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轉動大球」!桌球外交撬動冰封多年中美關係 成一段佳話

2021-01-08 Emily聊個球

48年前,一顆直徑不過3釐米的桌球,撬動了冰封多年的中美兩國關係,「小球轉動大球」成為一段佳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美建交40年,「桌球外交」48周年之時,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段歷史。

1960年代末,美國經歷了十多年的越戰之後損失慘重,國際地位也有所下滑,而中國也在希望恢復對美外交,以求提高國際政治形象及爭取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然而,兩個大國之間卻缺乏一個契機,或許在那個時候誰都很難想到,一個小小的桌球可以撬動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

而關於「桌球外交」的源頭,則要從1971年的4月4日,這個在普通不過的星期天開始說起。當時,正值日本名古屋世乒賽期間,中國桌球隊隊員們和往常一樣在等候大巴車,這是專門為中國隊所準備的。然而,就在這個時候,19歲的美國桌球隊員科恩並沒有看車上隊伍的標誌就跳上了中國隊員所乘坐大巴車。

陰差陽錯之間,中國運動員們看著身上穿著USA字樣的運動服,下身穿著一條紫色印花的喇叭褲,留著長長的披肩發並且是一副嬉皮士的打扮。看著滿車的中國人,科恩並沒有太多的拘束,反而是以「Hello!」向大家打招呼,當時的中國運動員們只是頻頻點頭作為回應,沒有人敢上前搭訕,出國前,隊裡特意開過會,宣布過紀律,若遇到美國等「敵對」國家的運動員、教練員,應「不卑不亢」,不能先跟人打招呼。

要知道,當時已經缺席了兩屆世乒賽之後,中國桌球隊再一次亮相於大賽的時候,就獲得了很多的關注。因此,那天從中國隊的大巴上跳下來的,竟然是美國隊的隊員科恩時,記者們都十分興奮。

當時,記者們對科恩又是拍照又是採訪,善於表現自我的美國人不失時機地將莊則棟贈送的那幅織錦高高舉起,任記者們拍照,並高興地說:「中國人非常友好,如果他們邀請我,我願意去中國。」

這樣一來,當時日本各大報刊都登出了醒目的「中美友好」的標題,以及愛知體育館門前,莊則棟與科恩的大幅照片,引起全世界的關注。4月5日這一天,科恩還特意等在體育館門前,看到從體育館走出的莊則棟,他熱情地走上前,一把摟住了他,將一件別有美國乒協紀念章的美國短袖運動衫,回贈給莊則棟。科恩指著運動衫上的標誌說:「這象徵著反戰的美國人民的願望。」

值得一提的是,開賽前夕,周恩來召集有關人士開會時要求這次參賽「接觸許多國家的代表隊」,「我們也可以請他們來比賽」。同時他要在座的人「動動腦筋」。那麼剛好這件事情的出現成為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按照原計劃,中國代表團會在比賽現場宣布世乒賽結束之後,邀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的桌球隊訪華,當時美國桌球隊領隊哈裡森,也在發布會現場向中國代表團提出,他也願意率隊訪華,你們是否歡迎?

當時,這個事情引起了中國代表團的高度關注,代表團馬上發電報,請示北京。原本毛主席和周總理一開始並未同意邀請美國隊,但是隨後夜裡毛主席看到了科恩和莊則棟的消息之後,立刻通知同意美國訪華。並且毛主席還感慨,莊則棟不僅球打得好,還會搞外交。

於是,這樣一來,「桌球外交」就成了中美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1971年4月10日,美國桌球代表團和一小批美國新聞記者,從名古屋直接飛抵香港,從羅湖入境中國,然後抵達北京,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境內的美國人。作為回報,美國桌球隊邀請中國桌球隊訪問美國。1972年4月11日,中國桌球隊回訪美國。隊員參觀了底特律的工業基地,遊覽了迪斯尼樂園。

「桌球外交」在中國體育史乃至中國歷史上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這從此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隨即取得歷史性突破。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終於走向了正常化發展的道路,並為後來新中國的國際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相關焦點

