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四普外科消化科「雙鏡」聯合實施複雜膽道微創手術 

2020-12-26 浙江在線

2020-04-17 22:20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徐成才 編輯 梁紅敏

4月初,浙大四院普外科聯手消化內科完成了一例雙鏡膽道手術,即「腹腔鏡膽囊切除+ERCP」,成功地為一名膽道結石、化膿性膽管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解除了重重危險。

今年40歲的陳先生反反覆覆上腹疼痛已經4個月有餘,一直以為是胃病,加上疼痛可好轉,也沒太在意。3月26日,再次腹痛的陳先生來到浙大四院急診,經過醫生檢查評估是「膽囊結石」同時引起「膽囊炎」,當時化驗檢查提示炎症還不算嚴重。浙大四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樓炎波建議行「膽囊切除手術」,以免結石繼續「作怪」。

「小小結石何必手術?」陳先生懷著這樣的想法回了家,不料兩天後的凌晨,腹痛突然加重,難以忍受的他再次進了急診,此時炎症已明顯加重,且出現肝臟功能損害。

副主任醫師樓炎波立即趕到急診再次評估,懷疑膽囊裡的石頭可能發生了移位,卡在了膽囊管或膽總管裡。在這些狹小的管道中,結石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加大,藥物大多無法緩解病情。急診CT檢查證實了樓醫生的猜想,石頭已經移動到了細長的膽囊頸裡,必須緊急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

術中發現,炎症已經讓陳先生的膽囊和周圍組織失去了正常的形態,腫脹得互相擠壓粘連成一團,並且脆得稍一用力就出血。經過樓醫生及其團隊細緻的分離,這個已經變形的膽囊最終被順利切除。

但是此時細緻的樓醫生發現,還有大量膿性膽汁從膽囊管斷口流出,而且膿液似乎來自更深處的膽總管。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術中膽道造影,發現膽總管下段出口被完全堵塞,再次證實了他的猜測。膽總管被結石堵住出口,炎症會進行性加重,直至波及全身,引起休克,這是足以致命的變化。

「這些狡猾的石頭,就像被貓追逐的老鼠,不停地往深處鑽,還會帶來致命的危險,所以我們要剖開膽總管,取出逃跑的結石。」樓炎波介紹說,患者此時腹腔內炎症水腫狀態,無法通過腹腔鏡完成這一操作,如果選擇傳統開放手術,則會給患者帶來十幾釐米的巨大刀疤,以及更明顯疼痛和更漫長的恢復時間。

雙鏡聯合 一步到位

此時,手術團隊馬上想到,ERCP內鏡下取石(膽胰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取石術)可以解決這一難題。膽總管開口在十二指腸,ERCP利用胃鏡找到膽管在腸子上的出口,再「開門」把石頭取出。這一升級版的胃鏡操作,不會在體表留下任何刀疤,創傷小,恢復快。手術團隊當即將治療方案匯報浙大四院普外科主任唐喆和消化內科主任戴一揚。擁有豐富ERCP經驗的消化內科醫師金城鋒也放棄周末的休息時間,連夜驅車返回醫院。最後通過ERCP技術,成功地將卡在膽總管下端的小結石取出。

術後,經過急診監護室和普外科治療團隊精心照料,陳先生恢復十分順利,術後1周康復出院。

圖膽道結構簡圖

術中ERCP取石

術中ERCP取出的結石

「小個子」的膽結石 有時候往往更兇險

樓炎波介紹,「膽囊結石非常常見,但絕不能因為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的不適,就習慣性的忽視它的存在。有些結石正好小到可以通過狹長的膽囊管,又堵塞膽總管出口,這樣的小結石往往比巨大結石更加危險,一旦炎症發作會在短時間內急劇變化。因此,浙大四院普外科專家給膽囊結石患者的建議是積極就診。

多學科合作凸顯優勢

如有膽囊結石和膽總管結石,炎症還沒發作的患者,目前微創手術治療方案常需要進行「兩步走」:即先行膽胰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取石術(ERCP)取出膽總管結石,恢復以後,再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但像陳先生那樣,炎症已經發作的患者,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循序漸進走完這兩步。只能兩步並作一步,雙鏡操作一次完成,雖然手術時間延長,但病人不需要在不同手術室之間轉移,不需要多次麻醉,而且避免了開放手術巨大的創傷,和較長的恢復時間,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苦。這不單單考驗手術醫生操作水平,也考驗不同科室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

