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末日將至,我們該如何逃離地球?|科幻迷

2020-12-22 影視獨舌

文/馮壹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讓國產科幻迷沸騰了。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掀起了國產科幻的新狂潮。一方面,相似作品接連發力,國產科幻後續或將蓬勃發展;另一邊,觀眾審美水平也隨之提高,糊弄了事的科幻作品更難出頭。

《流浪地球》好在哪兒?從電影本身來說,它值得許多誇耀:特效精湛、細節認真、劇情跌宕、立意新穎……但對於硬科幻痴迷者來說,「帶著地球去流浪」這個東方浪漫主義設定,才是這部電影最具魅力的展開。哪個科幻迷不想探索宇宙呢?

《流浪地球》

這也是本文今天想要探討的問題。假如我們的家園即將滅亡,我們應當如何尋找新家園?在琳琅滿目的科幻影視作品裡,我們能找到各種不同的答案。不過,在細數舉例之前,我們也不妨再來回顧一下《流浪地球》裡頗具想像力的人類逃亡「五步走」計劃:

其一,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其二,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其三,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其四,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其五,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當然,相比起《流浪地球》這種把家搬走的「地球派」,放棄地球的「飛船派」仍是更多科幻作品中的選擇。同為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三體》,走的便是大造飛船的路子。在B站上線的動畫番劇《我的三體》中,觀眾能輕易望見距今兩百年後的大航天時代。

《三體》的背景很簡單。地球人向宇宙發射的信號,被家園破碎的三體星人發現,渴望新家園的三體文明入侵地球,而地球文明為了捍衛家園與之進行了一系列的搏鬥。

由於《我的三體》涉及了冬眠技術,所以劇中航天技術大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的飛船仍以空天飛機(航空太空梭的簡稱)為主,這是基於當前現實的可行性操作。空天飛機是分兩個階段起飛的,先以常規動力進入平流層,而後啟動火箭引擎加速進入太空。

後期的航天技術則以光速飛船為主,這是三體世界中地球文明的三條生路之一(另外兩條為黑域計劃、掩體計劃)。想要飛船達到光速,曲率驅動是關鍵。何為曲率驅動?這是利用時空彎曲來進行飛船加速的操作。時空如何彎曲?這裡來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將我們身處的宇宙比作一張寬布,忽略摩擦力來看,丟在布上的所有物體都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而如果我們在這塊寬布上放置一枚質量較大的物體,那它龐大的質量就足以令時空扭曲。時空一扭曲,小物體就會圍繞大物體做圓周運動。曲率飛船即源於此。

再舉一個例子。用紙折出一隻小船,在船尾部穿個孔,塞入小塊肥皂,放到水中小船就會向前航行。這是由於肥皂溶於水,降低了後方的水面張力,小船則被前方較大的張力拉動。曲率驅動與此相似,減少飛船後方的曲率,飛船便會被前方更大的空間拉動。

《星際迷航》

同樣利用曲率飛船來逃離地球的,還有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片《星際穿越》。在不遠的未來,地球環境愈加惡化,土地不再長出莊稼,沙塵暴鋪天蓋地。無法生存的人們瀕臨滅亡,卻在土星附近發現了12個奇怪的蟲洞。於是,一系列的探索計劃隨之展開。

或因時長所限,對於宇宙飛船的革新方法,《星際穿越》並未給出新鮮解釋。從片中NASA(美國宇航局)的設定來看,本片的重點在於生存繁衍而不是科技爆炸。畢竟,技術就這樣了,想迅速提速也不可能,還是老老實實地看看蟲洞的指向吧。

《星際穿越》

和《三體》相比,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更加有趣。通俗來講,蟲洞即我們所說的時空隧道。在動畫片《哆啦A夢》中,野比大雄家中的抽屜,哆啦A夢的時空環、任意門等道具都可以視為簡易的蟲洞。蟲洞雖好,卻又帶來另外的問題,即怎麼去?怎麼穿?

在電影裡,主角乘坐的飛船要用8個月到火星,然後通過引力彈弓效應加速,14個月後到達土星。何為引力彈弓?引力彈弓效應又稱繞行星變軌,即利用行星的重力場來給飛船加速或減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

引力彈弓示意圖

當然,光靠飛船是救不了人類的,本片的科技重頭戲還得回到蟲洞上來。從目前來看,蟲洞無疑是高維概念。雖然叫蟲洞,但它並非僅僅是一個洞,而是高維生命放置宇宙中的摺疊空間。處於三維世界的我們,由於思維所限,只能看到一個球形的洞,故稱為蟲洞。

不過,從現實來看,蟲洞依舊是一個遙遠的概念。不說如今的太空望遠鏡能否發現蟲洞,即便發現了蟲洞,如何前往、如何穿梭都難以解決。還是現實一點,再來造個飛船吧。

說起造飛船,2004年加斯·詹寧斯執導的科幻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就不得不提。