  • 「小球轉動大球」:中美「桌球外交」
    1969年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後,為了擺脫越南戰爭泥淖的困境,改變當時蘇攻美守的戰略態勢,積極謀求發展對華關係,1969年8月,尼克森先後託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和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向中國領導人傳話,表示要與中國和解。同年年底,中國方面作出了相應反應。之後,兩國關係開始鬆動。
  • 「桌球外交」親歷者莊則棟:小球轉動大球 打開中美兩國大門
    「桌球外交」親歷者莊則棟曾感慨地說:「我打球只能從臺子這邊打到那邊,還不時地下網、出界,但用小球推動大球,則打開了世界的大門,這是桌球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由於這段歷史,讓桌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而且成了中國對外開放與交往的一張名片。
  • 「四史」關鍵詞|「小球轉動大球」的歷史佳話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48篇,關鍵詞是「小球推大球」。4月10日至17日,應中國桌球代表團邀請,參加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的美國桌球代表團訪問我國,為後來開啟中美兩國關係大門的起點。這就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桌球外交」——小球推動大球!2019年6月29日,中美兩國元首在日本G20峰會期間會晤時,習近平主席提及中美之間「小球轉動大球」的歷史佳話。桌球「小球 」是怎麼動起來的?
  • 「小球轉動了大球」,中美「桌球外交」推動世界形勢發展
    「小球轉動了大球」,桌球外交推動了世界形勢的發展。  下面是《環球時報》刊登的《桌球外交決策內幕》一文片段:  1971年3月27日晚上,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開幕前,國際乒聯舉行冷餐招待會。主人致詞之後,大家就隨意走動起來,這時幾個陌生的選手與中國運動員相遇,中國運動員習慣地報以微笑。這幾位外國選手熱情奔放,其中一位興奮地說:「啊,中國人,好久不見了。
  • 小球轉動大球,熊貓成了「外交官」……中美建交背後的那些事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天(1日),是中美建交40周年。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宣布兩國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提到中美關係,很多人會想到「小球轉動大球」的「桌球外交」。1971年3月,第31屆世界桌球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
  • 傳承「桌球」外交,促進中美友好!『桌球世界』
    王皓向美國芝加哥的凱樂斯賓桌球俱樂部負責人羅伯特·布萊克威爾贈送紀念品 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賽期間,中國桌球名將莊則棟與「搭錯車」的美國運動員科恩之間的友好互動,開啟了一段「桌球外交」佳話,後在兩國領導人的推動下
  • 莊氏兒女莊則棟——中美桌球外交的「功臣」!
    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中,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勇敢地與美國運動員科恩交朋友,此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表揚(毛主席:用小球轉動了大球),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桌球外交」
  • 「桌球外交」:一場「小球轉動大球」的行動
    「桌球外交」:一場「小球轉動大球」的行動1971年3月28日至4月7日,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日本舉行。中國桌球隊如期赴日本名古屋參賽,一舉榮獲4項冠軍,使世界乒壇為之震動。比賽期間,中美兩國桌球隊員進行了友好的接觸。在這種接觸中,美國桌球隊向中方提出了訪華的請求。
  • 中國外交史傳奇故事:「桌球外交」以「小球轉動大球」
    桌球外交簡介「桌球外交」指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桌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兩國桌球隊的友好往來,不僅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也加速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桌球外交的背景1960年代末,美國經過十多年的越戰,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軍費,與蘇聯比較起來,美國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客觀上美國需要尋求抗衡蘇聯的力量。而中國兩彈一星的成功,使得其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成為美國爭取結盟的對象。另一方面,新中國也希望恢復對美外交,以求提高國際政治形象及爭取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 45年後,小球還在轉動大球
