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中國畫」|紅色|紅到絕對|融合|毫無痕跡》
「印象派中國畫」是個絕對創新的「首創畫種畫派」。
「印象派中國畫」是在中國畫(傳統國畫)的所有要義基礎上,融合西方繪畫印象派的七色太陽光譜描繪瞬間景象原理,而獨創和形成藝術風格的畫作。
作品凝聚大師匠心,色彩旖旎,自成一體,風格獨特,受到愛好藝術的人們廣泛喜愛、讚美和追捧,在無不畸形的書畫市場中鶴立雞群。
黛荷翁先生的「印象派中國畫」,最具藝術表達和說明意義的荷畫系列作品作品,充分體現在所畫的荷畫系列作品中,並被中外繪畫藝術界大師和文化評論界高層人士,一致稱讚為:
引領了傳統中國畫的的突圍,提升了傳統中國畫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歷史首創意義,具有巨大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空間。
這裡,第一組(兩幅)畫,《榴榴順》和《福祿到》,故意更多地僅表達了傳統中國畫的更多特點,表達了傳統國畫一般情況下對樹和藤的描繪,只是用看似絕對的紅色,突出了黑白水墨國畫之外的藝術元素,以此改觀了傳統國畫的頹廢氣氛(見圖一和圖二)。
而這裡的第二組(也是兩幅)畫,《大風起兮雲飛揚》和《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雖然用漢劉邦的古詩詞句以表達作品的傳統文化意味,但從作品本身氛圍描繪中的多種色彩的角度看,抑或這兩幅畫,才真正表現了「印象派中國畫」的真諦,中西結合、墨彩互映。
從而,在真正創新、引領和發展傳統中國畫的層面上,實實在在做出了前無古人的獨特實踐(見圖三和圖四)。
黛荷翁「印象派中國畫」,在繪畫技術和藝術表達方式等各方面,使得系列荷畫作品,既不同於傳統國畫和所有其它其它中國畫,也不同於西方繪畫印象派的任何繪畫作品。
因此在中國畫發展進程中具有特殊的「歷史首創意義」、在紛紛揚揚的當代書畫市場中獲得了懂藝術和愛文化人們的賞析和廣泛收藏。
作品石榴
作品葫蘆
印象派中國畫荷花
印象派中國畫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