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殊勝經典,三種妙用,看你知道哪一種?

2021-01-07 大茶經

佛教文化中,經典有許多,每一部經典都有不同的妙用之處。都有解脫開悟的可能,每個修行的人,根性不同,慧性不同,能悟出的道理深淺也不同。佛教經典中,其中一部大乘經典《楞嚴經》就是一部佛教不可多得的佛法殊勝經典,其中就有五種妙用,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楞嚴經》的五種妙用,看你知道哪一種?

第一種:殊勝經典之妙用

佛教史上,佛滅度後,由佛弟子們結集成經,弘傳於古印度,《楞嚴經》因年久失傳,唯獨龍宮藏有此經典。而後,有歷史曾載,有一位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發現此經,文義俱妙,細讀以後,嘆此為稀有,默誦於心。之後離開龍宮後,錄呈給國王,王家視為國寶,藏於國庫之中,還規定不準流傳於他國。

有歷史記載,我國歷史上隋朝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曾研究《法華經》,研究三止三觀後,有一位梵僧對他說,其中的理論與《楞嚴經》頗為相似,智者大師聞說,就希望有機會能夠閱讀此經,就在天台山建築一座拜經臺,天天向西方禮拜,整整拜了十八年之久,只求《楞嚴經》能夠早日傳到中國,可直到大師圓寂,仍然無法得償所願。

直到有一位古印度高僧,名般刺密帝三藏法師,欲來中國弘揚此經,不幸被邊防官員查獲,竟被拘禁,不許出境。般剌密帝被監禁期滿,回復自由後,再用白絹寫此經,藏於手臂肌肉中,待傷口痊癒,然後才出了國,直到中國。中國歷史上古人為法忘軀有許多,對此經更是歷經千辛萬苦,才將此經傳譯中國。由此可見,《楞嚴經》之傳來極為殊勝,所以作為學佛弟子們,更應該學以致用,它是佛家的大殊勝經典。

第二:覺悟成佛之妙用

佛教的大乘《楞嚴經》中,評以不僅文字簡潔和優美外,而且義理深奧,說理也較為詳有通過四種清淨明誨,以及二十五聖各論述圓通和五十陰魔的境界,說明出眾生的真心,無法不備。經典中不僅含有科學邏輯的分析,還有倫理學的辯論法,又依據哲學理論,說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展示世界、眾生、業果相續的主要原因,更多的談論有眾生本具如來藏性,教人反妄歸真,覺悟成佛的方法。

經典中,還包括菩提道上的修學層次,因果層次分明,邪正有別,講述了菩薩修行的法門,轉凡成聖的階梯。所以,學佛修行,若想要了解佛法,明白其中的真理,了解此經固然重要。所以有敘述者說:欲想真修,圓成佛道,也要學習此經。由此可見,《楞嚴經》的內容甚為殊勝。

第三點:破魔殊勝之妙用

大乘經典《楞嚴經》可以說是是正法的代表之一,如是一部佛學大全,人生寶鑑,所以有人說它亦是「菩提路上的明燈,修行過程中的照妖鏡」。《楞嚴經》中的五十陰魔的境界,講述了妖魔鬼怪、旁門左道的種種情形,使旁門外道原形畢露,妖魔鬼怪無處藏身,所以,各種外道最怕的就是《楞嚴經》。特別是末法時期,邪說流行,更需要弘傳流通此經典,以正人心,僻邪說法,更多人得以正信,勸人止惡修善,則善因善果,自可變苦難為安康,化災殃為吉祥。

所以,也有許多人說《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楞嚴經》是佛的舍利;《楞嚴經》是佛的塔廟。如果《楞嚴經》消失,就意謂著佛教徒混淆是非,真假不分,就無法辨認歪門邪道,魔教得勢,正法便難以住世。經典《法滅盡經》上有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經典,逐漸而滅。」如果《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所以,對於學佛修行的來說,楞嚴經更應當實修,得以安樂

