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12個月份別稱(落款必備)

2021-02-19 書藝咀華

◆新朋友點↑↑書兿咀華關注,咀嚼書法藝術之英華!

分享:書論丨技法丨品鑑丨人物丨文化丨思想丨奇談


January——1月

農曆一月也叫正月,吳自牧在《夢梁錄·正月》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唐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詩中描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又稱端月,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正與嬴政的「政」諧音,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後漢書·馮衍傳》中說:「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這裡的「開歲」也是指農曆一月。

February——2月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人葉紹翁的詩句中的紅杏,花開二月故稱杏月。又因二月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爾雅·釋天》說:「二月為如。」又據郝懿行義疏云: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陰曆二月因而又稱如月。

March3月

春夏秋冬四季,三個月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

April——4月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 孟夏之月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的別稱還有叫餘月。《爾雅·釋天》說:「四月為餘。」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餘。餘,舒也。」

May——5月

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本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爾雅·釋天》說:「五月為皋。」郝懿行義疏解釋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陰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結實,……。」故五月又稱為皋月。

June——6月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唐代王昌齡的《採蓮曲》這齣汙泥而不染的蓮篷,在暑月為人們帶來陣陣涼意,故把六月稱為荷月。在《易·繫辭上》說,「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說。此外,還把六月稱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禮記·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July——7月

秋季的頭一個月謂新秋。古時,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種蘭花在初秋開放,故又把七月稱為蘭秋和秋月。

August——8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謂之仲秋。《爾雅·釋天》中云:「八月為壯。」郝懿行義疏解釋說,「壯者,大也。八月陰大盛,《易》之大壯,言陽大盛也。」故稱八月為壯月。「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人宋之問把月中的桂花飄香都吹落人間了,何況鄉間山歌裡唱道:「八月裡來桂花香」,民間又把八月稱為桂月。

September——9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綽約仙姿描寫得美妙絕倫,其攝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經得起嚴寒考驗的特性。九月的別稱除了霜月外,還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黃巢的《菊花》詩歌吟:「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陳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而把九月稱為朽月,雖無處考證,或許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後衰老、枯落之故。

October——10月

農曆十月的別稱有:初冬、開冬、露月、良月等。《爾雅·釋天》中說:「十月為陽。」郭璞的註解為:「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玄。」《後漢書·馬融傳》說:「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鄉間開冬之後,舊時娶親嫁女等操辦喜事便選在入冬,此時收成已畢,正值農閒,良辰美景多可入選。

November——11月

《禮記·月令》:「 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鄭玄的註解為「暢,猶充也。」因此農曆十一月的別稱為暢月。孔穎達還註解為:「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也。」而孫希旦的集解是,「暢,達也。時當閉藏而暢達之,故命之曰暢月,言其逆天時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還有幸月、葭月、龍潛月之說,無可考。

December——12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王安石的詠梅詩,已把寒冬梅花倔強的風骨和報導春之將至的信息描寫得恰到妙處。從周代開始,古人把陰曆十二月作為臘祭的日子,以狩獵禽獸祭先祖。據《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杜甫《臘日》詩云: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到了秦朝時將十二月定為臘月,以後沿襲之。自古以來,農曆十二月為冰天雪地的代名詞,故又稱之為冰月、嚴月。

↓↓看完莫走↓↓

來藝友qq群48010723,一起聊聊書法

↓↓轉載註明↓↓

來源丨書藝咀華(ID:shuyijuhua-W)


