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我腦袋裡一片空白,這老頭沒了,那些遺稿要怎麼辦?」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1982年秋,陳丹青在紐約認識木心,到現在30多年了。木心先生離世後,留下了大量的遺稿和畫作,卻沒來得及告訴我們要怎麼處理,陳丹青總感慨說:唉,我也沒法再問他了。

主頁菌曾做過一次小測試,問諸位對「直播」的看法,還記得貶損居多,直播與閱讀似乎格格不入。當時底氣不足,有話沒說:理想國的直播,可能不一樣。

這兩三個月,我們反覆討論、做技術測試,最後落實在將要與「騰訊新聞」的一系列視頻合作,陳丹青又是第一位「吃螃蟹」的人,這兩期直播,尚待完善之處很多,是我們的第一份作業。

接下來還有嚴明、蔡國強、梁鴻等不同風格的直播節目,在我們看來,無論媒介怎樣改變,我們做的是同一件事:出版有價值的內容。但願沒有辜負你的期望。

本期視頻後的圖文是根據兩次直播整理,看著零碎、散亂,截圖也不清晰,不知道你是否有耐心看完。主頁菌整理時,卻是迅速沉心靜氣,陷進去。

視頻可在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這兩個App搜索「木心遺事」觀看。

1.整理木心遺作

「天才與世界爭吵,足至天才倒地不起。」

「做詩人要投胎到義大利去,經常可以聽到他們在朗誦但丁薄伽丘的章章節節。絕非附庸風雅,他們可是來真的。滿街的詩人,當然,還有小偷。 」

「幻想就是這樣帶領著我們重返青春年代的新鮮早晨。」

「前面的持火炬,後面的吹豎笛。」

——木心

▲「小楊和小代那個時候日夜照顧先生,通宵。先生有任何需要他們就要跳起來去幫助他。所以兩個人規定說,今天晚上你在這,另一個人就去晚晴小築值更過夜。當時,晚晴小築在先生走了之後,就剩他們兩個住在那。夜裡漆黑一片。 」

「後來我才知道小代自從先生去了桐鄉之後,他就買了一把刀,放在枕頭底下。他說如果有人要進來要動手,我就跟他拼。 」

陳丹青:

「整理遺作的過程中,有什麼感覺?」

匡文兵:

「有時候都快瘋掉了。先生有時候在正面認認真真寫好一篇文字,背面就電話號碼抄上去,記帳,算他的頁碼……我不知道有沒有算稿費啊什麼的……然後他有時候寫文章,畫上無數根電話線,牽到一段牽到另一段,我們要反覆看。更要命的是,他很多是散頁,我們沒法歸類。正反面還都寫滿了,有時候還要對一對這一頁和上一頁是不是相鄰的。」

▲陳丹青:

「這本前頭兩個大字:有帳,這是他的帳本,這也非常正常。魯迅的日記也好,大部分都是他的帳,書帳,日記。你看,這裡頭就是你或者黃帆做的標記,叫『烏鎮寫滿小本』。你看,這個上頭的字是我寫的,叫『先生畫得真好』,還有『外婆幫我掏耳朵』……這些句子我都放到美術館牆上去了。」

「哎呀,先生的稿子,他從不注日期。我辨認他的早期,晚期,發表過和未發表過,差不多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根據本子的大小。他越到晚年本子越小,精力不夠了。還有一個就是根據他的筆記,我因為從80年代初就整理他的手稿,從筆記上能認出來,越老精力越渙散,沒那麼精神了。10年和11年開始,筆記開始歪斜了,沒那麼有力道了。」

「你記得先生在晚晴小築的時候,小代告訴我他基本上每天就寫那麼一點兒……通常都在什麼地方寫?」

楊紹波:

「臥室,廚房裡寫過,飯桌上寫,買東西的帳單上,他都寫。但他從來不在書桌上寫的,好像。他在臥房裡面的時候誰都不能進去,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拿著個跟瓢一樣的東西,在那邊寫寫。」