浙大四院普外科是金華市重點學科,集醫、教、研為一體,匯聚了浙大各大附屬醫院的省級專家,經過了5年的迅猛發展,目前已成為浙中外科疑難病種診治中心,常規開展普外科所有手術。該學科以腫瘤綜合治療和微創治療為臨床特色,綜合治療依託「國際MDT」多學科討論,有能力轉化較晚期惡性腫瘤,開展擴大和多器官聯合切除腫瘤。

1587133201000

相關焦點

  • 微創外科醫生巧用2面「鏡子」全部取出
    雙鏡聯合保膽取石康復出院終於,楊大爺經朋友推薦,來到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就診。苗慶松教授評估他的病情後,衡量利弊,為他推薦了一個治療方案——「通過腹腔鏡、膽道鏡兩種內鏡設備,用微創手術取出膽結石。」通過這兩面鏡子的完美配合,無死角「照亮」膽道系統,可以清晰觀察膽道內部情況,發揮各自的優點,幫助醫生精準取出膽結石,保護膽道系統不受破壞。
  • ...醫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微創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
    打開APP 廣西人民醫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微創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 光明網 發表於 2020-12-22 17:48:43
  • 這家醫院38場微創外科手術向全球同行直播 涉頭頸外科、泌尿...
    此次直播周,共設5個專題手術日,總計38場手術現場直播,由來自浙江省人民醫院頭頸外科、泌尿外科、胃腸胰外科、肝膽胰外科及微創外科、肛腸外科、心胸外科、婦科等多個外科的38位專家進行微創手術直播演示及學術講座,33位全國專家全程講解與點評,共同帶來外科「乾貨」盛宴。
  • 雙鏡技術,鏡無止境!腰椎間盤突出症常用的兩種微創手術
    而說到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就不得不提現在非常常用的「雙鏡技術」。目前大部分的腰椎疾病手術都可以通過微創技術完成,其中「雙鏡技術」算是裡面的佼佼者,也是目前神經外科推出的對整個腰椎疾病的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
  •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泌尿外科成功開展複雜碎石手術,開啟微創手術新...
    近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巨大鹿角型結石複雜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手術,達到此領域領先水平。 ,結果顯示患者右腎有巨大結石,佔滿整個腎臟集合系統,結石已達到腎臟能夠產生的最大體積,這在泌尿外科專業稱之為鹿角型結石,為腎結石中最複雜、最巨大、最難處理的結石類型!
  • 老伯肝功能異常兩月找不到原因 做了十二指腸鏡後終於揪出...
    兩個月肝功能異常的「元兇」找到了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肝病科(感染病科)做了全面檢查,對於林老這樣肝功能異常,尤其是合併有膽紅素升高而又沒有明顯不適的患者,潘紅英主任懷疑存在膽道梗阻的可能,並同時請來了肝膽胰外科和消化內科專家會診,專家們一致建議林老做個十二指腸鏡。
  • 做老百姓的保肝護膽使者 廈門中醫院肝膽胰外科診治水平省內先進
    肝膽胰外科主任熊共鵬介紹,科室在肝臟疾病診療方面主要治療各種良惡性肝腫瘤(血管瘤、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肝腺瘤、肝囊腺瘤、肝細胞性肝癌、肝內膽管癌、肝囊腺癌、門靜脈癌栓等)、肝膿腫、肝囊腫及外傷性肝破裂等。  此外,在膽道疾病診療方面,科室秉承微創理念,利用腹腔鏡、十二指腸鏡(治療性ERCP)、膽道鏡來治療膽道疾病(膽道結石、梗阻性黃疸、膽道蛔蟲、膽道腫瘤、膽源性胰腺炎等)。
  • 釘子嵌入5歲男孩胃體 兒醫內外科雙鏡聯合取異物
    最終,南京市兒童醫院內外科專家聯合手術,胃鏡和腹腔鏡密切配合,2小時順利取出異物。男孩誤吞釘子月餘,竟嵌入胃體夾層5歲的南南在十多天前告訴家長,自己排便時拉出了一枚釘子。在家長的詢問下得知,南南一個多月前偷偷吞下了幾枚釘子,但具體吃了多少,南南也記不清了。家長這下慌了,「這些釘子不會還在孩子體內吧?
  • 2019北京國際微創泌尿外科論壇暨《郭應祿傳》首發式舉行
    }責任編輯:姜雨薇     2019北京國際微創泌尿外科論壇暨《郭應祿傳》首發式13日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大醫院名譽院長郭應祿院士在開幕式上講話。
  • 中醫院骨二科成功實施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
    近日,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成功實施一例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標誌著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骨盆骨折微創手術技術進一步提升
  • 2019北京國際微創泌尿外科論壇舉辦
    由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北京大學泌尿外科醫師培訓學院和北京郭應祿泌尿外科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19北京國際微創泌尿外科論壇、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第二十一屆腔鏡泌尿外科新技術學習班日前在京舉辦,會上還舉辦了《郭應祿傳》的首發儀式。
