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2020-12-14 讀裁者黃遠輝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接上)

我們先來看看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的克勞德·莫奈,莫奈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光影效果,有人稱之為「光的詩人」。關於莫奈,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印象·日出》這幅畫,被記者諷刺「太粗糙了,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可能是憑印象畫出來的」。這幅畫描繪的是莫奈的故鄉,法國北部的一個港口,橘紅色的朝陽升上天空,光亮還不足以驅散籠罩在小船周圍的霧霾,只在紫色的海面上留下一片暖橘色的反光。莫奈的靈感來源於透納的一幅關於日出的作品,繪畫過程一共就用了半小時,在日出瞬間,迅速用畫筆捕捉自然情境和內心感受。如何在日出瞬間捕捉到各種光影?莫奈的做法是不混和顏料,直接用刷子快速蘸取,塗在畫布上,筆觸很短,而且斷斷續續,看上去有點潦草粗糙,但是用這種手法畫出來的水面,從遠處看,會有一種靈動的效果,像是真的要蕩漾起來。莫奈的這種畫法叫做「顏色分割法」,實際上是「以光補形」

《印象·日出》並不是莫奈最出色的作品,莫奈晚年隱居在一個叫吉維尼的小鎮,日復一日地描繪家裡的水上花園,用「以光補形」的手法,畫了大概230多幅《睡蓮》,描繪了不同季節中,不同光影條件下的睡蓮。欣賞《睡蓮》的時候,不能摳細節,稍微往後退,從整體上去欣賞,有一種朦朧的感覺,莫奈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法國巴黎的橘園美術館,館內收藏有莫奈的八幅大型《睡蓮》

(莫奈《日出·印象》)
(莫奈《睡蓮》)

說完莫奈,我們來聊聊馬奈。很多人馬奈( Manet)、莫奈(Monet)傻傻分不清楚,究竟誰才是「印象主義之父」?他們的英文名字拼音也只差了一個字母。1863年,落選者沙龍中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請大家自行搜索,裸體畫不讓貼)一畫引起轟動。馬奈名聲大振,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所以「印象主義之父」應屬於馬奈(《小顧聊印象派》)。《草地上的午餐》之前的油畫作品,只有神才能以裸體的形象呈現,女神維納斯就多次「奉旨裸體」(比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等),馬奈在這幅作品中將普通女人的形象描繪成裸體,被人認為是驚世駭俗之舉,暗含色情之意。

馬奈還有一副驚世駭俗之作——《奧林匹亞》(造型與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很相似),於1865年5月在法國官方沙龍上首次展出,遭到外界的挑釁與批評,甚至被封殺,馬奈被迫逃往西班牙。馬奈在畫法上對傳統繪畫進行大膽的革新,擺脫了傳統繪畫中精細的筆觸和大量的棕褐色調,代之以鮮豔明亮、對比強烈、近乎平塗的概括的色塊,這一切都是對官方學院派的挑戰。

(馬奈《陽臺上的女子》)
(馬奈《女神遊樂廳的吧檯》)
(巴斯啤酒紅色三角形商標)

需要注意的是,馬奈從未參加過印象主義繪畫的畫展,他自己也從未承認過自己屬於印象派,但是他的繪畫理念無疑是印象派的。馬奈的繪畫風格一大特徵就是平面化,畫作筆觸粗糙,由大塊的色塊構成,適合遠距離眯著眼睛觀看,比如《陽臺上的女子》,用古典繪畫的標準來看,對人物的處理甚至有點兒潦草,但馬奈就是要展現出陽光照射下眼睛能看到的真實效果。馬奈還有一幅畫值得一說,就是《女神遊樂廳的吧檯》,請大家留意畫中酒瓶身上印著的獨特的紅色三角形標識,這是英國第一個受到官方保護的商標,1876年由巴斯啤酒廠註冊。畫中的女招待以悲傷、空洞的眼神望著觀眾,隔著畫都感受到她的空虛,無盡的空虛。

雷諾瓦,曾師從學院派畫家格萊爾,後受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影響,對魯本斯及法國18世紀繪畫有較深的研究。雷諾瓦善於在尋求印象派的光與色之中和歐洲的古典傳統畫法相結合,喜歡在作品中使用撞色,給人以跳脫的感受,不同於莫奈給人的朦朧感。雷諾瓦是光的追隨者,他的繪畫作品常會給人色彩斑斕的感覺。雷諾瓦的人物形象作品非常多,比如他的代表作《紅磨坊街的露天舞會》《蛙塘》

(雷諾瓦《紅磨坊街的露天舞會》)
(雷諾瓦《蛙塘》)

