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八大碗、南通的八碗八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12-16 鹽城張文聰

相信作為鹽城人來說,八大碗是個耳熟能詳的詞彙,常常會回憶小的時候青春燦爛的日子,喜歡和朋友親人在一起團聚的時刻。現在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鹽城張文聰在這裡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下面鹽城張文聰帶大家回顧一下,二十年前鹽城經濟落後,鹽城人上街喜歡買肥肉。鹽城位於揚州和徐州之間,既有南方人的好面子,也有北方人的豪爽,所謂:鹽城人是窮大方。

「為什麼叫八大碗?是因為古時候使用的都是八仙桌,受桌子大小的影響,擺放八碗菜正好。

以前八大碗原料以當地食材為主,淮揚地區的江河湖海給八大碗的製作提供了豐盛的食材,並且製作技藝相通。八大碗的菜品均用大碗盛裝,僅根據各個城市居民的飲食習慣進行了微調。

而「鹽城八大碗」已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為集體商標;南通市政府批准「南通八碗八宴製作技藝」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面鹽城張文聰先來帶大家看看鹽城八大碗都有啥吧!

鹽城土菜八大碗第一道菜---膘,也叫肉皮雜燴。無膘不成席,號稱"江北頭道菜"。

鹽城土菜八大碗第二道菜---紅燒糯米肉圓,也叫鏨肉,肉坨子,糯米飯加肉油煎而成,一桌8人24個,1人3個。

鹽城八大碗第三道菜---牛肉粉絲青菜。

鹽城八大碗第四道菜---紅燒肉。

鹽城八大碗第五道菜---雞肉絲粉絲。

鹽城八大碗第六道菜---蜆子燒茶幹

鹽城八大碗第七道菜---一網鮮[野生的魚、蝦、蟹]。

鹽城八大碗第八道菜---蝦米羮[茨菰切成丁,加蝦米做成羹]。

最後還上青菜豆腐湯,做人要清清白白,清清爽爽。

看了鹽城八大碗,再來看看南通的八碗八吧!

南通的「八碗八」宴。四冷碟,四熱炒,八大碗菜,都是家常菜,菜式簡樸,但從選材到加工卻有很多講究。

八大碗菜沒有稀奇的食材,卻能把畜禽水產二十幾種食材匯於一宴,酸甜鹹鮮四味備於一席,凝聚著南通人的生活藝術。

其實一般人往往會將「八碗八」誤解為固定的16道菜。其實這只是菜品數量的一種說法,八碟八碗沒有固定的菜式,只是顯示大戶人家或是貴族的排場,八盤八碗講究八個涼菜八個熱菜,八個涼碟有四葷四素,而八碗則多以肉食為主。

南通八大碗的菜品,八大碗主菜分別為紅燒肉,雞,魚,肉圓,豬蹄,竹筍,鮮霧(米粉糊),蜜棗甜羹。八大盤分別為兩乾果:花生、瓜子,兩時令水果(桂圓,另一種被蠶豆代替),四冷盤:牛肉切片,筍切絲,涼拌豬肝,小河蝦。

八大碗,八大盤,擺開八仙桌,坐上八個人,南通人民的樸實、大方、好客在「八碗八」中代代相傳。

說到這裡,大家對鹽城八大碗跟南通八碗八了解了吧!其實是有點區別的,鹽城張文聰覺得南通的八大碗更像是家常菜,而鹽城的八大碗多了一絲趣味!

