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耄耋少年」永贊生活

2020-12-09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王蒙,1934年10月生於北京。1953年開始文學創作,出版文集50卷,曾獲茅盾文學獎、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等。2019年獲「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笑聲乘風前來

春風隨笑揚波

叮叮叮

咯咯咯

風將我吹醒

風將我拂樂

笑將風引來

笑與風就此別過

春天就這樣到來

春天就這樣走了呵……」

上世紀50年代末,一個春天的夜晚,一陣女孩子銀鈴般的笑聲,吹進了傅大成的耳朵和心田。他寫下這首名為《笑的風》的詩,並由此迎來了生命的春天。

這是王蒙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的開頭,從青澀少年到耄耋老年,作者將主人公傅大成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在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背後,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遷也藉由小說人物的四方遊歷呈現在讀者面前。

一曲高亢悠遠的生活頌歌

青春、愛情、文學是《笑的風》的關鍵詞。小說中,農家子弟傅大成因參加五四青年節徵文獲獎,成為引人注目的「青年農民秀才」,他也得以獲得助學金,在輟學3年後被破格補錄為高中生。畢業後,他考大學、分配工作,踏準了時代節拍,一路順風順水,成為同齡人中令人羨慕的佼佼者。可在他的生活中卻深藏著一個隱痛——被父母安排的一段包辦婚姻。他不由發問:「我的愛情、婚姻是什麼呢?」

王蒙說:「我知道不止一個為擺脫包辦婚姻而苦鬥,鬥得慘勝而最後仍然不成功的故事。」這正是作家創作《笑的風》的初衷。

小說中,傅大成在包辦婚姻之後,又經歷了婚外戀、離婚、再婚與晚年的二度離婚。白甜美的溫柔、能幹、母親般的愛;杜小鵑的知性、聰明、知己般的貼心,讓他不斷重新思考自己的青春、愛情與人生,不斷挑戰與改寫生活的設定。

不論是小說中的傅大成,還是生活中的我們自己,有沒有理想的愛情與婚姻?王蒙夫子自道:「答不上來。」但他又說:「託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未必。我的一個侄子說,看了《笑的風》,覺得傅大成的兩段婚姻都是幸福的,麻煩在於他一身二任。」

愛情與婚姻固然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但在婚戀題材的外殼下,《笑的風》更想呈現給我們的是一曲生活的頌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家喻戶曉,王蒙在小說中發問:「假如你欺騙了生活呢?」

「也許人需要的不是地上的天堂,也不是一味樂園,而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和危機的人間人場。人從早上笑到晚上,再從夜間樂到黎明,從今天舒服到明天,再從去年享受到明年,那是幸福嗎?」不懈地奮鬥、真誠地生活、品味人世間的種種滋味,或許才是幸福。這既是作家王蒙的人生態度,也是他藉由作品傳遞給讀者的主題。

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中,傅大成、白甜美、杜小鵑,還有年輕一代的阿龍、阿鳳、立德,無數的他們匯聚成一條滾滾向前的社會洪流,滌蕩著、見證著、形塑著中國和世界的變遷,也形成了《笑的風》時空維度上廣博深邃的特色。

時間跨度上,從1970年,一家四口只憑一輛破車即可馳騁數十公裡;到1979年,《步步高》《彩雲追月》《甜蜜蜜》《小城故事》等歌曲的流行;再到1991年,傅大成夫婦購買電腦開啟書房革命和近幾年手機視頻通話成為家常便飯,《笑的風》裡有生活史、有民俗志。空間跨度上,小說從中國北方鄉村到省城到上海到北京,從德國西柏林、波恩,到希臘聖託裡尼小島、匈牙利、愛爾蘭,營造出開放的空間背景。

王蒙說:「我想要通過個人婚戀家庭的命運、愛戀情仇的情節,寫歷史、寫地理,寫人生、寫社會,寫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衝撞與整合。這是文學,這是《紅樓夢》直到《茶花女》與《安娜·卡列尼娜》的傳統,這是耄耋作者的家底。」