印象派畫家中,雷諾瓦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可愛的女人。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雷諾瓦筆下的女性形象非常獨特,雷諾瓦為了在畫面中展示女性皮膚的光滑,將藍色綠色(綠色幾乎成為雷諾瓦獨有的色彩,可以稱之為雷諾瓦綠)映襯在皮膚上,從而凸顯出女性鏡面一般光滑的肌膚,比如他畫的《裸體少女》《出浴圖》(請自己搜索,裸體不讓貼)。雷諾瓦畫作中的女性,永遠洋溢著一種歡樂與青春的活力,一個個都象是伊甸樂園裡從未嘗過禁果的夏娃,她們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埃德加·德加,法國印象派畫家,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接受過嚴格的古典繪畫技法,德加本人繪畫愛好總結起來有兩樣:舞女和賽馬。德加畫了大量的芭蕾舞女的形象,涉及芭蕾舞排練、後臺準備、臺上演出等各類情景。德加在畫面中儘管描繪的是一個舞女的特寫,但卻能看到周圍其他舞女的腿部,不是刻意的構圖擺拍,而是對瞬間的捕捉。德加由於專注於畫芭蕾舞女,是個舞女控,被人認為是偷窺狂畫家。德加中後期的創作,還有很多賽馬題材作品,依然喜歡抓取馬匹奔走時的瞬間場景。德加的賽馬繪畫作品中,對馬匹和騎手的刻畫非常生動,畫面給人的感覺是印象派的,但對光線的處理還是非常古典的,德加是典型的融合了學院派和印象派畫法的畫家

(德加《芭蕾舞排練》)
(德加的賽馬系列作品)

