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植被、冬季風、風力發電)

2020-12-26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我國的植被我國疆域遼闊,植被類型十分豐富。主要劃分為8種:針葉林、針闊混交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季雨林/雨林、高寒植被區

不同地區的緯度經度海拔高度不同,熱量、水分和氣溫不同,生長的植被也會存在差異,因此植被的分布具有以下規律:

①緯度地帶性:從赤道到南北兩極,太陽輻射的熱量逐漸減少,植被也會發生變化: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②經度地帶性:從沿海向內陸,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來越少,氣候會變得更加乾燥,溫差更大,因此植被也會發生變化:森林——草原——荒漠;

③垂直地帶性: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生長的植被也會發生變化,例如熱帶地區從山腳至山頂: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高山草甸。

圖1 我國植被的分布

02例題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讀圖完成7~8題。

7、乘坐火車,從成都出發,沿著成都—寶雞—蘭州—酒泉的路線,沿途的植被類型依次為( )

A. 落葉闊葉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綠闊葉林、針葉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甸、荒漠

D. 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草原、荒漠

8、2011年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在酒泉啟動建設,酒泉建設風電基地的有利條件是( )

①可利用周圍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風源地近,風力強勁

③人口眾多,經濟發達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A

精講精析:(1)分析植被的分布。①從成都到寶雞,即從南到北、從亞熱帶到溫帶(熱量條件變差),因此植被逐漸從【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為【溫帶落葉闊葉林】;②從寶雞到酒泉,即從東向西(水分條件逐漸變差),植被都是溫帶植被,但逐漸稀疏,即依次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

(2)分析在酒泉建設風電基地的優勢。①影響風電基地建設的主要有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②自然因素方面,酒泉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冬季風強勁(西北季風);③社會因素方面,西北地區地廣人稀,未利用地較多,土地租金低(風電設施的建設成本低)。

03總結

夏季風、冬季風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從成都到酒泉,分析緯度、經度的變化,進而分析植被的變化(常綠闊葉、落葉闊葉、草原、荒漠);②從自然和社會經濟方面,分析酒泉建設風電基地的優勢(冬季風強勁、未利用地較多)。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我國夏季、冬季的盛行風向不同:

