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5年為128位書法家作傳,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

2021-01-09 中國網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王晟曦

  當128位中原地區的書法家以人物列傳的形式,出現在一部講述書法歷史的著作中,是怎樣的震撼?

  12月29日,由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及河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的「入雲聲遠: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座談會」在鄭州舉行,40餘位河南文化界專家學者出席。

  與會者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此書出版的意義,認為此書全面呈現出中原書家的人物意趣和時代風尚,既是書家個人史、又是人文精神史,信息量超大,稱得上一部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書法史巨著。

  《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是由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散文詩學會會長王幅明先生自2003年開始構思、寫作的書籍,歷經15年光陰完成,全書分古代卷「江山留勝跡」和現代卷「我輩復登臨」兩部分,以傳代史,用人物列傳的方式,對128位河南籍及旅居河南留下書法作品的書法家進行刻畫。

  與會專家表示,全書共140萬字,作者吸納了學界最新研究成果,不乏對歷史文獻的鉤沉,對書家經歷描繪生動、述評精當,配以650餘幅珍貴的書跡圖像,透過對書家藝術人生的描繪展示了書法這一東方藝術最高審美形式的獨特魅力和精神內涵,具有資料新、信息量大、文獻性強、可讀性與啟迪性並重的諸多特色。

  《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出版後引發書法界廣泛關注。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海先生盛讚此書「入雲聲遠」。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毛國典表示,本書的出版將作為記錄中原書家不朽業績的珍貴文獻而載入史冊。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周俊傑評價此書:「將中原古今書家收羅盡淨,且論之有據,文筆優美,乃學術與文學完美結合、研究三千年中原書法乃至整個中國書法之巨著」。

  採用人物列傳的方式描寫,也是這部著作的一大亮點。著名文藝評論家何弘在題為《中原書法之「史記」》的序言中,對該書給予高度評價,「《翰墨青史》是傳,也是史。中國歷史有一個古老的傳統,是以人為本,以人帶史。幅明先生繼承了中國悠久的史傳傳統,以轉帶史,通過對中原128位古今書法家的書寫,將中原其實基本也是中國書法數千年發展的歷史線條勾勒了出來,將其基本面貌描繪了出來,從而將書法精神刻畫了出來。」