相關焦點

  • 佛教:哪部經最「殊勝」?關於佛經的三個疑問,你都知道答案嗎?
    那麼,是不是這兩部經最為殊勝呢?再進一步說,既然有最為殊勝的經文,是不是意味著有不是那麼「殊勝」的經文,難道經書也像珍珠寶石一樣,有成色之別?再者來說,佛陀住世弘法四十九年,常常依據眾生根器高下應機說法,每次法會集結成一部經,豈不就像小學、大學的教程一般,根據學生悟性高低來區分教材,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呢?
  •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佛使比丘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所有同處於生、老、死的同修們:...由於演講時間只有短短一小時,以下我就擇取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做個重點報告。上座部佛教保存原始佛教教法一、由於禁止對原始教法做任何廢除或修改,只容許添加能令原始佛教更精確的說法,上座部佛教成了唯一成功保存古老純正佛教教法的部派。
  • 佛教:「咒言」的形式,大致分有三種,真懂的人不多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住世時的佛教,在普遍意義上被稱為原始佛教。>一是在古老的印度,念咒這一修行方式,其實一種傳統,在當時,社會的上層(祭祀階層),大都有持「咒」的傳統,而佛教在佛陀入滅之後的佛教,根本沒有能力阻擋這一潮流,於是慢慢的接受念「咒」這一方式,這也是佛教中有「咒言」最主要的來源。
  • 佛教:信佛人的3種類型,最後一種人天共敬,看看你是哪一類?
    而真正的佛教徒分為三類,也叫做「三士道」,分別對應修行人上、中、下的三種根基,來看看你是哪一類?佛陀在《因果經》、《百業經》等經典中,一再宣說了三惡趣的難忍漫長之苦全部來源於殺生、邪淫、偷盜、犯戒等造作惡業。其果報就是三惡趣痛苦,這些因果過了千百萬劫也不會錯亂虛耗,只要造了不善業,則必定感受果報。假如造了罪業,果報會一直等在前面,永遠不會摧毀,也不可能不感受,所以造了惡業的話,知道懺悔很重要。
  • 佛教:十大經典佛經都有哪些,看看有你知道的嗎?
    漢傳佛教通行版為玄奘譯。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就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於大正藏第八冊。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長度適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經典之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 金剛經中的「金剛」又有哪三種殊勝?
    >01《紅塵說禪》系列第64篇佛門十宗我們之前都介紹過了,尤其是禪宗密宗淨土宗這三宗,今天開始正式講經——當然了,紅塵君自己理解的也不夠深,一方面是看其他高僧大德的講解02金剛首先是金剛,這個金剛其實指的並不是四大金剛(也稱為四大天王,傳說居住在須彌山腹,為佛教護法),而是佛教的一種
  • 夢參長老談虛雲老和尚:他的「神通妙用」,我知道的就這麼兩樁事
    夢參長老談虛雲老和尚:至於傳記上所記載的別人所說的神通妙用,我沒見到。那個時候因為我太小,他本人哪,老和尚不大講這些個事。他只有跟我們講到在終南山住洞去,到過年的時候到常住取東西,掉到雪窟窿裡去了。那時候掉到山底下掉那個雪洞裡去了,好幾天,後來別人把他救回來了,這是一次事。
  • 佛教:金剛經中提到的三種境界,您悟到了哪一種
    而學佛也是如此,只不過修行的衡量標準一般被稱之為「境界」——這個詞比較難形容,它不是說你掌握了多少技能,或者有了多少著作,或者跑得多快跳的多高,它很難量化,如果非要勉強定義的話那就是心胸寬窄和智慧多少。
  •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下)
    這是因為人們事先從教法修行中得到極大的喜悅,甚至一開始只是抱著嘗試接觸上座部佛教的心態,也會得到極大的喜悅,佛教史中有許多這種例子。以上是上座部佛教與迷信不同的第三項特色。這種三寶在通俗意義上可稱為「佛教的三位一體」──上帝所化現的三種相。根據佛教說法,其意義如下:「上帝」(即通俗意義的佛性);使人成為「上帝」,並使人與「上帝」合而為一的事物(也是佛性);已經或有能力與「上帝」合而為一的人(具有佛性的人)。
  • 初學佛應從哪入手看什麼經典
    都是些項鍊手鍊小佛像佛墜之類的小物件,那時感覺佛像的神奇之處是沒有人跟你討價還價。但時間長了,問題來了,有人就會問我佛教方面的知識。哪個是佛祖?哪個是阿彌陀佛?哪個是觀音菩薩?哪個是文殊菩薩?弄出一大堆哪個來!我哪知道哪個是哪個呀?開始到寺廟去了解,到寺廟別人都燒香拜佛,我在這兒就瞅這佛像,好記住叫啥名好給別人介紹。
  • 佛教「六度波羅蜜」,你知道是什麼嗎?