《銀河系漫遊指南》

這是一部天馬行空的無釐頭喜劇。片中外星人為了銀河高速公路的工程計劃,強行毀滅了阻礙道路通行的地球。在地球毀滅前的最後一刻,主角被自己的外星人朋友所救,搭上了一條路過地球的外星飛船,開始了一段充滿驚奇的星河冒險之旅。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本片更像是一部腦洞之作。無論是片中造型各異的外星人,還是毛巾是全宇宙最重要的東西、飛彈能變成抹香鯨的情節,都如信手塗鴉,怪誕有餘而邏輯不足。但片中的黃金之心宇宙飛船,卻值得在這裡說一說。

黃金之心宇宙飛船

黃金之心是一架使用無限非概率引擎驅動的飛船,無限非概率驅動器可以使一組原子變成無限非概率狀態,從而使得構成飛船的原子能夠與宇宙任何一個角落的原子互相糾纏,進而使得飛船能夠航行到任意一個遙遠地方。換而言之,它能「科學」地瞬間移動。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同樣的無稽之談卻絕非黃金之心號一個。曾獲艾美獎的美國動畫片《飛出個未來》中,也提及了一個堪稱瞬間移動的飛船——行星快車號。

這艘飛船採用暗物質引擎驅動,飛船前端是巨大的進氣口,可以攝取太空中的暗物質粒子。暗物質粒子彼此接觸發生爆炸,產生的能量被導入飛船尾部的裝置內,推動飛船前進。飛船的速度越快,攝取的暗物質粒子越多,產生的能量越多,飛船的加速度越高。

《飛出個未來》

說起來,這簡直是一本萬利、千秋萬代的買賣。畢竟,暗物質粒子於宇宙之中所佔的比重超過了80%。

當然,這都是理想狀態。如果有一天真的末日將至,真正能逃離的或許沒幾個。飛船承載的人數有限,當絕大多數人被拋棄的時候,生死存亡的戰爭也就開始了。更進一步來說,少數人又如何能拋棄多數人呢?畢竟,傑出人物也得活在地球,才能發揮作用。

