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泉州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 定期監測飲用水水源地

2021-01-19 閩南網

­  泉州市印發《2016年市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計劃》

­  為了改善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質量,保障市民用水安全,近日泉州正式印發《2016年市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  計劃指出,今年我市將從飲用水水源保護整治、生活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業汙染防治、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小流域綜合整治、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方面推進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全年計劃投入資金12.46億元,實施整治項目98個(其中近海水域項目45個,計劃投入資金7.08億元),使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主要地表水水質達到功能區標準,晉江流域省控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6%以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  ■飲用水源地整治保護 定期監測飲用水水源地

­  今年泉州將繼續做好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評估工作,定期監測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抓緊推進我市主要河流縣(市、區)交界斷面實現水質自動監測,完成南安市、安溪縣和德化縣水質自動站的調試驗收。定期、不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巡查和隱患排查,加大力度消除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隱患。

­  持續做好農村分散式飲用水源地的整治和保護,提高農村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強力推進山美水庫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推進山美水庫上下遊同步治理。

­  ■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61個鄉鎮要對汙水有效處理

­  根據計劃,「六江兩溪」流域1公裡範圍內61個鄉鎮要實現汙水有效處理,加強汙水管網的普查、日常排查維護和汙水處理廠運行監管,特別要進一步加快老城區的汙水收集管網改造與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生活汙水全收集、全處理水平。

­  村、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因地制宜,選擇微動力、溼地、氧化塘等工藝對汙水進行就地集中或分散處理,洛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要全面推行農村生活汙水第三方運維模式,確保建成設施有效運行。進一步健全完善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繼續開展小流域環境衛生檢查考評,確保日常保潔機制有效運轉,避免垃圾入河入溪。

­  ■工業汙染防治 取締嚴重汙染的生產項目

­  嚴把工業企業準入關,嚴格實行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取締"十小"企業,全面排查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製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汙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  同時,推進造紙、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製造、製革、電鍍、建陶、石材等九大重點行業專項治理,實施清潔化改造。完成石獅市、晉江市印染工業集控區4個染整廢水集中深度處理工程。組織開展全市重點行業環保督查工作,確保涉水工業企業穩定達標排放。(記者 柯麗娟)

