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為神童,比如說過早的超前教育,讓他看似比同齡的孩子聰明伶俐很多。實際上卻是在拔苗助長,孩子越大副作用越明顯,往往會讓人得不償失,所以千萬不要去人造神童。
真正的神童是一些有著極高天賦的孩子,比如說他們可能有超高的智商,或者是超強的思維能力或者是記憶力。這樣的孩子如果加以培養的話,成為人才的機率非常高,很多重點大學就有專門招收這樣孩子的少年班。
2013年的山西就曾經出過一個神童,他只有13歲卻在高考當中考了601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這位少年時,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讓人讚嘆不已。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做範書愷,他自己卻不認為是神童,只是因為在特殊的環境下念書比較早而已。
這個男孩子出生在1999年,他家所在的山西河曲縣經濟並不十分發達,雖然說父親是當地的公務員,母親是一名初中教師,可是非常有限的教學資源限制了這裡孩子的成長。範書愷從小就是由父母啟蒙教育的,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範書愷就已經在家裡坐下學習了。
所以說孩子的天賦還是非常高的,兩歲的孩子有的才剛剛說話,而他卻已經認識了1000多個漢字,並且10以內的運算張口就來。啟蒙早上學也早5歲就已經小學四年級了,7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初中生,並且在中考當中以604分的成績進入了一所重點高中。
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讓他受益良多,高中三年期間他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成績,而且每一次考試當中成績都非常地穩定。最後他在2013年的時候成為了高考當中的一名考生,沒想到這個孩子還成為了縣裡的第一名,最終成為了清華大學當年年齡最小的考生。
與其說他是神童,不如說非常好的自律性才讓他有了如此高的成績,也許他比別的孩子天資聰慧一些,但是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就會重步傷仲永的後塵。範書愷的成功與她的父母有著很大關係,他們日復一日地養著自己的孩子,讓他愛上了讀書。
從很小的時候範書愷就堅持每天5:30起床,早餐之後便是他的學習時間,午休他會用來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下午往往一做題就做到晚上10點,甚至在高考複習之前會做到晚上12點之後。這樣的學習狀態一年又一年從來沒有間斷過,可見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規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放鬆之餘他也有自己的愛好,比如說看書、玩遊戲、看動畫片這些孩子喜歡的活動他都非常喜歡。另外據他的父母透露,孩子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在於閱讀書籍比較多,在孩子成長的10多年時間裡,他的父母光給他買書所花費的錢就超過了1萬元,在他的家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籍。
2018年他從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了,這比預期晚了一年因為當初身體的原因所以耽誤了。畢業之後他選擇繼續考研深造,如今仍然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從範書愷的身份上我們可以看出,神童也需要後天的努力,否則也逃不開越變越平凡。
對於13歲601分上清華的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你怎麼看?你覺得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