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3歲考上清華大學,是真正的文藝雙全,還被清華校長點名稱讚

2020-12-11 阿楚說歷史

《高軒過》有言:"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相信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北大和清華這兩所學校都是非常神聖的,在北大清華發展的過程中,這兩所學校曾經為我國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人才,而在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社會的發展水平也在穩步提高。對於經歷過高考的人而言,大家也都明白這兩所學校是非常難考的,只有那些真正優秀的人才,才能夠進入這兩所名校。

曾經,有一位男孩,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就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與大家印象中的學霸不一樣的是,這個男孩除了學習成績優異之外,在文藝領域內也有著非常大的成就,不僅如此,他還曾經被清華校長公開點名稱讚過。那麼,這位文藝雙全的男孩究竟是誰?他又是如何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學霸的呢?

這位文藝雙全的男孩就是盛一博,他出生於2004年,由於他的父母都是學校中的老師,因此,盛一博從小就擁有著很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之下,盛一博在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學習能力。在小學期間,盛一博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整個小學的學習內容。

由於盛一博的父親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師,因此在父親的影響之下,小小年紀的盛一博也開始對物理方面的知識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他更是對高中物理也進行著一定程度上的研究。而在來到高中之後,盛一博更是主動自學物理,並已經開始了對大學物理進行學習,可以說,盛一博在理科方面的成就也是令很多學生非常羨慕的。

在一般人看來,那些理科學霸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古板、呆滯的,但是,盛一博卻並不是這樣的,在盛一博成長的過程中,他不僅對學習有著很大的興趣,除此之外,他也在音樂方面有著一定的天賦。在盛一博三歲的時候,他就開始了對小提琴的學習,而後來他也成功通過了中國音樂家協會專業十級的考核。在高中讀書的過程中,他也加入到了學校管弦樂隊,並參與過一些重要的演出任務。

除了音樂方面,盛一博和很多男孩子一樣,也是非常喜歡運動的,他還曾經拿到過縣級桌球單打比賽的冠軍。由此可見,與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學霸所不同的是,盛一博可謂是一個真正的全方面發展人才。在2014年時,年僅十歲的盛一博就成功入選到了"全國中學生英才計劃"中,後來,他更是考入了合肥一中競賽班。雖然他和同學們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大,但是在學習方面,他也是毫不遜色於其他人的。在參與到英才計劃之後,盛一博的每個周末幾乎都要來到中國科技大學的實驗室,進行關於電磁炮的課題研究,而這項研究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講都是十分困難的。

但是,小小年紀的盛一博卻展現出了自己過人的科研天賦,在他看來,如果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物理工程師的話,那麼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了。在這種情況之下,盛一博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而他的種種成就也吸引了很多名校的注意。在2016年時,盛一博就參與到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比賽中,而在這次比賽結束之後,他也成功拿到了銀牌的獎項。當時,清華大學就對這位神童進行了提前籤約錄取,相比於其他參加物理競賽的人而言,盛一博並沒有經受過專業的訓練與系統的學習,他只是憑藉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物理知識基礎,就能夠成功拿到物理競賽的銀牌,而這種成績的出現,也讓許多名師都開始關注起了這個小小年紀的神童。

在他所就讀的高中裡,其實優秀的人才是很多的,而每年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人,也是達到了幾十名左右,按照盛一博正常的成績來說,即使清華沒有對他進行提前的籤約錄取,他也是完全能夠考入清華的。

最終,在2017年的高考結束之後,十三歲的他也順利地拿到了清華的錄取通知書,當時,作為清華大學2017級年紀最小的新生,他也是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的,但是面對著外界的各種報導,盛一博卻保持著非常低調的心態,當時,在辦理入學手續的時候,他也沒有對自己的經歷進行過多的宣揚。然而,由於他有著出色的學業成就,因此在清華大學的開學典禮上,盛一博也成為了被校長點名表揚的對象,面對著這樣特殊的榮譽,小小年紀的盛一博並沒有驕傲自滿,與之相反的是,他也始終保持著謙遜的態度。

在他看來,他只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雖然說盛一博在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了清華大學,但是他卻並不願意接受過多的採訪,畢竟在他看來,如今的他還只是一個學生,並沒有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什麼有效的貢獻,他希望等到自己真正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時,再接受大家的採訪。通過盛一博的這種態度,很多人也對他產生了一定的敬佩之情,畢竟不是所有人在面對名利時都能夠保持平常心的。

在大部分人看來,十三歲就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盛一博所憑藉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的天賦,而不是後天的努力,但通過對盛一博的成長經歷進行了解,我們就會發現,與同齡人不同的是,在盛一博很小的時候,他就已經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如此,他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成為物理工程師,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這一夢想,盛一博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大部分孩子十三歲的時候,他們往往才剛上初中,還處於一種比較懶散的階段,但是盛一博卻明白自己應該朝著何種方向努力奮鬥,由此可見,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沒有捷徑的,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那麼每個人都能夠收穫成功的喜悅。

