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準確預測1987美股崩盤的大佬:全球走向低投資回報周期,看好大宗...

2021-01-10 騰訊網

麥嘉華依然更傾向於看好商品,尤其是農業商品和相關股票。「與金融資產相比,我覺得貴金屬還沒有貴得太離譜。」

騰訊證券1月1日訊,在「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看來,投資者想要在股市中如魚得水,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從錯誤當中學習。

這位瑞士傳奇投資人曾經成功地預測到了1987年股市大崩盤,1990年的日本泡沫,以及在自己2002年的名作《明日黃金:亞洲大發現時代》(Tomorrow's Gold: Asia' Age of Discovery)當中預言了石油和貴金屬等大宗商品的大牛市,以及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

在回顧自己長達四十年的投資生涯時,麥嘉華強調,承認錯誤並從中學習是幫助投資者成長的良方。「我想,在自己的一生中,我犯下了上百萬讓我後悔的錯誤。生命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管你年紀多大,都依然不能避免犯錯。」

除了保持開放的心態之外,麥嘉華還希望投資者明白,市場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大家必須學習和掌握市場反應的機理。「你必須時刻記得,自己怎麼想或者別人怎麼想,往往都沒有什麼意義。市場的運動是許多不同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獨立於我們想法之外的。」

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和央行都採取了力度驚人的經濟刺激措施,大量印鈔和舉債,而這就使得政府對市場的影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這樣一種環境當中,投資者該何去何從?麥嘉華的回答是,投資者必須學會適應現在的市場,後者正變得越來越像樂透。

「每一次樂透開獎,總是會有一個贏家。這個人還可以寫一本《我是怎樣贏得樂透的》。不過,事實是,多數人並未中獎,相反損失掉了自己買彩票的錢。我認為今天的投資環境就是如此,肯定會有少數贏家,他們可以寫書,可以上電視去解釋自己是如何操作的」,但是實際上,大環境已經惡化了。

麥嘉華指出,如果將現在和20世紀70年代,甚至90年代進行比較,大家就會發現,「現在的利率要低得多,債券價格要高得多。換言之,如果你買進歐洲一些國家,比如德國,或者尤其是瑞士政府的債券,那麼你實質上是付出110瑞士法郎,然後等待十年,一分錢利息都沒有,而且最後收回的本金是100瑞士法郎。這也就意味著,除了做空之外,債市上已經沒有了其他賺錢的辦法」。

至於股市,「在70年代當中,美股市場相對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直是在20%到30%的區間振蕩,這也就意味著股市資本相當於經濟總體量的20%至30%。可是現在,這一比例卻達到了90%」。麥嘉華強調,這實際上是說明金融市場處在虛高境地,而經濟活躍度並沒有那個可觀的實質性提升。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市場卻相對承壓。不過即便如此,麥嘉華依然更傾向於看好商品,尤其是農業商品和相關股票。「與金融資產相比,我覺得貴金屬還沒有貴得太離譜。」

麥嘉華警告說,今日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的大力度政策幹預其實就意味著人們在未來必須更多納稅,因此整體而言,世界正在走向一個低投資回報環境。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投資者真正能夠運作的空間,也只剩下充分多元化了。麥嘉華強調,誰也「不知道世界未來五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因此投資者當然不該只是困守在一個資產門類當中,這雖然可能讓你賺到一大筆利潤,但同樣也可能讓你輸掉全部本錢」。

談到美股市場近期的迭創新高,麥嘉華表示,美股市場現在已經很昂貴了,但是還沒有到嚴重超買的地步,至少將股價與五十天或者兩百天移動平均線相比,局面還算不上出格。「當初,在1987年的市場上,能夠創下新高的股票數量是不斷縮小的,這也就意味著技術面是在持續惡化,而且利率還開始走高了。」只是,麥嘉華也承認,現在要判斷估值高低,比當初更加困難,因為今日世界至少在經濟層面已經與過去截然不同。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印鈔世界當中。當你大量印鈔,你同時也就扭曲了許多東西,包括估值、定價機制等,也使得預測變得更加困難了。因此,如果有人說我目前看空股票,這話也可以算作是對的。」

那麼,美股是否就會從此進入下行通道呢?麥嘉華表示,事情恐怕也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眾所周知,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因此如果美股市場真是高估了的話,這估值的矯正是可以有兩條道路的。「首先,是股價大跌,這是最傳統的道路,但是也可能有另外一種發展方向,即股價繼續上漲,但是美元崩潰了,這也可以使得股票的真實價格降低下來——也可能,股價上漲,但是金價漲得要厲害得多,於是股票相對於黃金是等於貶值了。」

