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後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2020-12-22 誠齋軒主人

後印象派是19世紀末法國美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的美術現象,其代表人物有保羅·塞尚、保羅·高更、文特森·梵谷等。

後印象派畫家受印象派吸引,但最終又脫離印象派,走上了自己的創作道路。他們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不同於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過於客觀的描繪世界,停留於對物體表面光色的興趣上。與印象派不同,在藝術表現上,他們主張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認為藝術應當忠實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以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形象,並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

後印象派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以創造形象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最後達到簡單化和幾何化的效果,這使它成為後來的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始祖,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可見,後印象派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是19世紀和20世紀畫風的過渡人物,可以說他是19世紀印象派和20世紀一系列現代流派的橋梁,對立體主義等流派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塞尚喜歡簡化物體的自然狀態,把它們的內在幾何結構挖掘出來,他希望「用圓柱形、方形和錐形來概括自然。」(比如,樹幹就可以用圓柱形來表現,蘋果或橘子可以用方形來表現等等。)

塞尚曾畫過多幅玩紙牌者題材的畫,最為著名的要算是只有兩個人物的《玩紙牌者》。在這幅畫上,對稱的構圖使得畫面非常穩定和諧,相對桌子而坐的兩個側面形象,一左一右將畫面佔滿。一隻酒瓶置於桌子中間,正好是整幅畫的中軸線,把全畫分成對稱的兩個部分,從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兩個對手的面對面的角逐。塞尚使用大塊幾何形狀的顏色來勾畫輪廓,兩個人紫藍色、黃綠色的衣服、橘紅色的桌子、暗沉的背景,不同的色塊在畫中形成和諧的對比。塞尚其實是以所謂的「變調」來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節奏的變換來加強形象的塑造。他的這種對色彩和形狀的主觀處理方式影響了後來的藝術家,他們開始忽略物體原本的真實狀態,而表現物體在畫家頭腦裡形成的主觀狀態,以此來表達主觀感受。在塞尚其他作品中,如《大浴女》、《靜物:水果籃》、《聖維克多山》,也體現了他獨特地運用色彩和形狀的哲學。

《聖維克多山》

在《聖維克多山》上,塞尚已經充分掌握了他所特有的那種立體的形以及這些形的透視安排,他把高山描繪得遒勁有力和巍然莊嚴,山勢顯得十分險峻。

另一位後印象派大師梵谷的作品色彩及其明豔,用色大膽,不拘小節。他常居荷蘭鄉村,所畫的畫也是以鄉村風物為主。他的最有名的作品包括《向日葵》系列、《星空》、《鳶尾花》等等。梵谷是個很容易激動的人,他的作品也跟他的個性一樣激烈、震撼。他畫過很多向日葵靜物,充滿活力的明豔的黃色讓人眼前一亮,枝枝條雖然枯萎了,但是向日葵噴薄而出的光和熱不禁讓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向日葵》

看看梵谷的《向日葵》吧。這些簡單的插在花瓶裡的向日葵,呈現出令人心弦震蕩的燦爛輝煌,黃色和棕色調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現出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麗世界。

《星空》

《星空》更是使人震撼無比,星雲與稜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地蠕動著,暗綠褐色的柏樹像一股巨型的火焰,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燃燒、迴旋、轉動、起伏、搖曳,在夜空中放射絢麗的色彩。這幅作品激發了美國歌手唐·麥克林創作了歌曲《繁星點點》,敏銳地洞悉出梵谷內心的苦楚,表達了對這位天才畫家的深深的理解與敬意。

