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吳小波
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位於湘西南地區的邵陽市,也是湖南省扶貧工作的重點區域之一。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好貧困戶住房保障工作,自2013年啟動至今,邵陽市已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邵陽市住建局(人防辦)12月10日透露,全市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6.5萬餘戶,40萬農村貧困人口住進了安全房,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精準識別
將真正需要幫扶對象納入改造範圍,是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開展的基礎。
對農村危房改造對象的識別,邵陽市住建局嚴格執行「戶申請、村評議、鎮核查、縣審批」的審核程序和三級公示制度。同時,大力推廣所轄武岡市在農村危房改造對象確定上的「住房危險性、經濟特困性、居住唯一性」標準,鑑定程序簡明易行。
(邵陽市高度重視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市委、市政府於2015年在所轄武岡市召開現場推進會)
「對鑑定為A級、B級的安全住房,逐戶掛牌公布鑑定結果;對鑑定為C、D級的,將鑑定結果告知農戶,建立危房改造檔案,按時完成改造。」邵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精準確定農村危房改造對象,逐戶開展了3輪入戶鑑定,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房屋危險性鑑定「全覆蓋」。
同時,邵陽市住建局還會同有關部門確定「邊緣戶」名單。把居住在C、D級危房中有意願改造的「邊緣戶」納入改造範圍,共確定改造「邊緣戶」1165戶,已全部改造到位。
從嚴監管
強化技術指導,邵陽市住建部門結合地域風貌和自然生態環境,編制完善了「集中型」「散居型」「綜合型」三類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建房圖集,免費送村入戶。
(邵陽市所轄各縣市,為農村危房改造統一設計,各具特色)
為確保房屋質量,真正建成貧困農戶的「放心房」「滿意房」, 邵陽市還建立起督查督辦機制。市裡成立督查組,駐地駐點督查督辦,將質量列為重點督查內容。
邵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市先後四次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改行動,由各縣區組織技術人員共3000餘人次,對全部鄉鎮、建制村進行全覆蓋排查,將260596戶信息全部錄入全國農村危房系統,確保戶戶可查、一戶不漏。
(邵陽市洞口縣渣坪鄉大溪村,實施農村危房整體改造之後全景)
專項整治行動同步進行。自2015年以來,邵陽市查處違規納入農村危房改造人數287人,查處落實惠民政策優親厚友、以權謀私等問題案件14起,共查處10人。
「五個結合」
邵陽市自然景觀優美,如何在農村危房改造中做到既不破壞生態,又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需要統籌考慮。
在新寧縣崀山風景名勝區、城步南山周邊、滬昆高鐵沿線,邵陽市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房屋風貌特色改造5864戶,形成了「建設一線,推動一片,帶動一方」的良好局面。
(邵陽市新寧縣崀山風景名勝區,住建部門對農村危房實施了集中連片改造,整體風貌為之一變)
邵陽市住建局介紹,通過「五個結合」,讓農民住上「放心房」「滿意房」, 也擴大了農村危房改造的綜合效益。
——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力爭建設一線,推動一片,帶動一方
——與村莊環境整治結合,統籌集合村莊道路、供水、沼氣、環保、改廁、土地整理、農村清潔工程等建設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提高農村危房改造水平,推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
——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擴大農民的收入渠道,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
——與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注重生態建設,加強植被保護,嚴防水土流失,有效維護優良綠色植被資源的完整性。
——與新城鎮建設相結合,在縣城、小城鎮或工業園區附近建設危房改造區,安置具有一定勞務技能、商貿經營基礎的對象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責編:張雲龍]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