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13歲便讀北大的神童,為何出國後,嫁給53歲的美國人

2020-12-14 孤風婉史
田曉菲

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關於"某大學公費生出國之後,留在了外國,為外國效力"的新聞頻頻引發人的的關注。人們的討論重點在於,拿著國家的錢卻為別國培養了人才,這不能不讓人非常失望。

人們總是希望人才都能夠留在自己的國家,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聰明才智。即使出國了,學到了先進的知識也應該把這些知識用於祖國的建設中。

比如兩彈元勳鄧稼先,他留學美國,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當年,就毅然回國。之後的鄧老參與到我國的原子彈研發之中,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現在的公費留學最後不回國固然應該受到譴責。

但是幾十年前,有這麼一個"神童",她被北大破格錄取,畢業後出國並留在了美國,甚至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幾十歲的美國人,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她呢?

田曉菲

出身於書香門第的「神童」

首先,為了避免影響我們對她的公正評價,有一點需要說明:這位神童並不是公費留學的。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對她寬容些?別急,先來多了解一下她。

這個神童就是田曉菲,她的出身,可以說是真正的書香門第。田曉菲生於1971年,她的父母都是從事文字工作的,而且頗有一番建樹。

在田曉菲4歲那年,他的父親升任天津文聯主席,於是他們全家搬到了天津文聯大院。這個從小對文學耳濡目染的小女孩從黑土地來到了海河邊。

這也讓她離後來讓她被全國人聞名的北大更近了一些。她從小就喜歡閱讀,因為父母從事文字工作,她就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書。這可讓喜歡看書的她高興壞了。

她每天像個書蟲一樣,從早看到晚。就連同樣愛讀書的母親都自愧不如。有一次,母親看到女兒已經在書房裡待得太久了,就去看看她是不是睡著了。

田曉菲

到書房裡一看,原來女兒還在看書,沉迷於讀書的她就連姿勢都和幾個小時前一樣。目前趕緊對她說:"快休息一會吧,再看眼睛都看壞了。"

可是這個小書蟲的回答讓母親非常驚訝:"不看書要眼睛用來幹什麼用呢?"

母親驚訝於小小年紀的女兒就這麼痴迷於文學,於是從此以後就有意培養女兒的文學素養,一來希望女兒能把愛好發展成事業;二來也希望她可以繼承夫妻倆的衣缽,將家裡的書香氣息發揚光大。

哪知田曉菲這一做就不只是傳承衣缽這麼簡單,從學習詩歌開始,她的才華就像源源不斷的流水。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田曉菲得到這個老師之後,她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飛速發展。

因為自己太喜歡詩了,所以她經常會把自己讀到的好的詩句背誦下來。而且她的記憶力很好,總能快速清晰的記得自己曾經在書本上看到的內容。

說是"背誦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田曉菲背會的詩可不是三百首那麼簡單,所以她年紀尚小就能自己作詩了。

北京大學

十歲之前,她就能憑藉自己的靈感寫出不俗的篇章了。到了十歲,她就已經出版了5本詩歌集。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小小的年紀,文筆可不差,她憑藉這些詩歌集獲得了文學創作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颳起一陣"神童"風,各個高校都在搜羅民間的所謂"小神童"。憑藉著自己的文學作品,13歲的田曉菲被北大破格錄取。

田曉菲進入北大讀了西語專業,北大可是享譽全國的頂級名校,進入北大是多少莘莘學子的終極夢想。而田曉菲輕而易舉般的實現了這個很多人難以企及的夢。

那時候,她的"神童"之名傳遍了全國,人們都知道北大有個才女名叫田曉菲,四歲能作詩,十歲出詩集,十三歲就已經成為北大的學生了。一時傳為佳話。

兩位」神童「的相聚

田曉菲在北大的校園裡也得到了不少的關注,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全國最高學府中,她憑藉著出眾的文採,13歲的年齡,被同學們羨慕著。

田曉菲在北大還認識了查海生,也就是詩人海子。那個時候海子相遇於北大,而那時,海子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哲學教研室做一名教師。兩人同樣是少年成名,同樣酷愛文學創作,可以說是兩位神童聚首。