在盛一博的老師對他的故事進行講述的時候,老師們也表示,其實盛一博之所以能夠取得優秀的成績,也不僅僅基於他聰明的頭腦,更是來自於他勤奮且腳踏實地的努力。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盛一博都能夠以非常耐心的態度去對待,相比於其他的學生而言,盛一博的好成績也是建立在他認真負責的態度之上的,由此可見,盛一博的成功並不是像傳言中的那麼神奇,從他的成長經歷中就能夠感受到,想要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人成功的背後都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結語

通過對盛一博的成長經歷進行了解就會發現,其實,每一個人的成功背後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就取得成功,如果說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想要通過一些捷徑來讓孩子儘快成才的話,那麼最終也很有可能會面臨失敗的結局。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盛一博也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清華大學內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而盛一博也成為了很多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在這樣優秀人才的帶動之下,在未來的中國社會中,也將湧現出更多成績出色的學子。

參考資料

《與美相伴,向美而行》

《高軒過》

相關焦點

  • 他清華大學校訓提出者,30歲擔任清華校長!開創眾多教育界先河!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說起中國大學的校訓,清華大學的這一校訓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知道這個校訓的提出者。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奠基人,清華大學的老校長周詒春。今日之清華歷經百年滄桑,成為中國高校之翹首,這位老校長在其中功不可沒。
  • 他16歲考上清華,卻故意被清華開除,29歲因窮餓死兒子而自殺
    他16歲考上清華,卻故意被清華開除,29歲因窮餓死兒子而自殺。 這是詩人朱湘的名詩《葬我》,他僅活了29歲,還沒來得及寫出真正成熟的作品,便匆匆告別了世界。
  • 十三歲就考上清華的他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網友:羨慕不來
    十三歲就考上清華的他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網友:羨慕不來13歲的你在幹什麼?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剛懵懵懂懂從小學畢業,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然而,在大家才開始準備上初中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名校之旅。
  • 廣西都安高中今年7人考上清華,清華大學發來感謝信
    今年教師節,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校長和全體教師收到了一封清華大學的特別感謝信。今年高考,都安高中不僅 7 名考生考上清華大學,還有不少學生考上北大、復旦、科技大、上海交大、浙大、人大等名校,而且,這已經是都安高中連續第 33 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誰能想到,擁有這樣成績的是一所貧困縣的縣級高中。都安高中藍志標校長在雨中給學生們講話。
  • 廣西一貧困縣高中多人考上清華北大復旦……清華大學專門發來...
    9月10日教師節那天,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校長藍志標和全體教師,收到了一封清華大學寫來的特別感謝信。 今年高考,都安高中不僅7名考生考上清華大學,還有不少學生考上北大、復旦、科技大、上海交大、浙大、人大等名校。
  • 清華大學校長的他,一生培養了3位諾貝爾獎得主,死後卻無錢下葬
    從1928年4月至1931年6月,短短3年時間,清華先後經歷了溫應星、羅家倫、吳南軒3任校長。羅家倫曾當著全體師生的面提出辭職。結果學生們紛紛表示:「無論國父同意與否,我們皆無挽留之意。」 在這樣的環境中,1931年冬天,一片肅殺中的清華園迎來了她新的掌舵者——42歲的梅貽琦。
  • 這個22歲的本科生,獲清華大學表揚,人民日報稱讚他:好榜樣!
    人民日報稱讚他:好榜樣!22歲本科生獲贊,清華大學、「人民日報」雙雙表揚!22歲的大學生,有如此愛心。啥也不說了,誇他幾句:首先,人很棒!值得表揚!是新時代青年應該有的樣子!然後,清華學生的境界就是靠譜!再者,我以為:清華的學生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 清華大學實力如何,考上會意味著什麼,上清華到底多難
    相信很多朋友,對清華大學都是印象頗深,而且一直有「清華夢,」但是,真正能實現這個夢想的,簡直機率太小。那麼,清華大學到底有什麼實力,考上意味著什麼?畢竟很多同學往往都有家長在叮囑,「你要努力考上清華」這樣的記憶,讓我們了解一下清華大學吧。
  • 梅貽琦:手握巨款卻一生清貧,清華大學的百年校長,死後葬入清華
    這個提議被擱置了兩年,直到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校長看到中國學生頻頻去往日本留學,才又重提此事。他建議將《辛丑條約》的退款用作辦學,將中國的留學潮流引向美國,用以在精神上控制中國的發展。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庚子興學"。作為得到這筆退款的條件,中國必須每年派遣學生去往美國留學,並於國內設立留美儲備學校。這所儲備學校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與梅貽琦的緣分由此而始。
  • 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13歲601分上清華,校長4字評價讓人讚嘆!