「他想起來什麼時候寫,沒有固定寫作時間。在紐約在地鐵裡等我的時候,我發現他在寫。好幾次都是這樣。」

2.木心美術館

《眉目》

你的眉目笑語使我病了一場

熱勢退盡,還有我寂寞的健康

如若再晤見,感覺是遠遠的

像有人在地平線上走,走過

只剩地平線,早春的霧迷濛了

所幸的是你畢竟算不得美

美,我就病重,就難痊癒

你這點才貌只夠我病十九天

第二十天你就粗糙難看起來

你一生的華彩樂段也就完了

別人怎會當你是什麼寶貝呢

蔓草叢生,細雨如粉,鷓鴣幽啼

我將遷徙,卜居森林小丘之陬

靜等那足夠我愛的人物的到來

——木心

▲「這個就是獄中手稿館,光線非常弱。最早處理先生手稿的是Alexander Monroe,夢露女士現在是古根海姆的亞洲部主任。她明年要辦一個巨大的展覽,就是2017年回顧中國當代藝術幾十年。她最後一個展想要請木心先生的《獄中手稿》。大概20年前,1996年或是1997年,木心讓我把所有的獄中手稿交到她手上,她到我畫室來取走了這批手稿。我送她上計程車,我還說,你等下下車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

她就做了個表情,意思是說,你怎麼這麼不相信我,我怎麼會忘記。在2001年或是2000年,就在耶魯那個展上展出了木心的33件小畫和66件手稿。」

▲「木心很希望回來的時候能有一架鋼琴,不必很好,也不用很貴。我當時就誇口說,行,我替你去找。說這句話的時候大概2008或是2009年吧,我當時忙亂,也沒認真去做這件事情,不知道他那麼快就走。

然後他就走了,生前也沒實現這個願望——晚年可以有一架鋼琴摸一摸。去年尼採邀請展來的時候,魏瑪尼採學院院長就提了個建議,構造一個情景去朗誦,尼採和莎樂美的對話,同時要有一個鋼琴家彈奏尼採的作曲。這在歐洲巡演挺受歡迎的。然後我們就把這個節目要來了,原班人馬都請來了,就缺一架鋼琴。所以就買了這架鋼琴,放在倉庫裡面。

今年,先生89歲的生日,就把鋼琴挪上來了。放著也挺好看,所以就留下了。有一天,有一對很老的老夫婦,參觀完了就來到這裡。看見這架鋼琴,掀開他就開始彈奏,彈莫扎特,彈巴赫,彈蕭邦。所以,我很希望手上有兩下子的朋友們,可以過來彈一彈,彈多久都可以。」

3.木心故居——晚晴小築

好像是愛

一點點希望

還得雲淡風輕

昨日,買家具二件

本世紀初的長櫃

上世紀中葉的高櫥

那櫥,沉,烏幽幽

我仿佛咬了十九世紀一口肉

獨行俠的家不能稱家

鷹的巢,懸崖峭壁

詩稿積於櫃,書本列於櫥

我的懸崖峭壁哪

願無言而倚偎,聽落地的鐘

滴答滴答的童年少年

——木心

▲「這個就是晚琴小築的後門。你們看到這個景觀去年才出現,過去十年這就是一片空的。2010年,有一次我秋天回來看木心——那年我去了俄羅斯——當時是我自己來,路還走錯了。所以走到這的時候,我看見先生和小代等在這。我現在回想起來他身體衰弱無法在這兒等我,那是2011年的事兒了。實際上在去世前一年他還能站在這兒等我,馱著個背。」

▲「許多悼唁的人過來籤到,我看到這個場面,有點不適應。心裡想著,這是先生的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這兒。就是一個家出事兒了的感覺。 」

「弄完(悼唁)以後,客人就散了,天也黑了,慢慢的。我們吃完晚飯,我們幾個就在這坐著守靈了。當時小代和小楊兩個人,他們沒有哭過,臉上的表情很有意思,愣愣地坐在這裡。五年前,當時他們很年輕。我就問他們,他們想不想先生?當時小代就說,先生沒有死。我很驚訝,他怎麼會這麼說。他說,你看先生的臥室,先生臥室裡還有光出來。平時我看先生休息以後我都會在這兒坐一會兒,怕他還有什麼需要我的。」

▲「2010年,冬天,12月,也就是先生逝世整一年前,他還能夠在門口等我。兩個美國的攝影人,就在這個地方給先生拍了大概十幾個小時的素材。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天下雪了,頃刻之間院子全白了。我就打開窗戶,他們拍了不少鏡頭。也就是在雪積起來之後,他們就建議我跟先生在院子裡走上一圈。先生就打扮好,帶上帽子,穿上大衣。那是我跟先生最後一次並肩散步。」