海子

田曉菲經常拿著自己創作的詩歌去找海子,請他評價,海子對他說:"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成為偉大的詩人。"受到了海子的鼓勵,田曉菲對於詩歌等文學創作更是充滿滿腔的熱血。

田曉菲在學校裡可謂是重點培養對象,在北大九十周年校慶的時候,專門讓她演講了一篇名為《13歲的際遇》的文章。

這篇文章是她自己寫的,筆觸細膩,文採飛揚,從此她在北大更加出名了。這篇文章後來還被選做了小學語文教材裡的課文。

在這之前的田曉菲,可以說是被所有認識她的人都看好,她們都覺得這個年少成名的才女,以後一定能去的不菲的成就。

可是,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田曉菲在畢業之後,直接去了美國留學。這時候有的人還會覺得,留學而已,以後總是會回來的,回來之後還是我們國家的棟梁之材。

如果你也這麼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君不見,多少出國留學的北大清華名校生,學成之後再也沒有回來,而是留在了當地,入了當地國家的國籍。

田曉菲

有良心的還會把自己的父母接過去或者通過別的方式贍養父母,而有個別的,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再聯繫。

田曉菲在美國讀完博士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直接入了美國國籍,甚至在這之後不久,嫁給了她的導師。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美國教授整整比田曉菲大了25歲。當他們兩個結婚的時候,田曉菲28歲,而這個美國教授已經53歲了。

田曉菲喜歡上了美國教授

我們乍一聽起來很難接受這樣的消息,這個美國教授究竟是何方神聖?讓曾經的"神童",如今的才女,不顧年齡的阻礙,非他不嫁?

其實這個教授就是史蒂芬·歐文,他是一個美國漢學家,文化成就頗深。熱愛中國文化的他還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字叫做宇文所安。而田曉菲的筆名叫做宇文秋水,可見他們兩個的感情之深厚。

田曉菲和宇文所安

說回田曉菲的丈夫宇文所安,其實他倒也算一個正人君子,他和田曉菲的戀情並不是想像中的"師生戀"。在田曉菲還沒畢業時,兩個人就是正正經經的師生關係,平時沒有任何的過分舉動。一直到田曉菲畢業之後,宇文所安才正式跟田曉菲告白。

當時的田曉菲還有其他的追求者,但是她卻一心想要和這個比自己大幾十歲的人在一起,究其原因,就是她看到了眼前這個人的閃光點。

宇文所安作為美國著名的漢學家,對中國文化非常精通也非常熱愛,同樣熱愛文學的田曉菲,應該是覺得和他在一起有共同語言,可以一起步入心中的文學殿堂。

現在的田曉菲已經將近五十歲了,其實她加入美國籍之後也並沒有和祖國斷了聯繫,而是經常會來國內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從近來田曉菲的照片來看,還不到五十歲的她,頭髮已經有些花白。

田曉菲

而她的先生宇文所安,也已經七十多歲了,不知道他們現在還是否像從前那麼相愛?當年的北大才女又有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過呢?

