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新農辦的副主任馬平作為基層代表介紹了該縣在危房改造中如何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工作經驗。
馬平介紹,2016年以來,在國家危房改造政策支持下,大通縣堅持優先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兼顧解決一般戶危房改造,累計完成了9590戶危舊房改造任務。
首先,按照危房改造「先確認農戶身份信息、再開展房屋安全等級鑑定」和「三級審核、三榜公示」的程序,依據扶貧等部門提供的貧困戶名單逐戶組織開展房屋危險性評定,精準核定改造對象,建立到戶臺帳,做到對象識別不漏一戶。
其次,改造對象確定後,依據改造對象貧困程度、房屋危險程度和改造方式,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群體、貧困殘疾人家庭和一般戶執行不同的資金補助政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從危房改造對象確定、項目開工建設到房屋竣工驗收,每一個重要環節都入戶指導檢查,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建設標準、抗震設防中的一些技術問題,加強對農村建築工匠、鄉鎮建設管理員和村「兩委」的培訓,確保農民建房有人指導,做到改造不漏一戶。
最後的核驗階段,大通縣在被列為全國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試點縣之後,第一時間成立了核驗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縣級主抓培訓督導、鄉鎮負責統籌保障、村級落實核查錄入的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採取邊實地核驗、邊錄入信息的方式,用4天時間全面完成了全縣79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做到核驗不漏一戶,實現了「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目標。(李增平)
【來源:西海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