麥嘉華總結道,在印鈔環境當中,投資正變得越來越複雜,雖然不能說現在賺錢已經成為不可能,但是比起過去,需要考慮的東西無疑多了太多。「關鍵就在於,印鈔會造成經濟學大家費雪(Irving Fisher)所謂的貨幣幻覺。你是有錢,但那只是一種幻覺,因為紙幣是印出來的。」(費綠)

相關焦點

  • 末日博士麥嘉華:美股很可能再現1987崩盤
    )宣稱,其實聯儲原本幾年前就該開始加息的,不過這一切已經不再重要,因為美國股市很可能已經走到了又一次「極端劇烈的盤整」的邊緣,最糟糕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是1987年噩夢重現。麥嘉華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股市將進入更長時間無人問津的狀態,價格可能會走低,而且是大幅走低。我們可能會遇到一場1973年到1974年那樣的行情,一次又一次似乎看到市場將會上漲的希望,再一次又一次幻滅。」「或者,我們會遇到1987年那樣的情景,在某一天迎來極端劇烈的盤整。」
  • 曾準確預測08年金融危機的大佬:九大理由看空美股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曾準確預測08年金融危機的大佬:九大理由看空美股在疫苗等一系列好消息的推送下,美股近期表現強勢,一再創下新高,讓投資者興奮不已。然而,著名經濟學家、曾準確預測08年金融危機的華爾街大佬希林(Gary Shilling)卻警告說,當下的漲勢很可能是速度過快,幅度過大,整體而言過於狂熱了。這位A.
  • 曾兩次準確預見美股崩盤!華爾街傳奇:泡沫已來到破滅前的最後一刻
    面對這一系列名副其實價值千金的重大問題,華爾街傳奇投資人,曾經準確預測1989年日本泡沫、1999年網際網路泡沫和2008年房市泡沫的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在波士頓資產管理巨頭GMO網站上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 洪灝:看好比特幣 A股一定能跑贏美股
    來源:投資者網後疫情之「變」問道2021 | 洪灝:看好比特幣 A股一定能跑贏美股《投資者網》鄭小琳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同時也是後疫情時代急需提振信心的一年。從投資策略角度,將迎來哪些變化與調整?人民幣如何保值升值?不妨聽聽中國最知名分析師洪灝的建議。
  • 美股已無限接近泡沫化 2021年崩盤將再現?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投資顧問們經常奉勸投資者不要一看到情況不對就過早拋掉全部投資,甚至是動做空的念頭。不過,國際頂級投行Stifel機構股票策略部門負責人班尼斯特(Barry Bannister)還是要提醒大家,對於市場可能已經陷入非理性這一點必須要有所認知。根據他的研究,標普500指數隻要再上漲幾個百分點,泡沫就將得到權威認定。
  • 全球大買方:港股看好紅籌股,美股警惕科技股
    要聞 全球大買方:港股看好紅籌股,美股警惕科技股 2020年8月12日 17:36:09
  • 大摩2021年全球策略:看多美股,看空黃金
    前文《高盛:2021年的全球十大交易》發布以來,報告提到的看好大宗商品(比如銅)、看好周期股、看空美元、美股風格輪動等觀點已得到市場印證,其客戶也是獲利頗豐。至於文中的其它觀點,目前還動靜不大,仍有待時間檢驗。 在高盛報告發布的一周後,老對手摩根史坦利也發布了自己的《2021年全球策略展望》。該報告同樣圍繞經濟復甦展開,其大類資產觀點也與高盛存在相通之處。
  • 崩盤惡夢重演?James McDonald:美股恐因三大理由腰斬
    James McDonald:美股恐因三大理由腰斬   曾在美股 3 月劇烈震蕩期間做多而獲利的洛杉磯避險基金 Hercules Investments
  • 對衝基金為何瘋狂買漲金屬大宗商品?
    導讀:在對衝基金Axiom金屬板塊分析師Gordon Johnson看來,全球對衝基金之所以大舉湧入買漲金屬類大宗商品,一方面是押注疫苗研發順利令全球經濟重回復甦軌跡,另一方面則看好歐美央行持續加碼QE政策令美元流動性日益泛濫,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估值。
  • 大宗商品價格上行 專家:順周期類資產值得關注
    針對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專家認為,2021年是全球經濟發展關鍵年,大宗商品供求格局可能趨緊,通脹上行風險值得討論,但大宗商品漲價幅度預計可控。同時,在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情況下,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並配置順周期資產,包括海運、造船以及大宗商品的礦山、能源等資產。