對於她當年的選擇,筆者覺得其實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只是她身上的光環讓我們對她更加在意。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田曉菲:北大畢業、哈佛博士,28歲嫁53歲美國人,仍不忘初心
    在4歲的時候,田曉菲跟隨父母到天津生活,這個時候田曉菲的父母在天津的文聯上班,慢慢地家庭穩定下來後,田曉菲也開始在學校進行學習。因為從小受到文字的薰陶,使得田曉菲從小在學校學習十分突出,所表現出來的,是不屬於她這個年齡應有的文學氣質。
  • 天才少女13歲讀北大,28歲時嫁50歲美國導師,如今過得怎麼樣?
    儘管對愛情的追求歷久彌新,但曾經被北大錄取的那個13歲的神童田曉菲,出國留學後,嫁給了一個50多歲的美國人,又是因為愛情嗎?一九七一年十月,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一個書香門第裡,父母都是文盲。後來由於父母工作調動,她便跟著去了天津,在那裡長大。因為父親是天津文聯主席,田曉菲在天津文聯大院裡開始接觸文學。
  • 「北大天才少女」田曉菲、黃思路,為什麼全部嫁給了美國人?
    「北大天才少女」田曉菲、黃思路,為什麼全部嫁給了美國人?前言:「此去應多羨,初心盡不違。」是鄭谷在其《送徐渙端公南歸》中留下的名句。「飲水思源」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但祖國辛辛苦苦培養的兩位北京大學才女,卻雙雙入了美國籍,還嫁給了美國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黃思路一、黃思路提起北京大學才女,便不得不提曾經北京大學的風雲人物,現在卻讓被大人閉口不談的——黃思路。
  • 詩歌才女13歲入北大,27歲哈佛博士畢業,嫁年長二十多歲美國導師
    ——田曉菲上帝似乎特別偏心地獨獨青睞一些人,賜予了他們與生俱來的才能,被冠以天才之名的這些人似乎註定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詩歌才女田曉菲,13歲因卓越的詩歌天賦被北大挖掘培養4年,但之後因赴美留學一去不歸、改國籍嫁給美國老頭而備受國人爭議。
  • 北大培養的「神童」,出國後一去不回,嫁大25歲導師成美國人
    畢竟對於孩子的教育的問題,家長都是非常重視的,有些從很小就開始培養,也是在我們身邊出現了不少的神童,他們大多天賦異稟,小小年紀就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我們今天就要說一個。田曉菲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熟悉,她在2歲的時候就能夠讀書認字,而且對於文學作品更是非常的喜歡,在5歲的時候就開始寫作,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在小學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她的幾篇作品都已經發表了,一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一路跳級之後,田曉菲在13歲的時候,就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要知道很多人這個時候才上初中。
  • 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16歲文章被收入課本,結果嫁給美國人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69,閱讀約3分鐘被公認為神童的她,5歲學習古詩詞,10歲出版詩集,13歲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更奇怪的是,16歲時,她的文章《十三歲的機緣》被收入語文課本。
  • 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的田雨菲,為何一出國就嫁50多歲的美國人?
    1984年,田雨菲13歲,初中還未畢業就被北大西語系讀英美文學專業破格錄取,在這裡,她還認識了我國著名詩人,海子,他們兩人的經歷非常相似,他也是15歲考入北大,在讀書期間,田雨菲經常拿著自己的詩歌去找海子一起研究商討,當時海子跟她說「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是位偉大的詩人」,田雨菲得到鼓勵,在北大建校90年周際,創作了《十三歲的際遇》。
  • 她是我國的天才少年,13歲進北大,嫁給了自己的導師,現已改國籍
    她是我國的天才少年,13歲進北大,嫁給了自己的導師,現已改國籍近期由於我國疫情已經得到了良好發展,而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很多留學生都紛紛想回到祖國。留學生畢業之後是否應該要回祖國為國家做貢獻的話題也再度升溫。
  • 北大最年輕的本科生嫁給美國老頭,網友:「好水流到外人田」
    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北大才女,名為田曉菲,在13歲的時候被北京大學破例錄取,成為了北京大學史上最年輕的一位本科生。曉菲成為了北京大學最年輕的一名本科生,13歲的年紀,絕大部分人還在讀小學,而她已經名正言順成為了北大的一名大學生,進入北大以後,曉菲也十分刻苦努力地在學習,在此之間他還結識到了詩人海子,與海子成為了好友。
  • 13歲被北大培培育4年,留美深造一去不回!嫁給美國老頭