相關焦點

  • 科幻片裡逃離地球的N種方法
    文/馮壹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讓國產科幻迷沸騰了。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掀起了國產科幻的新狂潮。一方面,相似作品接連發力,國產科幻後續或將蓬勃發展;另一邊,觀眾審美水平也隨之提高,糊弄了事的科幻作品更難出頭。
  • 假如末日來臨, 你會選擇逃離地球嗎?
    看過《被點亮的星球》前幾期節目,大家一定了解到,地球時時刻刻在保護著我們。趁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對地球表達謝意吧!但是,歷史上的地球並不一直是萬物生靈的庇護所。曾經,地球被巨大的隕石撞擊,幾乎一切生命都難以在地表生存。如果有一天,歷史再次重演,我們該如何應對?
  • 評論丨踏足末日懸疑科幻題材 《重返地球》在危機四伏中直面生死較量
    在愈發容易造成審美疲勞,唯有「新」才能抓住觀眾視線的今天,由芒果TV推出過國內首檔超時空生存實驗劇《重返地球》將驚險刺激的末日科幻背景搬上了綜藝的舞臺,並融合了密室逃脫、懸疑推理和傀儡入侵等諸多刺激元素,以真人秀模式在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可謂是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科幻影片中拿得出手的佳作,雖然在特效上面還有很多不足,但其實事求是,在能夠做到極致的地方精益求精,利用特效去構建一個恢弘磅礴,猶如末日的世界觀,更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給觀眾講述了了一個擁有著中國本土色的科幻大片。
  • 末日降臨,看主角如何左擁右抱,帶著美女走上人生巔峰!科幻爽文
    我是景勝聊天下,很高興我們有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本科幻小說,喜歡你們能喜歡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末日降臨,看主角如何左擁右抱,帶著美女走上人生巔峰!科幻爽文獵行星際簡介:星河璀璨,這是靈修師站在星辰金字塔頂端閃耀人類文明的最後一個千紀,也是星河末日紀元的開端末日紀元的土著一朝回到紀元前享受從未體驗過的安逸生活吃香喝辣左擁右抱走上人生巔峰?
  • 《末日逃生》這部科幻電影你看過嗎?
    《末日逃生》主演: 傑拉德·巴特勒 / 莫蕾娜·巴卡琳 / 這部電影可以說不屬於科幻災難型電影,片中的科幻鏡頭和災難特效鏡頭寥寥無幾。該片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傳統的一味聚焦於宏大的末日特效和災難場景的那種片子,高潮不是在彗星砸地球和人性衝突,而是逃難之時親人失散的絕望和痛苦。
  • 2020高分科幻電影佳作,科幻迷必看!
    科幻電影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科幻片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故事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 假如重力消失一分鐘,地球會毀滅嗎?
    假如重力小時一分鐘的話,地球應該還不會毀滅,但人類應該差不多了,如果有朋友滿腹狐疑,那麼不妨簡單來分析下!由於地球的自轉,並且地球是一個球體,因此兩極到赤道所受到的離心力是不一樣的,從兩極0開始,到赤道地區465M/S的速度公轉,因此在地球重力也就是引力消失後這些不同緯度的結局是不一樣的!
  • 2020年高評分科幻電影推薦,科幻迷必看!
    對於我們觀眾來說,好的科幻電影的特效是我們難以分辨的,下面就讓我給大家給大家分享五部高分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第一部:《信條》 簡介:世界危亡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世界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
  • 2012末日將至?【無限世界】為你解密瑪雅預言
    2012末日將至?隨著預言日期的逼近,我們更迫切地希望了解關於末日的一切。末日是否會如傳聞般降臨?如果這是真的,造成地球毀滅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末日狂潮,世界大戰,異形入侵。還是宇宙大爆炸?原創3D網遊救贖之作《無限世界》帶你走進末日輻射世界,解密瑪雅預言的真相!
  • 12部末日題材電影盤點
    《後天》《後天》這部影片由丹尼斯·奎德主演,故事講述的是因為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氣候變異,全球即將進入第二次冰河世紀的故事,因為沒人引起重視,導致人們在面臨各種天災人禍時束手無策,影片也告訴了我們,保護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雖然《流浪地球》在國內電影史上取得了開拓性的成功,但是如果把《流浪地球》和頂級的「硬核」科幻放在一起時,究竟還有多少差距呢?這一點,我們可以拿《流浪地球》和近日重映的,好萊塢頂級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做一下對比。《星際穿越》由好萊塢大師級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並且有諾貝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作為影片的科學顧問。
  • 《流浪地球》《紅星》《黑豹》《三體》:科幻小說是怎麼說我們的
    《流浪地球》《紅星》《黑豹》《三體》:科幻小說是怎麼說我們的太陽冷卻,地球變得不適宜居住。人類只剩下一條出路:逃離太陽系。這是電影《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的引子,聽起來這多半是一部好萊塢大片。預告片裡甚至還有《盜夢空間》(Inception)式的霧號。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流浪地球》
    作為中國的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之前正在銀幕上不斷刷新票房和口碑紀錄。同名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是同名短篇小說,然而這部電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講述了太陽乾涸和膨脹的故事,地球需要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射器逃離太陽系,然而卻偏離了木星的洛希極限,在危機時刻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撕裂的地方,全世界的人們都在一起努力逃離木星的引力。
  • 科幻巨製電影《末日戰士》今日開機 頂級團隊掀起極致視效新浪潮
    電影《末日戰士》完美結合現實主義題材與商業視覺特效,直指科幻題材正中心,加之行業內頂尖的製作團隊,強強聯合,必將創造行業口碑與票房齊飛的新紀錄!超一萬五千平米實景搭建「末日奇景」 頂級團隊構築屬於中國的科幻電影近些年,隨著好萊塢科幻大片帶來的全球風暴,「做科幻」成了中國電影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點。
  • 地球突然停止自轉,將會發生什麼?
    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設定了這樣一個情節:太陽正急速衰老,地球和內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用於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飛往4.2光年外的比鄰星。但是,逃離太陽系的先決條件是迫使地球停止自轉。影片中的這個設定充滿科幻元素,地球是否會停止自轉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地球大氣層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
  • 多災多難的地球,毀滅吧趕緊的!我們要去看《最後的日出》了……
    我們孤男寡女的社恐青年天文學撰稿人孫煬,和隔壁廢柴少女陳暮喜結隊(連)友(理),被迫結伴踏上了末日逃亡之旅,前往傳說中人類最後的庇護所。如果說《流浪地球》是一場35億人的「春運」的話,那麼《最後的日出》就是一場廢材青年的「逃離北上廣」。一路上他們見證人性的黑暗與愛的溫暖,並在災難面前逐漸發現了生命的意義。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巔峰之作,震撼與失望
    假如太陽老化,膨脹,將要吞噬地球。科學家為了最大限度的拯救地球,決定在地球上安裝成千上萬的推進器,將地球帶到其他「太陽」系。木星的質量雖然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但是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
  • 薛之謙為《火星情報局》寫的歌,超越科幻,實為寫給地球的公益作品
    保護地球,傳播正能量,讓藍色的星球更加的美好。 而這首歌的MV更是製作精良,像是一部科幻大片的先導片。 在MV的最後,援引了霍金的一句話:我不認為我們能夠繼續在地球上存在1000年,除非逃離這顆脆弱的星球。我們要仰望星辰,而不是始終盯著自己的腳。
  • 樂高還原《流浪地球》末日飛船,中國網友神作!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被很多人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之作,上映期間更是創下了近47億票房的紀錄,可見觀眾對於這部作品的認可與喜愛。而近日,一位中國網友用樂高零件高度還原了影片中的領航員號末日飛船,其逼真程度簡直令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