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詩詞的故事」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020-12-12 四川電視臺科教頻道

秋詞二首

唐 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天是個纏綿的季節。它不像春天那樣百花爭豔,芳香怡人;也不像夏天那樣綠樹成蔭,驕陽似火;也沒有冬天的銀裝素裹。但是,秋天也擁有它獨特的魅力,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樣的詩句都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讚美與喜愛之情。

上一期欣賞了林思熠小朋友的秋天,今天,小編收到了來自溫紫寧小朋友的投稿,在硯湖遊玩的過程中,溫紫寧小朋友有感而發,為我們朗誦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二首》,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作品名稱:《秋詞》

朗誦者:成都理工大學附屬小學一年級二班 溫紫寧

指導老師:王珊珊

寄語

誦讀經典詩詞,傳承中華文明。古詩詞能夠讓我們了解歷史文化,培養審美能力,了解先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以及他們對待世事人生的態度。雖然古今有別,但人性相通。而誦讀詩詞能夠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還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溫紫寧小朋友通過鏡頭向我們展示了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願你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自信下去!

小編有話說

「我與詩詞的故事」是一個分享的平臺,同學們可以分享你在學習詩詞時的趣事或感悟。老師可以分享在詩詞教學中新的思考和體會。每周一、周五我們會在平臺上分享你的文章哦~

投稿要求:

【學生】以短小精煉的文章講述自己在學習詩詞過程中發生的趣事,或者在學習詩詞過程中的感受收穫等。

【老師】以記錄的手法,講述孩子在學習詩詞過程中品行、思想、學習能力、語言能力等方面的變化,或者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等感悟類文章。

投稿形式:

1.文章(有故事、人物、情節,需要中心突出,內容充實。語言順暢,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同時鼓勵多引用經典用詩歌表達自己情感。)

2.圖片(孩子學習詩歌的過程,手寫的詩歌圖片等。)

3.音頻(格式MP3、MP4,時長不限。孩子和家長可單獨或共同朗讀、吟唱詩歌,老師和孩子可根據詩歌意境對朗誦形式進行改編和創作。)

4.視頻(Mp4格式,剪輯詩歌視頻的拼接混剪,或者記錄孩子們學習詩歌過程。)

投稿郵箱:

sctv8_2019@163.com

分享詩詞

更多禮物等你來解鎖

關注「川教觀察SCTV」

關注「四川省小學生詩詞大會」

官方公眾微信號了解更多報名詳情哦~

編輯:聶文俐(實習)審核:文曦

本文圖片及文字資料版權歸本頻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5首初秋古詩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去年的時候,我就在此因為秋天的到來感到悲傷,今年我又來到了同一個地方。編者:古人常有「傷春悲秋」的心態。春天看到花開了,就覺得這美好的景物不可能永遠存在,而秋天看到了落葉,就會聯想到自己恐怕也正在慢慢凋落。
  • 第一讀書|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我眼中的「詩豪」劉禹錫
    在李清照的詞中,點點滴滴都是思念,更哪堪蕭瑟悽涼清秋時候,真箇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但卻有這麼一位詩人,他的秋詩中全無悲涼蕭殺之意,滿滿的曠達和豪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他的筆下,賦予秋天另外一種意象和氣概,充盈著激情和豪邁。這便是劉禹錫,一個「升沉無定的七朝官」,一個磨難壓不彎、挫折壓不跨的「詩豪」。
  • 便引詩情到碧霄,抽象與具體,詩詞創作中如何用景語寫情感
    題主還說道:唐詩裡,將抽象事物詩化為具體事物美的很少很少,比如劉禹錫《秋詞》中的最後一句「一行詩情上碧霄」,詩情是抽象的,但冠之於「一行」便躍然紙上。我在《唐詩鑑賞》文庫中找來找去沒超出十句。不過題主可能記錯了,或者有意把兩句並做了一句,劉禹錫《秋詞》原詩是這樣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其實這就是把情語與景語相結合,類似的例子,當然非常多。
  • 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深度解說「晴空一鶴」,令人明白劉禹錫……
    你們說我現在氣餒了,我偏偏就要跟你們來一個相反的。我的詩,我的情,我的思想,我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就像這一隻鶴一樣,排雲而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我的詩,不是在地上站著念給你聽的,而是隨著這個鶴到萬裡晴空,要讓所有的人都能聽得見。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溼地精靈丹頂鶴
    5月中、下旬,雛鳥相繼破殼而出,出殼20多小時後就能蹣跚行走,4~5天後便可在淺水中遊泳,3個月後長大成形,自由飛翔。10月,小丹頂鶴就跟隨父母開始長途遷飛,第二年又回到這片美麗富饒的濱海溼地。盤錦是鶴類南遷北歸路線上的重要驛站,在2000多萬年的遷徙旅途中,它們都會在這裡停停歇歇。可見,丹頂鶴早就是這塊土地上的熟客老主了。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並不知道它,抑或不知道它的學名。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好一場精彩的比拼!
    最後一關難度再提升,要求以「固原的六盤山」為題,每名選手在5分鐘內各賦詩一首,這一環節再現選手們紮實的詩詞功底,讓比賽的精彩程度又上一個臺階。10月2日,在第三屆寧夏詩詞大會總決賽上,來自中衛市中衛中學的房繼農奪冠,這位從事教育工作32年的語文老師說:「要用一句詩詞來表達我的心情,那就是『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好一場精彩的比拼!
    終於在10月2日迎來終極對決,12名選手同臺競技,一決高下。總決賽設置了八關,包含閃亮登場、詩詞背誦、我說你猜、飛花攻擂、復原原詩、同題賦詩等,來自寧夏大學的黃學軍教授和來自北方民族大學的呂穎教授擔任現場評委。比賽開始,一首首古詩詞從屏幕上彈出,選手們或答案衝口而出,或陷入思索。
  • 【詩詞鑑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唐代劉禹錫《秋詞·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秋天裡,劉禹錫寫下一首古詩,開篇10字便升華了秋的含義
    但劉禹錫的《秋詞》,僅是開篇10字,就為秋天下了新的定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詞》 自古以來,你們一遇到秋天,想到的就是悲寂、悽涼,可我劉禹錫卻說秋天比春天更有朝氣。仔細品味之後,劉禹錫目空一切、直指本源的執念令人動容。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記清溪格律詩社秋日大珠山採風
    這一幕,像極了《論語 先進篇》中的故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二三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十幾個成年人,幾個小孩子,在這雲淡風輕的秋日,珠山下,碧水旁,一路踏歌而返。一樣的詩情畫意,一樣的從容自在。孔子在那個年代的志向理想,今天實現了。
  • 2020年2月3日詩詞大會中出現的詩詞
    但是,這些均不能消退我對詩詞大會的期待。今晚的中國詩詞大會,出現了以下詩詞:一.聽蜀僧濬彈琴唐·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三.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四.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小練筆:三上《聽聽,秋的聲音》
    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片片黃葉飄上天空,奏響了歡送夏天的歌吟。一個個橘子掛上燈籠,送來一片收穫的歡呼。秋的聲音,在每一個紅紅的石榴裡,在每一朵綻放的秋菊裡,在每一片飄落的黃葉裡,在每一滴晶瑩的露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