友中,發生了一些類似讓人關心、感慨的事情,它可以分析、談論的角度非常不同。還有一些觀點,都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有趣的是,小說中,無論爾葆還是頓永順,王蒙沒有寫過一個純粹的「壞人」。有人問他,為何要把所有人都寫成好人?他的回答帶上了些許調侃:「因為我這人善良」。

  「我老看著人家是好人,有些明明是『壞人』,我看還有他的道理,是吧?還有他的可以理解的地方。」王蒙說,你要理解每一個人,包括你不喜歡的人,包括老盯著咬你的那個人,他也有他的某些道理,有他的某些貢獻。

  他把自己的作品定義為「給世界寫的情書」,「我不是寫控告書,不是發牢騷的書,我不認為我有權利咒罵整個世界,更不能咒罵別的,是吧?」

  寫小說的感覺找不到替代

  對王蒙來說,創作確實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關鍵詞。

  從1953年寫《青春萬歲》至今,他出版過45卷文集,創作過1800萬字作品,作品被翻譯為20多種文字,流行世界各地。

  過了80歲,他依然保持著不疾不徐的創作、出書頻率。王蒙聽到不止一位寫小說的前輩、同行乃至後生說過,寫小說跟娶媳婦一樣,是年輕人的事。還有一位說,老了以後一想到寫小說,煩。

  但王蒙呢?2019年第1期的《上海文學》發表了他的《地中海幻想曲》,2019年第1期的《人民文學》發表他的《生死戀》,已經85歲的王蒙,反而倒仿佛掀起了一個寫作的小高潮。

  「戀」完了,「曲」完了,他立馬投入非虛構小說的「經營」,現在,這篇文稿在王蒙的電腦硬碟裡貓著。

  「我對人說,寫小說的感覺是找不到替代的,你寫起了小說,你的每枚細胞都要跳躍,你的每一根神經,都要抖擻,不寫抖擻,寫成哆嗦也行。」王蒙幽默地描述道。

  「所有的故事都是好故事」。王蒙經歷過坎坷,但他始終堅信,文學使一切都不會糟踐:愛情是美麗的,失戀也可能更動人;一帆風順是令人羨慕的好運,飽經坎坷的話,則意味著更多更深的內心悸動。

  看電影、追劇……85歲的新潮作家

  寫作之外的王蒙,其實是個很新潮很有趣的人。

  在新書《生死戀》的發布會現場,主持人就爆料:雖然85歲了,但王蒙還是能做到堅持遊泳、寫作、看電影、追劇。

  他會參加很流行的談話節目或文化節目,發言在年輕人聽來也沒啥違和感。幾乎每次出席活動,王蒙都能興致勃勃地跟年輕嘉賓聊到一起,對他來說,年齡不是溝通的「鴻溝」。

  「年輕的朋友我認識很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特點,都給我很大的鼓勵。」王蒙很善於發現年輕人的閃光點,他特有的幽默感能讓對話者迅速放鬆,「世界上有『忘年交』,也有『忘年妒』,七八十了看著人家年輕的嫉妒,這個我沒有」。

資料圖:圖為王蒙書屋裡保存著王蒙先生的珍貴手稿。朱景朝 攝

  偶爾,王蒙還會拿自己開玩笑。接受採訪時,他曾笑稱自己是「耄耋腹肌男」,微信運動步數曾每天將近九千步。親友們擔心他的膝蓋受損,「如今我把標準降到每天七千步左右了」。

  難怪作家鐵凝會有如此評價:王蒙是高齡少年,因為他對生活中各種事永遠都充滿興趣,都躍躍欲試,真的不像是個老人。

  「一個人要是80多能寫小說,真是幸福」

  時間一晃,王蒙都寫了60多年了。做節目時,曾有人提問過:王老師,您現在有沒有提筆忘字、文思枯竭?