一場酣暢淋漓的語言盛宴

「這裡有靈與肉的掙扎,有愛與痛的拼搏,有美與善的陶冶,有詩與歌的升華,這裡有每個個體只有一次的生命哲學、生命文化、生命享受、生命奉獻、生命伴侶,讚美合唱、共舞、錘鍊、對答與挺舉、論辯華章、多部和聲,紅日高升,燭照天地!」翻開《笑的風》,讀者會發現諸如此類的語言俯拾皆是,體現出典型的王蒙式風格:酣暢淋漓、妙語連珠,密集的排比和多變的句式形成語言鮮明的節奏感,不少句子甚至不加標點,一瀉千裡。讀者通過語言感受到的是作者思想的連續、流動和噴薄欲出以及飽滿的創作激情。「意在筆先,情在意中,寫起來如火如荼,如潮如浪,難以自已。」王蒙說。

詞語的豐沛、句式的複雜、文風的強勁讓《笑的風》成為一部高密度的小說,而書中主人公傅大成和杜小鵑的作家身份更讓小說得以網羅古今中外的文藝經典。舉凡《詩經》《長恨歌》《釵頭鳳》等名著名篇,孔子、老子、程顥的語錄名言,安徒生、盧卡奇、喬伊斯、君特·格拉斯的生平掌故,《安娜·卡列尼娜》《葉甫蓋尼·奧涅金》《往日情懷》《貴婦還鄉》的情節故事……巨大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容量,充分體現出作者的飽學多識和豐富閱歷,也讓《笑的風》成為一部精簡版的文藝指南。

光這些還不夠,《笑的風》中夾雜了王蒙原創或戲仿的大量現代詩、五言七言詩、詞、樂府詩,等等。比如「昨日忒舊老,今日且婆娑?瞬息成往事,思之亦蹉跎。難忘終須忘,當歌自有歌!掐表記分秒,快意詠新歌!」

前幾年,王蒙潛心研究古典文化,還寫了關於孔孟老莊和《紅樓夢》的書,對於自己的語言特色,他說:「一個是受中國小說傳統的影響,例如《紅樓夢》。小說中敘而加贊、加詩詞歌賦的地方很多;另一方面,是受中國評書、說書手段的影響,並有所繼承、突破。」

一次不同尋常的寫作經歷

談及《笑的風》的創作,王蒙說:「這是一個在我寫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況。」

2019年,王蒙創作完成篇幅8萬字左右的中篇小說《笑的風》,並發表在《人民文學》雜誌上。卷首語中,編者認為這是一篇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而作家自己也感到意猶未盡。王蒙說:「從發表出來的文本中,我發現了那麼多蘊藏和潛質,那麼多生長點與元素,那麼多期待與可能,也還有一些可以更嚴密更強化更充實豐富的情節鏈條因果、歲月沿革節點與可調整的焦距與掃描。」

於是王蒙對《笑的風》又進行了二次創作,他寫得「難解難分、難離難捨,如歌如夢、如醉如痴。」甚至,「越修理越大發,比夏天寫中篇稿時還瘋還熱」,一下子增加了好幾萬字。其中一大部分是傅大成二次婚姻後的感情經歷,一部分是細微之處「毛茸茸的生活與情趣」。《笑的風》也成為王蒙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

從1953年開始寫《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到上世紀70年代末產生廣泛影響的「東方意識流」小說,再到5年前《這邊風景》獲得茅盾文學獎,王蒙的創作不斷給讀者帶來驚喜,他也因此被稱為文壇「常青樹」。

談及永葆創作激情的秘訣,王蒙說:「愛生活、愛家國、愛世界,愛文學、愛語言,愛每一根草、每一朵花、每一隻小鳥,愛你我他,當然,更有她。保持熱乎乎的生活態度。永遠抱著希望,活得更好,寫得更好。」

今年86歲的王蒙,平時的生活是每天寫作5小時,走步90分鐘,唱歌45分鐘。這位「耄耋少年」說:「我們趕上了到處都有故事、天天都有情節,有人物、有抒情、有思考、有戲的小說黃金時代。」(記者 張鵬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5月27日 第09 版)

