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13歲601分上清華,校長4字評價讓人讚嘆!

2020-12-11 教育痞子

有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為神童,比如說過早的超前教育,讓他看似比同齡的孩子聰明伶俐很多。實際上卻是在拔苗助長,孩子越大副作用越明顯,往往會讓人得不償失,所以千萬不要去人造神童。

真正的神童是一些有著極高天賦的孩子,比如說他們可能有超高的智商,或者是超強的思維能力或者是記憶力。這樣的孩子如果加以培養的話,成為人才的機率非常高,很多重點大學就有專門招收這樣孩子的少年班。

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

2013年的山西就曾經出過一個神童,他只有13歲卻在高考當中考了601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這位少年時,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讓人讚嘆不已。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做範書愷,他自己卻不認為是神童,只是因為在特殊的環境下念書比較早而已。

這個男孩子出生在1999年,他家所在的山西河曲縣經濟並不十分發達,雖然說父親是當地的公務員,母親是一名初中教師,可是非常有限的教學資源限制了這裡孩子的成長。範書愷從小就是由父母啟蒙教育的,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範書愷就已經在家裡坐下學習了。

所以說孩子的天賦還是非常高的,兩歲的孩子有的才剛剛說話,而他卻已經認識了1000多個漢字,並且10以內的運算張口就來。啟蒙早上學也早5歲就已經小學四年級了,7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初中生,並且在中考當中以604分的成績進入了一所重點高中。

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讓他受益良多,高中三年期間他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成績,而且每一次考試當中成績都非常地穩定。最後他在2013年的時候成為了高考當中的一名考生,沒想到這個孩子還成為了縣裡的第一名,最終成為了清華大學當年年齡最小的考生。

與其說他是神童,不如說非常好的自律性才讓他有了如此高的成績,也許他比別的孩子天資聰慧一些,但是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就會重步傷仲永的後塵。範書愷的成功與她的父母有著很大關係,他們日復一日地養著自己的孩子,讓他愛上了讀書。

從很小的時候範書愷就堅持每天5:30起床,早餐之後便是他的學習時間,午休他會用來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下午往往一做題就做到晚上10點,甚至在高考複習之前會做到晚上12點之後。這樣的學習狀態一年又一年從來沒有間斷過,可見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規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放鬆之餘他也有自己的愛好,比如說看書、玩遊戲、看動畫片這些孩子喜歡的活動他都非常喜歡。另外據他的父母透露,孩子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在於閱讀書籍比較多,在孩子成長的10多年時間裡,他的父母光給他買書所花費的錢就超過了1萬元,在他的家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籍。

2018年他從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了,這比預期晚了一年因為當初身體的原因所以耽誤了。畢業之後他選擇繼續考研深造,如今仍然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從範書愷的身份上我們可以看出,神童也需要後天的努力,否則也逃不開越變越平凡。