    真正的神童是一些有著極高天賦的孩子,比如說他們可能有超高的智商,或者是超強的思維能力或者是記憶力。這樣的孩子如果加以培養的話,成為人才的機率非常高,很多重點大學就有專門招收這樣孩子的少年班。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2013年的山西就曾經出過一個神童,他只有13歲卻在高考當中考了601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這位少年時,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
  • 13年了,曾4次高考,輕鬆考上復旦北大清華的四川男孩,如今怎樣
    復旦北大清華是我國三所頂尖名校,也是眾多莘莘學子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每年想要考上這三所高校的學生,卻少之又少。對於普通考生來說,這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能夠考上一個普通的本科學校,已經是非常幸運了。但是在13年前,四川有一個男孩張非參加過4次高考,卻輕鬆考上了復旦北大清華,其中2次考上清華,有一次他還以狀元身份進了清華,被人稱之為「四川考霸」。只可惜,考試如此厲害的張非,在上到大學後,並沒有如大家想像那樣,再續輝煌,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因為玩遊戲而荒廢了學業,被學校勸退。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他瘋狂且傳奇的4次高考。
  • 5年高考3次考上北大、清華,他被清華錄取兩年後,父母徹底絕望了
    四十多年高考,出現了不少超級學霸,很多人擠破腦袋想要考上的大學,他們輕輕鬆鬆就能考上。都說大學是雙向選擇,但是好多考生都是被動的那一個,而對於那些學霸來說,是真正的可以做到任意挑選喜歡的大學。不過,有的學霸除了學習之外,在生活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弱者,成為高分低能的典型。
  • 西南聯大之魂,永遠的清華校長梅貽琦,你可能會覺得他是「渣男」
    正是梅貽琦校長的專注、謙虛、民主通達、公正無私,造就了一段教育史上的傳奇。看著梅先生的照片會想,如此一位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嫁給他該有多麼幸福。梅貽琦的夫人叫韓詠華,幼師畢業,她和梅貽琦結婚的時候26歲,梅貽琦30歲。訂婚的時候人家說:「告訴你,梅貽琦可是不愛說話的啊。」韓詠華說:「他說多少算多少吧。」
  • 天南地北政和人丨劉國忠:他在清華大學研究「清華簡」
    已出版《走近清華簡》《唐宋時期命理文獻初探》等4部專著,主編教材1部,發表論文80多篇。1987年,劉國忠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作為樸樸實實的農民子弟,能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學習,是政和學子們的榜樣。199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畢業後,他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便一頭扎進春秋戰國、漢唐宋元的浩渺星空。 政和縣是中國竹具工藝城,46萬畝毛竹一年四季青翠欲滴。
  • 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能成為社會精英嗎
    在清華北大畢業也一定有混的不好的,我們也不必拿出那樣的例子,就說是由於出身農村等造成的這種片面的想法。一般的大學也會出金鳳凰,比如馬雲和馬化騰。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想把生活變成什麼樣,它就反饋給你什麼樣。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就算不是一個省市的「排頭兵」,但至少也是一個村的高考狀元。
  • 超一本線135分,12歲少女考上985
    來,一起看看考上985高校的最小新生都是什麼來路?超出一本線135分 12歲考上浙大  陳舒音來自廣東,這個夏天被浙大醫學試驗班(5+3)錄取,不久前剛過完13周歲的生日!也就是說,人家12歲就考上了浙大!據了解,這也是近年來浙大錄取的年齡最小的學生!
  • 他高考數學僅15分,清華校長複查考卷後激動:這個學生,破格錄取
    1929年,清華大學還不叫清華大學,它的名字叫做「國立清華大學」。但這位考生,最後還是被國立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他就是錢鍾書,還是當時的清華校長羅家倫先生親自說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那時候的高考制度跟現在可不一樣,準確來說那時候還沒有文科理科的說法,雖然錢鍾書數學只考了15分不假,但他的英語跟國文都是滿分,而且1929年,國立清華大學只錄取了174名男生,但錢鍾書卻還能排在57名,足以可見他英語跟國文的滿分,有了多麼大的優勢。
  •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病逝 與連戰等並稱臺「四大公子」
    9月12日,知名物理學家、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病逝於新竹馬偕醫院,享年87歲。與沈君山相交三十年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發表新聞稿稱,對於沈君山的離世,「哀慟逾恆」;他不但是知名的天文物理學家,還精通圍棋、橋牌、寫作,才高八鬥,文採風流,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天才型學者,他的病逝是臺灣社會的重 大損失。
  • 「神童」匯聚清華,連續4年最小博士生僅18歲!要新辦少年班?
    清華今年新生中再次出現18歲博士引發大家熱議!從2017年起至今年,清華大學公布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中,已經連續4年出現年僅18歲的博士生,網友不禁感嘆,難道清華要和中科大、西安交大、東南大學的少年班搶生源?
  • 他放棄清華保送機會,選擇高考,為何還能考上清華
    在眾多學霸中,有一位學霸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他就是鄭琦。鄭琦是一位溫州人,在2012年的高考中,他以738分的高分考進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他與其他考生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是有清華、北大的保送資格的,但是他卻放棄了這個資格,選擇參加高考。原因是他想把這個機會給更需要的同學,他相信自己完全有實力,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