①夏季:西南季風+東南季風,由印度洋、太平洋吹向大陸,水汽充沛,為我國帶來豐沛的降水

②冬季:西北季風+東北季風,由大陸吹向海洋,空氣乾燥,水汽較少,常帶來大風降溫天氣。

圖2 我國的夏季風與冬季風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我國的植被、農業區位)
    01知識點1、我國的植被我國疆域遼闊圖1 我國植被的分布2、農業區位農作物種植的地理位置(農業區位)據報導,俄羅斯建議將遠東的土地(下圖陰影部分)出租給外國投資者,我國投資者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1)如果我國西北地區後備耕地資源開發不當,會引起什麼生態環境問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1)從氣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聯繫,說明乙地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徵。(2)甲、乙兩地雖然氣候類型相同,但植被景觀卻略有差異,從全年降水分配的角度,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3)丙地雖然遠離赤道,但自然帶類型卻與甲、乙兩地相同,簡析其原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的流向,夏季風,工業區選址)
    中央商務區答案:A、C精講精析:(1)分析河流的流向。①圖中黑色的實線為等高線,沒有標明數值,則觀察等高線的凸出方向來判斷河流流向;②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為河流的上遊。①g區位於東北部,即位於河流的下遊,因此可能是工業區(防止工業區汙染水源);②該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南部,因此為季風氣候,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g區位於東南部,正好位於垂直於東南——西北季風的郊區,可以有效減輕大氣汙染向城市中心的擴散,因此可能是工業區。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風暴潮、低壓中心、風向的判斷)
    讀下圖,回答1~2題。1、根據上圖所示的氣壓分布狀況判斷,當時受風暴潮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 )A. 甲B. 乙C. 丙D.建防護林答案:B、C精講精析:(1)判斷低壓中心和向岸風。①由題幹可知,風暴潮由低壓系統、向岸風共同引起的;②圖中乙地西側(左側)為低壓中心,北側、南側均為高壓。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雪線、西南季風、橫斷山脈、迎風坡)
    冬季風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我國夏季、冬季的盛行風向不同:①夏季:西南季風+東南季風,由印度洋、太平洋吹向大陸,水汽充沛,為我國帶來豐沛的降水;圖1 夏季風與冬季風2、迎風坡、背風坡一般來說,迎風坡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的流向、光照、土壤鹽鹼化)
    圖1 河流流向的判斷2、我國的光照分布我國的光照資源(日照時數)分布不均,東南少,西北多例題下圖為我國39°N附近某區域,回答1~3題。甲地區植被退化B. 乙地區沙化C. 丙地區荒漠化D. 丁地區植被改善答案:D、B、C精講精析:(1)分析土壤的鹽漬化。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溫線、地形、我國的氣候、河流補給)
    圖1 等溫線的判讀2、我國的氣候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緯度與海拔的不同,我國主要分布著5種氣候:①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主要分布在海南、雲南南部。②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大致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③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雲南、橫斷山脈、河流流向、地震帶)
    01知識點1、我國的地形圖1 我國的地形2、河流的流向判斷河流流向的方法,如下所示: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地形特點。①雲南西北部地區為橫斷山區,河流發育在河谷中,從河流的分布情況(縱列分布),可以判斷該地的山脈為縱列分布;②該地區的河流都由北向南流動,注入海洋,因此該地的地勢北高南低。(2)分析該地的自然災害。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亞洲的平均海拔約950m,高原山地和丘陵約佔3/4,平原約佔1/4。,主要分布在我國的秦嶺-淮河以南和日本的南部;⑤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⑥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北沿海地區;⑦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
  • 風力發電前景廣闊
    目前,美國已有1.7萬颱風機在運轉,大多數在加利福尼亞,發電量已達1700兆瓦,預計2050年風力發電將佔美國發電總量的10%。  近年來,歐洲的風力發電進展神速,裝機容量已近2000兆瓦,預計今年可增加一倍。丹麥的風力發電已佔全國發電總量的3%,並打算近期內達到10%;德國已達600兆瓦以上。在日本,7%的發電量來自風力。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溫線、熱帶季風氣候、亞洲的氣候)
    例題讀「亞洲部分地區四個季度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8~9題。:(1)分析各個季度的氣溫。①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別指的是1~3月、4~6月、7~9月、10~12月;②1~3月我國南北方的溫差最大,圖③的最南端為30℃,最北端為-20℃,溫差很大,最符合條件;7~9月我國南北方氣溫都較高,圖②中我國南北方氣溫都基本都大於20℃,最符合條件。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方位、地方時、正午太陽高度角)
    據此完成1~3題。1、日誌記錄當天,該船航行在( )A. 北太平洋B. 南太平洋C. 北印度洋D. 南印度洋2、日誌記錄當天,該船的航向可能是( )A. 正北B. 東北C. 正南D.晴朗少雲,風急浪高C. 晴朗少雲,風微浪緩D. 雷雨頻發,風急浪高答案:D、B、C精講精析:(1)分析船舶所在的經度。
  • 【地理探究】風力發電被喻為垃圾電,為什麼國家還大力推廣風電呢?
    風力發電的其他弊端1、風力發電場道路設計問題灘涂風電場瀕臨大海,缺乏建築材料,受海洋水文氣象因素影響較大,因此,灘涂風電場建設中,道路的投資佔的比重偏大。作為風電場施工道路,為了保證施工的連續性,道路應具有一定的高程,防止潮水侵襲;作為風電場檢修道路,道路應具有一定年限的壽命。
  • 【今日一題】阿塔卡馬沙漠VS庫布奇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氣候極端乾旱, 多數地區年降水量不足 1 mm,被稱為世界旱極。沙漠中廣泛分布著幹鹽湖和鹽殼,而風成沙丘極少。阿塔卡馬沙漠作為地球上與火星環境最相似的地區之一,對其自然地理環境的研究有助於為人類探測火星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下圖為阿塔卡馬沙漠示意圖及地形剖面圖。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高線、山脊、山谷、相對高度)
    如下圖所示,A、B兩點間共有4條等高線,等高距為50m,則兩點間的相對高差:(4-1)×50<H<(4+1)×50,即150m< H <250m。圖2 相對高度的計算02例題下圖為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為30m。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北美洲的氣候、河流流向、地中海氣候)
    圖1 北美洲的氣候2、河流流向的判斷判斷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種,判斷方法如下:①地勢高低。1、該地實施「北水南調」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勢逐漸升高②北部地區溼潤多雨③農業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較為密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1993年該州「水銀行」沒有運作,是因為當年中南部地區( )
  • 看中國風力發電有多強?到底什麼是風力發電?
    答案當然是風能,因為歐洲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十八世紀初,英法兩國刮來了一場狂暴大風,大風吹毀了四百座風力磨坊、八百座房屋、一百座教堂、外加四百多條帆船,數千人受到傷害,二十五萬株大樹連根拔起。如此巨大的能量不要白不要,所以他們就利用一些小型風力發電裝置,廣泛在多風的海島和偏僻的鄉村使用,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供人們使用。
  • ...高考地理如何考新能源的開發及利用?一文給你總結全了,地理考神...
    ②缺點:受氣象條件限制,晝夜、冬夏差別大,能量分散;發電不穩定(可配建熱電站等調節、控制,以使電網輸電平穩);開發時佔地面積廣,開發成本高。  (2)影響風能資源的因素:  當地風的類型與次數;距離冬季風源地的遠近;地形(地形平坦,河谷、峽谷與風向一致的,加大風速;山脈走向與風向一致,有利於風的深入)。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北極星、恆星運動、地球自轉)
    推導過程如下圖所示:①∠1+∠4=90°,∠3+∠4=90°,因此∠1=∠3;②又由於∠2=∠3(內錯角相等),因此∠2=∠1(即高度角 = 當地緯度)。讀圖回答1~2題。1、根據上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於( )A. 低維地區B. 中緯地區C. 北極附近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旋、風向、國際日界線、日期、時區)
    知識點1、氣旋、反氣旋氣旋與反氣旋,是兩種相反的天氣系統,它們的天氣、風向分別為:(1圖2 國際日界線與日期的計算例題2012年11月18日,我國一名帆船愛好者駕駛「青島號」從青島出發,於2013年4自西12區向西,越過了日界線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海域的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