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上篇)

2020-12-14 起名網

一年一共有十二個月,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並且,在這十二個月中,四季皆是風景,不論是春天的花香瀰漫,夏天枝繁葉茂,還是秋天的金風颯颯,冬天的白雪皚皚,月份和四季之美,都深入人心。其中,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亦是詩情畫意,美妙不可言傳,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農曆十二個月份的雅稱,不知道你都聽說過嗎?

首陽——一月

農曆一月是一個快樂而又溫馨的月份,也被稱為正月、端月,不僅是團圓的最美好時刻,而且還是新一年的開始,寓意著團圓美滿,面向新生。在「首陽」這個別稱中,不論是「首」字還是「陽」字,都在訴說著一月這個隆重又美好的月份,同時,一想到這個名字,也讓人想起了白居易《早春持齋》:「正月晴和風氣新,紛紛已有醉遊人」這句詩,給人一種風和日麗,春和景明的感覺。

紺香——二月

「紺香」是中國農曆月份二月別稱之一,而且在古代「紺」是一種顏色,既甘也就人工種養後甘藍,給人一種清新優美的感覺,並且,一說到這個代稱,也會讓我們聯想到賀知章在《詠柳》詩中寫到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二月是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那巧如剪刀的春風裁製出絲絲碧柳,給大地披上新妝。因此,「紺香」是一個很美的代稱。

鶯時——三月

「鶯時」這個詞意為春光明媚之時,鶯時三月,歲時驚蟄,草木萌發,萬物甦醒,所以,三月這個雅稱可以說是形象生活,把春天萬物復甦的美呈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從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無窮無盡。並且,「鶯時」也代表著鳥語花香,讓人一讀就想到了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寫道的一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簡直是太美,太具有詩情畫意了。

槐序——四月

「槐序」在古時指的是夏季,因為,槐樹於夏季開花,所以,在我們傳統文化中,起名文化源遠流長,這也可見我們勞動人民的智慧。同時,槐序亦是四月別稱,因為,四時之景,莫如初夏,四月景色之美,清涼幽靜,美到極致,並且,槐序也能讓人想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鳴蜩——五月

《詩經》中寫道,五月鳴蜩,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知了們紛紛破土上樹,開始了夏天的第一聲清音歌鳴,因此五月別稱「鳴蜩」,並且這個別稱也很有特色,加入了這個時節象徵性的動物,同時,在詩人的眼中,五月就是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從中也可以看出,農曆五月的別稱也叫榴月。

季夏——六月

夏天這個季節對我們來說,可以說是比較長的,並且夏天的時段按照來臨的順序分為孟夏、仲夏和季夏,所以,農曆六月的別稱為季夏,而且代表同樣意義的別稱還有暮夏、晚夏、杪夏。在這美好的六月天裡,也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到楊萬裡「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詩。

看過這些雅致的月份別稱,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呢?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關於起名的內容,都可以來起名網哦!