  • 鏡彩絲路明珠繪微創藍圖,精準脊柱專家獻大愛無疆
    濃意的初冬,絲綢之路明珠蘭州,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絲綢之路微創脊柱外科及脊柱內鏡論壇」學術盛會。自2016年「絲綢之路微創脊柱外科及脊柱內鏡論壇」從蘭州開啟,「兩岸一家親,健康公益行」溫情慈善義診活動也同時啟程。
  • 「雙鏡」齊下讓腫瘤君徹底「滾蛋」
    幸好一次「無心插柳」的體檢救了他一命在胃鏡和腹腔鏡的「雙鏡聯合手術」下小武順利和腫瘤君說了「拜拜」陪妻子檢查身體居然自己「有問題」「恢復得不錯,沒什麼問題!」「如果是G1型,可以在內鏡下切除,但是G2、G3型就須進行外科手術切除了。」杜娟副主任醫師說。「雙鏡」齊下讓腫瘤君徹底「滾蛋」小武住進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區的腫瘤外科病房。
  • 張宇華|急性膽道感染《東京指南(2018)》拔萃
    急性膽道感染《東京指南(2018)》拔萃[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8,38(7):767-774.急性膽道感染《東京指南(2018)》拔萃張宇華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8,38(7):767-774《東京指南(2007)》(TG07)是國際上最早發布,也是最被廣泛認可的急性膽道感染診治指南。
  • 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大力發展微創技術
    微創技術是21世紀外科發展的方向,是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縣人民醫院於1985年設立泌尿外科專業組,經過三十餘年的不懈努力,逐漸發展成一支技術力量雄厚的醫療專業隊伍,2010年獨立成立泌尿外科,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臨床專科。近年來,在微創技術引領下,科室發展邁上新臺階。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53歲的王先生患結石已有10多年,最近出現疼痛的症狀,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王先生的右腎有一個4.8釐米的鑄型結石。」
  • 建始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關節鏡微創手術
    建始網訊(通訊員 彭申東)12月17日,縣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實施了該院第一例肩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患者嚴先生,半年前因運動型損傷導致左肩關節脫位,通過復位三角巾懸吊後,關節功能基本恢復。1周前,患者在睡夢中被左肩疼痛驚醒,再次來院診斷,該院關節外科黃再勇主任接診後發現患者復發性肩關節脫位,經過CT及MR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 「左肩Hill-Sachs」損傷,決定為患者實施肩關節鏡下Latarjet手術。術前,為患者制定縝密詳細的手術方案。在武漢同濟醫院王江教授現場指導下,手術由關節外科黃再勇主任主刀,歷經3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 首例 天台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胸腹腔鏡聯合下食道癌根治術
    近日,天台縣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採用胸腔鏡+腹腔鏡聯合技術,成功為一名59歲食道癌患者實施了胸腹腔鏡聯合下食道癌根治術。患者術後第1天就能下床活動,目前恢復良好。這又是一個該院的首例,這一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在總院浙人醫的幫扶下,該院心胸外科的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以胸、腹腔鏡為代表的微創外科手術方式將開始新的起航。
  • 安全高效地造福患者 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研討會舉行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5日訊(記者 李冠宏)11月13-14日,由廣西國際壯醫醫院主辦的「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研討會暨廣西中西醫結合階梯治療腰椎退行性疾患新進展學習班」在南寧舉行。本次會議旨在推動本區域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的工作開展,通過手術直播與會議論壇形式共同探討交流經皮內鏡下腰椎融合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ndo-LIF,又稱為「ZELIF」)脊柱微創技術的臨床應用、存在問題及其發展前景,積極宣傳脊柱退行性疾患治療及腰椎微創技術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促進全區各地間學術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