如覺本文不錯,請分享到朋友圈

如覺小編不易,請記得默默點讚

如覺這號不賴,請推薦給朋友們

相關焦點

  •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下篇)
    本著只為一個好名字的起名網,在前幾期已經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農曆十二月份的雅致別稱,發現大家都喜歡中華傳統文化,並被其魅力所深深的折服,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趁熱打鐵,再分享一波關於月份的雅致別稱,如果你還意猶未盡,那就快快來看看吧!
  •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上篇)
    一年一共有十二個月,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並且,在這十二個月中,四季皆是風景,不論是春天的花香瀰漫,夏天枝繁葉茂,還是秋天的金風颯颯,冬天的白雪皚皚,月份和四季之美,都深入人心。其中,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亦是詩情畫意,美妙不可言傳,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農曆十二個月份的雅稱,不知道你都聽說過嗎?首陽——一月農曆一月是一個快樂而又溫馨的月份,也被稱為正月、端月,不僅是團圓的最美好時刻,而且還是新一年的開始,寓意著團圓美滿,面向新生。
  • 月份別稱大全之詳解農曆各月份的別名
    別稱  農曆一月
  • 關於農曆月份那些的詩意別稱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 孟夏之月 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 中國傳統文化月份時辰別稱
    、地正月、二陽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窮冬、黃冬、臘冬、殘冬、末冬、嚴冬、師走、大呂、星回節、殷正、清祀、冬素事實上最初制定太陽曆時,一年劃分的月份不都是12個月的。
  • 九月菊月 中國農曆月份的別稱 美醉了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五月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
  • 春日落款,這樣寫最雅致!
    // 春季落款 // 一般來說 春季的範圍為 農曆一月至三月 (一說:立春到立夏前一日
  • 古代農曆十二個月的N種別稱
    農曆是我國的傳統曆法,也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之稱,而古人根據節氣、農事、花期、時辰等賦於一年十二個月不同內涵的別稱。一月正月、端月、柳月、孟春、新春、歲始、初陽、太簇、開歲、陬月、嘉月、寅月。「二月紅杏鬧枝頭」,正值杏花怒放,二月有了美麗的別稱「杏月」。《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如者,隨從的意思,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二月正值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所以也叫如月。仲春也就是初春之後的二月,包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
  • 書法落款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兩點缺一不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前兩篇圖文講了書法作品落款的形式,字體大小,用什麼字體落款。這篇圖文裡,和大家聊聊書法創作的敬語,時間的合理使用。歡迎大家評論。年份的別稱是用十個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按先後順序搭配組成的: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庚子年,戊戌年,己亥年等,60年輪到一個甲子年,說實話我也分不清,我也是每年現查找。
  • 邊款中常用的月份別稱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
  • 日本月份的別稱以及由來
    而日本的民俗文化中的「年中行事」等,自古以來都是按照「舊曆」,也就是中國的農曆來進行的,像中國的「冬月、臘月"等一樣,日本的每個月也有其相應的別稱,這也是與舊曆的節氣時令相符的。因此,在日本民間留下了「以月為本"的季節意識,並把相關詞語作為月份的名稱流傳了下來。到了現代,日本人習慣性地把這些稱呼沿用到「太陽曆」中,例如現在說「霜月」,大部分情況下指的是公曆十一月。
  • 書畫乾貨分享:平尺換算方法,落款時間查詢,月份別稱……
    四、記季節 舊曆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即舊曆正、二、三月為春季,四、五、六月為夏季,七、八、九月為秋季 季節還有一些別稱,如春的別稱有陽春、芳春、青陽、豔陽、陽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別稱有朱夏、朱明、昊天、長嬴、三夏、九夏。秋的別稱有素秋、金秋、商秋、商節、素商、素節,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別稱有寒冬、安寧、玄英、三冬、九冬等。
  • 篆刻邊款中常用的月份別稱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麥秋至。」四月的別稱還有叫餘月。《爾雅·釋天》說:    「四月為餘。」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餘。餘,舒也。」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本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爾雅·釋天》說:「五月為皋。」郝懿行義疏解釋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陰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結實,……。」故五月又稱為皋月。
  • 「王月」即「旺月」​ ——也說種玊上圍門匾的落款
    關於落款的不同看法,南方日報微博(2017年3月30日)有個報導:牌匾上還有一處未解之謎,就是上下兩個落款,上款「歲在庚戌」比較容易理解,是題寫的時間,而下款「王月之吉立」則引起了眾人的猜測。有人認為「王月之」是一位書法家的名,這款牌匾由他題寫,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既然是書法家,應該有一定的名氣,但當地的史料中並沒有關於這位書法家「王月之」的記載。
  • 書畫作品這樣的落款才雅致
    落款,是書法創作一個要點,很多朋友在章法和準確性方面容易出現紕漏,尤其表現在落款內容硬傷頗多。今天我們就重點說說書法落款時間寫法,較為全面,建議仔細閱讀。
  • 【博聞強識】夏天了,寫書法怎麼樣落款?
    練字寫書法就得落款,那麼書法落款時,「夏天」該怎麼說呢?書法功課的書友們常見落款中的「夏日」是指立夏之後還是夏至?夏月又是指哪個月呢? 我們幫大家整理如下,省的落款錯誤貽笑大方。
  • 用月份別稱起中國風小名,既有古典韻味,又蘊含濃濃詩意!
    當我們驚嘆於古人的驚豔名字時,應該更驚嘆他們起名的能力,當你看到一些古人對事物的雅稱,就會被他們形象貼切,美到驚豔,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十二個月份都有屬於自己的唯美別稱,而父母為孩子選名字就和挑衣服一樣,看多了就容易挑花眼,不如利用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來給孩子起一個中國風的名字,基本不會出錯
  • 史上最全落款知識,拿走不謝!
    以此而言則大章法既是通篇字與字、行與行、正文與落款及用印之間的關係謀劃、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裡行間有呼應、顧盼,要協調通暢而有整體感。 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落款,一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書、章草、楷、行書;正文若是隸書、楷書、魏碑,落款可用楷書或行書;草書落款,除用於自身為草書外,因較難識別,一般不用於落款。實際運用最多的落款字體還是行書,既易識別,又顯活潑。款字的大小應小於正文字體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 生肖蛇:12個月份12種命運,以下4個月份出生的肖蛇人「命最好」
    生肖蛇:12個月份12種命運,以下4個月份出生的肖蛇人「命最好」 1、農曆2月 農曆二月出生的屬蛇人,命格豐財,一生錦衣玉食,福祿雙全,他們的人生道路一直都是暢通無阻,多有貴人出手相助,終有一日必有一番大作為
  •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一月:首陽 去追趕時間的河流, 儘管是那樣地用力, 還是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