相關焦點

  • 鹽城八大碗之肉皮雜燴、肉圓DIY做法
    鹽城是江蘇省中北部的一個城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鹽城的經濟落後,地理位置處於南通和淮安之間,因為處於南北方的過度地帶,所以鹽城人既有南方人的好面子
  • 老北京的八大碗,你知道是哪幾碗嗎?
    ,因製作粗放,隨著定鼎中原後來又出現了「粗八大碗」,即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和家常燒鯉魚。到後來,又出現了「細八大碗」,即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和松肉。粗細「八大碗」多是餐館製作的升級版,材料講究,做工亦細,但以傳統婚禮為例,來賓往往數百人,只有較大餐館才能提供,否則席面不夠。
  • 流傳千年的雲南各地「八大碗」,你知道幾個?
    ﹏通海八大碗:在玉溪,「土八碗」是農村傳統待客的飲食禮數,也被稱為「豬八碗」、「八大碗」或「酥燒八大碗」等。之所以叫「土」,是因為舊時農村宴席都用「土大碗」來盛裝菜餚。﹏保山八大碗:在這裡如果有人請你吃八大碗,那就是最好的宴席,只有當家裡有大喜事的時候,才會這樣待客。
  • 舌尖上的宣威——宣威土八碗
    但是上哪八個菜呢,這個很考驗老祖宗們的智慧,當地的菜做法很多,品種也很多,但是每道菜都有自己獨有的烹飪方法和程序,如果選用不恰當,在賓朋滿座的各種宴席上,要做到及時,足數,味道統一的把菜上桌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祖祖輩輩的摸索中,老祖宗們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人多,量大,上菜要及時,還要方便儲存,儘量節省人手等方面的考慮,他們就選用了扣菜系列。
  • 濃情美味的鹽城西鄉八大碗
    濃情美味的鹽城西鄉八大碗當嫋嫋炊煙在鹽城西鄉的上空升騰時,小小的村莊就瀰漫一股濃濃的魚米之香,這是家的味道,怎麼也忘不了。曾經支撐起瘦弱之軀的西鄉美食留住了胃,也喚醒了萎靡甚至麻木的那顆心。地道的西鄉菜八大碗在舌尖上舞蹈,味蕾激活了,全身心舒暢了,誰不說俺家鄉好?
  • 【舌尖上的畢節】織金水八碗
    「水八碗」是畢節市織金縣的特色美食。顧名思義,就是有八個湯菜。在織金,每逢紅、白大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水八碗」,是最具鄉土風情的傳統宴席。
  • 天津特色八大碗
    席條子還會註明宴席的規格,例如上席細八大碗、或者是較賤的粗八大碗,或是中八大碗。排骨肉:是用豬肉大排,切成塊,然後油炸紅燒;.清湯雞:選擇上好的老笨雞,放入各種調料,完成的一隻雞慢火燉5個小時以上。7.海參丸子:就是將發好的海參剁成泥然後泡好的糯米和大棗放碗裡,準備蒸飯。所以這些都準備好放入碗裡,然後再上蒸鍋裡一起蒸熟就好了。天津海鮮八大碗門店八大碗可拆開單吃,也可按自己口味組合成席。「八大碗」分為粗、細、高三個檔次。且有素八大碗和「回回」八大碗之分。天津的素八大碗,以 「石頭門坎」素菜館所制最為著名。
  • 滄縣名片丨聽大廚說說「八大碗」的碗中至味
    文字作者:採藍 (ID:有美時光)「八大碗」?吃過!哪八碗?一下子還真數不出。吃「八大碗」啥感覺?好吃。過癮。排場。八碗菜熱騰騰同時上桌,那真叫排場。其實講排場的往往是窮人。過去鄉下好面子,來了客人,就把有限的肉做成各色形狀的「帽兒」,碼放在裝了豆腐、粉條、粉皮之類的碗裡,然後上鍋蒸,一般是八道菜,俗稱「八大碗」。後來,農村紅白喜事比較隆重的場合,都會吃八大碗,省錢,看起來又不寒酸。大多冬閒季節,食材不易壞,鄉裡鄉親可以連吃幾天。
  • 山東八大碗
    八大碗實際上主要是由豬肉製作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當時儒家與道家文化盛行,人們崇拜「八」這個數字。當時酒家講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葷四素組成。四葷: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選肘子肉,後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帶、粉條和農家時令菜蔬(如蘿蔔、白菜、茄子等)。其葷菜均是運用獨特工藝先煮後蒸,按照嚴格的程序和工序。
  • 【民俗美食】淺談霍邱民間傳統喜宴「八大碗」之霍邱民間招待賓朋的「正統菜譜」後四碗!
    」的前四碗,你還記得嗎?「三道菜那麼,話說這「八大碗」的由來及安徽「八大碗」的流傳,你知道多少呢?是日,途經廬州府治地,兩人感覺腹中飢餓難當,但離城還有不短的路程,一時無法,只得硬著頭皮趕路。忽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兩人尋香而去,發現不遠處一戶農家正炊煙嫋繞。走進一看,這戶人家正在擺宴,好客的主人聽說來意後盛情邀請兩人入席。菜過五味,酒過三巡,大家醉意已濃。蘇東坡一時興起,隨口吟到:「舉箸失量八碗入腹容易,宴罷無癮三年去意可難」。