對於13歲601分上清華的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你怎麼看?你覺得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神童」匯聚清華,連續4年最小博士生僅18歲!要新辦少年班?
    其實,近年來清華北大一直在通過挑選競賽尖子的形式,招收英才少年。根據清華公開的信息,2020年共有9000餘名研究生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其中博士3000人,碩士6000人,博士生新生中,新生年齡大多在20至29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9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
  • 山西河曲13歲少年神童,成為最年輕清華學生
    13歲的範書愷是2013年清華大學年齡最小的新生我~來自山西河曲的範書愷是今年清華大學年齡最小的新生。1999年12月24日出生的他,5歲直接上小學四年級,7歲上初中,如今13歲就考入清華。許多人稱範書愷為「神童」,範書愷並不認同。他說,自己是一名普通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他只是上課聽講,然後反覆練習。庚金生在子月,傷官得令,但傷官不透。
  • 神童5歲上四年級,13歲考進清華,母親直言:多虧當年做了這2件事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神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而隕落的故事,屬實令人感到惋惜。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13歲正處於一個青澀懵懂的初中時代,而對於「清華」這個詞意味著敬仰、崇拜,是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名校的追求。
  • 十三歲就考上清華的他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網友:羨慕不來
    十三歲就考上清華的他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網友:羨慕不來13歲的你在幹什麼?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剛懵懵懂懂從小學畢業,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然而,在大家才開始準備上初中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名校之旅。
  • 當年,高考659分拒絕上清華要上中科大的13歲湖北神童,後來怎樣
    最大的天才儘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 —— 黑格爾 相信人人都有聽說過,田曉菲她是她的那一個時代的標榜,是一個神童才女,在她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北大,成為每一個父母教導孩子的典例,而她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每一個人都非常崇拜她
  • 他13歲考上清華大學,是真正的文藝雙全,還被清華校長點名稱讚
    曾經,有一位男孩,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就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與大家印象中的學霸不一樣的是,這個男孩除了學習成績優異之外,在文藝領域內也有著非常大的成就,不僅如此,他還曾經被清華校長公開點名稱讚過。那麼,這位文藝雙全的男孩究竟是誰?他又是如何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學霸的呢?
  • 山東10歲神童不到3年讀完大學,被稱之為「最牛神童」,如今怎樣
    但是,他們十幾歲的年紀,心智還處在比較幼稚的階段。和周圍的大學生看起來格格不入。現實中,也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神童。其中就有一個山東神童,兩天半讀完小學10歲上大學。大家一定很好奇,怎麼小的年紀,他適應他的大學生活嗎,他如今怎麼樣了。這個小神童名字叫蘇劉溢。他是千禧年2000年出生的。
  • 田曉菲:13歲便讀北大的神童,為何出國後,嫁給53歲的美國人
    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現在的公費留學最後不回國固然應該受到譴責。但是幾十年前,有這麼一個"神童",她被北大破格錄取,畢業後出國並留在了美國,甚至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幾十歲的美國人,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她呢?
  • 他清華大學校訓提出者,30歲擔任清華校長!開創眾多教育界先河!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說起中國大學的校訓,清華大學的這一校訓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知道這個校訓的提出者。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奠基人,清華大學的老校長周詒春。今日之清華歷經百年滄桑,成為中國高校之翹首,這位老校長在其中功不可沒。
  • 中國最牛的校長,僅13年就把二流大學帶成了中國四大名校之一!
    竺可楨幼時聰明好學,從2歲開始認字。1894年,5歲的竺可楨已經認識1000多漢字。父親把他送進了鎮上唯一一所小學——敬義小學。六歲的竺可楨似乎已是個神童。(胡剛復就被借了13年)教室不行?來造!書沒有?去買!1936年9月18日,竺可楨出任浙大校長五個月。
  • 古代最牛神童:5歲封王,8歲拜相,為何10歲時卻被下令賜死?
    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歷史上孕育了許多令人稱道的人物,其中讓人最為關注的莫過於一些早慧的神童級人物,比如甘羅、曹衝等,六七歲就展現出過人的聰明才智
  • 13歲考上985的貴州神童,茅臺承諾資助4年學費,為何僅1年就停了
    人們對山區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教育資源匱乏,家庭收入偏低,交通不便……這些相對負面的印象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資源如此匱乏的山區,竟出了一個「神童」。 廖崴出生在貴州大方縣一個山區,這裡經濟不發達,教育水平也相對落後。
  • 河南神童何碧玉,14歲以750分考上清華,後來她去哪發展了?
    --[蘇]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已經成為了每一位家長最關心的事情,都希望可以望子成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報名各種輔導班,更是有不少的家長拔苗助長,都想要把孩子培養成神童,誰都想要一個天才般的孩子。
  • 號稱神童的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後,在美國當教授
    大多數人在9歲的時候應該都在上小學二、三年級,而18歲的時候正從高中邁入大學,然而,卻有這樣一個人,他的9歲和18歲和普通人完全不同。9歲的他已經開啟了大學生活,18歲的他更是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這個人就是神童沈詩鈞。
  • 「神童」可遇不可求,中國的家長真的需要培養神童嗎?
    孩子出生後,要參加早教啟蒙,上幼兒園後又參加各種培訓班,那麼在這些參加各種培養的孩子大軍中,有多少成了真正的「神童」,神童是培養出來的?還是天生的?中國古代的四大神童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些天才兒童,他們的故事,我們也耳熟能詳。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神童。
  • 安徽「神童」今年14歲以693分考上清華,畢業的中學19年飽受爭議
    14歲對於很多人而言是一個還處於叛逆期階段的年齡,在這個年齡階段的話,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往往都會因為青春期的原因,出現很多讓家長頭疼的事情,那就是愛玩不喜歡學習。
  • 這所大學國內頂尖企業家雲集,馬雲任校長,據說比清華北大還牛
    大家都知道中國最牛的大學是清華北大,這期分享的這所大學,據說比清華北大都要牛,而是一個在杭州的學校,這個大學每年有1400多人報名,但只招50各學生,錄取率僅為3%,中國99.9%的人是根本都沒有報名的資格的,因為他報名的要求是身家至少過億,這個學校就是湖畔大學。
  • 天才神童養成記:夫妻倆養出13歲研究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近幾年中國掀起了「天才神童」的狂潮,各種領域的「神童」層出不窮。你知道「天才神童」是怎麼養成的嗎?智商高、有某種天賦就一定能成為「天才神童」嗎?中學課本中有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傷仲永》一文,文中寫了一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時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他突然寫出了四句詩,此後他的神童之名大震鄉裡,而他也因此淪為了父親炫耀和賺錢的工具,沒有經過任何後天學習,不到二十歲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由此可見,即使再天才的人不經過後天的學習也會泯然眾人。
  • 最「臭名昭著」的3位神童,高分考上清華北大,行為卻令母校蒙羞
    最「臭名昭著」的3位神童,高分考上清華北大,行為卻令母校蒙羞 在我國數千年歷史中,出現過數不清的天才少年,他們無一不擁有遠超常人的智商與天賦,可以輕鬆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 河南「神童」何碧玉,14歲以750分被清華錄取,後來結局如何
    ——《神童》很多人小小年紀就飽讀詩書,成為了神童。古往今來,有太多神童出現,他們天資聰穎,能夠擁有大好的前途。當今社會就有一位河南神童,她的名字叫何碧玉,她14歲時就以750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後來結局如何?河南省的人口眾多,因此每年高考的競爭都很大,在競爭中卻也不乏一些神童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