  • 先鋒集團:未來十年 美股的投資回報將低於國際股市
    投資回報(4.7%)將低於國際股市(8.1%)。未來10年,估值收縮將使美股的預期回報率比國際股市低2.2個百分點。   Vanguard對未來10年美國市場收益增速的預期為5%,對全球市場的預期為4.3%,低於過去10年的6.3%和4.8%。
  • 外媒:不要被美元忽悠了,美股11次大跌歷史告訴你還將繼續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股指創約14個月新低連跌七日,但貨幣指數終結三連跌,比特幣期貨也是連跌兩日,價格抹去1000美元。自從近日美股突破歷史記錄,成為了最長牛市後,市場上一直有很多聲音對於可能的泡沫破裂表示擔憂。
  • 1987年美股大崩盤贏家:保羅·都鐸·瓊斯的操盤手法全解
    曾保持連續28年不曾虧損的記錄。瓊斯的核心理念是:價格的變動和趨勢的開啟常常是投資者行為所驅動的。這一點他和索羅斯理念相似。在華爾街大佬中,保羅·都鐸·瓊斯屬於特立獨行一類。期貨的交易機制和時限性,堅定價值投資那是很可笑的,當然在股票投資上就另當別論。瓊斯把交易比作下棋,那宏觀交易就是三維的棋局。他對任何投資的衡量標準都是看200日收盤價格移動平均線,我看到過很多東西最終價格都歸於零,股票如此,大宗商品也如此。
  • 關於美國大選,曾預測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經濟學家如今作出這一...
    關於美國大選,曾預測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經濟學家如今作出這一預期…… 文/Becky2020-10-20 11:21:23
  • 創金合信基金李遊:明年仍是結構性牛市,看好周期龍頭、新能源方向
    2020年關將至,回顧今年,新冠疫情衝擊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A股市場行情持續變幻。搜狐財經《基金佳問》欄目特別推出「基遇2021」專題系列報導,盤點A股市場以及細分領域年內行情,展望及預測2021年各行業板塊未來中長期的投資機遇,挑選具有投資潛力的基金產品。
  • 價值和成長並非對立,資本周期的分析框架
    到2010年,中國對大宗商品如鐵礦石、煤炭、鋅和鋁的需求佔全球需求的40%以上;中國對這些商品的增量需求所佔的份額更高,所以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無疑遠遠超過了歷史價格趨勢水平,形成價格泡沫。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礦業的盈利能力開始上升,資本回報率從本世紀初的7.5%提升到2005年的峰值接近35%並在金融危機後反彈至20%。
  • 周期板塊是反轉不是反彈,大宗商品出現第四輪牛市
    基本金屬(銅、鋁、鉛、鋅、錫和鎳)作為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主要受全球流動性的影響。2005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略滯後流動性周期,領先經濟復甦。通過對比2005年以來的銅價、鋁價和鋅價與中美歐日M2的同比變化,我們可知大概經歷了6輪收縮、6輪寬鬆和1輪相對平穩的狀態。
  • 押對美股崩盤、08金融危機,全球最賺錢基金橋水是如何做到的?
    圖 | 圖蟲創意編輯 | 淺夏#美股再度熔斷#史無前例,4天2次熔斷!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三大股指暴跌至熊市,道指、標普500指數跌幅破9%,創1987年來單日最大跌幅。12日早間標普指數開盤下跌7%,周內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也是史上第三次熔斷。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看好中國新基建 拜登或利空美股
    (原標題:頂級投資人|「新興市場投資教父」馬克·墨比爾斯:看好中國新基建,拜登或利空美股)
  • 曾預見三次金融危機的傳奇投資人:無視現實的美股反彈是第四個泡沫
    來源:財聯社曾準確預測歷史上三次金融危機的傳奇投資者傑雷米·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越來越確信,美國股市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的反彈,正在形成一個無視現實的泡沫,最終將傷害許多人。"我越來越確信,這是我投資生涯中第四個'真正的意義上的'泡沫。"投資公司GMO聯合創始人格蘭瑟姆周三對媒體表示:「巨大的泡沫可能持續很長時間,並造成很大痛苦。」格蘭瑟姆曾準確預測1989年的日本股市崩盤、2000年的美國「科技泡沫」和2008年信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