▲「客廳是他自己選的家具和書櫃,自己擺了一下。BBC就在這個門口,布好了燈。我就坐在這看,真是似幻似真。因為2011年我來的時候,先生已經沒有力氣去外面等我了,他就在這個門口,手裡拿著暖水袋。實在是想不到幾年之後會有一個英國人過來講他的繪畫。」

「在他去世那年,入院前在上海意外發現的。病床上,木心看到自己19歲時的相片,他認了半天,認出來。他說:「噫!……是我呢!神氣得很呢!」突然,木心牛頭痛苦。他頭一次當我面,失聲大慟……有誰近半個世紀再沒見過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嗎?」

「有幾位讀者近時不斷追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子推介木心先生。真是長話不能短說。淺白的一端,就是:先生有教於我。」

「2011年,5年前,許多事情在這間屋子裡發生……那也我們坐到幾時……翌晨,陰,小築一樓,景象壯觀:所有縣社搞的用具,擺件,衣帽,手杖,相框,書籍……全部堆放在客廳地上……固然這是好事,要做的,但人群背後的小楊見我到了,轉身拉我去迴廊,急得語無倫次:「不可以的!丹青老師,先生的東西不可以動啊!」

▲「先生是15歲離開烏鎮的,所以在他的印象中,他的故宅非常大的,他的花園。我相信所有小孩兒,只要是住在這種傳統的宅院裡面的,花園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

「這個就是他念念不忘的所謂民間文化。僕人、廚工、海伯伯……他們都能讀這些書,鬥嘴,鬥學問,牆上還題詩,還互相評論。 」

4.作而不述室與臥東懷西堂

「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

如欲相見

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

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

——木心

▲「他在床頭,病重,說一些胡話。這一頁是我記錄的內容,聽來最讓人心酸的一句是:你不要把我關起來。把一個人關起來不讓他自由,是最痛苦的。當他意識不能再控制自己的時候,早年的那些恐懼又回來了。斷斷續續,醒來又昏睡。」

「他記得一個細節,一家人拍照的時候,人家樣子都擺好了,他還嫌自己小馬褂右邊的衣襟沒有弄好,正在那裡弄呢,還不是一個完成的動作,這就拍下來了。」

「實際上他個人風格最清晰其實是這批小的轉印畫。」

「這些繪畫,粗略地形容就是中國的那句古話叫做咫尺天涯。非常小,但是景別非常大。在微型的篇幅裡頭,能夠把廣大深淵的東西傳達出來,而且這些景又是不可指認的。有山,有月亮,有荒漠,有廢墟,有湖泊,有海。」

「中國雅之極也,四大古文明之中。」

「沒有一個藝術家不在乎聲名。」

▲「木心真有這個魔力,你稍微放下自己,讀他,他會給你點亮一小時,之後又暗下去了。你在說他的時刻,比你平時好。」

「我很清楚,我現在做的每件事是木心生前極端渴望的。唯一不能與他商量的,是怎麼去做。我跟先生三十年,又要苦心把他亮出來,又要苦心把他藏起來。為什麼呢?因為我明白,這個世道遠遠還沒學會怎樣認出一個天才,尊重一個天才,珍惜一個天才。」