相關焦點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時的評論家出於譏諷,將這批作品稱為印象派繪畫。正因如此,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印象派就是「憑主觀想像」作畫,故意畫得模模糊糊,就是要讓人看不懂…… 這其實是被「印象」二字誤導了。實際上,印象派都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寫實畫家,是畫家中的科學家,甚至帶著點書呆子般的迂腐。這個說法似乎又與我們的「主觀印象」不太符,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19世紀,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的印象派
    印象主義繪畫是19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成就,該流派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揭開了現代藝術的開端。印象派畫家讚美沐浴在自然光線下的各種微妙的自然景觀。該流派倡導藝術家應該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對繪畫形象進行再創造,徹底擺脫客觀物象的束縛,拋棄作品中情節化的因素和文學情感,只通過繪畫語言本身來表現大千世界的美感。直到今天,印象派大師們的作品仍然是人們喜愛的藝術珍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編者按】作為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具有恆久的魅力。著名的藝術大師如畢沙羅、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裡索、雷諾瓦、高更、梵谷、修拉等創作了諸多世人熟知的油畫作品。但很多人並不知曉,他們還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素描藝術作品。
  • 不是印象派的印象派創始人,差點被耽誤的現代繪畫家:馬奈
    愛德華·馬奈是19世紀重要的法國畫家,他是現代繪畫的領軍人,可如今卻被人們誤解成印象派的畫家。這是因為他經常描繪印象派中常見的景物。馬奈的一個叔叔也很喜愛藝術,他看到小馬奈對於藝術的熱忱,於是幫他報名了繪畫課程,還帶他去羅浮宮觀摩大師作品。從此成為一名畫家的夢想就在小馬奈的心中生根發芽。但馬奈的父親卻想要他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無奈之下,馬奈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成為一名法國海軍。或許對於法律,他寧願成為一名軍人。但繪畫依然是他的最愛。
  • 抽象主義繪畫的基本特點,抽象主義繪畫不反映生活
    康定斯原本在莫斯科學習法律,是後來到慕尼黑皇家學院學習的美術,畢業後在德國從事美術活動,多次去巴黎研究印象派藝術,1907年開始,探索不同於野獸派、立體派的藝術表現方法認為藝術作品的「內在的因素是藝術家靈魂中的感情」,主張繪畫應以色彩、點線和面來表現畫家的主觀情感和「內心需要」。
  • 到處印象派,莫奈們到底幹了啥?|繪畫|藝術|古典主義_網易訂閱
    印象派繪畫   則對這類主題情節的描繪  毫無興趣  印象派  對形式的探索和對繪畫性的追求  是藝術史無前例的巨大解放  使藝術表現手法   光線與物體間敏感而微妙的變幻效果  是印象派不斷追求的視覺體驗  使繪畫成為光影、氣氛和色彩的  瞬間融合之作
  • 簡述現代主義繪畫的特點
    《保羅·塞尚自畫像》(1875nian現代主義並非是一個繪畫流派,而是一種藝術思潮。它不僅表現在美術領域,而且表現在整個文學藝術和音樂藝術領域,其影響是世界性的。繪畫中的現代主義包括許多個創作傾向不完全相同的流派,比如立體派、達達派、野獸派、未來主義派、至上主義派等等。現代主義美術的共同特徵是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擺脫或否定西方寫實美術的傳統,強調表現美術家的主觀精神和藝術形式方面的種種探索。
  • 法國貴族,自幼殘疾,年僅37歲,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
    法國貴族家庭出身、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爾之魂」。 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莫奈、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
  • 大眾藝術網:他用大而方的筆觸重塑印象派 —— 美國印象派畫家麥可 · 弗洛爾(Michael Flohr)繪畫作品
    弗洛爾去聖地牙哥的一家賭場工作,但仍然對繪畫有親和力。弗洛爾就讀於三藩藝術學院,在那裡他「試驗各種媒介和藝術風格」。然後,弗洛爾前往歐洲學習印象派技巧。Michael Flohr的技術風格,被定義為「城市印象派」,被描述為先鋒派、抽象表現主義和印象派的組合。他使用方形畫筆和質感。
  • 鑑賞|德加:不接受「印象派」標籤的印象派創始人
