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總統訪美,美媒稱或意在借美政策刺激本國經濟增長

2020-12-12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7月7日,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Obrador)乘坐商業航班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是他2018年就任墨西哥總統以來首次出境訪問他國。

美聯社(AP)7日報導稱,奧夫拉多爾乘坐的航班將在亞特蘭大短暫停留,然後降落在華盛頓特區的杜勒斯(Dulles)國際機場,他將於8日和川普會面。

奧夫拉多爾此次訪問美國的時間正好選在美國大選前的四個月。自2018年起,川普在對待墨西哥非法移民的問題上屢屢展現出強硬態度,他允許美墨邊境士兵「在必要情況下」向非法移民開火,並威脅要讓墨西哥政府為邊境牆買單。

報導稱,雖然川普政府的上述舉動使得美墨關係趨於緊張,但奧夫拉多爾和川普之間有著非常不錯的個人友誼。這位墨西哥總統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感謝川普政府對墨西哥的幫助,包括最近川普幫助墨西哥與其他產油國達成了減產協議,他還感謝美國幫助墨西哥獲得了更多的呼吸機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美聯社分析稱,奧夫拉多爾此行的一個目的在他7月6日發布的聲明中有所提及。他在聲明中坦言:「假使我們和美國保持良好的關係,那麼在美墨西哥人被粗暴對待情況將會減少。」奧夫拉多爾在聲明中稱讚了向墨西哥國內匯款的居美移民。