本篇文字根據直播視頻摘錄

木心遺作的整理工作一直沒有中斷。

陳丹青在直播中透露,爭取明年可以整理出版第一本木心遺稿。

轉自「理想國」微信公眾號(lixiangguo2013),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情緒激動時大腦一片空白 我該怎麼辦
    想起有一次我和老爸討論男人的血性時,老爸說:中國男人多有血性啊,吃飯時因為孩子吵鬧雙方家長都能互毆至一死一傷。而在心理諮詢中,類似的對話更是常見:老師,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了,我感覺頭腦中一片空白,然後就……;理智告訴我應該這樣做,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何喪失理智……    看起來,表面的歸因大多是「一時衝動」,是暫時喪失理性後的偶發行為。
  • 考生連放2小時屁,後座稱腦袋一片空白…這是用屁聲傳答案?
    我逮著了指定妹你好果汁吃嗷!【香港一考生考試連放2小時屁 後座稱腦袋一片空白】近期,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舉行,有考生疑似太過緊張在考試中一連放了2個小時屁。考試作弊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最後一個千辛萬苦活下來的人,以為這一切終於結束了,沒想到他又被送到了下一個倖存者基地。
  • 周琦回應世界盃失誤:腦袋是一片空白,未來會更加強大和完美
    2019年世界盃成為了中國籃球迷一個心中的痛,中國男籃與波蘭男籃的比賽,中國隊在一片大好形勢的情況,由於周琦連續出現失誤導致輸球,中國男籃也因此傷了士氣,一輸再輸,從而無緣提前拿到參加奧運會的門票。,那時候大腦就是一片空白,自己想不開,走不出來。
  • 陳丹青筆下的霍洛維茨
    此間說起這名字,可謂「如雷貫耳」。唱片行每年推出他的新磁碟,我也藏有好幾枚。琴藝不論,單看封面上的照片,老頭真是儀表非凡。便是在本世紀初,這樣的人物也不多見了:他兼有士紳、貴族和演奏大家的風度,當代各國演奏明星的賣相,比他可嫩得多了。我一向自以為認識老霍。記錄他演奏生活的四部電影,我都看過。在熒幕上,他又是另一番風採。
  • 考試時大腦空白怎麼辦?
    考生感到焦慮,考試心裡沒底如何調整?考試時感到大腦空白怎麼辦?中考臨近考生容易出現焦慮、易怒、失眠等現象,既影響了複習效率又影響家庭和諧。王善衝說,心裡沒底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但是中考是確定性十足的一場考試。考試的內容寫在教材裡,考題的難度寫在考綱裡,考試的時間、地點、形式也都會預先告知。所謂的心理沒底,確切的說應該是對自己能不能正常發揮的不確定。因此,考生要知道考試主要考的是四個事:知識準備、心態準備、體能準備、物質準備。
  • 大腦一片空白後,我意識到自己要改變了
    你有沒有在面試的時候曾大腦一片空白過,試圖從記憶中捕捉些什麼,可是什麼都抓不住,什麼也想不到,很茫然,似乎在自己的腦海中就是一片灰白的空曠的地面,裡邊什麼也沒有?我至今無法用語言來準確的形容,因為我只記得自己當初狼狽的樣子,很無措也很茫然,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記得我好像大腦喪失了思考的功能,我什麼也提取不出來。事後,我才認識到原來是我讀的書太少了,經歷的也太少了,我甚至連一個相關的片段也想不出來,那麼多的漢字可是我愣是把它們組織不起來,我一直覺得自己不需要口若懸河,可是起碼的交流能力要有吧!
  • 仿佛失去了一個近親 一時間腦袋一片空白
    我相信,大加索爾在NBA聯盟中被大家所熟知是在湖人隊,雖然在灰熊時期的大加索爾表現得就很出色,但是那時候畢竟是新秀,又身處小市場球隊,所以在影響力等方面都不是很大,而等大加索爾到了湖人隊,湖人隊徹底變成了一個爭冠球隊,而加索爾和科比的組合也變成了當時聯盟中炙手可熱的一對。
  • 老師,我現在腦子一片空白
    女司機:好吧,我拿回去給我老公;我就掏出了兩包煙給師傅;我打算下車的時候師傅說:等會,找你錢,我接著師傅遞給我的幾塊零錢,女司機不好氣地說道:小夥子,我虧大了,我開車拉你來到這裡,還買你兩包煙,最後還給你幾塊零錢坐公交回去,現在我連飯都吃不起了。
  • 陳丹青: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莫言獲獎的作品是《蛙》,相信在沒有獲獎之前大部分人是不知道有這本書的,不知道陳丹青聽過莫言的這部小說名字沒有。 錢鍾書先生曾回復一位想見他的讀者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感覺不錯,何必非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 知青畫家陳丹青:高考英語0分被央美錄取,作品已累計賣出來2.4億