    但他卻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印象派最重要的核心成員。像其他印象派畫家一樣,德加擅長捕捉現代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瞬間。他不太喜歡室外作畫,反而更享受在劇院或咖啡廳這樣的室內環境中創作。他堅持所學的學術風格,利用人造光清晰地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埃德加·德加的精美畫作。通過這些作品,你不僅可以感受到德加的藝術風格,或許還能體會到他創作時的思想和情緒。
  •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
    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藝術作品繪畫主導理念為表現論和表現性, 強調筆墨、 意境以及線條。 印象派風景油畫將西方國家繪畫中的表現論和表現性繪畫帶向一個巔峰, 在西方繪畫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 但是中國寫意山水畫和印象派風景油畫不論是從繪畫觀念還是表現形式上來看, 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 發揚大國工匠精神,努力創作「印象派中國畫」
    《發揚大國工匠精神,努力創作「印象派中國畫」》在「北京南海子國際繪畫藝術研討會上」,黛荷翁先生的繪畫作品,被大會和繪畫藝術界國際大師、文化評論界專家等,一致鑑定為「首創畫種畫派」,被命名為「印象派中國畫」,並給予了「黛荷翁印象派中國畫,引領了傳統中國畫的突圍
  • 亂談印象派,高更梵谷和塞尚3
    塞尚梵谷和高更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都被印象派踢出去過,一開始拿畫筆當武器;後期思想都傾向於神學;死之前不知道其實已經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答案這個理論也能解釋繪畫發展過程——文藝復興開始(之前有一段時間比較特別)到印象派到現代派,簡單的一條線。繪畫從自然到超越現實,把想法畫到二維平面。就是這麼個過程。後印象派是從自然主義到象徵主義過渡,算是馬上就要弄明白的時間段。後來的畢卡索馬提斯順著這條路不費勁就找到了繪畫通往下一步的鑰匙。
  • 鍾情於畫芭蕾舞女的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生在一個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也許這也是他能常去看歌劇院看芭蕾舞表演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在一個很重視藝術的家庭中,他受到過良好的繪畫教育,算是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的徒孫。
  • 「印象派中國畫」|紅色|紅到絕對|融合|毫無痕跡
    《「印象派中國畫」|紅色|紅到絕對|融合|毫無痕跡》「印象派中國畫」是個絕對創新的「首創畫種畫派」。「印象派中國畫」是在中國畫(傳統國畫)的所有要義基礎上,融合西方繪畫印象派的七色太陽光譜描繪瞬間景象原理,而獨創和形成藝術風格的畫作。
  • 白天畫畫,沒參加過印象派展覽的印象派開創者,馬奈油畫作品欣賞
    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馬奈在繪畫色彩技巧上的獨具匠心,強烈吸引了後來成為印象派的青年畫家,因此他也就被看作是印象派的導師和先驅。馬奈儘管在藝術上是印象派的先驅,但卻竭力避免參加印象派畫展。他是巴黎社交界的寵兒,受到沙龍的青睞,而不像莫奈等印象派畫家遭到沙龍的拒絕。
  • 印象派畫家貝爾特·莫裡索:可以靠家世與美貌,卻偏靠才華的女子
    直到20世紀到21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這要歸功於印象派的專題展覽,特別是在歐美地區舉行的展覽。莫裡索就這樣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她是第一位印象派女畫家,與其他印象派畫家嚴格屬於同一時代,早期莫裡索的繪畫基調還是偏於沉重的,她大量使用暗黃、土棕等顏色。
  • 歐洲史:19世紀從新古典主義到後印象派(一)
    19世紀初期的法國畫壇由新古典主義佔據主導地位,其特點是藉助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英雄主義精神表達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主題,風格上以莊重肅穆取代了洛可可藝術的浮華繁瑣,其美學理想是追求古希臘藝術所代表的超越時代和民族的理想美。然而到拿破崙一世當政時期,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年)成了為拿破崙歌功頌德的御用畫家。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馬奈名聲大振,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所以「印象主義之父」應屬於馬奈(《小顧聊印象派》)。(巴斯啤酒紅色三角形商標)需要注意的是,馬奈從未參加過印象主義繪畫的畫展,他自己也從未承認過自己屬於印象派,但是他的繪畫理念無疑是印象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