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的今天,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的美國桌球代表團,應中國桌球代表團的邀請訪問我國,打開了隔絕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門,被國際輿論譽為「桌球外交」。
中國應日邀請參加世錦賽
1971年3月,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當時,中國桌球隊已躋身世界一流強隊行列,日本友好人士迫切希望中國桌球隊能參加這次盛會,日本乒協會長後藤甲二先生認為,沒有中國隊參加的世界桌球賽不能算是世界級的比賽。而當時的中國隊因為文化大革命已經放棄了前兩屆世乒賽。後藤甲二為了邀請中國參加,不惜辭去亞乒聯主席的職務,專程來華邀請。
周恩來總理指令有關人員就中國是否參賽問題展開討論,雖然「不去」的佔了上風。但周總理還是耐心地闡明了我隊要去參賽的理由,並親自奮筆疾書,給毛主席寫了請示信。毛主席當日就做了明確批示:「照辦,我隊應去!要準備死幾個人,不死更好,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雖然決定參賽了,但是跟美國桌球隊怎麼接觸是個問題。當時正處在冷戰時期,中美兩國處於敵對狀態,中美關係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政治問題。所以中國隊事先專門制定了一個特殊規定,如果我方同美國代表團官員相遇,不主動交談和寒暄,如果同美國隊比賽,隊員們可以握手致意,但不能交換隊旗。
1971年3月28日,第31屆世乒賽在日本名古屋的愛知體育館正式開幕。緊張激烈比賽的同時,中國代表團領導也在籌備邀請英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加拿大和奈及利亞桌球隊訪問中國的事宜,就在此時,意想不到的事件出現了。
4月1日,中國桌球男隊奪得了男團冠軍。第二天恰逢假日,組委會安排各國選手觀光遊覽。在遊艇上面,中美兩國球員無意中站在了一起,先是美國球員稱讚中國球員球打得好,然後他們就笑著問,聽說你們已經邀請我們的朋友(指的是加拿大和英國桌球隊)去你們國家訪問,什麼時候輪到我們呢?
美國隊在嬉笑中語出驚人,很明顯是美國代表團在放風,他們想要訪問中國。中國代表團團長趙正洪答道:「會有機會的。」
一句「會有機會的」似乎讓人看到了希望,但卻是模糊的希望。兩天後,另一件「巧事」發生了!
1971年莊則棟與周總理
美國選手上錯了車
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進程過半時,美國選手科恩錯上了中國隊的專車。莊則棟回憶說:「中國代表團坐在開往體育館的車上,這個時候,從外頭竄上來一個長頭髮的人,大夥不知道他是誰。他一看大夥都是中國人,轉身準備下車,這時候車門關上了。此時,他一轉身,大夥看見了他背上的USA字樣。」
突然上來個美國人,滿車的中國運動員都不禁有些好奇,但誰也沒有說話。在這位美國運動員上車後大約10分鐘的時間裡,車廂裡一直是沉默的,大家心裡都緊繃著根弦兒。
面對著一車中國人,科恩也不安地站在車門口。此時,坐在最後一排的莊則棟心裡卻並不平靜。「當時我就想,周總理給我們講的是,這次你們出國要貫徹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方針。人家既然已經上了我們的車了,我們應該以禮相待,禮儀之邦嘛。」
一番思想鬥爭後,莊則棟不顧隊友的阻攔,毅然走上前去,主動和這位美國運動員握手交談,並送給他一塊杭州織錦留作紀念。十幾分鐘的車程很快就過去了,當汽車到達體育館時,莊則棟和科恩一下子就成了敏感記者的關注焦點。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宋中立即找到莊則棟,一再叮囑他千萬不要再跟這個美國運動員來往了,專心打比賽。可誰又能想到,第二天,科恩刻意早早地等在了中國隊經過的地方。「第二天他在那等我,把一個準備好的禮物,別著一個美國紀念章的運動衫送給了我。很快,報紙上就登出來了。第三天,美國副團長哈裡森來到中國駐地請求接見,一進門就說,他這兩天被中美兩國運動員的友誼所感染,所以向中國乒協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世乒賽是不是也能邀請美國訪問中國。」莊則棟回憶說。
美國桌球隊代表團要訪問中國,這可不是小事。於是代表團打電話到體委報告。但國家體委認為時機尚不成熟,周總理把體委不打算邀請的情況匯報圈閱後,送毛主席審批。毛主席把文件壓了3天,反覆考慮後最終決定,歡迎美國隊訪問中國。
毛主席拍板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
4月6日晚上11點過,毛澤東開始吃晚飯,由於提前吃了安眠葯,吃完飯時,他就趴在桌上睡了。突然他有些含糊地說:「邀請美國隊訪華。」他的護士長吳旭正好就在身邊,聽了一下就楞住了。
因為下午她剛把《關於不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的報告》退回去,毛主席親自在上面劃了圏。再說還有10來分鐘世錦賽就結束了,人家都要回國了。還有,主席平時有過交待,他吃過安眼葯以後的話不算數。那麼,今天的話算不算呢?