    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一、布施「布施」是佛教六度波羅蜜之首。一個人要想積累善業、積累福報,得從布施開始。我們也常說那句話,「要舍才會有得」,不善於布施,是難以培植更多的福報的。佛教講三世因果,「今生富貴為何因?前世齋僧濟窮人」。在佛門裡,布施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財布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給予他人金錢物質上的幫助。
  • 你知道阿彌陀佛名號代表什麼含義和殊勝嗎?
    這個佛號有什麼含義和殊勝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阿彌陀佛是誰?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和其脅侍觀世音菩薩以及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共同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法」是佛教基本教理;「印」就像在社會上的印鑑,文件蓋上印鑑之後即可證明,沒蓋印鑑就無法證明一樣。同樣的,「三法印」就像是佛教的印章,舉凡符合這三法印道理的就是「佛教」,就是正確的「佛法」,如果背離了三法印的道理,就非佛教,非佛法。
  • 人類一敗塗地手遊:玩家分為三種,你是哪一種?
    人類一敗塗地手遊已經上線很久了,很多小夥伴已經都成為大神玩家了,作為笨玩家的代表,在最近遊戲中發現遊戲中的玩家分為三種,這三種玩家每天在遊戲內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今天咱們就說說:人類一敗塗地手遊玩家分為三種,你是哪一種?
  • 殊勝吉祥刻佛像、寶塔、瑪尼經...
    本次刻佛像/塔/瑪尼經石是秋英多傑大師點化緣起,又神變月蓮師日極其殊勝因緣。藏傳佛教把這六字真言看作了佛教經典的根源。六字真言又稱「六字大明咒,是佛教的「根本真言」。       凡有人或非人【見、聞、覺、受】(看見、聽到、憶念、觸及)到六字大明咒,他即刻種下成佛菩薩的因。念「嗡瑪尼唄美吽」能夠清除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嗇這六種煩惱,堵塞六道之門,超脫六道輪迴,往生淨土而證菩提。最殊勝的善法就是刻六字大明咒!
  • 買保險的三種姿勢,你屬於哪一種?
    通常,人們購買保險有這樣三種姿勢:被動姿勢信息轟炸式:保險代理人、電話銷售、銀行保險(想或不想買保險的你,被業務員包圍了,至於你的需求是什麼?可能沒人關心,你甚至連拒絕都很吃力)自助姿勢大浪淘沙式:網際網路保險(結果迷失在產品的汪洋大海裡,還記得自己的需求嗎?
  • 楞嚴咒心,它有什麼神通妙用?不懂佛的人很難理解
    到處都是,哪都沒有。那麼到處都是哪都沒有,這個怎麼平衡,怎麼表達,讓我們怎麼觸摸?就依著這個咒為載體,表達如來藏性。大家要如是理解叫做咒心,心咒,正等無異的。那麼既然如此,那麼依著這樣的話你看,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因為這個咒,一咒之中就攝了無量善法,摧破無量惡業,一切諸佛依此出生,一切眾生依此安穩。所以大家要知道楞嚴咒的功德,它是現前的。
  • 殊勝神變月,功德增上十萬倍!
    尤其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更應在此殊勝的日子裡,彌補平日沒有閒暇行善的缺憾,應儘量受持八關齋戒,行持放生、供燈及誦經持咒等善法。「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佛告天子,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從這句教言來看,佛陀是以說法、教誡、神通這三種神變調伏眾生的。
  • 佛教:為什麼在諸佛之中,阿彌陀佛最為殊勝?
    佛教淨土宗之中有著名的「淨土五經」,其中就有一部《無量壽經》。在經中,釋迦牟尼佛講述了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為法藏比丘,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宏願,成佛後是為阿彌陀佛。釋迦佛極盡讚嘆了阿彌陀佛的無比殊勝,其在十方諸佛中為第一。對此,可以從3個方面來闡述。
  • 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紅塵說禪》系列第58篇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注意,不是地球,佛家的世界是另一個維度,同時包括時間空間),也被稱為是「五濁惡世」,其中充滿了「貪嗔痴慢疑」五毒,已經「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