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日訊(通訊員 吳勇)近日,從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獲悉,湘潭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廖永安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研究」以免於鑑定的方式順利結項,吳建雄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監察制度研究」順利通過評審結項。
「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研究」於2016年立項,課題組先後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如何當好調解員》系列叢書獲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獎;報送對策建議性報告10餘份;主辦或承辦全國性高端學術會議3次,在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產生了較大影響。此外,在此期間,學校利用已有的研究優勢,先後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共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基地」和「調解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基地」。課題組成員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和功能,在全國廣泛開展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尤其是調解社會培訓工作,先後培訓各級各類調解實務人員萬餘人次,有力地推動了理論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監察制度研究」於2017年立項,是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作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部署之後立項的。兩年多來,課題組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對策導向,積極開展戰略性的理論研究、前瞻性的理論探索和對策性智庫研究。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高級別報刊發表相關學術文章30餘篇,多項智庫成果獲領導批示;出版《堅定不移反腐敗的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讀懂監察法》《反腐敗:監察與司法的法法銜接》等著作8部;及時推出《監察案例研究》、《監察與司法有效銜接工作指引》等實務工作讀物,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網站重磅推介,成為指導基層監察委和司法機關辦案的工具書。此外,課題組成員先後應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邀請,就監察體制改革與監察法貫徹實施的問題進行學術講座20餘場,受眾達5000餘人。
近年來,湘潭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在學校社科部門的指導下,緊扣依法治國戰略,努力服務湖南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圍繞學科建設和科研中心工作,著力加強科研團隊建設,不斷推進重大和重點項目開展科研攻關,2018年、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效果明顯,除了2項重大項目外,另還有2項重點項目、3項一般項目、1項後期項目順利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