本文為起名網首發,禁止轉載。各位小夥伴如果有什麼想看的內容,都可以跟起名網留言哦~

相關焦點

  •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下篇)
    本著只為一個好名字的起名網,在前幾期已經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農曆十二月份的雅致別稱,發現大家都喜歡中華傳統文化,並被其魅力所深深的折服,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趁熱打鐵,再分享一波關於月份的雅致別稱,如果你還意猶未盡,那就快快來看看吧!
  • 關於農曆月份那些的詩意別稱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 孟夏之月 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 月份別稱大全之詳解農曆各月份的別名
    別稱  農曆一月
  • 用月份別稱起中國風小名,既有古典韻味,又蘊含濃濃詩意!
    當我們驚嘆於古人的驚豔名字時,應該更驚嘆他們起名的能力,當你看到一些古人對事物的雅稱,就會被他們形象貼切,美到驚豔,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十二個月份都有屬於自己的唯美別稱,而父母為孩子選名字就和挑衣服一樣,看多了就容易挑花眼,不如利用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來給孩子起一個中國風的名字,基本不會出錯
  • 古代農曆十二個月的N種別稱
    農曆是我國的傳統曆法,也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之稱,而古人根據節氣、農事、花期、時辰等賦於一年十二個月不同內涵的別稱。一月正月、端月、柳月、孟春、新春、歲始、初陽、太簇、開歲、陬月、嘉月、寅月。「二月紅杏鬧枝頭」,正值杏花怒放,二月有了美麗的別稱「杏月」。《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如者,隨從的意思,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二月正值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所以也叫如月。仲春也就是初春之後的二月,包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
  • 農曆12個月份別稱(落款必備)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May——5月 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October——10月農曆十月的別稱有:初冬、開冬、露月、良月等。《爾雅·釋天》中說:「十月為陽。」郭璞的註解為:「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玄。」《後漢書·馬融傳》說:「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
  • 中秋節,有一些奇怪的別稱,你知道嗎?
    遠的不說,就說中秋節那些奇怪的別稱吧,我所知道的,就多達六七個之多。那麼,中秋節究竟有哪些奇怪的別稱呢?我簡單舉幾個例子!01一:祭月節中秋節,也叫做:祭月節,你知道嗎?為什麼會有這個叫法?02二:八月節你知道嗎?中秋節,也叫做:八月節。為什麼有這種叫法呢?
  • 日本月份的別稱以及由來
    而日本的民俗文化中的「年中行事」等,自古以來都是按照「舊曆」,也就是中國的農曆來進行的,像中國的「冬月、臘月"等一樣,日本的每個月也有其相應的別稱,這也是與舊曆的節氣時令相符的。因此,在日本民間留下了「以月為本"的季節意識,並把相關詞語作為月份的名稱流傳了下來。到了現代,日本人習慣性地把這些稱呼沿用到「太陽曆」中,例如現在說「霜月」,大部分情況下指的是公曆十一月。
  • 中國傳統文化月份時辰別稱
    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別稱」分別為:子時——「夜半」                丑時——「雞鳴」寅時——「平旦」                卯時——「日初」辰時——「食時」                巳時——「隅中」午時——「日中」
  • 邊款中常用的月份別稱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
  • 九月菊月 中國農曆月份的別稱 美醉了
    唐人張旭描寫的景致為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此外三月還有晚春、暮春、蠶月等別稱。五月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
  • 篆刻邊款中常用的月份別稱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麥秋至。」唐人宋之問把月中的桂花飄香都吹落人間了,何況鄉間山歌裡唱道:「八月裡來桂花香」,民間又把八月稱為桂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綽約仙姿描寫得美妙絕倫,其攝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經得起嚴寒考驗的特性。九月的別稱除了霜月外,還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黃巢的《菊花》詩歌吟:「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陳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廣州羊城、重慶山城,這些城市的別稱,你都知道嗎?
    每個城市都有其獨有的文化與標誌,比如之前介紹過的地標性建築。各城市地標性建築,廣州很獨特、北京最雄偉,你認同哪一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各個城市,那些特有的別稱,都是怎麼來的?快來看看你知道哪幾個吧?廣州:羊城、花城、穗城廣州最為人熟知的別稱,非」羊城「莫屬了,畢竟,公交卡上都是印著」羊城通「的字樣。關於羊城的來歷,流傳著好幾個版本。其中一個就是因為越秀山上有一個舞五羊銜穗的雕像,因此廣州被稱為「羊城」,簡稱為「穗」。至於」花城「,則是因為由於氣候原因,在廣州,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鮮花綻放、花團錦簇的景象,所以被稱為」花城「。
  • 遼寧省14個城市的別稱,你知道多少?
    東北三省共有36個地級以上城市(地區)。其中遼寧省就有:瀋陽、大連、鞍山、錦州、營口、丹東、撫順、本溪、遼陽、朝陽、盤錦、鐵嶺、阜新、葫蘆島等14座城市。這些城市的別稱你知道多少?有你的家鄉嗎?就讓我們來說一說吧!
  • 你都知道嗎?
    你都知道嗎? 古典詩詞中,冬季的別稱甚多,詩人往往根據要表達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選用不同的別稱,你知道這些獨特的雅稱嗎?三冬:古人以農曆十月為孟冬,十一月為仲冬,十二月為季冬,並將三個月份合稱「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 你都知道嗎
    古典詩詞中,冬季的別稱甚多,詩人往往根據要表達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選用不同的別稱,你知道這些獨特的雅稱嗎? 三冬: 古人以農曆十月為孟冬,十一月為仲冬,十二月為季冬,並將三個月份合稱「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 我國別稱是動物的五個城市,龍城、鳳城、羊城都有,你都知道嗎?
    我國文化是從古代以來就一直是沒有變過的,即使是在一些的發達的當下,我國很多城市都是有很多豐富的歷史,不管是在歷史的遺蹟上,還是在精神文化上,都是我國一直以來最為寶貴的財富,而這些對於我國很多的城市而言,都是我國最令人受關注,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的城市別稱了,所以就介紹5個我國城市以動物命名的別稱
  • 你知道農曆2月2日龍抬頭的節日嗎?
    你們知道什麼叫做龍抬頭嗎?在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冒也,萬物復甦地而出,象徵為大地的新生命,代表著生機茂發,比如在《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
  • 東經日語 | 日本的十二個月唯美的別稱
    在中國,從一月到十二月都有很多優美的別稱,其實在日本,十二個月份同樣也有別稱,並且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的
  •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一月:首陽 去追趕時間的河流, 儘管是那樣地用力, 還是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