相關焦點

  • 成都市打好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問題整治攻堅戰
    水質2018年,經監測全市縣城及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監測目前成都市的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共建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22個;在取水口、橋梁等關鍵節點共安裝視頻監控設備181套,建成了全流域視頻監控系統和飲用水源地數位化監控平臺。
  • 福州等市13個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獲省政府批覆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劃定福州、漳州、泉州、寧德等市13個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批覆閩政文〔2020〕214號福州、漳州、泉州、寧德市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報批長樂區玉田鎮尖竹水廠尖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的請示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之飲用水水源/水源地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HJ 610-2015「3.10、3.11」分別給出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與「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定義。有關這個兩個術語,有很多人有疑惑,在這裡為大家深入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給大家介紹兩個水源地保護技術指南:《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指南(試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指南(試行)》。
  • 市生態環境局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導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推動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和環境問題整治,確保飲用水生態環境安全,1月11日至12日,受市生態環境局黨委書記、局長趙齊宣委託,市生態環境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強帶隊,赴大英縣、安居區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導。
  • 市生態環境局全面核查旌陽區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情況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周麗姬副局長帶隊對旌陽區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治情況進行了現場核查。本次核查範圍為 旌陽區已劃分水源保護區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25個問題涉及的水源為核查重點,全面查看水源地「劃、立、治」情況,對揚嘉供水站、民安供水站、孝泉自來水廠、新柳供水站、黃許自來水廠和旌興水務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範化建設情況及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
  • 《陝西省飲用水水源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徵求意見
    ,實行飲用水水源安全巡查制度;定期組織有關部門監測、評估本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供水單位供水和用戶水龍頭出水的水質等飲用水安全狀況。第十一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職責] 縣級以上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在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工作中主要承擔以下職責:(一)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汙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汙染行為;(二)負責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預警,建立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檔案,定期發布飲用水水源水質信息;(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 ...上「放心水」「乾淨水」,雁江這樣提升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
    滴水巖片區水庫管理站站長唐遠高說,滴水巖水庫變得乾淨、清爽,得益於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標準化建設。據介紹,中和鎮滴水巖水庫飲用水水源標準化建設工程於2017年7月開工,2019年11月完工。共安裝隔離網共3050米、道路警示宣傳牌15塊、視屏監控2個、生活汙水處理池3處、搬遷農戶23戶,流轉土地460畝。
  • 臨湘市「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聶市鎮東嶽水庫環境問題整改完成...
    年度工作方案、「夏季攻勢」清單、考核細則的通知》(湘生環委發〔2020〕3號)的要求,在2019年對實際供水達到「千噸萬人」規模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全面排查的基礎上,2020年開展全面整治。我市「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東嶽水庫共有2個環境問題,我局按照湖南省生態環境廳下發的《湖南省2020年「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東嶽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存在的2個生活面源汙染問題進行了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至2020年8月12日止,已全面完成整治,現將整治完成情況報告如下:一、存在問題問題一(總序號270,分序號17):
  • 長壽擬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視頻在線監控平臺
    12月22日,代理區長戴明主持召開區政府第120次常務會議,研究《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草推進情況、建設全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視頻在線監控平臺等工作。會議指出,飲用水水源保護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城市的安全穩定運行。要全面取締飲用水水源地附近的畜禽養殖、網箱養殖、水上餐飲、釣魚棚等設施,嚴格控制保護區內與保護無關的開發建設活動。要加快推進水源保護區內農村生活汙水等環境問題整治,定期開展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與評估,加強水源保護區標誌標牌維護更新,全力保障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
  • 51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未達標!水質信息公開迫在眉睫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8月30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作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指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落實不夠到位。他指出,全國329個城市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的城市為278個,達標比例為84.5%。86個地級以上城市141個水源一級保護區、52個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未完成整治工作,且缺乏明確的考核制度和責任規定。
  • 「尋找中國好水」走進霍山佛子嶺飲用水水源地
    2日,「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調研組來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佛子嶺水庫飲用水水源地進行調研。此次活動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環境與生活》雜誌共同發起。    此次「尋找中國好水」活動的技術支持部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在水源地進行了水質取樣和現場檢測,中國網等中央級媒體記者還深入現場進行了調查採訪。調研組一行還與霍山縣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就霍山縣環保方面的工作及轄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座談和交流。
  • 莞事論壇第五期⑤∣東莞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
    在河湧逐漸消除黑臭水體的同時,飲用水安全也引起市民群眾的關注。在莞事論壇第五期上,市人大代表陳軍就提出,要大力保障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陳樹仰也作出回應,目前東莞全市飲用水水源對應的水廠,處理後的出水均達《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要求,能夠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 直面問題 先行先試 彭州市努力開創飲用水水源保護新格局
    (三)風險防範新措施2020年,彭州市針對人民渠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新增人防、技防和工程措施。人防措施方面,編制《人民渠(彭州段)生態環境風險排查與防控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排查准保護區內環境風險源,針對性制定環境風險防控與預警應急措施,進一步健全重點風險源網格化巡查工作機制。
  • 福建規劃一批「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二)二級保護區:連城縣丘塘水庫整個匯水流域(一級保護區範圍除外)。保護區主要拐點坐標及紅線圖由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公布。相關設區市政府要指導督促同安區、詔安縣、永安市、清流縣、寧化縣、將樂縣、沙縣、仙遊縣、新羅區、上杭縣、長汀縣、連城縣等地人民政府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切實加強水源保護區日常管理,嚴格落實水源安全防範各項措施,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強化水資源保護和合理調配。
  • 《茂名市鄉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調整(劃分)方案》解讀
    根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廣東省水利廳轉發關於推進鄉鎮及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粵環函〔2019〕1111號)要求,各地要在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實際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在1000噸以上(以下簡稱「千噸萬人」)農村水源地的保護區劃定。
  • 眉山市2020年12月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報告
    眉山市2020年12月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報告一、監測情況2020年12月,眉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黑龍灘水庫地表水水源水質現狀進行了監測,黑龍灘水庫屬湖庫型水源地。(一)、監測點位湖庫型水源原則上按常規監測點位採樣,在每個水源取水口周邊100米處設置1個監測點位進行採樣。湖、庫採樣深度為水面下0.5米處。
  • 汾河水庫流域水環境汙染和生態補償機制探討
    本文通過建立生態補償方法和公示路線計算出汾河水庫上遊四縣為水環境治理應獲得經濟補償金額和保護生態環境應獲得的經濟補償費用。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依據,為提高庫區流域人民生活水平,人民自覺保護水庫飲用水水源起到積極的作用。
  • 安徽省地級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2020年12月)發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與監管,按照原環保部統一部署及省生態環境廳工作要求,近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按期完成《安徽省地級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2020年12月)編制發布工作,並在省生態環境廳門戶網站等多種載體發布,最大限度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 全椒縣生態環境分局對引江入滁飲用水水源地包保段開展巡查
    為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巡查整治工作力度,確保我縣飲用水安全,針對引江入滁工程中可能出現的飲用水安全隱患,12月2日和3日,縣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包保的襄河穿城段開展了專項巡查整治。通過專項巡查,進一步消除了可能造成飲用水汙染的環境隱患,規範了對飲用水水域的環境管理,推進了水源地保護工作的規範化建設。縣生態環境分局將進一步加大檢查執法力度,不定期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