    多年前,我國有一位天才少女,13歲被北大發現,並培養了4年。沒想到,這位天才少年在美國深造後卻一去不復返,她不僅改了國籍,而且嫁給了一位老美國人。13歲被北大發現並培養4年,赴美深造。田曉菲出生於1971年,父親是大學教授,從小受到家庭的薰陶,田曉菲開始熱愛文學創作。
  • 北大2位美女學霸赴美留學不歸惹爭議,嫁給美國人還改了國籍
    這不在北大就曾經有兩位美女學霸在赴美留學之後,卻雙雙留在美國,並且還改了國籍。這位北大曾經的畢業生,當年在學校裡面可以說是風雲人物,不僅學習成績十分優異,而且長得也是美麗大方。在當時可是無數北大學子的心中榜樣,並且學校也是期待著她在畢業後能夠報效祖國,為社會做出貢獻。
  • 北大清華嫁到國外的三位才女,婚姻幸福嗎?外貌的變化騙不了人
    有趣的是,當年痛斥美國「人權惡劣」的馬楠,最後還是嫁給了一個美國人,他的中文名叫寇白龍。第三位:田曉菲,13歲上北大的才女。她1971年10月出生於哈爾濱,在天津長大,在文學詩歌方面,田曉菲天資出眾,4歲開始寫詩,不僅登報發表過文章,還出版了5本詩集,北大看中她的文學天賦,13歲將其破格錄取。田曉菲16歲時寫的《十三歲的機遇》,還曾被選入國內中學課本。北大畢業後,田曉菲出國留學,嫁給了她在美國讀博時的導師。
  • 他13歲被清華北大搶著要,15歲上北大,今在美國名校深造
    15歲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麼呢?一般來說,按照我們的正常上學年齡,15歲的青少年正處於中學階段,還只能算是一個孩子。但是對於天資聰穎的學霸們來說,15歲就已經是嶄露頭角的時刻了。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天才少年,15歲的時候就已經被北大錄取,成為了一名小齡大學生了。
  • 當年,高考659分拒絕上清華要上中科大的13歲湖北神童,後來怎樣
    最大的天才儘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 —— 黑格爾 相信人人都有聽說過,田曉菲她是她的那一個時代的標榜,是一個神童才女,在她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北大,成為每一個父母教導孩子的典例,而她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每一個人都非常崇拜她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人們津津樂道於神童的事跡,除了獵奇,更希望從中窺見神童們成長的秘密,總結出培養人才的方法和規律。 神童被發現後,就會生活在聚光燈下,受到廣泛關注。這種關注,無形中給了神童們很大壓力。如果神童們最終沒有按照「神童」應有的路徑成長,可能引來各種冷嘲熱諷。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而在如今,天才少年、天才少女、神童之類的名號更是層出不窮,但是,年少成名之後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天才們「隕落」,真正有能力的反而是那些憑藉後天的努力,踏踏實實讀書的人,所以,才會有了那句「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吧,因為即使再聰明的人,哪怕孩子5歲可以算100
  • 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升級當父母以後都喜歡聽別人「誇孩子」,你家孩子是小神童,你家孩子真聰明,其實這本是客套話,但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小神童」,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10歲出頭就考上大學,20出頭已經博士畢業的案例,那麼這些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河南神童何碧玉,14歲高考便獲得滿分,後去美國求學,現狀如何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曾在《傷仲永》一文中講述了神童方仲永的故事,這位神童在還不認識書寫工具的時候就能夠做出文採和道理俱佳的詩詞,可惜最後「泯然眾人矣」。人們對神童都抱以極大的期望,希望能夠改變世界。不過古今中外,神童隕落,最後變為普通人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 17歲考上哈佛的中國物理神童,被問回不回國,回答卻讓人黯然!
    前言說起大學就會讓人自然想到清華北大,可在這兩所學校上學的研究生,卻被人認為是「最沒有地位」的,這又是為什麼呢?要知道這兩所學校在我國都是非常有名,在這學校裡讀的研究生為什麼會沒有地位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這兩所學校讀研究生都會選擇出國,要是留校就其他學校考進來或者實力沒辦法去讀更好的學校。
  • 山東00後神童,小學用2天半上完,10歲考上南科大,後來如何?
    在這個世界上總能出現一些悖於常理的現象,比如說神童,今天要講的這位00後神童名字叫做蘇劉溢,他從小就表現出了異於常人般的特點。比如在幼兒園別的小朋友嬉戲打鬧玩耍的時候,年幼的蘇劉溢便掌握了許多電腦知識,甚至於一些大學生都無法掌握的c語言等電腦編程,當時的蘇劉溢也輕鬆學會了,七歲那年他直接拿下了山東省奧數競賽的第一名將他的聰明才智體會的淋漓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