那個什麼都喜歡畫,喜歡跟風(流行什麼就畫什麼)的老好人畢沙羅,我們就不展開聊了。總的來說,畢沙羅沒有太大野心,堅定、安詳、平和、謙遜、智慧與熱誠,是印象派這個團隊的穩定因素和實際上的領袖,他先後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優秀畫家參加聯展。畢沙羅的生活雖然充滿了艱辛,但他沒有怨天尤人,努力發掘詩意之美和快樂之光,他對自己的兒子說:「一切事物都有美,問題在於怎樣把它表現出來。」名副其實的老好人,樂天派!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隱秘的傑作:走進印象派與後印象派》一書集中呈現了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20位代表藝術家的224幅素描作品,並詮釋了素描藝術是如何從內容、形式、媒介到技法都為推動藝術走上現代之路做出貢獻。本文摘編自該書前言《素描藝術的凱旋》,由澎湃新聞經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授權發布。素描的崛起是歐洲繪畫的一場核心運動。
  • 不是印象派畫家的印象派奠基人Edouard Manet
    愛德華.馬奈愛德華·馬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從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但他和印象派畫家關係密切,深受印象派畫家崇敬,有人說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出生於巴黎,父親是內務部首席司法官。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有了這些科學理論作基礎,一批畫家走出了畫室,開始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並且拒絕到畫室中做後期處理。這也就是印象派的「外光畫法」。 但實際上,在光線強烈的室外,環境中的各種色彩都在互相影響。比如地面的反光,使乾草堆底部呈現紅色,而草垛上部的背光面又會反射天光,呈現藍紫色。 這種外部環境造成的色彩,就叫「環境色」。有了環境色,一個畫面立刻變得豐富立體起來。這種外光效果在過去的古典畫法「褐調子」中,基本不存在。
  • 白天畫畫,沒參加過印象派展覽的印象派開創者,馬奈油畫作品欣賞
    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馬奈在繪畫色彩技巧上的獨具匠心,強烈吸引了後來成為印象派的青年畫家,因此他也就被看作是印象派的導師和先驅。馬奈儘管在藝術上是印象派的先驅,但卻竭力避免參加印象派畫展。他是巴黎社交界的寵兒,受到沙龍的青睞,而不像莫奈等印象派畫家遭到沙龍的拒絕。
  • 法國印象派大師畢沙羅作品
    法國印象派畫家畢沙羅作品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 法籍丹麥畫家,通稱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
  • 埃德加·德加:徘徊在印象派與現實主義之間
    :埃德加·德加(節選)德加的《舞蹈課》(TheDanceClass)在1876年第二次印象派畫展上展出,它明顯不同於我們看到的所有印象派繪畫,以至於我們都有些疑惑「印象派」這個詞用在這幅作品上是否恰當。
  • 一目了然|中國畫|印象派中國畫
    《一目了然 | 中國畫 | 印象派中國畫》中國畫,國畫,有很多「規矩」,畫法,行筆,施墨,人文,等等,終因這些「規矩」,畫出來是大致一樣的視覺效果,因此中國畫才稱為中國畫或國畫。印象派中國畫,由黛荷翁先生創作,作品是在傳統中國畫(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方繪畫印象派太陽七色光譜描繪瞬間景象的原理,創新發展,而形成的獨有風格的首創畫種畫派。一般老百姓一眼望去就能看出國畫與印象派中國畫的不同。至於畫法或技術層面的提升發展,一般群眾只管看視覺效果即可。歡迎選購黛荷翁畫作,詢價就有優惠。
  • 鑑賞|德加:不接受「印象派」標籤的印象派創始人
    鑑賞|德加:不接受「印象派」標籤的印象派創始人 The Met 2020-04-11 12:19 來源:澎湃新聞
  • 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
    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時間:2020-09-05 12:30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 諾蘭新作《信條》今日上映,聽看過朋友們說,電影主線劇情並不難看懂,但是想要一遍就把《信條》看通透就不簡單了。那麼如何看懂信條呢?下面小編帶來:電影信條解析。 如何看懂信條 《信條》的難懂,其實   原標題: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
  • 簡述後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後印象派是19世紀末法國美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的美術現象,其代表人物有保羅·塞尚、保羅·高更、文特森·梵谷等。後印象派畫家受印象派吸引,但最終又脫離印象派,走上了自己的創作道路。他們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不同於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過於客觀的描繪世界,停留於對物體表面光色的興趣上。與印象派不同,在藝術表現上,他們主張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認為藝術應當忠實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以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形象,並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
  • 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
    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祖師爺,共印象派,克勞德·莫內
  • 亂談印象派,高更梵谷和塞尚3
    塞尚梵谷和高更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都被印象派踢出去過,一開始拿畫筆當武器;後期思想都傾向於神學;死之前不知道其實已經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答案如何進行自我救贖高更很清楚。要成仙就要修煉,白話就是出家。行動上要成為野人:「我要擺脫文明世界…需要沉侵在未開發的大自然中,除了野人什麼也看不到,過著野人的生活…這才是獨一無二真實的藝術。」因此大溪地這個未開化,沒有道德法律約束,衣食住行基本靠打卦的地方是修仙的理想場所。
  • 發揚大國工匠精神,努力創作「印象派中國畫」
    《發揚大國工匠精神,努力創作「印象派中國畫」》在「北京南海子國際繪畫藝術研討會上」,黛荷翁先生的繪畫作品,被大會和繪畫藝術界國際大師、文化評論界專家等,一致鑑定為「首創畫種畫派」,被命名為「印象派中國畫」,並給予了「黛荷翁印象派中國畫,引領了傳統中國畫的突圍
  • 法國印象派大師,卡勒波特·古斯塔夫,油畫作品欣賞
    確實,還在很年輕的時候,他便已加入印象派畫家的陣營,一八七六年曾應雷諾瓦和亨利·魯阿特的邀請參加第二屆印象派畫展。此後舉辦的各屆畫展他沒有一次缺席過,一直到一八八二年。從這一年起,他作為畫家的創作活動漸漸地放慢了節奏,直到他於一八九四年過早地離開人世。
  • 教你如何看懂超聲波圖片
    超聲波掃描技術是失效分析中必不可缺的一環,因此作為新入門的失效分析工程師必須能夠清晰的看懂超聲波報告。而看懂超聲波報告的前提是看懂超聲波圖片。下面,我就帶大家簡單的了解一下如何看懂超聲波圖片。
  • 鑑賞| 19世紀女性印象派畫家,光線與色彩的追夢人
    1874年,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在巴黎舉辦,貝爾特·莫裡索作為唯一受邀的女性參加了展覽,此後她一連參展了8屆印象派畫展中的7屆。20世紀法國著名的藝術史家亨利·福西永將貝爾特·莫裡索、瑪麗·卡薩特和瑪麗·布拉克蒙德,稱為印象派運動中「三位偉大的女性」。
  • 「印象派中國畫」|紅色|紅到絕對|融合|毫無痕跡
    《「印象派中國畫」|紅色|紅到絕對|融合|毫無痕跡》「印象派中國畫」是個絕對創新的「首創畫種畫派」。「印象派中國畫」是在中國畫(傳統國畫)的所有要義基礎上,融合西方繪畫印象派的七色太陽光譜描繪瞬間景象原理,而獨創和形成藝術風格的畫作。
  • 19世紀,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的印象派
    印象派畫家讚美沐浴在自然光線下的各種微妙的自然景觀。莫奈是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者,被譽為「印象派之父」;雷阿諾是印象派中的色彩大師,也是個女性肉體的崇拜者與讚美者;德加的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尤其喜愛刻畫美麗的芭蕾舞女郎。
  • 法國印象派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油畫作品欣賞
    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瓦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