  • 時光正好,鹽城在等你……
    明代內閣大學士高榖的《鹽城觀海》,使壯麗遼闊的美麗鹽城躍然眼前。  作為中國唯一以「鹽」命名的地級市——「鹽城,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以其獨特的景致風物與歷史風貌,演繹著「金灘銀蕩」的壯麗大美!   千年範公堤蹤跡猶在,數不清多少歷代先賢;古老串場河緩緩流淌,載不動多少民間傳說。
  • 正席八大碗,給你一個河北乃至北方傳統待客之禮儀的正確姿勢
    唐宋時期,道家文化備受推崇和尊敬,在傳統道家文化中,「八」這個數字更多的時候代表的是方位,即東南西北這四個面,再加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隅,剛好八個方位,成語四面八方就來源於此。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吃飯是民生中最大的事,故也最講禮節,講規矩。古時吃飯的桌子是方桌,體現的是做人要方方正正,光明磊落,方桌也叫八仙桌,一桌坐八個人,必上八道菜,暗含迎接八方來賓的意思。
  • 石家莊八大碗到底有什麼?
    一直在電視上聽說八大碗,但沒真正去吃過,在腦子裡想了好久,也饞了好久,終於去了次石家莊,吃了回正宗的八大碗。滿族八大碗是滿族人家最平常的菜餚,早先的滿族八大碗只在滿族人家食用。八大碗實際上主要是由豬肉製作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主要由四葷四素組成。四葷: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方肉吃起來肥而不膩,下邊的鹹菜最是下飯,封年過節少不了。
  • 「八大碗」又稱「老八碗」,濃厚的鄉土特色,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
    葷菜一般都要將肉裝到碗裡,放齊作料,上籠屜蒸製,蒸熟後再將碗口對口,翻扣到碗裡,澆上老湯即可上桌。傳統「八大碗」非常注重老湯的調製,因為湯是味之源,廚之本。常言道「唱戲的腔,廚師的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熬製高湯講究湯醇味美,營養豐富,濃而不膩,淡而不薄。由此烹製的菜餚,肥而不膩,香味濃鬱,老幼皆宜。那真是色香味俱佳,美不勝收,書之不盡。
  • 民間宴席「八大碗」,你們那是哪幾道菜?
    其中,「八大碗」是民間宴席中必不可少的。「八大碗」是民間廚子行話,指硬菜套裝格式,席面核心大菜,一般八個,用大碗裝。「八」與「發」諧音,意為發達、發財。它不僅有地域特色,還滿足了不同身份和口味的人,是民間飲食一道風景線。至於「八大碗」的來源考證,一般認為源於「八仙」傳說。
  • 松溪「八大碗」爭相亮相 傳統佳餚美味誘人
    據悉,松溪八大碗是松溪人在各大宴席中的八大主菜,具體指:全雞、太平蛋、全魚燉豆腐、酸辣目魚湯、酸辣肉皮、紅燒肉、香菇湯、蟶乾湯。它們是松溪人招待賓客必不可少的傳統菜餚,也是松溪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八大碗中的「硬菜」——色香味誘人的紅燒蹄髈 吳振偉 攝為什麼叫「八大碗」?這裡蘊含著一個傳說!相傳八仙過海惹怒龍王,久戰難勝,勞累疲憊。
  • 舌尖上的丹江口:均州八大碗
    其中有不少宴席的名稱是用菜品數量命名的,比如我們湖北,武漢的「四喜四全席」,襄陽的「三蒸九扣席」,仙桃的「八肉八魚席」,都是這一類。  而「八大碗」這個宴席名稱,應該是其中用得最多的。最上檯面的露臉,是「朝鮮族八大碗」以「下八珍」身份進入皇家國宴——「滿漢全席」。此外,「五臺八大碗」、「清真八大碗」、「安徽八大碗」等等,也都歷有傳承。
  • 作為陝西人你會做咱陝西的八大碗嗎?
    在陝西關中,做蒸碗可以說是除夕降至的一個標誌,作為陝西人,你會做咱陝西的八大碗嗎?
  • 晉善晉美·晉味道:汾州八大碗
    名稱統一,形式卻各異,主要是以主料為燒肘子,芙蓉臘八肉、釀冬瓜、清蒸丸子、小酥肉、清蒸雞條、釀山藥、白菜卷等菜品所組成的一種。八大碗系湯菜,選料精緻,做工講究,味道不一,尤其講究葷素、色澤、口味、營養的搭配,極具地方特色。
  • 「八碟八碗」是過年一道生動的風景
    小時候,在我們那裡,最高檔次的宴席就是八碟八碗了。平時,只有誰家娶媳婦,才擺如此標準的宴席。從我記事起,不管年景如何,媽媽總是煞費苦心地按這個標準給我們做年夜飯。八碟八碗原為滿族正宗桌席。飯桌上的八碟八碗,與滿人的豪爽相匹配。我們家不是純正的滿族,當然年夜飯中的八碟八碗也跟「豪爽」無關。