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建議二姐別辦婚禮了,除了折騰人也沒什麼意義而言。可能因為我不是當事人所以才這樣想吧,反正作為當事人的二姐,還是辦了。
其實他們早就領證了,但期間奶奶意外去世,加上老家說的什麼單數年不宜辦喜事諸多原因,等他們舉行婚禮的時候,我外甥都會走路了。
日子定在春節前幾天,按照老家習俗來的,婚禮前二姐一直在採買,準備了很多。我家離姐夫家開車要三個小時,男方要八點到女方這接親,也就是說我姐夫他們最晚五點一定要出發。我家也起的很早,二姐要起來化妝,其他人要準備六桌酒席。
婚禮那天我任務有點重,需要負責外甥。那年他具體幾歲我不太記得了,兩三歲吧,因為印象中那天大多時候是我抱的他。按照家裡習俗,小孩要在婚車前抵達男方家,也就是我要帶著外甥單獨坐一輛車提前走。
那天確實太早了,加上又是冬天,小孩一直沒醒的徹底,過不了一會就要找媽媽。周圍的人都逗他,「媽媽今天做新娘子,你可不能哭啊」
越這麼說,外甥越想哭,我只能抱著他去門外,間隙找機會解決兩人的早飯。接親車隊來了,外甥見著自家老爸也想往前衝,可惜他老爸那天是新郎,也沒空搭理他。父親找到我們急忙往外甥脖子上掛上一個大紅包,然後說了句祝福的話,便催促我們先出發。
「紅包要看住了啊,牙牙仔,下午的時候給你媽媽,記住了麼?」
一旁的母親也叮囑我,「你注意點,繩子好像不太結實,別半路斷了,裡面一萬塊呢」
不必說,這肯定又是老家的什麼習俗。我哄小孩說先帶他去買玩具,這才勉強順利上了車。上車後我便開始致力於將小孩哄睡,畢竟三個小時的車程可不是好玩的。
到姐夫家時已臨近中午,男方這邊也在準備酒席,家裡倒是也有幾個孩子,但我跟大人不熟,外甥跟小孩不熟。於是我倆便蹲在門口石頭堆旁玩石頭,等接親的車。好在接親的車也沒晚太多,半小時後,新郎擁著新娘子下了婚車,後邊還跟著女方,也就是我家的親朋。
二姐要上樓去換中式喜服,我這個妹妹自然就跟進去了。約摸這就十來分鐘吧,我有些餓了,後邊也幫不上手,便下樓想吃點飯。說真的,那真是我吃過最寒酸的一次酒席。
找到女方桌的時候,他們差不多都停了筷子,因為沒什麼可吃的了。桌子是平常人家吃飯的方桌而不是我家那邊辦酒席的圓桌,放桌上總共八個菜,個個菜碗都挺淺,也沒什麼大魚大肉。餓狠了的我舉著筷子沒法下筷,桌上其他幾位也是尷尬的笑而不語。
那天我是餓著肚子又再坐三小時的車回去的。我下來呆了大概十來分鐘吧,女方這邊就準備結束回家了,聽說我爸他們已經發火了。
新娘子急匆匆從樓上跑下來給女方親朋派發毛巾和紅包,派到一半毛巾不夠,又是一通亂趕忙臨時去買毛巾。我參加過許多次鄉下婚禮了,那次算是結束的最快的一次了。
回程車上大家聊開了,紛紛表示沒吃飽,有個我該叫姑婆的,年紀挺大的,「XX(我爸的名字)到地方看見那後山,就說這以後不缺柴燒了,看樣子氣得不行」
我叔也跟著起鬨,「真是鄉下,偏僻的很」
其實我不太理解,我家也是農村,臨著水沒有山,我姐夫家說起來算是鎮上,但家後頭就是山。於是我們這邊一致的優越感,那實在太窮了。
「還有你看那酒席,太寒酸了,更別說新郎連酒都沒來敬」
話是我叔說的,平日裡他愛喝上兩口,結果這回下酒菜實在太寒酸,他酒也沒喝。
這點倒不是誇張,我家那邊辦酒席,從沒見過用小方桌的,統一的大圓桌。菜碗最少得有二十個,都是往盤子上壘盤子,還從沒見過這樣稀稀落落放八個碗還有多的桌子。
「我看那幾個吹嗩吶的,進去了立馬就出來了,筷子都沒動」
……
回程的三小時就變成了吐槽酒席的三小時,雖然說的絕大部分都是事實,但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畢竟這是我二姐的婚禮。
晚上二姐先撥了電話給我,問父親怎麼那麼生氣,去程我不是跟他們同車,但將在回程路上聽到的都跟她說了下,末了實在沒忍住,還是抱怨了下。
「我來回坐了六小時的車,結果飯都沒吃飽」
二姐說姐夫家那邊是一天三餐擺酒,早中晚的菜碗數按照六八十來,晚上那餐才算是正酒席。我心想晚上多兩個菜碗也不夠人吃的,不過沒把這話說出口。
掛了我電話後,二姐又給父親打電話,父親說了沒幾句就發火了,二姐應該是哭了。從父親話裡我大概知道他生氣的原因了。
第一是覺得姐夫家真真的窮山僻壤,有些太窮了。
第二是關於酒席,兩方父母曾討論過,姐夫的父親也說了中午只有八個菜碗的事情,但當時他許諾父親給女方親朋另做幾桌豐盛的酒席,很顯然,這話順著西北風飄走了(事後我姐夫自己解釋說他是不知道這事的)。
第三個就是酒席期間,新郎沒先來給遠道而來的女方敬酒,倒是先去大院子裡給自家二十多桌親戚敬酒,父親的原話是,「等他敬完那邊人的酒,我們是不是該吃晚飯了?」
除去第一個,第二第三我倒是相當認同的。我生平最是厭惡那些只會打嘴炮的,說出來的話做不到,就不要說出來,尤其是婚禮酒席這種大事情,至少我是感受到一種輕視了。至於敬酒這個,怎麼說女方親朋也是遠道而來,新郎可以先去敬家裡長輩的酒,但女方這邊,至少我爸這個嶽父,是不是要排在這些長輩之後?
前面二姐說要辦婚禮的時候,母親就曾提議說這麼遠挺折騰人,不如就我們這邊請親戚吃頓飯,然後我跟你爸給你返禮金,就這麼過了。二姐堅持要辦,結果鬧的挺難看的。雖然這事後邊也跟著時間遠去了,但只要一提起,我就能想起那天我餓著肚子跑了六小時。
迄今,我也沒問過二姐,後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