相關焦點

  • 王蒙:「耄耋少年」永贊生活(作家近況)
    這是王蒙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的開頭,從青澀少年到耄耋老年,作者將主人公傅大成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在交織著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背後,中國社會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遷也藉由小說人物的四方遊歷呈現在讀者面前。  一曲高亢悠遠的生活頌歌  青春、愛情、文學是《笑的風》的關鍵詞。
  • 王蒙:我還要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繼續寫作下去
    該套書是對王蒙70多年創作成就的全面總結,也是為當代文學史、政治史、文化思想史所做的一個鮮明的旁註。從空間上來說,王蒙的寫作幾乎覆蓋了全文體——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微型,詩歌、散文、隨筆、文藝評論、傳統文化研究以及翻譯等。「在中國當代文學歷史上,像王蒙這樣一個長度和寬度的創作是鳳毛麟角的。我們還不知道他還要幹什麼,他以後的創作是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
  • 高齡少年耄耋發力,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
    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王蒙著《笑的風》作家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主人公傅大成上高中時因一首詩《笑的風》,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之後經歷了包辦婚姻、婚外戀、離婚、再婚與離婚,從青澀少年的春情萌動到耄耋之年的自我拷問,作者將他的情路文路心路歷程和盤託出。藉由傅大成的經歷,《笑的風》活現了中國六七十年間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寫了中國人在社會風尚飛速變化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也寫了一代知識分子的婚姻與愛情。
  • 87歲王蒙出新小說 激勵自己用「耄耋加饕餮之力,寫下去!」
    王蒙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高齡少年」耄耋發力,「人民藝術家」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感慨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增加了五萬餘字。202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笑的風》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2019年,空間跨度則從中國的北方鄉村到省城到上海到北京,從海外的德國西柏林到希臘到匈牙利到愛爾蘭。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2020年1月15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一則王蒙文集發布會的文章,86歲高齡的王蒙先生創作旺盛,他說將「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寫作下去」。這真是文化人說的話。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何謂耄耋?何謂饕餮?由此又有什麼引申?我想以一篇小文普及一點粗淺的文化認知。作家王蒙何謂耄耋(mào dié)?
  • 「高齡少年」再發洪荒之力,王蒙最新長篇小說《笑的風》出版
    2019年夏季,八十六歲的「高齡少年」王蒙先生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在《人民文學》刊出後,他將這部「顯然具有長篇容量的中篇小說」升級改造,增加了五萬餘字。202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
  • 高齡少年王蒙:永遠抱著希望,活得更好,寫得更好
    86歲的王蒙被稱為「高齡少年」,在他的身上的確少年感十足,在接受記者郵件採訪時,從他回復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出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他的思維如滔滔江水,不僅沒有間斷阻滯,反而會越說越激越磅礴。  提起《笑的風》,王蒙興致盎然,他說寫這部小說讓自己寫得神魂顛倒,如醉如痴,細胞跳躍,神經嘚瑟。
  • 85歲「高齡少年」王蒙:愛運動愛追劇 仍寫愛情小說
    不久前,著名作家王蒙在自己新書發布會上如是說。  話音未落,臺下響起一片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人們衝著大作家王蒙的名氣而來,最終被他的幽默和創作實力圈粉:已是耄耋之年,他相繼發表了《生死戀》、《地中海幻想曲》等小說,並結集出版。  寫生活、寫愛情,他的小說依然貼近現實;遊泳、追劇,現在的王蒙,也依然很年輕。