    可惜好景不長,在陳丹青4歲的時候家道中落,所有家裡的文學作品、畫冊都被一掃而光。沒有了畫冊臨摹,陳丹青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悶悶不樂的。在上世紀60年代,油畫顏料可以說是一種奢侈品,很少人可以用得起,陳丹青家卻用不起。
  • 假如你被邀請上臺即興發言,腦子一片空白,怎麼辦
    假如你被邀請上臺即興發言,腦子一片空白,怎麼辦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在大會上,或者聚會中,甚至是在別人的婚禮慶典上,被領導,被朋友邀請上臺進行即興發言,因為沒有準備,猝不及防,面對臺下的觀眾,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 陳丹青《局部》新書首發與特集放映
    近乎酣暢淋漓,陳丹青細細回顧了他在山西博物院瞻觀北朝壁畫展時感受到的震撼——「你看雷公啊,風伯啊,上天入海;珍禽異獸,遍布人間;至於勇猛的弓箭手馳騁狩獵,受驚的戰馬,當場拉出屎來——多麼生猛,靈動, 神採奕奕!要論興高採烈,要論飛揚跋扈,這群無名的北朝天才,空前絕後、獨步世界。」
  • 考試時「腦子就一片空白」,英語可不是My head is white啊!
    當你一考試的時候腦子就一片空白,怎麼都掰扯不出來那句詩詞。考試時「腦子就一片空白」,英語可不是My head is white啊!所以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些搭配和一些句子,如何表達,我那糟糕的記憶。1)我的腦子一片空白。My mind went blank.
  • 美學鑑賞 :陳丹青的藝術觀混亂不堪!
    嘊壘輬拮邤滮悔俏谾裡鄉堍驨嚜喪侖梚赲芃遦脾相阱騍嘶挻笈幋鞙邍臞萞姼団螄漽孥忉畢諍鐔鰏鐺巰佽府諣齎鶴簇[「陳丹青」的犀利視角第七條]我沒有素描基礎,不是照樣畫創作?中國傳統繪畫從來就不畫素描,難道就是沒基礎了?想當年,我們一起畫畫的同學中,那些把大衛石膏像畫得好得無與倫比的人,現在不知道哪裡去了。
  • 油畫美學:陳丹青的藝術觀混亂不堪!
    [宣宏宇的讀後感]這一條裡所舉的「中國的大學教育」、「野蠻拆遷」,不都是全國人民每天在網上熱議的話題麼?我無法想像「陳丹青」如何竟可以用「低頭認罪」之類的革命詞彙,來將自己的人云亦云渲染成一種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英勇壯舉![「陳丹青」的犀利視角第十五條]我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畢業,中學都沒上過。
  • 簡談問心|在眾人面前說話緊張,腦子一片空白,該怎麼辦?
    上學時,老師讓每個人就一件事情說說自己的看法時,別人都能說個十句八句的,到了你,支支吾吾,滿臉通紅的說了幾個字,就完了,想再說點什麼,腦子裡一片空白。工作後,突然被領導叫起來發言,腦子裡的想法思路一瞬間蕩然無存,你木然地站起來,開始了你斷斷續續,毫無邏輯的發言,看著領導皺的越來越厲害的眉頭,你心砰砰狂跳,都快到嗓子眼了,腦子更是一片空白,恨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
  • 陳丹青:年輕人空前乏味,這環境和我年輕時候一樣 | 眼光
    但是木心這次展覽是法國人(註:即米修的研究者、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弗朗索瓦·米肖)提出來的,他只是很敏感,發現中國出現一個老頭又畫畫又寫詩,第一感覺告訴他可以跟米修在一起。這樣他就飛過來看我們木心美術館,更確定了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當中董強介入進來,就讓這個事更明朗化了。是非常戲劇性的,這跟時髦毫無關係。
  • 說說《白眉大俠》裡的那些超級厲害的老頭
    《白眉大俠》裡最大的看點除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兵器,五花八門的功夫,花裡胡哨的綽號之外,那就得屬眾多層出不窮、活蹦亂跳的厲害老頭了。說《白眉大俠》是一部老頭書一點不奇怪,這裡邊的老頭越老越厲害,越老越精神,越老越力大無窮。有些老頭七八十歲了就開始練返老還童之功,越練越年輕,然後模樣就像二三十歲一樣。
  • 6月考試密集 上考場「頭腦一片空白」怎麼辦?
    原標題:6月考試密集 上考場「頭腦一片空白」怎麼辦?   ★差生預計自己會考不好,在考試中更容易焦慮   ★在考場「頭腦一片空白」,可做深呼吸和捏拳頭   即將到來的6月是考試密集的月份,中考、高考、四六級等陸續開考,莘莘學子的日子難熬,難免出現緊張焦慮。
  • 陳丹青:我對餘秋雨最後的一絲尊敬也在這件事中消失殆盡了
    後者的內容容易使陳丹青敏感,對陳而言,修習文學之人應當乾淨純澈,那些虛名不應該是被過分關注的地方。文憑是平庸的保證,他們決不會要梵谷。」很明顯,他理想中的藝術是很單純的,這從歷代大家的身世背景中就可以管窺一二。由此來看,陳丹青和餘秋雨之間的那根「虛線」遲早會碰上斷絕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