這時,主席醒了,對吳旭說:我叫你辦的事辦了嗎?
吳旭為了證實主席剛才的話,她說,你剛才說什麼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毛主席又將邀請美國隊訪華一字一句說了一遍。
吳旭還不放心,她提示主席,你下午定了的不請美國隊,再說你都吃了安眼葯了,你的話算數嗎?
這時,毛主席大手一揮:「算,趕快辦,要來不及了。」
一場舉世聞名的「桌球外交」就由這次偶然的搭錯車引發了。
1971年4月13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舉行歡迎儀式,歡迎前來中國進行訪問的美國桌球代表團。
美國桌球隊歷史性來華
1971年4月10日,新中國終於迎來了第一批來自美國的客人。美國運動員們按照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的日程表,遊覽了長城、天安門、故宮、頤和園等名勝古蹟,並與中國桌球隊進行了友誼賽,和中國運動員們切磋球技。4月14日,周恩來總理接見了前來訪問的美國桌球隊員。
周恩來會見美國桌球隊的消息迅速轟動了全球,這條消息傳到美國不到10個小時,尼克森總統就發表聲明,宣布了向中國人發放訪美籤證等五項改善中美關係的新舉措。中美關係跨出關鍵性的一步。
4月17日,美國桌球代表團帶著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離開中國。回國後,美國乒團團長斯廷霍文應尼克森總統的邀請迫不及待地前往白宮,將中國桌球隊送給他的中國製造的桌球轉贈給尼克森。然後尼克森發來電報,感謝中國送給他的桌球。
就在美國桌球代表團訪華的八個月後,尼克森終於了卻了他中國行的夙願。就是在這次訪問中,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中美關係開啟了燦爛輝煌的新篇章,而這恰恰緣於一隻直徑只有3釐米的小小桌球。
中國隊回訪美國受到高規格待遇
然而,中美桌球外交並沒有止於尼克森總統的訪華,真正畫上句號的是中國桌球代表團對美國的回訪。
在尼克森總統訪華的兩個月之後,也就是1972年4月12日,中國桌球代表團一行16人搭乘「友誼號」專機,抵達美國北部城市底特律,開始了他們的友誼之旅。代表團的團長是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的,恰恰是開啟中美外交關係大門的莊則棟。
此後的18天,他們把友誼的種子播撒到了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的每一個角落裡。中國桌球隊在美國受到了美國民眾的熱烈歡迎,自機場開往底特律市內的路上,用中文書寫的歡迎標語隨處可見,底特律報刊登了中英文大幅標語,「歡迎中國桌球隊來到美國」「中美人民大友好萬歲」。
在美訪問期間,中國桌球隊所到之處都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尼克森總統還在白宮會見了中國運動員。中國隊的專車前後有摩託車開道,上面是直升機。中國隊訪問了7個城市,都受到美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場面十分隆重,美國大學生還高唱「東方紅」歡迎,並齊呼毛澤東。
1985年尼克森再次訪華,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從未料到對中國的主動行動,會以桌球隊訪問的形式得到實現。」確實,「桌球」成為打破中美僵局的突破口,這體現了中美兩國政治家的智慧。
多年後,莊則棟老先生感慨地說:「我打球只能從臺子這邊打到那邊,不時地下網、出界,從地球這邊打到地球那邊的那是毛主席,用小球推動『大球』,打開了世界的格局,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時代開始了,這是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相關文章導讀】
♦ 桌球是怎樣傳入中國並成為「國球」的?
♦ 美國媒體到底是如何評價中美「桌球外交」?
♦ 一代乒壇球王莊則棟的跨國愛情故事傳奇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