相關焦點

  • 中原乃至中國首部書法家大傳首發 l 王幅明15年完成144萬字《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
    ↑點擊上方第❷個「白水軒文房」加關注本報訊(記者 奚同發)「入雲聲遠: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座談會
  • 「入雲聲遠 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座談會」在鄭舉行
    12月29日,由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河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的「入雲聲遠 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座談會」,在鄭州市召開。河南文化界領導、專家和媒體代表40餘人出席。
  • 為中原書家立傳 王幅明15年著140萬字書法史巨著《翰墨青史...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2月29日,由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河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的「入雲聲遠: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河南文化界領導、專家及媒體人等40餘人齊聚一堂,從不同角度分析評價《翰墨青史》,大家一致認為,該書全面呈現出中原書家的人物意趣和時代風尚,既是書家個人史、又是人文精神史,信息量超大,稱得上一部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書法史巨著,必將傳之久遠。
  •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出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圖/主辦方提供日前,由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及河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的「入雲聲遠:王幅明《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座談會」在鄭州舉行,40餘位河南文化界專家學者出席。
  • 為人物立傳,為中原書法記史——讀《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
    作者:魏華瑩王幅明先生的《翰墨青史——中原書家傳》近日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包括上下卷,近150萬字,為古今128位河南書法家立傳,可謂是中原書家的皇皇巨著。該著通過對河南書法歷史的梳理,既有「江山留勝跡」的追古遙望,又有「我輩復登臨」的豪邁激昂。
  • 【人物推介】陳子強書法藝術【翰墨楚風書法院提名書家】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委員,定西市書協副主席,定西市青年書協副主席,隴中畫院畫師。只有書而沒有法,倒為今後的習書之路沾了不少的習氣,正如當兵要糾正你的駝背一樣,在書法上我走了不少的彎路,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艱辛。有人說:一個當代書家的背後,站著許多的古代書家。我現在深刻理解了這句話,經典法帖的研習是叩開書藝殿堂的不二法門,如果一個人不師古代碑帖,從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師從跡象,我想縱然池水盡墨,盤底皆穿,有聚沙成塔的恆心,這條路仍是一個死胡同,是歧途。
  • 「書法欣賞」翰墨書香,溫暖歲月,書法家張國瑞作品欣賞
    翰墨書香,溫暖歲月一茶一書一淨土,一浮一沉一人生。一筆一畫一生活,一日一年一生情。一茶一書,翰墨書香,卻可以幫我們留住光陰,溫暖歲月。一茶一書一淨土,一浮一沉一人生。拋開塵世的喧囂,於心靈深處守一份淨土,讓靈魂有地可棲,有枝可依。一盞清茗,半日浮生。一幅墨香,半卷詩意。今日推薦:一盞好茶,可以滌蕩心田,滋養心靈。
  • 日本多位前首相及書法界人士以翰墨為中國抗疫「加油」
    長年堅持促進中日友好的96歲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鳩山由紀夫以及書畫界知名人士先後書寫了唐代鑑真大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以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前不久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蘧草傳薪—中日書法展暨第8屆翰墨書道會展」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書畫評論家西島慎一等或撰寫序言,並揮毫寫下書法作品,聲援中國的抗疫。
  • 河南省鍾繇書畫院書法家吳健甫作品欣賞
    現在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金融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河南省鍾繇書畫院副院長。師從著名書法家周俊傑先生。八歲從顏真卿楷書《多寶塔》入手,及長,複習《龍門二十品》等北魏墓誌刻石。後始學行草、隸書、篆書、篆刻等。行草書宗二王、米芾、王鐸、康有為、何紹基手札等。隸書融張遷、華山、簡帛書於一體。
  • 翰墨師大:我在,故我書!
    衛俊秀是當代著名學者、書法教育家、20世紀重要書家之一,人書雙修,書、論兼擅,成就卓著,尤以草書見長,有評論家將衛老與于右任、王蘧常、林散之並稱為「20世紀草書四大家」。中國書協、陝西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等數家單位曾先後多次舉辦衛俊秀學術研討會。(連結:衛俊秀:我與書法)
  • 【翰墨名家】書法家鄭曉勇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 鄭曉勇 號白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溫嶺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台州市「四個一批」拔尖人才,獲台州市文化曙光獎
  • 「翰墨名家」書法家鄭曉勇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鄭曉勇號白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溫嶺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台州市「四個一批」拔尖人才,獲台州市文化曙光獎,作品入展中國書協第二屆蘭亭獎創作獎,鄭曉勇潛心翰墨三十餘年,書法直追漢魏,用筆渾穆,意態恣肆,書風奇逸、樸拙、大氣。崔學路:墨相.書道.玄境.禪心曉勇三十年來於經典名帖吸取法乳,滋養長大。同時亦好創意書,以見自心。
  • 翰墨朝陽全國書法大賽獲獎作品展
    今天(11月9日)下午,「中國夢-翰墨朝陽」第四屆全國書法大賽獲獎作品展在書畫頻道展覽館隆重開幕。
  • 兩岸同根 翰墨薪傳——黑龍江省書法代表團赴臺灣書法交流系列活動之二
    參訪公館國小合影為弘揚中華傳統藝術,增進海峽兩岸書法交流,應臺灣中國書法學會邀請,以黑龍江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書協理事、黑龍江省書協主席張戈為團長的黑龍江省書法代表團一行18人,於11月10日參加兩岸第三屆書法展開幕式之後,又應邀到臺灣中國書法學會南部辦公室、屏東縣公館國小、臺灣中國書法學會臺東服務處等地參訪,並與當地書家舉辦座談會
  • 全國獲獎書法家五體十家精品展12月18日相約宜春
    清風相許 翰墨迎新全國獲獎書法家五體十家精品展}2020年12月18日—28日 | 相約宜春{主創作者陣容楷書——李明、程志宏本次「全國獲獎書法家五體十家精品展」,致力於展示和推介近年來在全國書壇脫穎而出的優秀中青年獲獎書法家,以禪文化、竹文化為創作主題,涵蓋篆、隸、楷、草、行五種書體,每種書體特邀兩位代表性書家,面貌豐富,各領風騷。以此,也可大體感受今日書壇風尚;往後,還將陸續邀請更多書界精英參與進來!翰墨宜春,未來可期!
  • 高端訪談丨中原書家趙振乾 事外致遠 書法治學育人
    家祖刀耕火種,以刻碑謀生,自幼始便得其文化啟蒙,並隨坊間鄉賢習書撫琴作畫,以此點燃了他的翰墨心燈,踏上了一條書法創作實踐和書法教育的孜孜矻矻之路。  趙振乾告訴記者,他研習書法完全是自幼耳濡目染,秉性使然。「祖父是刻碑出身的,大舅父在縣裡是很有影響力的書法家。」然而由於小時候生活條件較苦,趙振乾為了臨摹一幅作品,有時要跑到10公裡開外的縣城裡。
  • 中原書風領軍人物——周俊傑
    曾獲首屆「中原書法大賽」一等獎、河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及第五屆特等獎、首屆及第五屆「中國文藝評論獎」、第七屆世界書藝(全北)雙年展大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書學要義》獲第六屆中華優秀圖書獎,《揮雲齋薈要》獲第二十六屆美術類圖書金牛獎金獎。被評為2017年度中國書法「風雲榜」「傑出老書法家」等。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這些民國時期書法作品的108位書家,自清末民初始,至新中國成立,實際上跨越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
  • 中國磁山翰墨苑收錄書法作品325幅,碑林博物館收藏石碑59塊
    馬莊鄉中學的師生到磁山翰墨苑觀賞、學習書法作品。(張海江 攝影)中國磁山翰墨苑,位於河北省武安市西南17公裡處的紅山南坡,由磁山二街設計施工,2016年初開始興建,歷時三年多,於2019年6月落成。佔地約12000平方米,沿著坐落於紅山之巔廣福寺的478級臺階兩側依山而建,兩側書法長廊建築約500米,坐北朝南,古典建築風格,雕梁畫棟,錯落有致。
  • 中原書法作品展:河南獲獎書家作品展作品放送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於1980年5月成立,早於中國書協成立一年,在全國開了一個好頭。當年,安徽的小崗村分產到戶的壯舉,被譽為改革開放的先鋒,河南書協此舉也應像小崗村一樣被載入當代書法發展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