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日前呼籲美國領導層改變外交政策,因為若繼續奉行現有方針,可能會招致可悲的後果。文章稱,華盛頓為尋求維護自身霸權,低估其外交決策的後果。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稱,北約已經成為一個「靠不住的盟友」,美國在依靠一個已經不可靠的盟友。
|美國外交霸權政策令其「眾叛親離」
這不是美國人自己第一次質疑華盛頓的外交政策。美國《紐約時報》也曾指出,華盛頓正在失去自己的世界領導地位。白宮前顧問希爾在今年在接受美媒採訪時也表示,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正在降低,這背後的罪魁禍首不是其他國家,而是美國自己。
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教授、華盛頓全球政策中心負責人易卜拉欣也曾表示,隨著川普掌權,表現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了美國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不再是其他歐盟國家的可靠夥伴,成了一個「衰落的」超級大國。政治不穩定也被用作向合作夥伴索要款項和要求其作出貿易讓步的工具。
眾所周知,川普上臺後,美國外交政策發生改變,一切以「美國利益」優先,全面貫徹落實單邊主義和保守主義,不管是盟友還是對手都被華盛頓所針對,尤其是盟友更是被要求犧牲本國利益為美國利益服務。
在川普任職期間,美國制裁範圍和對象不斷擴大,不按照美國要求來做,制裁;不符合美國利益,制裁;不聽美國的話,制裁;敢反抗美國,制裁……不管是中東反恐盟友伊拉克,還是歐洲親密盟友德法為首歐盟,又或者是北約盟友土耳其、印太夥伴印度……都曾被美國威脅過制裁或者已經實施制裁。亞太地區的忠實盟友日韓、北美的加拿大等等也被美國各種威脅,被逼迫籤署新的貿易協定,被逼迫購買美國武器,被逼迫犧牲本國利益服務美國。
美國的外交政策,導致華盛頓越來越受國際社會孤立,令越來越多盟友考慮美國不再主導全球的可能。在歐洲,關於二戰後美國領導西方主導世界的局面正在衰落的聲音不斷增多。歐盟外長今年曾明確表示,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正在減弱。
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則明確質疑美國及其為首北約,將美國視為歐洲在安全領域的對手,提出建立不受美國影響和控制的歐洲軍隊計劃,呼籲俄羅斯積極融入歐洲,參與歐洲安全事務。
而德國與美國的矛盾尤為突出,在經濟、軍事等領域關係持續惡化。今年,美國總統川普已經正式宣布從德國撤走大量美軍,同時還加強對德國在北溪2項目上的制裁以及與伊核問題相關的次級制裁。今年6月份,默克爾在接受《衛報》採訪時稱,歐洲國家應該認真考慮一個新的事實,即美國無法再力求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北約內部貌合神離,是否會繼續團結捍衛美國霸權?
隨著美國與土耳其、歐洲國家矛盾日益擴大,北約也不再是一個擁有凝聚力的組織。從川普一上臺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北約不再是以前那個強大、團結的北約。川普上臺後,就向北約發難,指責北約其他成員國承擔的軍費開支比例太低,給美國的「保護費」太少,而美國卻要付出那麼多錢和兵力、武器去保護這些國家,非常不公平。川普一度表示,北約已經是一個過時的存在。
後來,因為軍費開支問題,美國與北約的歐洲成員鬧翻,以德法為首的歐洲成員在北約內部與美國貌合神離,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一度發聲質疑北約已經「腦死亡」。而在這個時候,土耳其執意購買俄羅斯S400並已經接收武器,美國則威脅制裁土耳其,並在北約內部將土耳其邊緣化,這都進一步加劇北約內部分裂。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主導全球,稱霸世界,除了依靠美國本身實力外,北約也是美國全球霸權的不可缺少部分,是美國插手國際和地區事務的重要平臺。美國在全球發動或參與的戰爭中,在地區爭端中,北約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針對俄羅斯上,北約更是成為美國的主要棋子。美國主導的北約,已經成為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延伸。但如今,美國與其他重要北約成員國矛盾重重,想要北約繼續捍衛美國在全球的霸權,沒有以前那麼可靠了。
文/木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