    自3月29日開始,約300名不同膚色和語言的青少年在這裡以球會友,切磋技藝。45年前,1971年3月28日至4月7日,中日美三國桌球選手在此參加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開啟了改變世界政治格局的「桌球外交」,中美桌球隊以此為契機實現了互訪,最終推動中美建交,也對中日邦交正常化帶來積極影響。
  • 【慶斌晨語】小球如何推動大球,桌球外交始末
    7月16日 星期四天氣:32/19℃ 晴轉多雲明日:33/19℃ 多雲轉晴站在2020年,回望49年前的桌球外交,內心卻是五味雜陳,畢竟知道了中美交往的不易,才會有今天的百感與交集,更不會輕言關門。中美都有了接觸的意願,也通過第三方,中國是通過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與美國聯絡。不過,通過第三方傳遞信息,周期長且交流不暢。不成想,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讓中美打開了隔絕22年的交流大門。先得說個前提。如果不是日本主動邀請中國,並掃清了中國隊參賽的障礙,中美交流估計還得延後。
  • 小球推動大球
    「逐影尋聲70畫」系列網評之五十:48年前,小球轉動大球。48年後的今天,桌球情誼歷久彌堅。上世紀70年代初,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發展,中美兩國領導人清醒地意識到,改善雙邊關係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小球轉動大球」的「桌球外交」用體育運動「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柔性對話,打破了兩國相互隔絕的堅冰,拉開了兩國關係改善和發展的序幕。
  • 桌球外交的回憶
    經過中美高層的溝通,終於促成了美國桌球代表團訪華事宜。    在美國桌球訪華代表團一行途經東京羽田機場轉機的那天,王泰平與同事奉命前往機場照料他們,特意為訪問團租用了休息室,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解答了美國運動員提出的問題。對於當時的王泰平來說,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迎送,他們是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客人,而這個國家與中國的往來斷絕已久。
  • 中日桌球國手名古屋再聚首 共憶「桌球外交」佳話
    中新社名古屋4月3日電 題:中日桌球國手名古屋再聚首 共憶「桌球外交」佳話  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1971年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中國受邀參賽,隨後出現了著名的「桌球外交」。47年後,作為那段歷史親歷者的前中日桌球國手在名古屋再聚首,同臺競技,共憶佳話。
  • 中美「桌球外交」經典重現,這個長樂籍「乒壇女神」有多厲害, 你知道嗎?
    今年是中美關係正常化45周年。
  • 舉世聞名的中美「桌球外交」是什麼事情引發的?
    ,被國際輿論譽為「桌球外交」。就是在這次訪問中,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中美關係開啟了燦爛輝煌的新篇章,而這恰恰緣於一隻直徑只有3釐米的小小桌球。  在尼克森總統訪華的兩個月之後,也就是1972年4月12日,中國桌球代表團一行16人搭乘「友誼號」專機,抵達美國北部城市底特律,開始了他們的友誼之旅。代表團的團長是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的,恰恰是開啟中美外交關係大門的莊則棟。  此後的18天,他們把友誼的種子播撒到了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的每一個角落裡。
  • 是桌球冠軍亦是外交功臣,娶日本妻子,範曾為其題聯:小球推大球
    著名書畫家範曾題聯:二十載姻緣感思巨子準微子,同天風月當億小球推大球。一幅對聯道出了莊則棟和佐佐木敦子,純潔而又不平凡的愛情,以及莊則棟為祖國做出的,驚天動地的貢獻。莊則棟是中國第一個球類項目世界冠軍獲得者,連續三次獲男子單打,雙打,團體冠軍,桌球,由此被定為國球。經人介紹和著名音樂演奏家鮑蕙喬結為夫妻。當時,鮑蕙喬獲國際鋼琴演奏第五名,全國第一名。
  • 48年前的桌球外交——小球如何推動大球?莫雷肖華學習一下!
    中國代表團參加了這一次世錦賽,但是和中國隊最終捧起三座冠軍獎盃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參賽最為引人注目的,也是震動了全世界乃至影響了世界格局的,卻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首次接觸!這就是被全世界津津樂道的「桌球外交」——小球推動大球!這個時候的中日關係,已經日趨緩和。而在一年後的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 桌球外交 中國關鍵詞
    "桌球外交"是指20世紀70時代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兩國桌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
  • 中美「桌球外交」背後的秘密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桌球隊行前的各種準備中,有關決策部門始終沒有將中美關係的可能變化和發展,列入議題和計劃。相反,有關方面給球隊設置了許多戒律。例如,如果中國隊與美國代表團官員相遇時,中方成員不許主動交談和寒暄;如果和美國隊比賽,賽前不得交流隊旗,但可以握手致意。對於這些書面戒律,毛澤東也圈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