奧夫拉多爾此次訪美還有意藉助美國的就業刺激計劃,來幫助墨西哥公民獲得更多的工作崗位。在墨西哥新冠疫情暴發之前,墨西哥的經濟就已處於衰退之中,而疫情則加劇了墨西哥人的就業難題。有調查顯示,新冠疫情使得墨西哥損失了100萬個工作崗位,全墨的就業人口預計將比2019年同期萎縮10%左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墨「蜜月」能否「天長地久」
    美國是墨西哥第一大貿易夥伴及出口國,面臨巨大經濟下行壓力及新冠衝擊,洛佩斯此時訪美不失是務實之舉,但其為川普送分嫌疑仍在,支持率能否回升有待觀察。川普選擇在選情膠著之際接待洛佩斯來訪,並光速提出《白宮拉美裔繁榮倡議》,意在拉美裔票倉之心路人皆知。
  • 墨西哥強人領袖上臺 美墨分歧或進一步擴大
    這是時隔89年以來,墨西哥左翼人士首次當選總統。這位被稱為墨版「川普」的新總統試圖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外來挑戰者」的角色,承諾自上而下地在墨西哥進行革命性的改革。對內政策方面,奧夫拉多爾提議集中打擊腐敗問題、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剝奪上層人士特權,騰出資金刺激經濟發展、促進就業。他還主張墨西哥應加強刺激國內市場發展。
  • 墨總統8日訪美首會川普 面臨國內批評
    墨西哥外交部1日發布消息,總統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定於8日起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首次會晤美國總統唐納·川普。 洛佩斯當天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次訪問意在慶祝「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生效。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然而,文章指出,中歐協定的達成表明,拜登這一企圖要實現是多麼的困難。
  • 美媒稱俄羅斯「懸賞」塔利班,俄方:希望美媒對自己的報導負責
    然而俄羅斯稱認定塔利班為恐怖組織後,從未與其有過任何的合作,這些歪曲事實的報導可能會造成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緊張。作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在報導重大事件的時候,更應該實事求是遵循事實。俄羅斯否認「懸賞」襲擊,從未有過合作俄羅斯支持阿富汗人民通過正確的方式解決本國的問題,對於俄羅斯「懸賞」塔利班襲擊駐阿聯軍的說法,俄羅斯表示荒謬至極。
  • 拜登提名國防部長候選人開推特帳戶,美媒:意在獲得任命豁免
    勞埃德·奧斯汀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的國防部長候選人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開通推特帳戶,美媒猜測奧斯汀此舉旨在為國會參議院給予自己任命豁免權而推銷自己。據美聯社21日報導,奧斯汀當天開通了推特帳戶,並發出兩條推文。
  • [軍事]安倍晉三參拜明治神宮 稱訪美將通報修憲目標
    原標題:安倍參拜明治神宮 將加速集體自衛權討論首相安倍晉三昨天以「私人身份」參拜了明治神宮,並宣稱將在訪美時告知美國總統歐巴馬日方擬加速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修憲討論
  • 墨西哥總統對拜登宣布當選保持沉默 美墨邊境牆還會繼續建造嗎?
    △拜登宣布大選獲勝不過作為美國的南邊的鄰居,墨西哥總統對拜登宣布當選保持沉默。同時很多墨西哥人也在關心,拜登入主白宮後,美國對待墨西哥這個南邊近鄰的政策會有什麼變化嗎?但是如果回顧川普在2016年競選期間的言行,稱墨西哥將強姦犯和殺人犯送到了美國,很多墨西哥人都會認為被川普冒犯到,如果洛佩斯總統說「川普一直是尊重墨西哥人的」,顯然很多墨西哥人不會同意。所以雖然明面上,洛佩斯總統表示「暫時不表態」,但是這種不表態的態度,也可以被解讀成是「站在川普一側」的表態。這也符合洛佩斯總統上臺以後跟美國打交道的風格。
  • 美媒:拜登力挺加碼財政刺激應對疫情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說,如果能幫助扭轉經濟局面,那麼聯邦政府就不應該因害怕財政赤字增加而退縮。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2月5日報導,他4日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說:「現在採取行動,即使有財政赤字,我們也能在不遠的將來推動經濟增長。事實上,經濟研究顯示,在當今這場危機這樣的形勢下——尤其是在低利率的情況下——不採取行動抗疫將損害經濟,傷及勞動力,削弱經濟增長,並導致國家債務增加。」
  • 美媒:美聯儲貨幣刺激政策2015年將產生漣漪效應
    美媒:美聯儲貨幣刺激政策2015年將產生漣漪效應 2014-12-17 14:46: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孔慶玲
  • 臺學者:美國高官訪臺意在助攻選情刺激中國大陸,臺灣恐兩頭空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可能在今年底訪臺,分析此舉對臺影響,臺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表示,美衛生部長訪臺後,蔡當局隨即開放美豬、牛,但臺美之間卻無達成實質經貿協議,研判川普政府官員訪臺,主要在促臺讓利、助攻選情,並刺激中國大陸,按此模式,克拉奇來臺也難以促成臺美FTA等經貿合作,臺灣反而要警覺
  •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稱死亡人數「趕西超法」因為人口多
    「特洛會」被指「政治秀」 洛佩斯稱死亡人數「趕西超法」因為人口多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早前宣布,將於7月8日下周三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兩人之間的首次會面。這也是洛佩斯第一次以總統身份出訪。洛佩斯的上述言行引起了墨西哥輿論的嘲諷。媒體翻出他擔任墨西哥總統之前批評川普的言論。2017年1月20日,川普就職美國總統當天,針對川普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其力主修建「邊境牆」的主張,身為著名左翼政治家的洛佩斯曾公開稱川普的當選是「對人權粗鄙的威脅」。
  • 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 美媒稱美對外軍售或因疫情「丟單」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美媒稱,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已威脅到美國製造武器裝備的對外銷售,因為資金緊張的盟友和夥伴可供投資的資金減少了。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5月28日報導,2019年,全球對外軍售總額高達550億美元。
  • 蔡英文當局借疫情進行炒作,賴清德特殊時刻訪美,動向值得警惕
    中時電子報稱,美「國家祈禱早餐會」每年2月第一個星期四舉行,美國總統、重要內閣官員與國會議員全部出席,全球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政要及宗教人士受邀到場,該活動過去多年在華盛頓飯店舉行,並由美國總統發表演說,臺北駐美代表與重要政治及社會人士多年來都受邀出席。而賴清德是在卸下「行政院長」後受邀前往的,在今年1月11日當選為「副總統」後,主辦單位仍表示歡迎。
  • 美媒:奧朗德擬訪美俄 尋求建立大聯盟打擊IS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導 美媒稱,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將於11月末時訪問美國和俄羅斯,該法國領導人在巴黎遭遇恐襲後尋求建立一個強大的聯盟來打擊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 川普稱美國總統有絕對權威 美媒:憲法並不支持他的講法
    原標題:「對重啟經濟有絕對權威」遭美媒追問,川普:夠了,別問了當地時間13日,美國總統川普稱自己擁有重啟美國經濟的「最終決定權」,此言論遭到美媒質疑違反美國憲法。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4日消息,在13日的白宮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當川普談到何時重啟美國經濟的問題時,他宣稱儘管該問題實際上取決於各州,但是自己對這個問題擁有「最終決定權」。當被問及作為總統擁有何種重啟經濟的權力時,川普直言:「我擁有最高權威。當有人擔任美國總統時,他就擁有美國的絕對權威。」
  • 美媒:如果拜登當選總統,美國外交政策或將劇變
    美媒預計拜登將逆轉、廢除或嚴重限制川普的諸多重大決策美國外交政策或將劇變掀起一場變革的海嘯據《新聞周刊》報導,拜登近日公布了競選綱領草案,提出了一項外交政策議程中美外交關係備受關注川普已將中國置於其外交政策議程的首位,並將拜登描繪成一個軟弱的人。拜登則稱川普對華貿易戰「魯莽」「出於政治動機」,「懲罰了美國工人,激怒了我們的盟友,讓我們的對手受益」。
  • 邀請蔡英文「訪美」?美國再次鼓動「臺獨」
    導讀: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敗局已定,但他並不甘心,繼續賴在白宮裡拒絕和拜登進行權力交接。 美議員建議蔡英文訪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在近日舉辦「挑戰時期下的「美臺」夥伴關係」在線研討會。
  • 美媒:美國低估外交霸權政策帶來的後果,北約根本靠不住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稱,北約已經成為一個「靠不住的盟友」,美國在依靠一個已經不可靠的盟友。 |美國外交霸權政策令其「眾叛親離」 這不是美國人自己第一次質疑華盛頓的外交政策。美國《紐約時報》也曾指出,華盛頓正在失去自己的世界領導地位。
  • 臺美經濟對話、美神秘高官訪臺皆是作秀?唯有「秋鬥」動真格
    有臺媒大肆渲染稱,機上所載之人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哈斯佩爾,他預計在臺灣停留3天,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接待。 而有的臺媒又報導稱,機上所載之人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德曼,而非美中情局局長,其此番到臺是為了加強臺美雙方的「印太戰略」布局,同時視察情報資產,預計24日晚離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