  「你說她問的多可愛?我就回答暫時還沒有,估計明年就會了。『要是明年還沒有呢?』,我回答『那再明年』。」王蒙說,年紀大有年紀大的好處,見到的事兒多、知道的事兒也多,積累各種人生經歷,寫起來就有一種自個兒貨多、長袖善舞的感覺。

  王蒙總覺得,如果一個作家能保留住對生活的興趣、堅持住對人的體貼,這裡頭的時代性就出來了,「作為一個靈動的作家,做一個時刻想念著新作品的作家,他跟時代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資料圖:王蒙現場潑墨揮毫。李俊傑 攝

  「我自己也想不到,我在年輕的時候,比如1953年開始寫作時那種如醉如痴的情況,到2018年、2019年還能如醉如痴。」他對靠流量和IP賺大錢的同行不嫉妒,「『賺大錢』是自個的看法。比如說賺了3000元,我就覺得大;要賺3萬,那更大了」。

  他說,一個人要是80多歲能寫小說,真是幸福。

  在《生死戀》的前言裡,王蒙也算給自己的創作立下了Flag:「日本有一種說法叫成長到死。那麼小說也可以創造到老,書寫到老,敲擊到老,追求開拓到老。」(完)

相關焦點

  • 高齡少年王蒙:永遠抱著希望,活得更好,寫得更好
    而今,已經86歲高齡的他依然筆耕不輟書寫青春,書寫愛情,書寫人生。2019年夏季,王蒙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2019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在疫情期間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 增加了五萬餘字。今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
  •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 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他14歲就入了黨出版過100多部小說撰寫了1600多萬字他85歲時被評為「人民藝術家」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80歲仍高呼「愛情萬歲」他就是王蒙作為86歲的老者,王蒙仍能使人感到青春的活力。
  • 「高齡男孩」王蒙:80歲娶小自己20歲嬌妻,年近90,6塊腹肌
    高齡男孩王蒙,耄耋之年仍在奮筆疾書1953年,19歲的王蒙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青春萬歲》,從此便筆耕不輟,一直寫到現在。如今,86歲高齡的王蒙依舊活躍在文壇。他就像個少年般富有活力,用他那雙妙筆生花的手,寫人生、寫愛情、寫青春。
  •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80歲二婚娶小20歲小嬌妻,書中高呼:愛情萬歲
    有人說王蒙是歷任文化部長中,最會說話,最會寫文章,最會寫小說的作家,也可能是作家中最懂政治的」。他至今為止出版過100多部小說,寫了1600多萬字。52歲擔任文化部長,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85歲時被評為「人民藝術家」。
  • 高齡少年耄耋發力,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
    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王蒙著《笑的風》作家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是一部內涵豐富視角多變的小說,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2019年,空間跨度則從中國的北方鄉村到省城到上海到北京,從海外的德國西柏林到希臘到匈牙利到愛爾蘭。主人公傅大成上高中時因一首詩《笑的風》,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之後經歷了包辦婚姻、婚外戀、離婚、再婚與離婚,從青澀少年的春情萌動到耄耋之年的自我拷問,作者將他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
  • 「高齡少年」再發洪荒之力,王蒙最新長篇小說《笑的風》出版
    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增加了五萬餘字。202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
  • 87歲王蒙出新小說 激勵自己用「耄耋加饕餮之力,寫下去!」
    王蒙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高齡少年」耄耋發力,「人民藝術家」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感慨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增加了五萬餘字。202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笑的風》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2019年,空間跨度則從中國的北方鄉村到省城到上海到北京,從海外的德國西柏林到希臘到匈牙利到愛爾蘭。
  • 撩妹高手王蒙:80歲娶小20歲嬌妻,耄耋之年「表白」張抗抗
    自1953年起,王蒙就創作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從此他思如泉湧,寫下近百部小說。王蒙的作品能發人深省,讀者都會被文章中的內容深深吸引。如此才華出眾之人自然魅力不小,可他只深愛過兩人,而這兩人都成為他的妻子。1950年,王蒙與第一任妻子崔瑞芳相遇。那天,王蒙隨姐姐一同到公園散步,偶遇正讀女兒中學的崔瑞芳。
  • 文藝星開講 |「80後」王蒙:我以我筆薦軒轅