  •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 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他14歲就入了黨出版過100多部小說撰寫了1600多萬字他85歲時被評為央視新聞獨家專訪王蒙,探究「高齡少年」王蒙的人生哲學。八旬高齡仍堅持寫作王蒙:一寫小說,每個細胞都在跳躍對於八旬高齡仍堅持寫長篇小說,王蒙說,很多東西在推動著他寫。一寫小說,每一個細胞都在跳躍,每一根神經都在抖擻。
  • 《王蒙文集(新版)》推出 耄耋之年欲寫饕餮之作
    現年85歲的王蒙創作生涯長達七十多年。1953年,王蒙以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引發文壇矚目,自此筆耕不綴。王蒙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古典文學、社會歷史、思想文化。他的文學作品緊扣時代脈搏,主題深刻、風格鮮明,研究著作見解獨到、別具一格,他還有大量的對當代歷史、文化、事件的分析評論作品。
  • 「高齡男孩」王蒙:80歲娶小自己20歲嬌妻,年近90,6塊腹肌
    高齡男孩王蒙,耄耋之年仍在奮筆疾書1953年,19歲的王蒙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青春萬歲》,從此便筆耕不輟,一直寫到現在。如今,86歲高齡的王蒙依舊活躍在文壇。他就像個少年般富有活力,用他那雙妙筆生花的手,寫人生、寫愛情、寫青春。
  • 王蒙《笑的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王蒙在文學史上的位置橫跨70年時間,成為共和國文學的一面旗幟,他的作品也成為共和國的一面鏡子。這個被鐵凝稱為「高齡少年」的老作家王蒙還是一個活火山,依然保持著當年出道時的熱情和洶湧。今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笑的風》,又像火山一樣洶湧地噴發出《青春萬歲》的熱情,《活動變人形》的深邃,《女神》的優美和悲愴,是值得咀嚼和回味的難得之作。
  • 作家王蒙,自稱耄耋腹肌男,遭遇秒殺式愛情:就是得嘚瑟的活
    王蒙,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在北京出生。中國當代作家,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王蒙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並不為過。一生著作眾多。王蒙一生,都是在用生命在寫作。他一生寫了將近100本書,每一本書都非常經典。
  • 王蒙:我們的文藝生活不能停留在段子上
    11月23日,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在廣州大劇院就「我們的文藝生活」這一主題暢所欲言。現場還舉辦了舞臺劇《活動變人形》的啟動儀式。對於自己的小說能「立」上舞臺,王蒙表示很幸福。王蒙說,「我們的文藝生活不能停留在抖音、手機段子上,否則就太對不起我們自己了,太對不起我們的文明了。」
  • 王蒙:我們的文藝生活不能停留在段子上
    原標題:王蒙:我們的文藝生活不能停留在段子上   作為廣州文交會重要組成部分的第11屆廣州演藝交易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昨天,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在廣州大劇院就「我們的文藝生活」這一主題暢所欲言。   現場還舉辦了舞臺劇《活動變人形》的啟動儀式。
  • 王蒙:80年代「開放歌舞廳」是我幹的,解禁年代的身體搖擺
    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交誼舞逐漸重新回到了青年人們的生活中。王蒙提議開放歌舞廳,有人反對,說去歌舞廳跳舞的人沒有好人,很容易藏汙納垢。那時候反對開舞廳的人有疑慮,說去舞廳跳舞的沒有好人,說是「黃賭毒」都集中到歌舞廳來了。王蒙回答「那不是更方便,公安部門可以蹲坑歌舞廳一網打盡!」
  • 王蒙:這個時代,文學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
    10月17日,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及旗下世界·觀品牌主辦的「秀峰文學論壇」上,王蒙通過視頻跟讀者和同行分享了他對文學最新的理解和認識:文學可以紀念生活,創造生活和理想;也可以激發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智商和情商;還能讓人在文學裡經歷所熱愛、所期待的人生……文學實際上正在滿足著生命的需求、滿足著人生的需要、彌補著人生的某些缺憾
  • 86歲王蒙再出新作:用魂靈肉體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繼續書寫
    2019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的作家王蒙於1934年出生於北京,在三年後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就這樣王蒙在日本人控制下生活了長達八年的時間,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在戰爭歲月中度過。這也後來為什麼他加入共產黨員的原因之一吧。
  • 告別新疆8年後,「老王哥」王蒙主政國家部委,新疆畫家戲言成真
    這種人生態度是貫穿王蒙一生的人生指引。我發現在某些訪談或者節目中王蒙都不忘秀一秀自己地道的維吾爾語,這正是他在新疆生活的16年中從底層人民身上學到的「人生態度」之外的另一項寶藏。把時間撥回到1963年的那個特殊歲月,雖然已經摘了「右派」的帽子,但還是不受待見王蒙選擇離開北京,相應毛主席的號召深入群眾和生活,帶著妻子和女兒來到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