    2019年夏季,86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王蒙沒有將它束之高閣,而是決定把這篇小說「回爐」改造,開始二次創作。 「這是我寫作史上的第一次」,王蒙用「神魂顛倒」來形容這次創作過程。
  • 王蒙:「耄耋少年」永贊生活
    這是王蒙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的開頭,從青澀少年到耄耋老年,作者將主人公傅大成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在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背後,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遷也藉由小說人物的四方遊歷呈現在讀者面前。
  • 王蒙:「耄耋少年」永贊生活(作家近況)
    這是王蒙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的開頭,從青澀少年到耄耋老年,作者將主人公傅大成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在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背後,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遷也藉由小說人物的四方遊歷呈現在讀者面前。  一曲高亢悠遠的生活頌歌  青春、愛情、文學是《笑的風》的關鍵詞。
  • 前妻剛離世不久,80歲王蒙用著蘋果,玩著微信,高呼:愛情萬歲!
    14歲入黨,寫了一百多本小說,作品累計超過了1600萬餘字。85歲被評為「人民藝術家」。80歲高喊愛情萬歲,還有著孩童心理的他。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十分嚴肅的「藝術家」,卻在80多歲還渴望著愛情,高喊「愛情萬歲」。這不免讓人們感到十分詫異,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王蒙吧。這位」高齡少年「,活出了「傳奇般」的人生:01、少年王蒙用盡文學才華,終究追到了「女神」催瑞芳。
  • 學者作家愛「煲劇」,愛上《大長今》?其實是在寫學術論文
    年輕友人知道我一向讀、寫、教諸務繁忙,竟然會「煲劇」,有點驚訝。我笑說這次是「小煲」而已,曾有「大煲」呢。所謂「煲劇」,是指有耐性地、一集一集地追看長篇電視劇。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謂之「煲」,如煲粵式米粥。「煲劇」一詞大概源於粵人聚居的香港。很多年前我曾追看《三國演義》和《圍城》,後來熱看《大長今》,把劇集「煲」得像廣東米粥那樣熟透、爛透。
  • 相伴55年的髮妻去世,80歲王蒙哭得死去活來,轉身卻娶小20歲記者
    」更浪漫的是,在兩人鬧彆扭的時候,王蒙寫了小說《春節》,以此呼喚心中的「她」,春去秋來,崔瑞芳相伴了王蒙55年,一路風雨走來,兩人感情十分真摯。轉變出現在第二年,王蒙結識了小自己20歲的資深記者單三婭,這下可不得了,他說:「見面的第一分鐘我就覺得就是她,有一種被秒殺的感覺,一見鍾情。
  • 作家王蒙80歲大婚:見面第一分鐘就決定是她,寫起愛情仍出生入死
    二,大事瞬間做決定,小事要算計斟酌很久第一次婚姻裡,王蒙與妻子崔瑞芳一見鍾情。 第二次婚姻,80歲的王蒙遇到了被稱為美麗秀雅的《光明日報》資深記者單三婭女士。比如去新疆兩分鐘,我要寫作,寫小說兩分鐘;凡是小事我都決定的慢,比如買一表,買兩萬的還是一萬的,還是八千的,還是六百的,這個我可能琢磨半天。王蒙說,這個不知怎麼解釋,但是就覺得大事不是一個拿算盤擱算盤珠打的東西。但是小事你且得算計,一篇文章的題目你可以兩月定不下來,但是大事兩分鐘能定。
  • 前文化部長王蒙,陪伴55年髮妻去世,痛徹心扉,轉身娶小20歲記者
    然而在我看來這顯然是不成立的,按照電視劇的套路,丈夫如果真的愛妻子就要在其去世後守身如玉,一個人守護愛情。但這只是幻想,不是現實,人都是自由的,為什麼非要為了滿足群眾口中的那種「愛情觀」就要一個人度過餘生?想必王蒙身為公眾人物造就看透了這些,他是自由的,他有權利在晚年再找一個人好好相愛,站在我個人角度是支持的。而反觀王蒙一生,他從沒有對不起前妻,反而在最困難時相濡以沫。
  • 相伴55年髮妻去世轉身迎娶小20歲新歡,87歲王蒙:得按活著來計劃
    這是作家王蒙先生的第1封情書,寫給了一個叫崔瑞芳的女孩。那一年王蒙18歲,崔瑞芳19歲。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切都是嶄新的,連愛情也是如此,兩個年輕的心靈在大時代的洪流中迅速的碰撞,一見鍾情,走到了一起。一次的偶然相見,就成就了近60年的婚姻,兩個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同譜寫了一首愛情的讚歌。
  • 作家王蒙,自稱耄耋腹肌男,遭遇秒殺式愛情:就是得嘚瑟的活
    王蒙,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在北京出生。中國當代作家,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王蒙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並不為過。一生著作眾多。王蒙一生,都是在用生命在寫作。他一生寫了將近100本書,每一本書都非常經典。
  • 睡覺、遊泳,部長作家王蒙的長壽之道
    王蒙先生是當代中國著名作家,2019年茅盾文學獎得主,著有《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近百部小說。王1934年生人,已是85歲高齡,仍身體康健、思路敏捷,參加過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節目,仍談吐犀利,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